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美术美育是在美术课堂教学和生活中,通过学习观察事物、发现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审美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专业技能和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和途径。艺术欣赏可以帮助学生在审美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境界。因此,美术鉴赏课势在必行。通过让学生接触优秀的作品和自然,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艺术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教学
前言
学生审美能力是指学生评价事物美的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材中蕴含的美学内容。通过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就艺术课程而言,它的许多知识都与美学有关。因此,美术教师应特别重视美术课堂的有效设计。
一、依托生活课堂,培养审美能力
要想提高审美,学生就要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初中美术课本中包含许多插图。学生在自己看课本时只会浏览其中的图片,而不会深入了解图片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这样,美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就很难提起兴趣。学生总是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知识,也不会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开展生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水平。例如,在讲解“了解纹样”这一课时,笔者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许多纹样图案。这些纹样都源自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搭配、绘制先前准备好的纹样。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会参与进去,在学生遇到不了解的问题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也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二、美术鉴赏兴趣的培养
初中美术的审美教学中,对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进行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审美课堂教学中,其通常是完成审美教学的必要条件。美术教师作为具体教学的引导者,其需做到幽默风趣、辞吐文明,给予学生好感,以此使学生感觉到美术教师的可亲可敬,并能够放松身心鉴赏美术作品,并使学生的鉴赏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另外,在对作品进行欣赏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配上和教学内容相近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使学生处于轻松且愉悦的课堂上鉴赏美术作品。例如,在对《日出印象》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该幅作品让学生观赏,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领域与理解,并引入类似的风景画,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不仅能调动学生鉴赏的兴趣,而且还能审美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部分初中生的艺术素养有待提高,教师更要做好表率作用,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引领学生树立基本的审美意识。在日常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上课时加强艺术形式的教学,融入一些基础的艺术元素,如线条、色彩、肌理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感知能力,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针对教学课堂环境有限的问题,教师可以多要求学生通过白描和临摹优秀作品的形式,锻炼其对形式美的认知。教师可以在平时多进行美术造型语言的形式表达法则教学,如怎样实现画面的均衡、画面的韵律感,怎样通过图案组织形式表现艺术之美,都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引导,进而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艺术审美形式,才能提升审美能力。
四、依托趣味课堂,培养审美能力
兴趣对学生的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依托趣味课堂继续教授创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并使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兴趣会影响一个人的品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可以让他们评价名家创作的艺术品,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鉴赏方法和评价方法。例如,在讲解“情感抒发与理念表达”这一课时,笔者课前在大屏幕上展示了梵高的作品《星月夜》,通过这幅作品强烈的色彩对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之后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几个问题,如“作品是在表现什么?”“作品依托的背景是什么?”等,引导學生学会欣赏艺术名画的方法,同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具备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关键环节,基于此,初中美术老师在具体教学时,需积极应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学理念、内容的创新,鉴赏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审美教学效果进行提高,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并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蓓.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才智,2019(25):65.
[2]黄文娜.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123-124.
[3]李晓玲.浅谈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广东蚕业,2018,52(09):40+42.
四川省隆昌市第二初级中学 肖宽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教学
前言
学生审美能力是指学生评价事物美的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材中蕴含的美学内容。通过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就艺术课程而言,它的许多知识都与美学有关。因此,美术教师应特别重视美术课堂的有效设计。
一、依托生活课堂,培养审美能力
要想提高审美,学生就要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初中美术课本中包含许多插图。学生在自己看课本时只会浏览其中的图片,而不会深入了解图片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这样,美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就很难提起兴趣。学生总是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知识,也不会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开展生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水平。例如,在讲解“了解纹样”这一课时,笔者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许多纹样图案。这些纹样都源自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搭配、绘制先前准备好的纹样。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会参与进去,在学生遇到不了解的问题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也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二、美术鉴赏兴趣的培养
初中美术的审美教学中,对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进行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审美课堂教学中,其通常是完成审美教学的必要条件。美术教师作为具体教学的引导者,其需做到幽默风趣、辞吐文明,给予学生好感,以此使学生感觉到美术教师的可亲可敬,并能够放松身心鉴赏美术作品,并使学生的鉴赏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另外,在对作品进行欣赏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配上和教学内容相近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使学生处于轻松且愉悦的课堂上鉴赏美术作品。例如,在对《日出印象》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该幅作品让学生观赏,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领域与理解,并引入类似的风景画,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不仅能调动学生鉴赏的兴趣,而且还能审美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部分初中生的艺术素养有待提高,教师更要做好表率作用,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引领学生树立基本的审美意识。在日常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上课时加强艺术形式的教学,融入一些基础的艺术元素,如线条、色彩、肌理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感知能力,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针对教学课堂环境有限的问题,教师可以多要求学生通过白描和临摹优秀作品的形式,锻炼其对形式美的认知。教师可以在平时多进行美术造型语言的形式表达法则教学,如怎样实现画面的均衡、画面的韵律感,怎样通过图案组织形式表现艺术之美,都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引导,进而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艺术审美形式,才能提升审美能力。
四、依托趣味课堂,培养审美能力
兴趣对学生的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依托趣味课堂继续教授创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并使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兴趣会影响一个人的品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可以让他们评价名家创作的艺术品,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鉴赏方法和评价方法。例如,在讲解“情感抒发与理念表达”这一课时,笔者课前在大屏幕上展示了梵高的作品《星月夜》,通过这幅作品强烈的色彩对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之后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几个问题,如“作品是在表现什么?”“作品依托的背景是什么?”等,引导學生学会欣赏艺术名画的方法,同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具备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关键环节,基于此,初中美术老师在具体教学时,需积极应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学理念、内容的创新,鉴赏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审美教学效果进行提高,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并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蓓.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才智,2019(25):65.
[2]黄文娜.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123-124.
[3]李晓玲.浅谈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广东蚕业,2018,52(09):40+42.
四川省隆昌市第二初级中学 肖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