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幼师钢琴课偏重于技巧性训练,忽视对乐曲表现力培养的现状,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本文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为目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在钢琴教学中采用示范性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示范性教学;钢琴课;幼师
一、 幼教钢琴课实施示范性教学的意义
钢琴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示范性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理解音乐,使弹奏的作品富有生机。学生每接触一部作品,必须“聆听”、“欣赏”。因此,教师“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首要环节。而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轻视这个环节的现象普遍存在。“钢琴是用耳朵听,用脑子理解,用心揣摩,然后发出指令,用手完成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用手机械地弹。”教师充满激情的示范演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最直接的、全方位的体验。而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才会产生了解并驾驭其作品的渴盼心理。以“审美”为诱因,教师通过示范演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演奏中,用细腻的音色、张弛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力度、生动变化的速度等表现手段为学生展示作品,提供美好的听觉体验。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起学生的丰富想象和学习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表现与感受美的互动中,相互之间有了心灵的接触。
二 、幼教钢琴课实施示范性教学的路径
(一) 强化教师自身想象力的培养。
教师多姿多彩的想象力以及对音乐恰如其分的解释,深刻细致的剖析,深深地打动着每个听课者,引导听课者一步步深人到音乐中去。要达到这种高水平的教学,教师首先对音乐要有敏锐的感觉和良好的悟性,还要有一双敏锐的耳朵,才会在课堂上产生出富于灵感的创造性的丰富语言和想象力,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的再创造。好的音乐表现不在于学生摇头晃脑还是故作深沉,而在于是否真正吃透音乐并表述出来。要让学生达到这种境界,要靠老师真诚地从音乐的角度去讲解、分析、示范。老师的讲解语言越生动,艺术想象越丰富,所给予学生的东西就越多。特别是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更要靠感染力来传递。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耳濡目染,他们的音乐直觉和个人修养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长足进步。
教师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的艺术性,灵活多变的方式,需要因人而异,极具灵感性、创造性和针对性。比如,有段音乐里其中一个丰满而强有力的和弦,反复多次示范讲解,学生还掌握不了,不是声音太直缺少共鸣,就是声音上扬不够。当我说把你的手臂想得很长,声音弹得远一些,学生弹得一下就理想多了。总之,老师自身对音乐本质的悟性,想象力以及生动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天赋好的学生毕竟少数,而对待一般的学生,尤其需要老师以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的艺术来启发、感染他们,把学生带进音乐世界,让他们学着最终自己去挖掘,自己去感悟。
(二)培养学生审美力与想象力。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分析作品,处理作品”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理解、表现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传统的“单向”方式教学常常忽略这一点,即教师在诠释音乐内容时不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参与这一审美过程,虽然,有时也让学生讨论乐曲分为几段、每段描写什么内容、应该怎样演奏等,但最后总是习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因此弹奏千篇一律,缺乏个体风格。如此教学无法培养学生主动的审美意识,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依附教师的心理。显然,这种“单向”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笔者在培养学生在分析作品的理性思考中想象美、发现美,在表现作品的实践操作中创造美上作了尝试:一是,根据作品的内涵,从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多视角、多元化方向作知识延伸,让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形成个体的、独特的理解;二是,引导学生从曲式、和声、旋律、织体、调性等构成钢琴作品的各种元素的不同构造中感受钢琴作品的特点,同时辅以听录音、看录像、听演奏等手段,强化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富有创造性的去挖掘每一首乐曲的内涵。如在《浏阳河》的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把握中国乐曲的风格元素,并从创作背景人手,启发学生探究这首乐曲体裁的不同特点。学生在聆听中分析,在分析中思考,理解了这首乐曲的独特风格,进而能运用恰当的演奏手段表现这首乐曲的形象内容。如此长期的、多侧面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提高了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动脑”、“体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有些学生弹琴为什么不感人,空白得很,什么东西也没有,实际上就是没有很好地用脑想和用心体会。一些有点基础的学生,弹琴几年,也练了不少东西,可听起来却是很糟,脑子里一点想法也没有。如果长时期处在没有思考、没有体会的状态下学琴、练琴,一味地傻弹,这种状态纠正起来远比演奏方法上的问题要难得多。他们也许没有想过,学习弹奏钢琴还有那么多方面需要动脑去想,要在情感上去体验;他们还不习惯于用脑将弹奏时各相关部位与器官协同起来,这种情况持续越久改起来就越困难。要想教孩子学会“用脑”、“体会”,先从听觉开始训练效果较好,学会倾听自己的演奏训练对钢琴学习非常重要,有了这种好的开端,以后每节课都强调“倾听"、“用脑”和“体会”。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孩子的用心程度会随之加深,以至对学生提出更高深的要求,他就不会感到艰难,演奏能力也有明显提高了。
(三)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1.科学选择音乐作品。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它不仅涵盖的技巧和技术内容繁难,且积累的作品文献更是浩如烟海。老师如果不能注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是一味地强压,弹琴在学生的心中会渐渐变得枯燥起来,兴趣减退了,练琴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多布置一些既不是很难又有趣味的作品让学生练习,学生越弹越想弹,从而培养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弹奏一些有“意思”、有“情节”的作品,学生接触的乐曲面也要广,除了以上常用教材外,还可广泛选择一些如世界名曲集、高校钢琴教材等作为补充;偶尔也弹弹感情细腻丰富的克莱德曼的作品;作为中国人,让学生弹奏中国作品是相当重要的,要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音乐艺术,而且表现中国本民族的音乐作品,学生一定做得更好,体会也更深刻。
2.确定培养目标。歌曲伴奏和即兴伴奏有机结合。幼师班的音乐教学,培养目标是幼儿音乐教师。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了解,以往的即兴伴奏都是在学生快毕业的那个学期集中学习的。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打破这一常规。布置学生弹奏《车尔尼练习曲599》作品时,每学习一种新的音型,便配合一些简单的歌曲,经老师讲解启发学生设计好织体进行伴奏,这样有利于学生实际伴奏水平的提高。比如《车尔尼599》中第28首练习曲,学到15 35│1646│75 25│的音型,笔者让学生把这种音型用在了儿歌《小红帽》上,学生弹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忆牢固。
3.理性的鼓励学生。教师在指导时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其练琴的勇气。利用和选择一些曲目来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学琴的乐趣,切忌拔苗助长。教学生弹钢琴,不是把学生变成钢琴的奴隶,而是要让学生在学琴的过程中,发展智能,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去表现音乐,让他在琴键上得到乐趣。此外,要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创作动机、创作背景、风格流派等,从而真正了解作品的内涵,这种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也是挖掘学生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因材施教,采用严格而又活泼的授课方式。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这样有助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弹奏姿势,练就手指的均匀用力,提高弹奏的技术水平。严格的要求意味着即使基础不同的学生也不能采用不同的要求。否则将造成对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时间上的浪费,同时对于基础较差学生的水平的提高造成困难。但是,严格的要求不等同于压制学生的弹奏主动精神。应该始终记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采取活泼的授课方式。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上课方式,不但能够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 结 语
幼师钢琴课的示范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示范性教学,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理解音乐,使弹奏的作品富有个性,而不是传统“填鸭式”教学千篇一律。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钢琴的演奏是有感而发的,只有掌握了其中灵魂的东西,学习才是成功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常文海.怎样上好第一节钢琴课——写给出做钢琴教师的年轻朋友 [J].钢琴艺术,2006(1):15.
[2]王晓萍.钢琴教学中“美”的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2006(2):18.
[3]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修订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9.
[5]魏廷格. 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编辑/岳凤
关键词: 示范性教学;钢琴课;幼师
一、 幼教钢琴课实施示范性教学的意义
钢琴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示范性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理解音乐,使弹奏的作品富有生机。学生每接触一部作品,必须“聆听”、“欣赏”。因此,教师“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首要环节。而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轻视这个环节的现象普遍存在。“钢琴是用耳朵听,用脑子理解,用心揣摩,然后发出指令,用手完成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用手机械地弹。”教师充满激情的示范演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最直接的、全方位的体验。而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才会产生了解并驾驭其作品的渴盼心理。以“审美”为诱因,教师通过示范演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演奏中,用细腻的音色、张弛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力度、生动变化的速度等表现手段为学生展示作品,提供美好的听觉体验。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起学生的丰富想象和学习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表现与感受美的互动中,相互之间有了心灵的接触。
二 、幼教钢琴课实施示范性教学的路径
(一) 强化教师自身想象力的培养。
教师多姿多彩的想象力以及对音乐恰如其分的解释,深刻细致的剖析,深深地打动着每个听课者,引导听课者一步步深人到音乐中去。要达到这种高水平的教学,教师首先对音乐要有敏锐的感觉和良好的悟性,还要有一双敏锐的耳朵,才会在课堂上产生出富于灵感的创造性的丰富语言和想象力,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的再创造。好的音乐表现不在于学生摇头晃脑还是故作深沉,而在于是否真正吃透音乐并表述出来。要让学生达到这种境界,要靠老师真诚地从音乐的角度去讲解、分析、示范。老师的讲解语言越生动,艺术想象越丰富,所给予学生的东西就越多。特别是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更要靠感染力来传递。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耳濡目染,他们的音乐直觉和个人修养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长足进步。
教师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的艺术性,灵活多变的方式,需要因人而异,极具灵感性、创造性和针对性。比如,有段音乐里其中一个丰满而强有力的和弦,反复多次示范讲解,学生还掌握不了,不是声音太直缺少共鸣,就是声音上扬不够。当我说把你的手臂想得很长,声音弹得远一些,学生弹得一下就理想多了。总之,老师自身对音乐本质的悟性,想象力以及生动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天赋好的学生毕竟少数,而对待一般的学生,尤其需要老师以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的艺术来启发、感染他们,把学生带进音乐世界,让他们学着最终自己去挖掘,自己去感悟。
(二)培养学生审美力与想象力。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分析作品,处理作品”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理解、表现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传统的“单向”方式教学常常忽略这一点,即教师在诠释音乐内容时不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参与这一审美过程,虽然,有时也让学生讨论乐曲分为几段、每段描写什么内容、应该怎样演奏等,但最后总是习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因此弹奏千篇一律,缺乏个体风格。如此教学无法培养学生主动的审美意识,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依附教师的心理。显然,这种“单向”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笔者在培养学生在分析作品的理性思考中想象美、发现美,在表现作品的实践操作中创造美上作了尝试:一是,根据作品的内涵,从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多视角、多元化方向作知识延伸,让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形成个体的、独特的理解;二是,引导学生从曲式、和声、旋律、织体、调性等构成钢琴作品的各种元素的不同构造中感受钢琴作品的特点,同时辅以听录音、看录像、听演奏等手段,强化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富有创造性的去挖掘每一首乐曲的内涵。如在《浏阳河》的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把握中国乐曲的风格元素,并从创作背景人手,启发学生探究这首乐曲体裁的不同特点。学生在聆听中分析,在分析中思考,理解了这首乐曲的独特风格,进而能运用恰当的演奏手段表现这首乐曲的形象内容。如此长期的、多侧面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提高了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动脑”、“体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有些学生弹琴为什么不感人,空白得很,什么东西也没有,实际上就是没有很好地用脑想和用心体会。一些有点基础的学生,弹琴几年,也练了不少东西,可听起来却是很糟,脑子里一点想法也没有。如果长时期处在没有思考、没有体会的状态下学琴、练琴,一味地傻弹,这种状态纠正起来远比演奏方法上的问题要难得多。他们也许没有想过,学习弹奏钢琴还有那么多方面需要动脑去想,要在情感上去体验;他们还不习惯于用脑将弹奏时各相关部位与器官协同起来,这种情况持续越久改起来就越困难。要想教孩子学会“用脑”、“体会”,先从听觉开始训练效果较好,学会倾听自己的演奏训练对钢琴学习非常重要,有了这种好的开端,以后每节课都强调“倾听"、“用脑”和“体会”。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孩子的用心程度会随之加深,以至对学生提出更高深的要求,他就不会感到艰难,演奏能力也有明显提高了。
(三)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1.科学选择音乐作品。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它不仅涵盖的技巧和技术内容繁难,且积累的作品文献更是浩如烟海。老师如果不能注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是一味地强压,弹琴在学生的心中会渐渐变得枯燥起来,兴趣减退了,练琴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多布置一些既不是很难又有趣味的作品让学生练习,学生越弹越想弹,从而培养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弹奏一些有“意思”、有“情节”的作品,学生接触的乐曲面也要广,除了以上常用教材外,还可广泛选择一些如世界名曲集、高校钢琴教材等作为补充;偶尔也弹弹感情细腻丰富的克莱德曼的作品;作为中国人,让学生弹奏中国作品是相当重要的,要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音乐艺术,而且表现中国本民族的音乐作品,学生一定做得更好,体会也更深刻。
2.确定培养目标。歌曲伴奏和即兴伴奏有机结合。幼师班的音乐教学,培养目标是幼儿音乐教师。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了解,以往的即兴伴奏都是在学生快毕业的那个学期集中学习的。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打破这一常规。布置学生弹奏《车尔尼练习曲599》作品时,每学习一种新的音型,便配合一些简单的歌曲,经老师讲解启发学生设计好织体进行伴奏,这样有利于学生实际伴奏水平的提高。比如《车尔尼599》中第28首练习曲,学到15 35│1646│75 25│的音型,笔者让学生把这种音型用在了儿歌《小红帽》上,学生弹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忆牢固。
3.理性的鼓励学生。教师在指导时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其练琴的勇气。利用和选择一些曲目来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学琴的乐趣,切忌拔苗助长。教学生弹钢琴,不是把学生变成钢琴的奴隶,而是要让学生在学琴的过程中,发展智能,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去表现音乐,让他在琴键上得到乐趣。此外,要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创作动机、创作背景、风格流派等,从而真正了解作品的内涵,这种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也是挖掘学生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因材施教,采用严格而又活泼的授课方式。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这样有助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弹奏姿势,练就手指的均匀用力,提高弹奏的技术水平。严格的要求意味着即使基础不同的学生也不能采用不同的要求。否则将造成对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时间上的浪费,同时对于基础较差学生的水平的提高造成困难。但是,严格的要求不等同于压制学生的弹奏主动精神。应该始终记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采取活泼的授课方式。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上课方式,不但能够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 结 语
幼师钢琴课的示范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示范性教学,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理解音乐,使弹奏的作品富有个性,而不是传统“填鸭式”教学千篇一律。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钢琴的演奏是有感而发的,只有掌握了其中灵魂的东西,学习才是成功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常文海.怎样上好第一节钢琴课——写给出做钢琴教师的年轻朋友 [J].钢琴艺术,2006(1):15.
[2]王晓萍.钢琴教学中“美”的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2006(2):18.
[3]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修订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9.
[5]魏廷格. 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