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如何拓展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之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专家学者们也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农业高校 毕业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144-01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并且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成为一项重大社会问题。2006年至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337万、495万、660万、根据教育部门统计,当年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后的就业率大约为70%,那么其他的应届毕业生就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由此可见就业压力之重。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1 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环境因素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实行少数高等院校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开始了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同年,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这满足了广大学生求学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但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埋下了隐忧,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改变。據统计,2008年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为70%,预计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为36%,再加上以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历年遗留下来的隐形失业高校毕业生,临时过渡的“漂移族”等几项归结起来,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超过千万。这使得就业压力更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得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难题。在这一大环境下,农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日趋严峻。
2 影响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化因素
2.1 传统的就业观念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教育以科举谋士,“以上大学生为跳板,寻求一个稳定,高薪,体面地好工作”成为传统就业观念在现代的体现,传统剧也观念在许多家长和大学毕业生思想上流下了深深的烙印。沿海大城市、国有企业、稳定收入成为许多毕业生的追求目标,而基层和边远地区、民营小企业人才匮乏。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收入水平等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因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再加上高校毕业生及其父母依然秉持传统的就业观念,使毕业生在择业时眼中只有“国企、高薪、铁饭碗”等字眼,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国有企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点和首选。
2.2 网路文化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是最先接触和最先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因而他们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也就最早、最普遍。其一,网路文化的异质性使高校毕业生的价值取向紊乱、就业观倾斜。其二网路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人际交往模式。
2.3 校园文化所传播的理想主义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校园生活对于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个成长阶段,在这里,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然后走向社会。校园文化贼予他们以丰富的知识和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改变国家面貌的远大抱负,这些多对他们的就业观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校园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又使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一个错位,这个错位的存在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矛盾心态。一方面,理想工作的现实标准与高校毕业生原先所期待的不甚明确的理想化标准并不一致。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合适、最能发挥特长的。这样,理想与现实的标准发生冲突,使毕业生出现矛盾的就业心理。另一方面,在毕业分配的现实中,好工作也越来越难找,高校毕业生的高期望与工作条件的低水平的现实,使高校毕业生在工作前后普遍有一种失落感,觉得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
3 影响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育因素
3.1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
当前,许多农业高校都有要办成综合性院校的倾向,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优势,对区域内很多专业的市场需求论证很大程度上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嫌疑,并且把是人才培养视为一个相对静态的、封闭的价段,对本地乃至全国和世界的产生结构发展态势不明了。这就造成许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几乎近似的趋于相同,存在“因师资设专业”和“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的现象,并没有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培养不出,社会饱和的人才却源源不断地涌出校门。这就造成本来应该就业前景广阔的新专业往往成为就业视为难点。
3.2 教育投入不足,高校学生素质下降,缺乏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今天,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市场上,不难看到很多单位都高举“有工作经验”的牌子,现在很多明高校毕业生就业时其能力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工作单位的需求。事实上,现在很多农业高校资源与环境类专业只是重视学生理论的学习,却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 影响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因素
人才的流动受到制度的制约,如今高校毕业生已经作为人力资源进入人才市场,但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人才就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在劳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制度不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受到很多限制,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范围的选择。如果要进入北京、上海,受到了“指标”限制,跨地区、跨兴业就业困难;如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就业,户口和档案会一同派到工作地,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工资福利差别十分显著。区域发展的不平均衡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扎堆现象,造成高校毕业生区域性失业。人才市场制度不健全。在大学毕业生走向市场后,并没有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全的就业市场,这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不规范,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基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管理方面脱节,一些政策还得不到有效地落实,在执行的层面上还存在着体制或制机上的障碍。
5 影响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家庭因素
高校毕业生求学所需要的教育投资比较高,投资讲究回报,高校毕业生四年完成学业所需学费用通常需要家庭、亲戚和朋友共同支持,特别是农民和下岗职工的家庭培养一名高校毕业生可能要用尽一生蓄。可想而知,毕业生能找到适宜的就业单位对一个家庭是多么重要。家庭、学生因大学教育的较高投入,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形成就业观念的障碍。
关键词:农业高校 毕业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144-01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并且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成为一项重大社会问题。2006年至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337万、495万、660万、根据教育部门统计,当年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后的就业率大约为70%,那么其他的应届毕业生就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由此可见就业压力之重。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1 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环境因素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实行少数高等院校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开始了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同年,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这满足了广大学生求学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但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埋下了隐忧,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改变。據统计,2008年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为70%,预计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为36%,再加上以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历年遗留下来的隐形失业高校毕业生,临时过渡的“漂移族”等几项归结起来,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超过千万。这使得就业压力更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得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难题。在这一大环境下,农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日趋严峻。
2 影响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化因素
2.1 传统的就业观念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教育以科举谋士,“以上大学生为跳板,寻求一个稳定,高薪,体面地好工作”成为传统就业观念在现代的体现,传统剧也观念在许多家长和大学毕业生思想上流下了深深的烙印。沿海大城市、国有企业、稳定收入成为许多毕业生的追求目标,而基层和边远地区、民营小企业人才匮乏。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收入水平等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因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再加上高校毕业生及其父母依然秉持传统的就业观念,使毕业生在择业时眼中只有“国企、高薪、铁饭碗”等字眼,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国有企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点和首选。
2.2 网路文化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是最先接触和最先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因而他们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也就最早、最普遍。其一,网路文化的异质性使高校毕业生的价值取向紊乱、就业观倾斜。其二网路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人际交往模式。
2.3 校园文化所传播的理想主义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校园生活对于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个成长阶段,在这里,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然后走向社会。校园文化贼予他们以丰富的知识和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改变国家面貌的远大抱负,这些多对他们的就业观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校园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又使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一个错位,这个错位的存在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矛盾心态。一方面,理想工作的现实标准与高校毕业生原先所期待的不甚明确的理想化标准并不一致。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合适、最能发挥特长的。这样,理想与现实的标准发生冲突,使毕业生出现矛盾的就业心理。另一方面,在毕业分配的现实中,好工作也越来越难找,高校毕业生的高期望与工作条件的低水平的现实,使高校毕业生在工作前后普遍有一种失落感,觉得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
3 影响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育因素
3.1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
当前,许多农业高校都有要办成综合性院校的倾向,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优势,对区域内很多专业的市场需求论证很大程度上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嫌疑,并且把是人才培养视为一个相对静态的、封闭的价段,对本地乃至全国和世界的产生结构发展态势不明了。这就造成许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几乎近似的趋于相同,存在“因师资设专业”和“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的现象,并没有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培养不出,社会饱和的人才却源源不断地涌出校门。这就造成本来应该就业前景广阔的新专业往往成为就业视为难点。
3.2 教育投入不足,高校学生素质下降,缺乏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今天,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市场上,不难看到很多单位都高举“有工作经验”的牌子,现在很多明高校毕业生就业时其能力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工作单位的需求。事实上,现在很多农业高校资源与环境类专业只是重视学生理论的学习,却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 影响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因素
人才的流动受到制度的制约,如今高校毕业生已经作为人力资源进入人才市场,但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人才就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在劳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制度不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受到很多限制,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范围的选择。如果要进入北京、上海,受到了“指标”限制,跨地区、跨兴业就业困难;如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就业,户口和档案会一同派到工作地,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工资福利差别十分显著。区域发展的不平均衡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扎堆现象,造成高校毕业生区域性失业。人才市场制度不健全。在大学毕业生走向市场后,并没有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全的就业市场,这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不规范,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基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管理方面脱节,一些政策还得不到有效地落实,在执行的层面上还存在着体制或制机上的障碍。
5 影响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家庭因素
高校毕业生求学所需要的教育投资比较高,投资讲究回报,高校毕业生四年完成学业所需学费用通常需要家庭、亲戚和朋友共同支持,特别是农民和下岗职工的家庭培养一名高校毕业生可能要用尽一生蓄。可想而知,毕业生能找到适宜的就业单位对一个家庭是多么重要。家庭、学生因大学教育的较高投入,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形成就业观念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