解密奥运村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运村就像一个小型城市,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提供吃、住、行等方面的服务。从2008年7月20日奥运村预开村到9月20日残奥村闭村的两个月时间里,奥运村将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标准,为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村民”提供服务。
  
  给运动员家一样的感觉
  
  
  作为运动员来讲,希望比赛期间自己生活的地方像家一样,这样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水平。奥运村也遵循这样的原则,以运动员为中心,为他们提供各个方面的服务。
  奥运村从整个设计上来讲,是以人为本。如为帮助运动员减压,提供有游戏室、娱乐场所、健身场所等,每天还提供一台晚会,可以让他们参与,能够欣赏不同的演出。运动员如果想跟家里联系,可以免费使用网吧。奥运村尽可能给运动员营造一个轻松的、休闲的氛围,使之比赛完以后能够完全地放松下来,投入到第二天的比赛。
  奥运村还设有商业街,主要的企业都是奥运赞助商或者合作伙伴,除了提供一些生活用品、奥运特许产品外,还设有银行、邮局、美容美发等服务设施,一切都为运动员提供方便。
  
  运动员的餐桌上有什么
  
  在食品安全方面,北京奥组委、北京市花了很多精力来关注这个问题。奥运村对此有严格的监控体制,从源头开始,每一个环节的监控都有周密的安排。
  
  食品种类按照以往奥运会的惯例,也遵循了国际奥委会和奥组委专家的意见。这里餐食配比70%是西餐(即国际餐),30%是亚洲餐。70%的西餐是考虑到世界各国使用西餐比例来用的量,适合于绝大多数国家用国际餐的需求。30%的亚洲餐,则包括不同风味,像日本料理、韩国料理、清真食品、中国特色食品。
  奥运村内共设一大一小两个餐厅,大餐厅由3座白色的临时建筑构成,可同时容纳6000人,并且24小时开放,中餐、西餐面面俱到。而在小餐厅里则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北京小吃。
  
  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奥运村采用多种形式,为“村民”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因为要在居住区穿行,为减少噪音对运动员的干扰,并考虑到排放量的问题,村内会为村民提供电动BUS;考虑到代表团、高级别贵宾的需要,会为他们提供电瓶车。
  奥运村内设有很多发车站,它们像是一个个中转站,乘坐村内的交通到达这个地方,每一个项目找自己的站牌,比如到乒乓球馆、足球场都有专门的路线。
  
  设有宗教服务中心
  
  为了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对不同宗教信仰的需求,奥运村里设置有宗教服务中心。中心内分为5个70到100平方米的区域,分别为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印度教提供了单独的宗教活动场所,牧师、阿訇等将作为专业志愿者参与其中。宗教服务中心由国家宗教局和北京宗教局共同负责筹备,所以非常专业。不仅如此,奥运村的“村民”还可以了解到全北京市所有宗教场所的地理位置和简单介绍。
  
  入村采访要守“纪律”
  
  进奥运村采访的都是注册媒体。注册媒体每一天有400张访客卡,通过BOB,包括奥运村的媒体管理团队来发放这400个访客卡。记者需要提前24小时去申请,先到先得。持有访客卡的记者,可以进入到这400个访客卡的国际区,在这里进行有关欢迎仪式、商业街及服务的报道。这些媒体严格来讲,只能在这些区域活动。约好的一些采访,如对某一个运动员的采访,这个运动员也只能到国际区的采访点专门的采访间接受采访。如果媒体通过某个国家奥组委的邀请来专门采访他的奥组委的代表团成员,则必须由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否则这个记者是不可以进入居住区的。
  
  奥运村里的中国元素
  
  与历届奥运会相同,奥运村的主要服务项目、功能、硬件设施、标准,都是国际奥委会提供的。怎样让运动员留下一个深刻的中国印象,让他感觉到“我今天住的这个村是北京奥运村”?
  奥运会不仅仅是一个体育盛会,还是一个文化盛会。在奥运村里提供不同的文化活动,整个奥运会期间,包括从6月到9月份,奥运村内有1000多场不同的文化演出。
  还有很多文化展示活动,特别是现场手工艺制作的展示,可以让很多运动员欣赏中国工艺品制作。
  奥运村里还设有中文学习中心,运动员在这里可以了解中国的书法,学到中国的普通话,还可以得到他们的中国名字……
  
  26小时“变脸”残奥村
  
  奥运村闭村以后,短短的26小时就要变成残奥村,这对我们是很大考验。当然,绝大多数工作一定是做在前面的,现在奥运会还没有开始,我们就把残奥村的相关工作都做进去了。如果真的把这个工作压到26个小时,我们的风险太大了。
  举一个小的例子来讲,因为我们既要办奥运会,还要办残奥会,奥运村房屋里的设施,既有为健全运动员使用的,还有为残疾运动员使用的。如果这两个人群去比,我们首先优先考虑残疾运动员的使用,因为他们比我们更不方便一些。
  就拿房间里的衣柜来讲,奥运村里有12多万件家具,运输、制造、安装的成本很高。大家知道挂衣服的杆一定是高的。但是对于座轮椅的残疾运动员来讲,他坐在那里是够不着的。残奥村开村前,就要把杆降低,降到轮椅运动员的高度。再比如,奥运村里的家具,柜门拉手都没有装突出来的拉手,而且拉手的前半部分是U型。因为要考虑到对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盲人运动员,还要考虑到有的残疾运动员是没有手指的。这样一些非常细小的设施,体现了人文关怀,也体现着我们节俭办奥运的原则。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