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和家长交流时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习惯于进行“饭碗危机”教育,而不习惯、不擅长进行“梦想”教育。我认为只有点燃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为梦想而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主动,由“苦学”变“乐学”。
很多家长同意我的观点,但是他们很苦恼,孩子的梦想总是飘忽不定,朝三暮四。
杭州一位妈妈说,孩子小时,看“女子十二乐坊”组合拉二胡,说长大也要当二胡演奏家。妈妈很高兴,赶紧买了琴,还报了班,每周陪着孩子去学琴。可曲子还没拉成调,孩子说不想学二胡了,要改学古筝。古筝学了3个月,又说要学钢琴……一家人被孩子的梦想牵着鼻子走,花了不少冤枉钱,也耽误了不少时间,最后也没搞清孩子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类似的情况不仅一般家庭遭遇过,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也遇到过。他女儿小时的梦想是当“钢琴家”。为了支持孩子实现梦想,孙老师夫妇节衣缩食,为女儿买回一架钢琴。但让他们郁闷的是,女儿的“钢琴梦”却在中途破灭了。女儿的理由很简单:她觉得自己的长处还是读书和写作,她长大了要当一名记者或者像爸爸那样的学者、作家。
作为深谙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专家,孙老师说,他能够理解女儿的兴趣转移和梦想改变,也尊重女儿的选择;但是作为一个家长,他也和千千万万个普通家长一样感到纠结,尤其是每次回家时看到立在客厅角落的蒙上灰尘的钢琴时,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受。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20世纪90年代一台钢琴的投入,需要他这个父亲花多少时间,流多少汗,倾注多少心血,写多少稿子才能赚回来啊?但即使如此,孙老师仍然坚持不懈地呼吁家长尊重孩子的梦想,保护孩子梦想的种子,扶持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对于孩子梦想的飘忽不定和朝三暮四,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兴趣转变和梦想飘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孩子很小的时候,并不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爱好究竟是什么。他们对五彩缤纷的生活充满好奇。看见美好的画面,孩子觉得自己应该当画家;听到美妙的音乐,孩子认为自己应该当歌唱家;看到警察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执勤,动作英俊潇洒,又觉得应该去当警察……
小男孩、小女孩的梦想就像天上的云彩,一会儿像龙,一会儿像马,是注定要朝三暮四的。家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既要保护孩子的梦想萌芽,及时抓住孩子梦想的“尾巴”,又必须仔细观察和甄别,尤其在对孩子的梦想进行投资时,不能听风就是雨,更不能捕风捉影。
一般情况下,孩子年龄越小,所谓的梦想越不易定型,家长对待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所谓梦想,要学会观察、倾听,重在保护、鼓励和引导,而不要急着帮助孩子定型、拍板;随着年龄增长,随着
孩子的身体成长和心智成熟,梦想可能会变得比较执着、坚定。但即使在中学阶段,孩子突然改变梦想也在情理之中,这有可能说明孩子是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强项和优势,明白了自己生命前行的目标。哪怕这种中途变卦式的改变来得很突兀,家长也要给予理解和支持,而不要过于纠结地去盘算时间和经济上的“亏损账”。
家长对孩子的梦想的引导要适可而止,不要刻意诱导,更不要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急于点燃孩子的梦想,让孩子在一夜间变得发奋、努力、成功、卓越。但是,他们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观察,也没发现自己的孩子究竟有什么梦想。于是就费尽心机地引导、鼓励、诱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有的家长甚至跟在孩子身后刨根问底。如果孩子在追问下终于说出了个“子丑寅卯”,而内容正好符合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家长就会认定这个梦想,并且照这个方向去投时间、砸“银子”,逼着孩子为这个梦想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最终结果很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基本上不是孩子的错,因为这个梦想是被“逼”出来的。
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头上。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帮自己圆梦;二是一些事业成功的家长逼着孩子沿着自己的脚印,复制自己的梦想;三是一些家长从功利的目的出发,按照自己的人生经验,在孩子很小时强行替孩子设计梦想。
这种“强按牛头喝水”式的梦想教育模式,在孩子自己的梦想觉醒后势必会遭到抵制与反弹,而这种教育失败的错误完全是由家长一手制造的。
家长在孩子梦想教育问题上遭遇的迷茫和困顿,主要还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加上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梦想教育是教育的大“道”,而不是一个一学就会、一抓就灵的“术”。对孩子进行梦想教育必须尊重生命成长的基本规律。孩子的梦想就像一颗有生命的种子,种子落地之后,什么时候萌芽,什么时候破土,什么时候抽枝吐叶,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都有它自身的规律。任何的拔苗助长、越俎代庖都只会收获事与愿违、南辕北辙的苦果。
(萧斌臣 北大家庭教育课题组专家,家教图书作家)
责编: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