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非洲歌舞音乐”教学为例,采用音乐探究性教学模式,着重论述如何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开展音乐鉴赏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的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探究性教学模式;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18-02
所谓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在信息技术与音乐鉴赏课程整合的条件下,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欣赏音乐、探究音乐知识、交流合作总结”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完成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从而较好地达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美学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1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音乐鉴赏课中实施的重要意义
1.1 探究性教学模式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持续性提高
探究性教学模式中,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很多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吃老本,这样的教师水平已经适应不了当今多元化的教学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在理论知识、教学手段、心理学、课程设计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以便适应教学过程的逐步细化和深化,有利于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
1.2 探究性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发展
音乐鉴赏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优美的音乐能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学公式组成。”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探究性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树立平等的文化价值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初步形成的基础时期,在音乐审美欣赏中,高中学生不仅能够对审美物的外在表现做出评价,并力图在内在美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对作品的形式、内容、内在情感等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能让学生在自主欣赏、探究的过程中深入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及内容,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有利于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2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过程及步骤
为实现这种良好的教学效能,有必要构建有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一要确定研究主题,做好课前准备;
二要实行分组实践,鼓励自我探究;
三要落实组织教学,加强交流展示;
四要学会总结思考,合理教学延伸。
3 设计思路
3.1 突出音乐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本教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收集有关非洲歌舞音乐的资料,制成多媒体演示文稿,在课堂上交流,实现信息技术和音乐鉴赏的有机结合。
3.2 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本课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在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拓展学习。收集资料、完成交流报告、成果展示这一系列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3.3 突出音乐学科教学与陆慕高中学生学习环境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知识必须以聆听音响材料为基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切不可过度关注音乐以外的内容,忽视音乐本身,形成本末倒置的状态。陆慕高中是半住宿制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之余没有大量的上网时间,为此,笔者将这一环节放在课内完成。
4 具体操作分工
本次教学活动安排在学校机房,电脑按照每行6台放置8列,教师将班级内42名学生分成3组,按照每两排坐14人成为一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教师将3个关于“非洲歌舞音乐”的不同命题,分配给各小组进行探究:第一组着重探讨非洲歌曲特征;第二组着重探讨非洲舞蹈特征;第三组着重探讨非洲乐器特征。教师指导组长探究命题的切入点,再由组长作详细分工。3个大组在小组内部再形成4个小组,分别从各媒体查找相关资料,创建成多媒体材料库(音乐、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实现资源共享。学习结束后,将其中制作精美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网站,供更多的学生学习使用。
5 教学准备
1)与信息组教师联系,检查计算机中心的电脑,确保每台计算机都能连上互联网,都安装有Office 2003系列软件,同时准备耳机、扫描仪、打印机、投影仪等必要设备。
2)针对教学内容确定3个关于“非洲歌舞音乐”的启发性问题,并做成PPT格式。然后思考好协调各小组探究时可能会出现的其他问题。
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1)本专题用2课时完成,前后2节课的跨度是2周,其中组织教学、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都是学生在课内完成的。讨论、查找资料1课时,汇总、演示文稿、反馈1课时。
2)交流报告的形式不局限于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绘制图表、制作投影片、板报均可。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探究性教学模式;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18-02
所谓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在信息技术与音乐鉴赏课程整合的条件下,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欣赏音乐、探究音乐知识、交流合作总结”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完成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从而较好地达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美学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1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音乐鉴赏课中实施的重要意义
1.1 探究性教学模式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持续性提高
探究性教学模式中,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很多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吃老本,这样的教师水平已经适应不了当今多元化的教学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在理论知识、教学手段、心理学、课程设计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以便适应教学过程的逐步细化和深化,有利于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
1.2 探究性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发展
音乐鉴赏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优美的音乐能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学公式组成。”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探究性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树立平等的文化价值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初步形成的基础时期,在音乐审美欣赏中,高中学生不仅能够对审美物的外在表现做出评价,并力图在内在美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对作品的形式、内容、内在情感等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能让学生在自主欣赏、探究的过程中深入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及内容,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有利于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2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过程及步骤
为实现这种良好的教学效能,有必要构建有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一要确定研究主题,做好课前准备;
二要实行分组实践,鼓励自我探究;
三要落实组织教学,加强交流展示;
四要学会总结思考,合理教学延伸。
3 设计思路
3.1 突出音乐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本教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收集有关非洲歌舞音乐的资料,制成多媒体演示文稿,在课堂上交流,实现信息技术和音乐鉴赏的有机结合。
3.2 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本课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在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拓展学习。收集资料、完成交流报告、成果展示这一系列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3.3 突出音乐学科教学与陆慕高中学生学习环境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知识必须以聆听音响材料为基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切不可过度关注音乐以外的内容,忽视音乐本身,形成本末倒置的状态。陆慕高中是半住宿制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之余没有大量的上网时间,为此,笔者将这一环节放在课内完成。
4 具体操作分工
本次教学活动安排在学校机房,电脑按照每行6台放置8列,教师将班级内42名学生分成3组,按照每两排坐14人成为一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教师将3个关于“非洲歌舞音乐”的不同命题,分配给各小组进行探究:第一组着重探讨非洲歌曲特征;第二组着重探讨非洲舞蹈特征;第三组着重探讨非洲乐器特征。教师指导组长探究命题的切入点,再由组长作详细分工。3个大组在小组内部再形成4个小组,分别从各媒体查找相关资料,创建成多媒体材料库(音乐、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实现资源共享。学习结束后,将其中制作精美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网站,供更多的学生学习使用。
5 教学准备
1)与信息组教师联系,检查计算机中心的电脑,确保每台计算机都能连上互联网,都安装有Office 2003系列软件,同时准备耳机、扫描仪、打印机、投影仪等必要设备。
2)针对教学内容确定3个关于“非洲歌舞音乐”的启发性问题,并做成PPT格式。然后思考好协调各小组探究时可能会出现的其他问题。
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1)本专题用2课时完成,前后2节课的跨度是2周,其中组织教学、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都是学生在课内完成的。讨论、查找资料1课时,汇总、演示文稿、反馈1课时。
2)交流报告的形式不局限于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绘制图表、制作投影片、板报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