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公民体质达标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采用LISA图分性别与城乡对我国国民体质状况进行了空间分析,发现公民体质出现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区“高-高”聚集,新疆、青海等地区“低-低”聚集的现象。因此,需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来提升国民体质达标率。
关键词 体质达标率 空间分析 LISA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素质。而公民体质达标率是对全民健康水平进行监测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健康素质的科学鉴定指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公民健康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研究公民体质达标率的空间分布特性,针对各地区特性制定提高公民体质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国从1996年开始就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多个专业化的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加强对国民体质监测的实时控制[1]。同时,国家每五年进行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因为体质达标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体质的整体状况[2]。学术研究中,公民体质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像甘肃、广东、湖南、江苏、山西、西藏等省市均对各自省市范围内的公民进行了体质达标率的调查和分析[3,4,5]。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去分析公民体质的研究在国内主要是从GIS的分析角度出发,例如毕红星(2010)就曾用GIS分析方法对我国公民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规律的进行探究[6],但是空间分析在个人体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有限,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本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国民体质达标率进行研究。
本文利用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对国民体质达标率进行研究,在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监测指标不仅包括身体机能,还包括身体综合素质状况和身体形态。本次监测对象只针对中国公民,具体年龄在3岁以上69周岁以下。本次监测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国31个省(市)共抽取459184人,其中,幼儿占到11.14%,儿童青少年(学生)占49.49%,成年人占33.76%,老年人占0.56%。
为了进一步刻画空间相关或者相异特性,可以采用LISA图进行刻画区域的公民体质达标率与周边地区公民体质达标率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关系。在图1中,蓝色区域表示“低-低”分布类型,红色地区表示“高-高”分布类型,而粉色区域则表示“高-低”分布类型。首先,从全国总量上看(见图1(a)),公民体质的“高-高”类型的省市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低-低”类型的省市主要是新疆和青海地区,而内蒙古地区则表现出“高-低”分布的情况。其次,根据图1(b)和图1(c),全国乡村的体质达标率的“高-高”类型地区主要为上海、浙江和福建地区,而“低-低”类型地区则为新疆地区;从全国城市公民体质达标率看,中国城市公民的体质达标率的“高-高”类型地区为上海、江苏和福建,“低-低”类型区为新疆、青海和四川,而“高-低”类型区则为内蒙古自治区。此外,根据图1(d)和图1(e),中国男性的体质达标率的“高-高”类型区为上海、江苏和湖南,“低-低”类型区为新疆和青海,而“低-高”类型区则为福建;中国女性的体制达标率的“高-高”类型地区仅有上海一地,“低-低”类型区为新疆、青海和西藏,“高-低”类型区则为内蒙古自治区。
无论是全国居民整体体质达标率,还是全国城乡公民体质达标率,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而且还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性。公民体质出现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区“高-高”聚集,新疆、青海等地区“低-低”聚集的现象。不仅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东西部的不平衡性,城乡居民、男女在体质上也存在着空间差异特性,表现出东西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曹莉,孙晋海,刘伟,伊超.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系统规划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45-49.
[2] 熊振强,李小惠,杨新平.甘肃省国民体质达标率统计与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114-117.
[3] 李小惠,杨新平.甘肃省20-59岁人群体质特征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2):115-117.
[4] 杨赳赳,肖俊.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2012.3(3):94-97.
[5] 李森,盛蕾.采用GIS技术管理国民体质数据的新尝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39-1648.
[6] 毕红星.基于GIS的我国公民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规律的理论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2010.23(2):1-3.
摘 要 公民体质达标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采用LISA图分性别与城乡对我国国民体质状况进行了空间分析,发现公民体质出现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区“高-高”聚集,新疆、青海等地区“低-低”聚集的现象。因此,需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来提升国民体质达标率。
关键词 体质达标率 空间分析 LISA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素质。而公民体质达标率是对全民健康水平进行监测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健康素质的科学鉴定指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公民健康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研究公民体质达标率的空间分布特性,针对各地区特性制定提高公民体质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国从1996年开始就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多个专业化的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加强对国民体质监测的实时控制[1]。同时,国家每五年进行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因为体质达标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体质的整体状况[2]。学术研究中,公民体质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像甘肃、广东、湖南、江苏、山西、西藏等省市均对各自省市范围内的公民进行了体质达标率的调查和分析[3,4,5]。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去分析公民体质的研究在国内主要是从GIS的分析角度出发,例如毕红星(2010)就曾用GIS分析方法对我国公民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规律的进行探究[6],但是空间分析在个人体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有限,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本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国民体质达标率进行研究。
一、数据说明
本文利用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对国民体质达标率进行研究,在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监测指标不仅包括身体机能,还包括身体综合素质状况和身体形态。本次监测对象只针对中国公民,具体年龄在3岁以上69周岁以下。本次监测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国31个省(市)共抽取459184人,其中,幼儿占到11.14%,儿童青少年(学生)占49.49%,成年人占33.76%,老年人占0.56%。
二、LISA图分析
为了进一步刻画空间相关或者相异特性,可以采用LISA图进行刻画区域的公民体质达标率与周边地区公民体质达标率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关系。在图1中,蓝色区域表示“低-低”分布类型,红色地区表示“高-高”分布类型,而粉色区域则表示“高-低”分布类型。首先,从全国总量上看(见图1(a)),公民体质的“高-高”类型的省市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低-低”类型的省市主要是新疆和青海地区,而内蒙古地区则表现出“高-低”分布的情况。其次,根据图1(b)和图1(c),全国乡村的体质达标率的“高-高”类型地区主要为上海、浙江和福建地区,而“低-低”类型地区则为新疆地区;从全国城市公民体质达标率看,中国城市公民的体质达标率的“高-高”类型地区为上海、江苏和福建,“低-低”类型区为新疆、青海和四川,而“高-低”类型区则为内蒙古自治区。此外,根据图1(d)和图1(e),中国男性的体质达标率的“高-高”类型区为上海、江苏和湖南,“低-低”类型区为新疆和青海,而“低-高”类型区则为福建;中国女性的体制达标率的“高-高”类型地区仅有上海一地,“低-低”类型区为新疆、青海和西藏,“高-低”类型区则为内蒙古自治区。
三、结论
无论是全国居民整体体质达标率,还是全国城乡公民体质达标率,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而且还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性。公民体质出现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区“高-高”聚集,新疆、青海等地区“低-低”聚集的现象。不仅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东西部的不平衡性,城乡居民、男女在体质上也存在着空间差异特性,表现出东西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曹莉,孙晋海,刘伟,伊超.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系统规划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45-49.
[2] 熊振强,李小惠,杨新平.甘肃省国民体质达标率统计与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114-117.
[3] 李小惠,杨新平.甘肃省20-59岁人群体质特征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2):115-117.
[4] 杨赳赳,肖俊.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2012.3(3):94-97.
[5] 李森,盛蕾.采用GIS技术管理国民体质数据的新尝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39-1648.
[6] 毕红星.基于GIS的我国公民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规律的理论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2010.2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