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公路养护安全施工的因素,概述了公路养护的技术,并指出了提高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我国公路建设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完善,由于高速交通工具与时俱进,交通方式丰富多样且数量不断增加,加之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高,导致现在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这样既不能做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又在一定程度上,添加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危险系数,这样的环境下,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影响高速公路养护安全施工的因素分析
1、常见的施工事故
目前,常见的施工事故有:①施工过程中发生高空坠物致伤或机械运输过程中受伤或使用机械不当致伤。②施工现场或临床设施发生坍塌。③意外事故。由于临时用电配电箱漏电、机械设备漏电等致使施工人员触电,因煤气泄漏或开挖过程中吸入沼气等发生中毒。④职业病。如施工过程中因石灰、细砂等产生的灰尘会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肺部健康。
2、受气候影响
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常常受气候的影响,由于受到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导致很多时候在养护施工过程中常因气候因素而被迫停止施工,或因气候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高速公路的损坏程度严重。这样会使公路使用质量逐渐降低。
3、路面影响
由于我国很多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过于狭窄,一般以双向四车道,这样使养护作业车辆进行公路养护作业中占据的行车道空间过多,不利于进行养护作业且具有一定的危险隐患。同时,中央隔离带的设备及其特点(空气流速过大、环境较差、空气污染)也给养护作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不便。
4、车辆噪音影响
据资料显示,在正常达标情况下,四车道高速公路的每个断面基础通行能力为:一个车道在每一个小时1500~2000辆之间,说明每个作业点均承受2000辆左右的车辆带来的安全风险。随着交通工具的丰富多样,高速公路因而也在不断地容纳大量车辆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车辆造成的噪音,据研究表明,40分贝大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分贝可影响50%的人。长期在噪音干扰下,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50%~60%以上。车辆往往因组装的损耗或轴承的缺陷而产生异常的振动,进而产生噪音,或引擎、马达激振的频率范围与自然频率有所重叠,将会产生大振幅的振动噪音,或刹车时由于接触面与附着面间的滑移现象而产生声响,这样使长期在养护高速公路的施工人员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
二、公路养护的施工工艺
1、灌缝施工
1.1扩缝灌缝施工
利用开槽机进行开槽时应对准裂缝作业,开槽的方向与裂缝方向完全相同,不能有偏移,宽度控制在1.5~2cm之间,深度保持在3cm左右,不可太浅,也不能太深。如果开槽深度不够将无法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如果开槽深度过大将损坏公路整体结构。灌缝枪头应与缝宽相适应,分两次进行,中间间隔3~5min。待填缝料冷却至50℃以下就可以撤离路面上的标志标牌,并开放交通。
1.2清缝灌缝施工
利用鼓风机清理锯缝杂质,杂质清理干净之后,使用灌缝机将灌封胶到路面裂缝之中,灌缝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质保量,用乳化沥青多次灌入,确保裂缝完全被灌满。与此同时,要特别注意裂缝的两端,遇到裂开的细纹,也要逐条灌注,目的是将病害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止问题逐渐恶化。在裂缝中灌注结束后,待到灌缝胶完全冷却至常温后方可开放交通。
三、提高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策略
为了确保公路正常使用,延长其寿命,需要在特定的时期进行规模化的养护和修缮,随着高速公路的普及,高速公路养护难度逐渐增强,特别是在半幅封闭的情况下进行养护施工,其难度和危险系数同时加大,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下面结合本路段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安全管理策略:
1、制定规范、科学、适用的方案
依据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河流和雨、雪、雾天气等季节变化特点以及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养护施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项应急预案,经过讨论、研究,满足本路段日常养护施工应急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针对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征求多方意见,不断修改完善。
2、做好养护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养护施工人员在从事养护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进行工作内容和应急方案的告知,让其做一充分了解,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倘若遇到危险,施工人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好应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比较特殊,需要专业人士的精心解读,与此同时,要请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方面操作内容的解读。
3、规范养护施工人员穿戴、安全标志
养护施工人员在进行涉路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穿戴具有安全反光的工作服和工作帽,在施工路段要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标牌。倘若标志标牌出现破损,要第一时间进行更换,标志牌倾斜或倒下,要及时摆放端正。要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疏导,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检查的过程中,遇到路面杂物,要及时清扫干净。倘若在夜间工作,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设置爆闪灯、警示灯、警示反光牌等。养护过程中,速度要快,时间要短,施工完毕要清扫路面,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及时撤离标志标牌,恢复正常交通。
4、强化养护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养护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养护设备要按照标准和规范来操作,并且要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与此同时,定期、不定期的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并做好特种设备使用记录。 5、建立健全合同机制,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承包人在施工之前,首先要签订《合同协议书》和《安全生产合同》,随后办理《施工许可》,而后方可开工,在公路的养护过程中,从事养护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很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也没有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又很淡薄,基于此现状,承包人在开工之前,一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其树立起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安全生产,切实为施工人员安全着想,为自身效益着想。在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灌输。
6、加强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应严格确保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其对实际养护流程的熟悉,进行合理恰当的养护作业;严厉惩罚夜间养护作业违规驾驶人员;对于无法正常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绝对不允许出现在施工现场,同时禁止养护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逆向行驶或随意掉头行驶。此外,也要做好养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设计路面施工现场,确保养护作业人员穿戴好施工制服(必须为有反光标志的桔黄色安全服),指挥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维持好施工现场交通秩序,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进行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对于出现恶劣天气时,如养护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雾、雷雨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倘若为定期完成施工要求,则可适当在夜间进行作业,进行夜间施工时应与缓冲区设置隔离墩与黄色频闪信号,确保在足够的照明条件下进行作业。
7、做好紧急情况应急处理,建立完善预警机制
在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倘若遇到紧急突发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将事故伤害程度降到最低。针对交通事故、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建立完善一套预警机制,做到未雨绸缪,以此来提高养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与此同时,要创建公路巡查制度和紧急情况报告制度,唯有此,方能准确掌握施工路段基本情况,做好风险预测,向上级领导和部门如实汇报,并且做好记录。
8、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
应加强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教育三级体系,以提高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的整体安全生产素质与其安全生产意识为出发点,加大安全法制教育宣传力度,提高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相关法律意识,规范其合法操作,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标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指导下,加大对施工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及其预防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应急,努力将事故伤害降低,做好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与一切财产安全的保护措施,为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及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杨超.浅谈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1):10.
[2]姜伟.浅谈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管理[J].湖南交通科技,2011(01):47-48.
[3]夏环,汪华刚.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9):170-171.
【关键词】 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我国公路建设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完善,由于高速交通工具与时俱进,交通方式丰富多样且数量不断增加,加之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高,导致现在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这样既不能做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又在一定程度上,添加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危险系数,这样的环境下,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影响高速公路养护安全施工的因素分析
1、常见的施工事故
目前,常见的施工事故有:①施工过程中发生高空坠物致伤或机械运输过程中受伤或使用机械不当致伤。②施工现场或临床设施发生坍塌。③意外事故。由于临时用电配电箱漏电、机械设备漏电等致使施工人员触电,因煤气泄漏或开挖过程中吸入沼气等发生中毒。④职业病。如施工过程中因石灰、细砂等产生的灰尘会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肺部健康。
2、受气候影响
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常常受气候的影响,由于受到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导致很多时候在养护施工过程中常因气候因素而被迫停止施工,或因气候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高速公路的损坏程度严重。这样会使公路使用质量逐渐降低。
3、路面影响
由于我国很多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过于狭窄,一般以双向四车道,这样使养护作业车辆进行公路养护作业中占据的行车道空间过多,不利于进行养护作业且具有一定的危险隐患。同时,中央隔离带的设备及其特点(空气流速过大、环境较差、空气污染)也给养护作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不便。
4、车辆噪音影响
据资料显示,在正常达标情况下,四车道高速公路的每个断面基础通行能力为:一个车道在每一个小时1500~2000辆之间,说明每个作业点均承受2000辆左右的车辆带来的安全风险。随着交通工具的丰富多样,高速公路因而也在不断地容纳大量车辆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车辆造成的噪音,据研究表明,40分贝大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分贝可影响50%的人。长期在噪音干扰下,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50%~60%以上。车辆往往因组装的损耗或轴承的缺陷而产生异常的振动,进而产生噪音,或引擎、马达激振的频率范围与自然频率有所重叠,将会产生大振幅的振动噪音,或刹车时由于接触面与附着面间的滑移现象而产生声响,这样使长期在养护高速公路的施工人员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
二、公路养护的施工工艺
1、灌缝施工
1.1扩缝灌缝施工
利用开槽机进行开槽时应对准裂缝作业,开槽的方向与裂缝方向完全相同,不能有偏移,宽度控制在1.5~2cm之间,深度保持在3cm左右,不可太浅,也不能太深。如果开槽深度不够将无法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如果开槽深度过大将损坏公路整体结构。灌缝枪头应与缝宽相适应,分两次进行,中间间隔3~5min。待填缝料冷却至50℃以下就可以撤离路面上的标志标牌,并开放交通。
1.2清缝灌缝施工
利用鼓风机清理锯缝杂质,杂质清理干净之后,使用灌缝机将灌封胶到路面裂缝之中,灌缝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质保量,用乳化沥青多次灌入,确保裂缝完全被灌满。与此同时,要特别注意裂缝的两端,遇到裂开的细纹,也要逐条灌注,目的是将病害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止问题逐渐恶化。在裂缝中灌注结束后,待到灌缝胶完全冷却至常温后方可开放交通。
三、提高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策略
为了确保公路正常使用,延长其寿命,需要在特定的时期进行规模化的养护和修缮,随着高速公路的普及,高速公路养护难度逐渐增强,特别是在半幅封闭的情况下进行养护施工,其难度和危险系数同时加大,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下面结合本路段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安全管理策略:
1、制定规范、科学、适用的方案
依据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河流和雨、雪、雾天气等季节变化特点以及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养护施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项应急预案,经过讨论、研究,满足本路段日常养护施工应急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针对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征求多方意见,不断修改完善。
2、做好养护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养护施工人员在从事养护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进行工作内容和应急方案的告知,让其做一充分了解,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倘若遇到危险,施工人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好应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比较特殊,需要专业人士的精心解读,与此同时,要请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方面操作内容的解读。
3、规范养护施工人员穿戴、安全标志
养护施工人员在进行涉路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穿戴具有安全反光的工作服和工作帽,在施工路段要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标牌。倘若标志标牌出现破损,要第一时间进行更换,标志牌倾斜或倒下,要及时摆放端正。要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疏导,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检查的过程中,遇到路面杂物,要及时清扫干净。倘若在夜间工作,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设置爆闪灯、警示灯、警示反光牌等。养护过程中,速度要快,时间要短,施工完毕要清扫路面,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及时撤离标志标牌,恢复正常交通。
4、强化养护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养护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养护设备要按照标准和规范来操作,并且要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与此同时,定期、不定期的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并做好特种设备使用记录。 5、建立健全合同机制,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承包人在施工之前,首先要签订《合同协议书》和《安全生产合同》,随后办理《施工许可》,而后方可开工,在公路的养护过程中,从事养护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很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也没有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又很淡薄,基于此现状,承包人在开工之前,一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其树立起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安全生产,切实为施工人员安全着想,为自身效益着想。在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灌输。
6、加强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应严格确保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其对实际养护流程的熟悉,进行合理恰当的养护作业;严厉惩罚夜间养护作业违规驾驶人员;对于无法正常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绝对不允许出现在施工现场,同时禁止养护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逆向行驶或随意掉头行驶。此外,也要做好养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设计路面施工现场,确保养护作业人员穿戴好施工制服(必须为有反光标志的桔黄色安全服),指挥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维持好施工现场交通秩序,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进行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对于出现恶劣天气时,如养护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雾、雷雨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倘若为定期完成施工要求,则可适当在夜间进行作业,进行夜间施工时应与缓冲区设置隔离墩与黄色频闪信号,确保在足够的照明条件下进行作业。
7、做好紧急情况应急处理,建立完善预警机制
在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倘若遇到紧急突发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将事故伤害程度降到最低。针对交通事故、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建立完善一套预警机制,做到未雨绸缪,以此来提高养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与此同时,要创建公路巡查制度和紧急情况报告制度,唯有此,方能准确掌握施工路段基本情况,做好风险预测,向上级领导和部门如实汇报,并且做好记录。
8、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
应加强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教育三级体系,以提高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的整体安全生产素质与其安全生产意识为出发点,加大安全法制教育宣传力度,提高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相关法律意识,规范其合法操作,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标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指导下,加大对施工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及其预防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应急,努力将事故伤害降低,做好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与一切财产安全的保护措施,为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及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杨超.浅谈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1):10.
[2]姜伟.浅谈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管理[J].湖南交通科技,2011(01):47-48.
[3]夏环,汪华刚.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9):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