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策略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章建跃老师曾说过:“数学根本上是教概念的,数学教师是玩概念,”可见,概念教学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而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往往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分析数学概念教学的困难,进而例析如何在概念教学中的突破重难点.
  1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众所周知,理解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掌握好数学概念,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然而,相关调查表明,概念教学实践的现实状况与上述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1.1数学概念教学重心错位,导致课堂教学实效性差
  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倾向于把精力集中在解题操练中,而轻视概念教学,在学生未能掌握好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就大量解题训练,这是教学重心的错位,会导致数学课堂中效益、质量“双低下”,使学生陷入训练再多却跳不出基础脆弱的怪圈.
  1.2数学教师观念陈旧、素养欠佳
  时下有相当部分数学教师教学观停留在传统的“你听我教”授课方式,始终坚持多做题比研究概念更有用,对数学概念的思想方法理解不到位,数学概念的核心把握不准确,抓不住本质,而个人的研究积极性又不高,本位思想严重,数学素养欠佳.
  1.3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存在畏惧心理
  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枯燥无味的,需要學生耐心自主地去钻研,尤其是高中函数概念更是不易理解和学习的,很容易让学生在未学之前就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
  2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突破策略例析
  现以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单调性为例,谈谈如何借助“问题导学法”突破“函数单调性”概念教学的重难点,供读者参考.
  2.1整体构思,明确概念教学重难点.
  2 .1.1寻根究底,理清概念
  概念教学不能“就事论事”,只注重这个“点”,这样只会“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应该弄清“概念的来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与之相关概念的相互关系”、“概念的文化作用”等问题,寻找概念的根,理解概念的魂.
  2.1.2明确概念教学的原则
  概念教学的原则是:问题本质要抓住,知识发展过程要注重,核心内容要突出,教学要通过问题来引导,课堂教学要结合教材中“思考”“探究”等核心问题来设计,通过核心问题来引导教学,让教学围绕核心问题来展开,
  综上考虑,笔者把本节课分为两课时,把如何突破“函数单调性”概念教学确定为第一课时的重难点.
  重点形成增函数、减函数的形式化定义,
  难点在形成增函数、减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先从图象的直观认知到数学符号语言的抽象表述,再到一般性结论的抽象描述,
  关键借助图象的直观认知感受函数的增减性.
  2.2环节设计、精心设问、动态展示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上,笔者共设计了“六个环节、十一个问题”来突破本课重难点,结合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分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动态展示,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使得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断深入,从而引导学生突破函数单调性概念教学的重难点.
  2.2.1“六个环节”的设计如下:
  2.2.2精心设问,动态展示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直观感知函数图象的变化
  鉴于高一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在导入环节,笔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先从“形”、“数字变化”上去直观感知函数图象的变化,一方面为后面引导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的数学核心素养,设计引入为:
  情景1直观感知函数图象的变化,
  问题1读下图一次函数y=x和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借助直观感知,口头描述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
  注意: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观察图象动态变化”的习惯,如沿着x负方向观察其变化,虽然作出“上升”、“下降”的回答,却是与答案相反的,若有出现,教师应给予纠正,当然,此处若能借助几何画板的动画效果,让动点沿着图象曲线运动,学生在观察时,就不会出现以上“意外”现象,
  情景2直观感知下表函数值的变化,
  “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如下表:
  问题2请根据表中数据描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环节(二)用自然语言描述图象的变化特征,
  体验了环节(一)之后,学生对函数单调性便有了“上升”、“下降”的初步概念,但距离突破函数单调性概念还有很多铺垫要做,为此,笔者再引出情景3,给出问题3,要求学生再一次观察函数y=x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的变化规律,用自然语言去描述,这是为后面“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教学继续推进,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情景4,即问题4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培养“类比思考”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是为了得出二次函数f(x)=x2与一次函数y=x在描述上的不同,突出函数单调性的局部性特征,
  情景3一次函数y=x的x与y的对应值列表如下:
  问题3用自然语言描述在区间(-∞,+∞)上,函数y=x随着x值的增大是怎样变化的?
  情景4二次函数f(x)= x2的x与y的对应值列表如下:
  问题4用自然语言描述在区间(-∞,+∞)上,二次函数y=x2随着x值的增大是怎样变化的?
  环节(三)用数学符号升华函数单调性的形式化定义.
  通过环节(一)及(二)的学习,学生已能用自然语言描述,但此时还不足于承受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性定义的“抽象”压力,教师还得进一步做好铺垫,为此笔者又提出问题5和问题6,让学生在讨论中开始用“数学符号”去形式化定义函数的单调性,这是对自然语言描述函数单调性的升华,为突破函数单调性单调性的一般性定义做了非常重要的铺垫,   问题5(小组讨论)用数学符号描述“函数f(x)=x2,函数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讨论,学生初步作出如下的分析探究:“x”增大,“f(x)”就增大,即只要x小于x,那么f(x1)就小于f(x2).但这显然不完整,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交流探究,得出“x1与x2,是任意的,”对函数单调性的形式化定义形成有效补充,最后,通过师生合作,得出增函数的形式化定义:
  在区间[0,+∞)上任取x1,x2:,当xl2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问题6函数f(x)= x2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又是如何描述的?
  学生能很自如地发挥类比思想,作出准确回答,
  环节(四)得出函数单调性定义的一般性结论,
  通过前面的“环节设计”,“问题设问”,学生的思维已逐渐清晰感悟出函数单调性定义的函数值f(x)随着x的变化本质,此时,教师为突破函数单调性概念的一般性定义的难点已做足铺垫,是到了“自然”刻画的最佳时机了,不仅恰到好处而不唐突,还让学生感受征服函数概念教学的成功喜悦,消除畏难心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问题7请用x1,x2,f(x1),f(x2)刻画增函数的定义.
  (师生合作)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为Ⅰ内的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l   在学生接受了增函数的一般性定义后,教师追问问题8,强调一下类比思维在教学中的使用,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素养,
  问题8用类比方法,给出减函数的定义,
  学生不仅能很自如地发挥类比思想,作出准确回答,还会上升到“抢答”的良好局面,另外,笔者还充分抓住学生此时情绪高涨的契机,趁热打铁,继续导出“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概念,效果良好,
  环节(五)精选例题,巩固深化理解概念,通过“环节设计”,“精心設计问题”,从理论上讲,学生已经成功突破“函数单调性概念”学习的重难点,但是,在练习、概念的应用上如何呢?为此,笔者设置了问题9和问题10.
  问题9画出下列函数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函数y=f(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各单调区间上函数y=f(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通过课堂上错综复杂的状态影响,练习环节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较高的错误率,之后通过“师生互动”的纠正后,取得良好效果,通过练习,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本质,很好地扩展了数学思维,起到巩固、深化、理解概念的效果,很好地培养了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
  环节(六)学生自主探究函数的单调性,交流学习体会,
  通过前“五个环节”的设计,学生已很好地完成了函数概念教学的重难点突破的任务,基本上实现了笔者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不过,为了让学生能对函数单调性的综合性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又设计了问题11,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性素质,
  问题11请例举一个函数,并讨论它的单调性,
  总之,在“函数单调性”概念教学的重难点突破上,笔者通过“六个环节”设计,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步步引导学生体验、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培养学生掌握“特殊一一般一特殊”的认识顺序,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方法,提升能力、激活思维、培养兴趣,很好地完成了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教学任务.
  3概念教学过程的几点反思
  3.1教师应高屋建瓴地深入理解每个数学概念
  一节精彩的概念课离不开教师本身对概念的高屋建瓴的理解,只有这样,教师在授课时才能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通过对下定义、作比较等方法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阐述概念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对该概念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从而深化对概念教学的理解.
  3.2概念的理解不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大量的实例,反复地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归纳等,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得掌握数学概念.
  3.3概念教学的顺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概念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步步引导学生体验、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培养学生掌握“特殊一一般一特殊”的认识顺序,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方法,提升能力、激活思维、培养兴趣,为以后在数、式、形的运算、推理中应用数学概念打下基础.
  3.4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概念之于学生是比较抽象不好理解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参与其中、时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这样概念教学才真实有效,
  总之,概念教学要注意过程性,没有过程就等于没有思想,重视概念教学的生成,以培养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为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一些原理,更要让学生学会一种思维,一种对数学精神的领悟,成功的概念课,就如同一段美好的旋律,给人一种美好的体验,要让学生体会前辈的心路历程,探索先哲的数学思想,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这才是数学育人功能的最好诠释.
其他文献
1问题提出  学生在数学解题活动中,时常存在这样的困惑:数学题的解法太多,而我却一种也没有想出来;或同类题太多,而我却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的数学水平真的很差,等等,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整合知识的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出现上述情况就不足为奇了。而要摆脱这一困境,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本身就要勤于思考,努
期刊
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我省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着力建设的“互联网+教育”的框架总成,深入开展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推进“校校通”、“班班通”基础建设,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设备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现阶段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慧校园,提升教育效益,意义深远,作用巨大.  福建省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主要是集资讯、资源、应用、空间建设、智慧教学[1]等内容,以半开放方式,在
期刊
运算能力是数学基本能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是指能够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要让学生实现从“认知阶段”到“联系阶段”再到“自动化阶段”的进阶.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关注对学生运算思路和运算方法的点拨,侧重从以下4个环节进行引导:分析运算条件、寻找运算算理、选择运算方向、优化运算方法.现以“配方法”复习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1 教学案例
期刊
2试题比较  两道“函数与导数”压轴题风格极为相似,是高考试题中难得一见的“姊妹题”,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题1第Ⅱ问与题2第Ⅰ问难度相当,换言之,可以认为2017年的压轴题是2016年压轴题的“降级版”.  3试题特点  仔细研究发现,高考全国卷压轴题并不神秘——函数与导数年年考,因其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的重点与难点虽是公开的秘密,但不影响试题的选拔性.  3.1立足基础知识,考查核心素养 《考
期刊
求轨迹方程问题许多学生不能熟练掌握,主要原因有:(1)对轨迹方程的本质理解不深,其实质是含有未知数X,y的等式;(2)将题中条件转化到建立方程的实施无法实现.尽管头脑中知道求轨迹方程的方法,但如何应用仍是茫然.本文就这些困惑以貌似简单的问题,分析如何建立方程模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解题思路,在考试中避免因思路狭窄而失分.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有:(1)直接法,(2)待定系数法,(3)定义法,(4
期刊
笔者有幸参与了2016年福建省高中毕业班质检命题工作,在一道三角函数把关小题的命制过程中,感触颇深,下面谈谈试题的命制意图、过程与感想,分3个部分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1试题内容  1.1题目  注解法1是解题时的自然想法,解法2是笔者命题的本意.  2命制过程  2.1从自主招生试题寻创新,突出三角函数的本质属性  命题的构想要求自编一道有创新的三角函数把关小题,于是笔者想到三角函数是最美的函数
期刊
2017年11月17日,厦门教育迎来盛典.为了探讨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厦门举办“第七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论坛主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变革.著名教育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等教育专家共襄盛会.  本次大会的主要议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导向型学习( 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就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型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探究性,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如何更好地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发现问题、归纳问题、最终解决问题[1].本文以HiTeach为技术依托,“
期刊
1背景介绍  本文所选课例是笔者开设的一节高三专题复习课。  1.1课题分析  定点问题的研究在高中数学中是热点问题,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普遍性,本课意在通过一类定点问题的探究,总结定点问题的常用处理方法,进而推广一般性結论。  1.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三理科普通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圆锥曲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已有一定基础,课堂上参与性强。  1.3教学目标  (1)探
期刊
复数相关知识点江苏高考一般只考查一个5分的填空题,很多教师往往只看到5分的价值,对复数章节了解研究不深,例如在概念课“数系的扩充”教学中,简单照搬教材内容,很快地提出概念、形成规则,然后留出大量时间训练解题,其实,在数学史中,复数的产生其实是一个曲折又漫长的过程,很多数学家起初都无法突破根深蒂固的认知障碍,觉得虚数是“虚幻”的,由萌芽阶段直到最终为人们普遍接受和承认,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是数系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