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老师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h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avid Baltimore,著名的美国生物学家,
  因“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之间的联系”,于1975年(37岁时),
  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发现的逆转录机制,
  对于人们揭开遗传信息工作机理之谜有着深远影响。
  1997年~2006年,他担任加州理工学院校长。
  在任职期间,他致力于让这所世界顶尖的大学培养更为杰出的科学家。
  经他指导的许多学生如今也成为业界的领军人物,比如麻省理工学院Nancy Hopkins教授,
  哈佛医学院Frederick Alt教授。
  2007年,他还被任命美国科学促进学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会长。
  该学会旗下运营的期刊《科学》杂志一直以来被公认为顶级科学期刊。
  卸任加州理工学院校长之后,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他仍积极探索生物学最前沿的领域。
  2014年11月,我在加州理工学院上了一门名叫Entrepreneurism(《企业家精神》)的选修课,聆听了一位遗传学教授关于生物医学科技的前沿讲座。他对生物学研究及其工业应用的剖析深刻精彩,让我听入了迷,不禁问了许多问题。后来我才知道,这位精神矍铄目光深邃的老人曾是加州理工学院校长,1975年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教授。课后他告诉我,我的提问十分有趣也很有意义。我腼腆地说,作为电子电脑工程专业的工科生,我也十分热爱采访和写作,更大胆地向他提出采访邀请。没想到他面露惊喜,欣然同意。
  2014年12月4日上午,我踏进了他的办公室,与他进行了对话。
  李露:众所周知,您在三十多岁时就发现了逆转录以及RNA遗传机制的奥秘,37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在诺贝尔奖历史上十分罕见。请问您怎样看待自己在年轻时期就能获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
  David Baltimore:我热爱所做的工作。我刚开始科研生涯时,对病毒十分感兴趣,因为病毒是生命的最小形式。你看,一个小小的病毒包含了所有关于基因的必要信息,而在其他生物机体中,基因信息却分散。在1960年代,人们并不清楚基因的排序结构抑或是DNA重组原理,也不清楚病毒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那时,我发现最好的试金石就是生物化学。因此,我学习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工作者。1962年,我首次发现了能够复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酶。这是关于RNA遗传机制的发现。在接下来的10年,我发现了逆转录。你看,我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将近10年。所以,当关于肿瘤病毒的问题抛出时,我已具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工具,缺乏的仅仅是病毒样本。做实验实际上只花了两天。
  李露:您的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
  David Baltimore:第二次(笑)。我非常清楚自己追寻的研究方向,并且那时我已具备了所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工具。当时,极少数甚至没人能把生物化学知识与对病毒生理的理解结合起来。这就是我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成果的原因。
  李露:确实。我了解到许多科学家在做科学研究时都是不断尝试,碰运气。足够幸运的话,也许能发现新的物质或是证实新的理论。但是,您已经十分清楚需要做什么,以便获取成功的实验结果。
  David Baltimore:对。这也是我的实际经历。而且,我确实花了很长时间研究不同类型的病毒。
  李露:但是,如果一个科学家要像您那样,非常清楚自己是否在正确的科研方向上,必须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而且必须对相似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也有清晰的认识。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
  David Baltimore:你说得完全正确。我常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是:做科研最困难的事情是提出正确的问题。事实上,解答问题相对容易。这意味着首先要对自己研究的整个领域有很好的理解,这样才能感觉到关键问题的所在之处。然后,专注于自己的猜想,把直觉落实到实际的实验环境中。如果能获得自己相信且其他人也相信的结果,那你的猜想就对了。
  李露:对于那样广泛的知识体系,在那个没有教科书的年代,您大多靠自学吗?
  David Baltimore:1960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读研,后因想研究动物病毒转学去了洛克菲勒大学。1961年起,我就研究动物病毒。我发现除了我的导师,没人能指导我这方面的知识。我很感激导师,他传授了我一切他所知道的知识。但是,他也不太了解生物化学,我不得不查找其他相关领域的文献,或是在开会时与其他科学家讨论。事实上,当时我们开创性地发明并定义了很多生物化学的概念。
  李露:现如今,我们已有很多资源,即使想自我学习,完全可以去图书馆筛选教材。您对当下立志科研创新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有什么建议呢?
  David Baltimore:首先,要找到一个有很多待解决问题的科研领域,事实上,很多科学分支都有大量未解决的问题。接受你的采访之前,我和实验室的两个研究员正讨论“生物衰老”。我们从血液循环系统的干细胞入手,看待这个问题。虽然针对这个问题已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生物衰老”是一个没有明确原理解释的领域。你也许会问,什么是衰老?人们常常检测衰老的方式是死亡。比如,老鼠一出生便衰老,两年后死亡。人类的衰老则缓慢,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也是一个很大的不同。那么,是否存在一个科学参数——把老鼠和人类这两种不同生物体联系起来?老鼠和人类间又有什么是完全不同的?有很多,体积大小、外形构造……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联系它们的共性,即生物的时钟——老鼠和人类各自的生命周期时钟。老鼠的时钟时针移动速度几乎是人类的50倍!那么,这个时钟究竟是什么?它在哪里?它又是怎么工作的?   李露:的确,这个“时钟”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用数学表达式写下来。
  David Baltimore:对。这就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很不幸,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也没有一个能给出答案的简单生物化学理论。科学家们在基因领域刻苦钻研,希望能窥见这种“时钟”的工作机制。这个问题十分有趣,它的专业名称是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
  李露:“时间生物学”听起来十分有趣,感觉像您当年所研究的遗传机制,完全是崭新的。
  David Baltimore:没错。
  李露:你有没有招收过中国大陆学生?
  David Baltimore:当然有。我太太就是中国人,相识时她是我的博士后。
  李露:您的太太太出色了。她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同时也是美国科学促进会160年来第一位亚裔主席。她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很小来到美国。对于如今在中国做研究的科学家,世界级创新科学家似乎还是比较缺乏。
  David Baltimore: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觉得是关于“机会”——需要“好老师”。一个好老师尊重他的学生,并且会给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一个极富创新天分的人,不是用普通方法就能教授的,老师必须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包括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尝试、犯错的自由,老师要相信他们最终会变得出彩。我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一些来自美国,一些来自中国,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我和许多朋友都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彼此都同意的一点是:支撑这个世界欣欣向荣的是慷慨。对于学生,老师需要慷慨地奉献,比如实验室。要相信学生们能创新,能做出成果。我办公室外面的墙上有一张树图,上面标注了我曾指导或训练过的学生,有些甚至是当今世界上顶级的科学家。我给予了他们所需要的机会。
  1970年代末,我着手研究免疫学,那时遗传学的分支领域刚起步,有许多工作可以做。我指导的学生大部分都在免疫学方面取得了优秀成果。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博士后Fred(Frederick Alt,美国遗传学家,现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我们常常花好几个小时讨论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他也用几乎余生的时间探究免疫系统的未解之谜。在他还是我的博士后时,我们就确定了那些待研究的未解之谜。
  李露:对于“机会”,一方面是要有好老师,我想,还得包括其他方面,比如世界前沿的实验平台。
  David Baltimore:对,必须能充分利用最新的科技。当一种新的科技发明出现时,把这项新科技应用于老问题的第一批人,会有机会回答甚至验证那些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所以,想成为率先解决问题的人,必要做第一批应用新科技的人。
  李露: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手头上有一个待验证的理论,且想先于其他人尝试验证的理论,如果新科技成功地帮助了你,那么就验证了你的理论?
  David Baltimore:对。科研不是仅仅用事实验证理论那么简单,它是一步步向前行进,最终达到用事实验证理论的目的。
  李露:有的科学家仅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不在乎理论的实际用处。您怎么看待?
  David Baltimore:完全合情合理,而且好极了。
  李露:但我觉得您常常会联系实际。
  David Baltimore:我一直都对科学如何联系社会需求感兴趣。
  李露:您是指如果发现更有实际应用的事物,您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David Baltimore:不,不是那样,那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投入的经历完全出于兴趣,只不过会看一看我的科研理论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开始下一步。下一步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结果和什么有联系。在过去的10年,我花了很多精力观察实验室里学到、做出的有什么实际应用。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和生物医学领域有联系。
  李露:很多人说下一个10年或20年是生物时代,但我觉得一些前沿的生物学理论转化成实际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avid Baltimore:对。还要很长的时间,很多的资金,很多的精力。但是风投一直在资助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发明,所以我们一直有进展。
  责任编辑:尹颖尧
其他文献
从2009年起至今,张晓玫坚持单独邀请自己的研究生吃饭。在餐桌上,她和学生一对一面对面,在学业、情感、家庭等方面深入交流。“我不想把这件事情量化,去数我到底已经请了多少学生吃饭。”张晓玫说,“对我而言,这是一件很快乐也很自然的事情。就像我们肯定不会去数自己从小到大一共吃了几顿饭一样。”如今,“晓玫午餐”已经非常成熟稳定,学期开始时她会提前排表,保证和每个学生至少能吃上一次饭。  她可能从未想到,自
中国会计博物馆位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松江校区,  与﹁上海之根﹂——松江草木文润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  中国会计博物馆包括中国展厅、国际展厅、会计名人堂、视听室、藏品库等展览和储藏场所,  总建筑面积四千五百平方米,展陈面积两千五百平方米,总体上呈现﹁人、物、史﹂一体化的功能形态,  全面展示中外会计历史以及对二十世纪中国会计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会计名人。  知古意懂本质  2007年受美国会计名人
2011年9月,北京建筑大学(以下简称“建大”)在郊区大兴的校区投入使用,  除建筑系和部分专业的大四学生仍在城里的老校区外,学校大部分同学都在占地65公顷的新校区学习和生活。  作为建筑大学,新校区的建造自然使出了看家本领,各个建筑不仅外观奇美,  功能上也充分体现出设计者的巧思和人性化关怀。  近日,建大记者团的多位同学,兵分几路,全方位呈现建大的惬意生活。  闭馆不想走,期末不占座  201
华为:“让一线呼唤炮火”组织模式  我们来看国内最顶尖的企业,前些年华为的任正非专门提出来,要变成“让一线呼唤炮火”这样一种组织模式。同时他提出进一步改革,就是前端组织的技能要变成全能的,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直接呼唤炮火。后方变成系统支持力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持与服务以及分析监控。我们发现,华为这种呼唤炮火组织模式,基本上是把企业的组织变成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三人突击小组。原
虽然我也是陶瓷专业的,但是老实说,大一整年还只是基础课阶段,连陶泥都还没摸着呢。但是,师兄师姐们轰轰烈烈地烧窑、轰轰烈烈地毁作品、出作品的事儿还是听说了不少,很好奇他们到底折腾出什么来了。毕业展一到,我就纠集了一拨小伙伴,拉着师兄师姐来给我们现场解说。还真别说,做的人和看的人,绝对不在一个次元里。虽然有很多囧,但看展的过程还是很愉快的。  景·商  作者:杨苍婕  看到这绿色的第一眼就喜欢,充满了
国外航空坐过千百回,印象最深的是阿联酋航空,  他们具有中东特色的漂亮制服,  A380奢华大飞机格外舒适,空乘们专业优雅,  却从来没想到,有一天,我竟然也有机会穿上它,  从20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份荣耀机组中的一员。  阵容浩大心慌慌  说来十分巧,辞了国内旅行定制师的工作后,离职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在公司忙着交接工作并办理一些手续,曾偶然搜到阿联酋航空有打折机票,一时好奇,点进了
作为高校辅导员,经常要指导学生干部开展团队建设。有些学生干部由于不知道如何建设高品质团队,于是只好大声呼喊:“我们一定要加强团队合作!要讲奉献!要上下凝成一股绳!我们的工作则无往而不胜。”喊口号可以,但效果有时却很不佳。那么如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打造出一支高品质的学生干部团队?在我看来,同心同德是第一要义。  进入学校工作以来,有一件事情一直令我记忆深刻。  2009年我校作为游行队伍参加国庆6
在整个演讲中,她频频使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整个风格就像标题短短一句就体现出的既含蓄又浓情的大家闺秀范儿,再心急也不能不顾身份扯着嗓子喊。  校长在演讲开始提出一个大问题:我们完成了哪些对这所大学应尽的义务,从而让几十年几百年的后人据此评价我们?这仍然是含蓄但不无威胁地说这是一个巨变,是会影响几百年的巨变,我们要重视。  接着校长高调宣布了自己的“野心”:要改变哈佛,带领它走进新时代。也含蓄地在
也许我对康乐园没有太多发言权,我才来这里3个多月,比不上在此生活了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那些人体悟深刻。但实际上,对生命的感情是共通的。当你喜爱生命时,无论在怎样陌生的环境遇到怎样陌生的物种,一种熟悉的亲近感总是会油然而生。  单色蝴蝶草,南校极其稀有的原生小草本,奇怪的是在东校却是满草坪的大路货……  很多热爱自然的人也许有这种爱好:刷新种,简而言之便是观察或者记录自己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的物种。对我来
新毕业的大学生在职场刚刚起步的阶段,  往往在与资深员工和领导的沟通中处于弱势的地位。  那么,当一般的交流方式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时,  提问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了解对方么?  “公司新的总工程师下月就要来了,”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研发中心:“下月初他会做一个报告,讲述他的经历和未来想法,大家都要去听啊。”  整个公司的研发部门都在猜测新来的总工是什么样子,大家都想在总工面前会有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