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苏区卫生文化蕴含了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等精神内涵,是苏区精神的具体表现,凸显了独特的时代价值。将苏区卫生文化融入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苏区卫生文化 价值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
在苏区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党领导人民逐渐造就的独具特色的苏区卫生文化,传承至今,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高等院校大力弘扬苏区卫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身使命、提升职业素质,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一、苏区卫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苏区卫生文化的界定。苏区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宗旨,土地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共同决定了中央苏区卫生事业的特殊发展形态,即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卫生事业;重视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力量办卫生事业;中西医并用,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发展方向。[1]中央苏区卫生事业的这种社会革命意识和现代政治意识兼而有之的特殊发展形态,对苏区卫生文化朝着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方向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范围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最高纲领,广大军民顽强拼搏、浴血奋战,围绕“一切为了军民健康”的目标,在遵循中国革命特点的实践过程中所创立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卫生文化体系,是体现工农利益的卫生立法、卫生行政、卫生教育、医疗救治等意识形态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卫生工作领域的必然产物。
(二)苏区卫生文化的三个特征。第一是阶级性,苏区卫生文化是为工农大众服务的卫生文化,集中体现了卫生工作者和广大指战员及劳苦大众在革命中形成的政治理想和信念等。苏区卫生工作者以“一切为了伤病员”为宗旨,时刻为伤病员及劳苦大众的生命健康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第二是战时性,苏区卫生工作伴随着革命战争产生并发展,卫生工作者以“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为旗帜,跟随部队设立战时医院,为革命战争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卫生支持。第三是实践性,在政权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的检验,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政策、法规,为苏区的医疗卫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苏区广大医务工作者以“一切为了工农大众”为口号,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投身卫生事业,根据相关政策、法规,使苏区卫生工作不断走向系统性、规范化的道路。
(三)苏区卫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党和苏维埃领导下,苏区卫生文化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它的精神内涵主要体现为以下四方面:
1.堅定信念。在苏区建设时期,国民党军队发动数次“围剿”,频繁地对苏区进攻。白色势力的重重包围加上兵力上的过分悬殊使苏区物资匮乏、缺医少药以及伤病员不断增加。面对国民党白色恐怖,对党忠诚是红色医务工作者的集体信念。抱着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追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一线指战员不顾个人安危,克服种种困难,冒着枪林弹雨,总是争取第一时间抢救伤病员,随时履行红色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信念。正是因为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苏区广大群众通过组织担架队、救护队、洗衣队等方式支持和帮助红军战士,自愿集合到共产党竖起的旗帜下,踊跃参军参战,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一心为民。苏区卫生工作面向苏区人民群众和广大红军官兵。1933年10月,中央内务部决定在各县区内务部卫生科之下,设立诊所,替群众看病开单,不收看病费[2]p288。当时苏区的医务人员每到一处,就把医药卫生送到当地,不仅使人民群众摆脱了疾病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人民认识了红军,了解红军是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队伍。[3]1934年1月,总卫生部根据军委关于“用全力看护伤病兵,争取伤病兵迅速归队”的指示,向全军卫生部门提出了“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口号。[4]p69这一口号得到广大卫生人员的热烈响应,积极拥护。中革军委特别下达通令,要求大家要爱护、慰劳因战致残、因劳成病的战士,对于掉队的伤病员,更应当悉心照料,让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均能得到安慰。一心为民的思想,后来也成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成为卫生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也是苏区卫生工作对革命事业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生动注解。
3.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苏区卫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战争年代,处在初创时期的苏区力量相对薄弱,加上国民党经济封锁,医药、食品短缺、生活艰苦成为苏区的普遍现象,红军的吃、穿、用都完全靠打土豪和从国民党军队中缴获而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以精湛技术医治伤病员,以阶级友爱之谊爱护伤病员,以兄弟手足之情帮助伤病员。没有手术用具,他们自己制造,用竹子做成镊子、探针,用土蒸馏器配置注射液,自己做纱布;没有药品,他们自己配置丸、散、膏、丹等中草药;同时他们创办了医院和药厂,不管多么艰难困苦,经常深入到乡村为苏区群众防病治病,很大程度保障了苏区的建设和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4.争创一流。为了积极保障革命事业有生力量的发展壮大,广大卫生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力保红军伤病员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一方面,我党在第一所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确立了“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5]p127的办学方针,坚持思想政治和医疗技术并重的理念培养医务人员。为了提高红军指战员的健康水平,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学员们在学习上非常认真,有的边学文化边学专业,有的连吃饭、走路、甚至上厕所都在背课文,几个同志编一个学习互助组围着一盏茶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直学习到深夜。学员们通过自身的努力磨练出精湛的医学技术水平,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卫生后勤保障。另一方面,面对苏区疫病肆虐的状况,苏维埃政府大力进行卫生事业建设。制定法规条例,创建组织体系,开展宣传教育;从治、防两方面着手,尽一切人力物力医治患者,挽救生命;加强预防,做在事先,通过卫生防疫运动,克服陋习,清除病源,提倡卫生文明,有效地改变了苏区卫生面貌,保障了军民身体健康,成为党的群众卫生工作的良好开端。 二、苏区卫生文化的历史价值
苏区卫生文化是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区开展的医疗卫生工作,为中央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凸显了其时代价值。
第一,苏区卫生文化是苏维埃事业的生动体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以后,党和苏维埃政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群众的吃饭穿衣、柴米油盐、疾病卫生问题入手,在缺医少药的恶劣条件下和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环境中,努力建立健全各级卫生管理机制;创办红色医院,建立药材合作社,免费为群众看病;开办医务学校,大力培养医务人才;破除封建迷信和落后的生活习惯,广泛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增强苏区军民的健康意识,偏远山区民众从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苏区群众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进入崭新的时代。
第二,苏区卫生文化体现出医学道德的楷模。苏区时期,军队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是积极为革命战争服务,努力减少伤病发病率,增加出院率,减少残废死亡率,增强部队战斗力。中央苏区的红色医生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无论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还是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无论是在长征路上,还是在游击战的崇山密林中,他们冲破敌军的“围剿”和封锁,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下,以坚信革命胜利之志、阶级友爱之情,舍生忘死,积极救治每一个伤病员。戴济民是我军最早的医务工作者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积极贯彻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医疗方针,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团结其他医护人员,千方百计搜集医疗器械和药品,努力发掘民间偏方验方,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在做好中央、中央军委首长的保健工作,培养红色医护人员,为苏区军民医伤治病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6]p345
第三,苏区卫生文化折射了军民情深的伟大情怀。苏区卫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当时,红军战斗到哪里,哪里就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红军医院驻扎到哪里,当地群众就自发地到医院慰问伤病员,为医院献门板、桌凳、柴火、锅碗,帮医院洗衣煮饭、照料病人,抬担架运伤员,等等。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7]p136
三、苏区卫生文化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把苏区卫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诠释苏区卫生文化的时代价值,意义重大。
(一)推行苏区卫生文化进课堂。苏区卫生文化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医疗卫生史上的不朽豐碑。利用苏区卫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苏区卫生文化进课堂。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际,把苏区时期的卫生工作作为得天独厚的重要“教材”,将苏区卫生文化的内容注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典型的事例和图片让大学生直观生动地感受和领悟苏区卫生文化中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和教育意义,由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用苏区卫生文化浸染校园文化。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学校可以根据苏区卫生文化的特点与优势,将苏区卫生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首先,可以通过举办苏区卫生演讲会、苏区卫生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医学生亲近、接触、认知、感悟苏区卫生文化。其次,可以通过举办苏区卫生宣传栏、利用主题班会、广播、报纸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苏区卫生文化的宣传。再次,推进苏区卫生网站的规划和建设,不断丰富和更新网站内容,充分发挥博客等渠道的作用,加强苏区卫生网站的宣传力度。
(三)建设苏区卫生文化的宣传队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宣传苏区卫生文化教育队伍的主体,加强对思政教师苏区卫生文化的意识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思政教师要做践行苏区精神的先行者,要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第二,思政教师要做理论联系实际的倡导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化对苏区卫生文化的理解;在教学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完善知识体系。第三,思政教师要做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加强对苏区卫生文化的研究,不断丰富苏区卫生文化,用文化的感染力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为大学生建设国家、服务人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四)丰富苏区卫生文化实践。运用苏区卫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原则。首先,把一些典型的、有重要代表性的红色医院旧址建设成为红色卫生教育基地(如小井红军医院、宁都小布红军医院、兴国茶岭红军医院等),通过组织学生到红军医院旧址参观,实地感受当年红军医务人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和奋斗历程,坚定医学生扎根基层、奉献社会的理念。其次,充分利用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采访经历过苏区卫生工作的老前辈,邀请他们讲述战争年代的卫生工作史,让大学生面对面感受苏区卫生文化的魅力。再次,将苏区卫生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精神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利用社会实践平台,组织大学生到基层锻炼,开展科普宣传等活动。○
参考文献:
[1]刘禄山,钟继润.论中央苏区的红色卫生文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5).
[2]刘善玖,钟继润.中央苏区卫生工作史料汇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3]刘善玖,刘薇. 试论中央苏区医学道德的基本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1).
[4]高恩显.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工作历史简编[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
[5]丁名宝,蔡孝恒.毛泽东卫生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6]冯彩章,李葆定.红医将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7]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冷 波
[关键词] 苏区卫生文化 价值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
在苏区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党领导人民逐渐造就的独具特色的苏区卫生文化,传承至今,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高等院校大力弘扬苏区卫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身使命、提升职业素质,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一、苏区卫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苏区卫生文化的界定。苏区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宗旨,土地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共同决定了中央苏区卫生事业的特殊发展形态,即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卫生事业;重视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力量办卫生事业;中西医并用,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发展方向。[1]中央苏区卫生事业的这种社会革命意识和现代政治意识兼而有之的特殊发展形态,对苏区卫生文化朝着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方向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范围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最高纲领,广大军民顽强拼搏、浴血奋战,围绕“一切为了军民健康”的目标,在遵循中国革命特点的实践过程中所创立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卫生文化体系,是体现工农利益的卫生立法、卫生行政、卫生教育、医疗救治等意识形态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卫生工作领域的必然产物。
(二)苏区卫生文化的三个特征。第一是阶级性,苏区卫生文化是为工农大众服务的卫生文化,集中体现了卫生工作者和广大指战员及劳苦大众在革命中形成的政治理想和信念等。苏区卫生工作者以“一切为了伤病员”为宗旨,时刻为伤病员及劳苦大众的生命健康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第二是战时性,苏区卫生工作伴随着革命战争产生并发展,卫生工作者以“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为旗帜,跟随部队设立战时医院,为革命战争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卫生支持。第三是实践性,在政权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的检验,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政策、法规,为苏区的医疗卫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苏区广大医务工作者以“一切为了工农大众”为口号,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投身卫生事业,根据相关政策、法规,使苏区卫生工作不断走向系统性、规范化的道路。
(三)苏区卫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党和苏维埃领导下,苏区卫生文化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它的精神内涵主要体现为以下四方面:
1.堅定信念。在苏区建设时期,国民党军队发动数次“围剿”,频繁地对苏区进攻。白色势力的重重包围加上兵力上的过分悬殊使苏区物资匮乏、缺医少药以及伤病员不断增加。面对国民党白色恐怖,对党忠诚是红色医务工作者的集体信念。抱着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追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一线指战员不顾个人安危,克服种种困难,冒着枪林弹雨,总是争取第一时间抢救伤病员,随时履行红色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信念。正是因为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苏区广大群众通过组织担架队、救护队、洗衣队等方式支持和帮助红军战士,自愿集合到共产党竖起的旗帜下,踊跃参军参战,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一心为民。苏区卫生工作面向苏区人民群众和广大红军官兵。1933年10月,中央内务部决定在各县区内务部卫生科之下,设立诊所,替群众看病开单,不收看病费[2]p288。当时苏区的医务人员每到一处,就把医药卫生送到当地,不仅使人民群众摆脱了疾病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人民认识了红军,了解红军是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队伍。[3]1934年1月,总卫生部根据军委关于“用全力看护伤病兵,争取伤病兵迅速归队”的指示,向全军卫生部门提出了“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口号。[4]p69这一口号得到广大卫生人员的热烈响应,积极拥护。中革军委特别下达通令,要求大家要爱护、慰劳因战致残、因劳成病的战士,对于掉队的伤病员,更应当悉心照料,让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均能得到安慰。一心为民的思想,后来也成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成为卫生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也是苏区卫生工作对革命事业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生动注解。
3.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苏区卫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战争年代,处在初创时期的苏区力量相对薄弱,加上国民党经济封锁,医药、食品短缺、生活艰苦成为苏区的普遍现象,红军的吃、穿、用都完全靠打土豪和从国民党军队中缴获而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以精湛技术医治伤病员,以阶级友爱之谊爱护伤病员,以兄弟手足之情帮助伤病员。没有手术用具,他们自己制造,用竹子做成镊子、探针,用土蒸馏器配置注射液,自己做纱布;没有药品,他们自己配置丸、散、膏、丹等中草药;同时他们创办了医院和药厂,不管多么艰难困苦,经常深入到乡村为苏区群众防病治病,很大程度保障了苏区的建设和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4.争创一流。为了积极保障革命事业有生力量的发展壮大,广大卫生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力保红军伤病员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一方面,我党在第一所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确立了“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5]p127的办学方针,坚持思想政治和医疗技术并重的理念培养医务人员。为了提高红军指战员的健康水平,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学员们在学习上非常认真,有的边学文化边学专业,有的连吃饭、走路、甚至上厕所都在背课文,几个同志编一个学习互助组围着一盏茶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直学习到深夜。学员们通过自身的努力磨练出精湛的医学技术水平,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卫生后勤保障。另一方面,面对苏区疫病肆虐的状况,苏维埃政府大力进行卫生事业建设。制定法规条例,创建组织体系,开展宣传教育;从治、防两方面着手,尽一切人力物力医治患者,挽救生命;加强预防,做在事先,通过卫生防疫运动,克服陋习,清除病源,提倡卫生文明,有效地改变了苏区卫生面貌,保障了军民身体健康,成为党的群众卫生工作的良好开端。 二、苏区卫生文化的历史价值
苏区卫生文化是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区开展的医疗卫生工作,为中央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凸显了其时代价值。
第一,苏区卫生文化是苏维埃事业的生动体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以后,党和苏维埃政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群众的吃饭穿衣、柴米油盐、疾病卫生问题入手,在缺医少药的恶劣条件下和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环境中,努力建立健全各级卫生管理机制;创办红色医院,建立药材合作社,免费为群众看病;开办医务学校,大力培养医务人才;破除封建迷信和落后的生活习惯,广泛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增强苏区军民的健康意识,偏远山区民众从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苏区群众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进入崭新的时代。
第二,苏区卫生文化体现出医学道德的楷模。苏区时期,军队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是积极为革命战争服务,努力减少伤病发病率,增加出院率,减少残废死亡率,增强部队战斗力。中央苏区的红色医生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无论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还是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无论是在长征路上,还是在游击战的崇山密林中,他们冲破敌军的“围剿”和封锁,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下,以坚信革命胜利之志、阶级友爱之情,舍生忘死,积极救治每一个伤病员。戴济民是我军最早的医务工作者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积极贯彻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医疗方针,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团结其他医护人员,千方百计搜集医疗器械和药品,努力发掘民间偏方验方,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在做好中央、中央军委首长的保健工作,培养红色医护人员,为苏区军民医伤治病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6]p345
第三,苏区卫生文化折射了军民情深的伟大情怀。苏区卫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当时,红军战斗到哪里,哪里就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红军医院驻扎到哪里,当地群众就自发地到医院慰问伤病员,为医院献门板、桌凳、柴火、锅碗,帮医院洗衣煮饭、照料病人,抬担架运伤员,等等。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7]p136
三、苏区卫生文化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把苏区卫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诠释苏区卫生文化的时代价值,意义重大。
(一)推行苏区卫生文化进课堂。苏区卫生文化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医疗卫生史上的不朽豐碑。利用苏区卫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苏区卫生文化进课堂。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际,把苏区时期的卫生工作作为得天独厚的重要“教材”,将苏区卫生文化的内容注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典型的事例和图片让大学生直观生动地感受和领悟苏区卫生文化中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和教育意义,由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用苏区卫生文化浸染校园文化。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学校可以根据苏区卫生文化的特点与优势,将苏区卫生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首先,可以通过举办苏区卫生演讲会、苏区卫生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医学生亲近、接触、认知、感悟苏区卫生文化。其次,可以通过举办苏区卫生宣传栏、利用主题班会、广播、报纸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苏区卫生文化的宣传。再次,推进苏区卫生网站的规划和建设,不断丰富和更新网站内容,充分发挥博客等渠道的作用,加强苏区卫生网站的宣传力度。
(三)建设苏区卫生文化的宣传队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宣传苏区卫生文化教育队伍的主体,加强对思政教师苏区卫生文化的意识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思政教师要做践行苏区精神的先行者,要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第二,思政教师要做理论联系实际的倡导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化对苏区卫生文化的理解;在教学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完善知识体系。第三,思政教师要做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加强对苏区卫生文化的研究,不断丰富苏区卫生文化,用文化的感染力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为大学生建设国家、服务人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四)丰富苏区卫生文化实践。运用苏区卫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原则。首先,把一些典型的、有重要代表性的红色医院旧址建设成为红色卫生教育基地(如小井红军医院、宁都小布红军医院、兴国茶岭红军医院等),通过组织学生到红军医院旧址参观,实地感受当年红军医务人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和奋斗历程,坚定医学生扎根基层、奉献社会的理念。其次,充分利用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采访经历过苏区卫生工作的老前辈,邀请他们讲述战争年代的卫生工作史,让大学生面对面感受苏区卫生文化的魅力。再次,将苏区卫生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精神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利用社会实践平台,组织大学生到基层锻炼,开展科普宣传等活动。○
参考文献:
[1]刘禄山,钟继润.论中央苏区的红色卫生文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5).
[2]刘善玖,钟继润.中央苏区卫生工作史料汇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3]刘善玖,刘薇. 试论中央苏区医学道德的基本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1).
[4]高恩显.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工作历史简编[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
[5]丁名宝,蔡孝恒.毛泽东卫生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6]冯彩章,李葆定.红医将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7]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冷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