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科技极速发展,我们身边的事物日新月异。当今中学生轻视语文、厌学语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却把罪责全部推卸到学生和其家长,及其他科老师的头上。他们认为学生及其家长不重视语文,其他科老师过分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致使语文学科的地位下降。诚然,这也是事实。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从专业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找出根源,对症下药。我认为学生厌学语文主要由三个方面原因造成:教材、教师和学生。教材问题不是普通语文教师所能解决的,这一点姑且不谈,而另外两方面原因均在语文课堂上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立足于课堂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解决学生厌学语文的问题。 如何做到这一点,结合十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学生生理心理规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有不少教师表达能力很强,备课认真,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从教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可谓不认真负责,但是学生却不喜欢他们的课。究其原因,是他们只顾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未按能把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心理学上讲,人的注意力与年龄有关,年龄越低,注意的稳定性越差,而中小学生基本上都处在注意稳定性差的阶段。如果语文教师一味致力于文本的解读,致使学生心理疲劳,失去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所以,语文教师应当采取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和开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活动,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适时地调控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持久不衰。
二、“教是为了不教”,把握教与学的矛盾转化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体现为教学要求总是高于学生实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课文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就使教与学的矛盾更加尖锐,教学目标的完成更有赖于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教师要善于使课文的教学要求既高于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又不使学生感到茫然失去努力的信心,从而将教学要求变成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因素,使这一矛盾成为促使学生向教学目标趋进的动力,帮助教与学的顺利进行,经过教与学的共同活动,知识、能力等客观教学内容逐渐转化为学生主体的自觉需要,教的劳动转化为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教学目标在转化中实现,通过转化,学生已达到了教学要求,教师的教便不再有作用,教学矛盾消失,从而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掌握引证法、例证法、分析法、正反对比论证法的要求,教与学的矛盾焦点在分析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法的教学中,简单地直接地要求学生去分析、把握,显然是不行的,学生将会茫然而无从入手。但如把分析论证分化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形式,和学生已有的逻辑推理知识沟通起来,就引导学生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强了信心,主动性便能得到发挥。因而,在教学矛盾的转化中,将要求和学生已有知识沟通起来,使其产生催化剂的作用,方能主观实现转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通过恰当的“主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的“主导”应当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对学生应该是激励,启发而不是牵着走,推着走和满堂灌,在课堂教学中启发晓喻学生,使之明白努力的方向,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达到目标,而不是代替学生的一切活动,针对教读课教学要求高、难度大的困难,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选择的把握教学重点,避难就易,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情绪,在学生具备学好课文的自信心的良好心智状况下,完成对课文难点的教学,这样,教师的积极启发引导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融合协调,课堂教学在一种和谐气氛中进行,学生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教学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与学矛盾的转化,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前者是一种指导思想,后者是这一思想得以产生作用的条件,没有适当的教学手段,再正确的思想也发挥不了作用。语文教学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提问”,提问在教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最大特点是能促使学生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体现着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对帮助教与学的顺利进行起着推动的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提问”都能调动主动性,有益教学。提问应当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使之和教学要求、学生理解能力相适应,它应当做到:(一)提问要紧扣课文,围绕教学目的,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一组精心编排的成功的提问,必然是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基本的、主要的东西,能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掌握课文内容的提问,比如《春》一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设计有关写景抒情的提问,还应紧扣作者所处的心境提问,要让学生思索作者为什么总“盼望着”春,否则,学生便不能深入把握在对春的美景的描写中那么热烈.那么动情的原因了,对作者的思想真谛就无从识认了。(二)提问的难易要适度。提的问题过浅,不能促使学生思考,反而使他们感到乏味而降低学习兴趣;提问过深,学生难以回答,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因而,语文教学中,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动脑思考,才能调动其学习兴趣,如果一打开课本学生连基本的内容都未弄懂,文句未通,便要求学生回答中心思想,文章特点之类问题,那就未免操之过稳,欲速则不达了。(三)提问要有启发性、艺术性、灵活多样性。有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掌握新的知识,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问的艺术性、灵活多样性要求提问避免千人一面的陈旧格式,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不同的课文,运用不同的提问形式,经常保持提问的新鲜感,提问的生动活泼,才能不断地刺激学生思维,使其长久处于积极活动的状况,进入课堂学习之中,完成教学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能否完成语文教学目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应当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当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当今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互为作用,贯穿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把握学生生理心理规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有不少教师表达能力很强,备课认真,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从教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可谓不认真负责,但是学生却不喜欢他们的课。究其原因,是他们只顾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未按能把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心理学上讲,人的注意力与年龄有关,年龄越低,注意的稳定性越差,而中小学生基本上都处在注意稳定性差的阶段。如果语文教师一味致力于文本的解读,致使学生心理疲劳,失去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所以,语文教师应当采取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和开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活动,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适时地调控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持久不衰。
二、“教是为了不教”,把握教与学的矛盾转化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体现为教学要求总是高于学生实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课文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就使教与学的矛盾更加尖锐,教学目标的完成更有赖于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教师要善于使课文的教学要求既高于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又不使学生感到茫然失去努力的信心,从而将教学要求变成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因素,使这一矛盾成为促使学生向教学目标趋进的动力,帮助教与学的顺利进行,经过教与学的共同活动,知识、能力等客观教学内容逐渐转化为学生主体的自觉需要,教的劳动转化为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教学目标在转化中实现,通过转化,学生已达到了教学要求,教师的教便不再有作用,教学矛盾消失,从而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掌握引证法、例证法、分析法、正反对比论证法的要求,教与学的矛盾焦点在分析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法的教学中,简单地直接地要求学生去分析、把握,显然是不行的,学生将会茫然而无从入手。但如把分析论证分化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形式,和学生已有的逻辑推理知识沟通起来,就引导学生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强了信心,主动性便能得到发挥。因而,在教学矛盾的转化中,将要求和学生已有知识沟通起来,使其产生催化剂的作用,方能主观实现转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通过恰当的“主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的“主导”应当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对学生应该是激励,启发而不是牵着走,推着走和满堂灌,在课堂教学中启发晓喻学生,使之明白努力的方向,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达到目标,而不是代替学生的一切活动,针对教读课教学要求高、难度大的困难,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选择的把握教学重点,避难就易,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情绪,在学生具备学好课文的自信心的良好心智状况下,完成对课文难点的教学,这样,教师的积极启发引导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融合协调,课堂教学在一种和谐气氛中进行,学生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教学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与学矛盾的转化,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前者是一种指导思想,后者是这一思想得以产生作用的条件,没有适当的教学手段,再正确的思想也发挥不了作用。语文教学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提问”,提问在教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最大特点是能促使学生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体现着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对帮助教与学的顺利进行起着推动的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提问”都能调动主动性,有益教学。提问应当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使之和教学要求、学生理解能力相适应,它应当做到:(一)提问要紧扣课文,围绕教学目的,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一组精心编排的成功的提问,必然是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基本的、主要的东西,能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掌握课文内容的提问,比如《春》一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设计有关写景抒情的提问,还应紧扣作者所处的心境提问,要让学生思索作者为什么总“盼望着”春,否则,学生便不能深入把握在对春的美景的描写中那么热烈.那么动情的原因了,对作者的思想真谛就无从识认了。(二)提问的难易要适度。提的问题过浅,不能促使学生思考,反而使他们感到乏味而降低学习兴趣;提问过深,学生难以回答,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因而,语文教学中,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动脑思考,才能调动其学习兴趣,如果一打开课本学生连基本的内容都未弄懂,文句未通,便要求学生回答中心思想,文章特点之类问题,那就未免操之过稳,欲速则不达了。(三)提问要有启发性、艺术性、灵活多样性。有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掌握新的知识,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问的艺术性、灵活多样性要求提问避免千人一面的陈旧格式,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不同的课文,运用不同的提问形式,经常保持提问的新鲜感,提问的生动活泼,才能不断地刺激学生思维,使其长久处于积极活动的状况,进入课堂学习之中,完成教学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能否完成语文教学目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应当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当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当今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互为作用,贯穿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