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分两种: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人的这两种记忆不是同时平均发展的。在青少年时代机械记忆强,理解记忆弱。成年以后反过来,理解记忆强,机械记忆弱。这是无庸置疑的基本规律。
青少年时代,是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他们学知识主要靠机械记忆。这时如果违反生理规律反对机械记忆,如同小孩开始学步就要求他跑步一样幼稚。
人之初,认识世间事物,谁不从死记开始?父母教孩子喊“爸爸妈妈”,他不死记,靠什么活记?能办得到吗?死记,是活记的基础。没有死记,哪来的活记?哪来的理解运用?从书本上学知识,为在实践中运用,记都记不住,到时候拿什么来运用?
爱因斯坦与朋友交谈,为今后联系方便,分别时互留电话号码。朋友说:“我的电话号码难记,24361”。爱因斯坦说:“好记!两打十九平方”。如果记不住一打是12,19的平方是361,活记就是不可能的空中楼阁。死记就是懂多少算多少,记住就是了。活记是用自己熟悉简单的相关事物来记不太熟悉复杂的事物,在懂得基础上的记忆。
学习知识总是要记的,不记等于没学。死记与活记相比,活记当然好。但在初学一门新知识时,死记的成分比活记多。总之,死记比不记好,记的知识越多,越有条件活记。
教小学一年级学生读拼音字母:bpmf、dtnl;教123456789,不死记,怎么活记?能讲出多少其所以然?不死记住每个拼音字母,能学会拼音吗?不死记住十个阿拉伯数字,会作计算吗?
有笑话说,老师教刚入学的学生四个字“你我他她”。“你,你是我的学生。我,我是你的老师。他,他是男同学。她,她是女同学”。学生回家照老师教的比划着念。他爸爸说:“错了,我教你”。“你,你是我儿子。我,我是你爸爸。他,他是你弟弟。她,她是你妈妈。”这个笑话,作者的原意是嘲笑小学生“死记硬背”的,依我看,同样是嘲笑那教师的。那教师无疑是反对“死记硬背”的拥护者,担心学生“死记硬背”不会理解运用,才对所教的字作不完全的解释,结果闹出笑话。六七岁的小学生,具备多的是机械记忆,还不大具有理解记忆,硬要求他理解记忆,他还是要回归到机械记忆上。如同二三个月的婴儿只能躺着,硬要扶他站起来,一放手,仍然要倒下去。教“你我他”就教“你我他”,不解释,或许避免笑话。他识字多了,再读其他文章,那意思慢慢地就懂了。
小学时代学文化知识,能理解记忆当然好,但不能对机械记忆横加干涉反对,初中时期就不能单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要逐步向理解记忆过渡。即使是高中大学时期,甚至三十来岁的成年人,虽然具备了理解记忆的能力,但也不可能完全靠理解记忆,仍有一部分要机械记忆。机械记忆生来具有,伴随人的一生,青年时代达到高潮,随后有所减弱。理解记忆是后天的,是在机械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记忆能力,中年人达到顶峰,老年后有所下降。掌握火候,充分调动两种记忆力,就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死记”有其价值,“硬背”更有可取之处。讲话写文章,背书有益无害,特别是声情并茂的好文,背书多多益善。背书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把每个字,每句话记入大脑,不下功夫是不行的。有人主张,文章熟读即可,何须硬背?读,眼看文字比较容易;背,不看文字难得多。熟读是背诵的基础,从熟读到背诵有段距离,是高一层次的要求,要求不高,仅只读读而已,作用不大。要求背诵,不熟读不行。背诵就是对熟读的严格检查。讲话写文章,在中心内容确定之后,用什么词语格式?问题紧迫,要作决择。翻书多有不便,甚至不可能。背诵比熟读记得多记得牢。背书多了,词汇丰富,句式多样,选择大有余地,需要什么,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可谓得心应手,何乐不为?读书像个漏斗,大张嘴巴,吃进去的好像很多,实际上只尝了点味儿;背书像个瓶子,口儿虽小,装进一点是一点,实在。愿做大漏斗,还是小瓶子?问题很清楚。背书能提高记忆力,记忆是人的智力因素之一。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回忆小时候,启蒙老师教读古文《龙文鞭影》他几乎能背诵,当时文义全不懂,是后来才懂的。那样小年纪,不靠“死记硬背”,还能靠什么?
六十年代初,毛主席接见各省代表,工作人员介绍到云南代表时,毛主席问:“你背得大观楼长联吗?”“背不得”。毛主席当即背诵道:“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有人分析,他的词作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与大观楼长联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谈天说地主持杨圭臬)
青少年时代,是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他们学知识主要靠机械记忆。这时如果违反生理规律反对机械记忆,如同小孩开始学步就要求他跑步一样幼稚。
人之初,认识世间事物,谁不从死记开始?父母教孩子喊“爸爸妈妈”,他不死记,靠什么活记?能办得到吗?死记,是活记的基础。没有死记,哪来的活记?哪来的理解运用?从书本上学知识,为在实践中运用,记都记不住,到时候拿什么来运用?
爱因斯坦与朋友交谈,为今后联系方便,分别时互留电话号码。朋友说:“我的电话号码难记,24361”。爱因斯坦说:“好记!两打十九平方”。如果记不住一打是12,19的平方是361,活记就是不可能的空中楼阁。死记就是懂多少算多少,记住就是了。活记是用自己熟悉简单的相关事物来记不太熟悉复杂的事物,在懂得基础上的记忆。
学习知识总是要记的,不记等于没学。死记与活记相比,活记当然好。但在初学一门新知识时,死记的成分比活记多。总之,死记比不记好,记的知识越多,越有条件活记。
教小学一年级学生读拼音字母:bpmf、dtnl;教123456789,不死记,怎么活记?能讲出多少其所以然?不死记住每个拼音字母,能学会拼音吗?不死记住十个阿拉伯数字,会作计算吗?
有笑话说,老师教刚入学的学生四个字“你我他她”。“你,你是我的学生。我,我是你的老师。他,他是男同学。她,她是女同学”。学生回家照老师教的比划着念。他爸爸说:“错了,我教你”。“你,你是我儿子。我,我是你爸爸。他,他是你弟弟。她,她是你妈妈。”这个笑话,作者的原意是嘲笑小学生“死记硬背”的,依我看,同样是嘲笑那教师的。那教师无疑是反对“死记硬背”的拥护者,担心学生“死记硬背”不会理解运用,才对所教的字作不完全的解释,结果闹出笑话。六七岁的小学生,具备多的是机械记忆,还不大具有理解记忆,硬要求他理解记忆,他还是要回归到机械记忆上。如同二三个月的婴儿只能躺着,硬要扶他站起来,一放手,仍然要倒下去。教“你我他”就教“你我他”,不解释,或许避免笑话。他识字多了,再读其他文章,那意思慢慢地就懂了。
小学时代学文化知识,能理解记忆当然好,但不能对机械记忆横加干涉反对,初中时期就不能单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要逐步向理解记忆过渡。即使是高中大学时期,甚至三十来岁的成年人,虽然具备了理解记忆的能力,但也不可能完全靠理解记忆,仍有一部分要机械记忆。机械记忆生来具有,伴随人的一生,青年时代达到高潮,随后有所减弱。理解记忆是后天的,是在机械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记忆能力,中年人达到顶峰,老年后有所下降。掌握火候,充分调动两种记忆力,就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死记”有其价值,“硬背”更有可取之处。讲话写文章,背书有益无害,特别是声情并茂的好文,背书多多益善。背书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把每个字,每句话记入大脑,不下功夫是不行的。有人主张,文章熟读即可,何须硬背?读,眼看文字比较容易;背,不看文字难得多。熟读是背诵的基础,从熟读到背诵有段距离,是高一层次的要求,要求不高,仅只读读而已,作用不大。要求背诵,不熟读不行。背诵就是对熟读的严格检查。讲话写文章,在中心内容确定之后,用什么词语格式?问题紧迫,要作决择。翻书多有不便,甚至不可能。背诵比熟读记得多记得牢。背书多了,词汇丰富,句式多样,选择大有余地,需要什么,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可谓得心应手,何乐不为?读书像个漏斗,大张嘴巴,吃进去的好像很多,实际上只尝了点味儿;背书像个瓶子,口儿虽小,装进一点是一点,实在。愿做大漏斗,还是小瓶子?问题很清楚。背书能提高记忆力,记忆是人的智力因素之一。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回忆小时候,启蒙老师教读古文《龙文鞭影》他几乎能背诵,当时文义全不懂,是后来才懂的。那样小年纪,不靠“死记硬背”,还能靠什么?
六十年代初,毛主席接见各省代表,工作人员介绍到云南代表时,毛主席问:“你背得大观楼长联吗?”“背不得”。毛主席当即背诵道:“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有人分析,他的词作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与大观楼长联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谈天说地主持杨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