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搞文摘的精神办报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得愈长看的人愈少。”这是1946年胡乔木在《解放日报》发表的题为《短些,再短些》的著名评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这话貌似说得绝对了一些,但他倡导报纸发短文的意见是很好的。1957年,毛泽东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又提到并肯定了这一观点,他说:“报上的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软些,软些,再软些’要考虑一下。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板起面孔办报不好。”
其他文献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我上本科时第一学期在“新闻学概论”课上听到的话。如今,我真的成了记者,成了我本科.硕士班级为数不多毕业后从事新闻职业的人。
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如何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笔者在实践中有一些体会。首先.快发声抢占“第一落点”。快,是新媒体平台的一大优势。做到既快又准,才能抢占报道的“第一落点”。基于
有研究表明,互联网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但是多数人接受信息的目的,不是去获得新知识新观点.使自己受到教育,而是想寻找同道中人,给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寻求支持。难怪
很少有人不渴望获奖。几乎所有奖项,都有一定的感召力,都会让人产生荣誉感、自豪感。在我国新闻界,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是最令人瞩目的奖项。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不想当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