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痴呆山上》写于2007年,多多回国的第三年。细读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多多的“忧虑、痛心、愤怒”。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多多的写作越来越倾向于抽象化,不仅摒弃了日常的经验,连诗歌的情境也不再完整,虽然不像某位“荷兰教授”说的那样,“通篇都是形而上学”(见多多访谈《诗、人和内潜》),至少是超越时间的普遍之思在主导着他的创造。以至于大量阐释多多作品的文章,凡涉及中后期作品,很少能把一首诗顺畅读通的,反而因它们大量挪用哲学或美学术语,在晦涩之外又增了一层壁垒。这首《痴呆山上》据说有不少人喜欢(见多多访谈《被动者得其词》),可能正是因为它又回到了多多早期诗歌的清晰性。
这首诗两行一节,一共七节,构造了一个完整的诗歌情境。语言上保持了多多一贯的谨严与精密,结构上仍以张力为核心,风格上呈现了多多早年倡导的“冷疯狂”。不过,这首诗虽然格外平静,格外冷,其抒情力度却不减当年。
首节是一个摇动的变焦镜头。镜头里似乎有一双眼睛“痴对着雨”,呆滞的神情,仿佛可见。紧接着,镜头由雨幕聚焦到雨滴,雨滴的特写画面映衬人的孤独。然后,镜头摇向天空,正在滴雨的、阴郁的、重如磐石的天空,压在头顶。多多仅用一个变焦镜头,就把诗的情绪像风帆一样鼓满了。在诗歌中运用镜头式的语言,把没有逻辑关系的画面拼贴起来,形成合力或造成冲突,从而产生出奇的效果,也是多多早期诗歌的常见手法。经典的例子如《春之舞》中:“巨蟒,在卵石堆上摔打肉体/窗框,像酗酒大兵的嗓子在燃烧/我听到大海在铁皮屋顶上的喧嚣。”又如《九月》中:“母亲低首割草,众裁缝埋头工作/我在傍晚读过的书/再次化为黑沉沉的土地……”
痴对着雨,雨滴
和滴雨的磐石般的天空
一个男人牵着一头奶羊
蹲在石上,一种孤独
第二节仍然是镜头语言。“蹲”是一个特别的动作,在许多老照片里,常常能看到旧中国的民众在墙边街头“蹲”着,那古老的习性里似乎有一种苍凉。而多多的构图别有意味,男人和羊的组合原本具有宗教寓意,搭配上“蹲”这个具有地域性标志的动作(有“亚洲蹲”之说),却产生了一种东方式的“孤独”。把“一种孤独”悬置在行尾,是刻意安排的跨行,精致的小技艺,给读者以足够的时间去感受。“一种孤独/里面”又开启第三节的陈述。
多多诗歌的音乐性多受称道,诗节越是短小,声音的安排越是精妙。第一节中,“雨”“雨滴”“滴雨”,声音低抑、复沓、绵延,造成封闭、哀凉的情调,又与“磐石般”的响音构成对比,压抑之感不言而明。第二节,“一个男人”“一头奶羊”“一种孤独”三次反复;“石上”呼应“磐石”,声音的单调循环对应着内心的困境,达到声情契合的效果。第六节的“古船、古镜、古镇”,到第七节的“古墓”,以及“恶”与“饿”的重复、谐音,也都是匠心安排。同时,这首诗读来是自由诗的感觉,但行尾实际上还是押了较密的韵:“羊”“凉”“量”“乡”“光”,还间有“空”“中”“缝”等。这是现代诗押韵的一个独特特征,即读者如果不去细细玩味,就不会感到押韵;但仔细辨别,就会发现韵字不仅能像扣子一样把诗句连綴成篇,还具有象征、暗示的作用。一旦声与情发生了共振,声音的组织也就是情绪情感的组织。这是多多诗歌尤其擅长的。
里面,有大自然安慰人时
那种独特的凄凉
由前两节的画面呈现,到这一节的陈述,形成节奏的变化。同时,明确点出“凄凉”,刻意强化“一人一羊蹲在山坡一块石头上”的孤独感,诱导读者在想象中体验现代人面对自然的凄凉感受。汉语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总有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常常作为现代性反思的依据和背景。因此,当我们读到“大自然安慰人时/那种独特的凄凉”,便很容易想到它的诸多前文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天人合一的古典喜悦,宛如一幅高悬的幻象,映照着现代人的处境。“独特”二字,埋了一个伏笔,等待后文的接应。从诗题读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一幅较为完整的画面,两行一节,慢慢推进,全是慢镜头。
当矿区隐在一阵很轻的雷声中
一道清晨的大裂缝
也测到了人
沉默影子中纯粹的重量
第四、五节,由前面的中景转为全景,自然中出现了不和谐的“矿区”,这个现代工业化的废墟场景——“大裂缝”的嵌入,不仅破坏了自然山水,也加剧了“男人”内心的凄凉,而“很轻的雷声”犹如隐痛。人,沉默似影子,被测量了重量,生命被物化而变得虚无。“清晨”点明了时间,一日之计在于晨,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清晨的大裂缝”对称于人的沉默,仿佛那孤独男人的内心里也有一道深渊,一片过度开采的废墟。现代的“天人”在破坏和毁灭的层面上实现了“合一”。诗人泉子说,“这是一首孤独但绝非衰败的诗歌”,恰恰相反,这首诗歌并非在写孤独,而正是写某种衰败、废墟:
那埋着古船古镜的古镇
也埋着你的家乡
船和镜都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古船古镜自然是古老文化的象征,但它们已被埋葬,一种哀悼的气息随之而来。但不仅如此,这古镇还埋着“你的家乡”,因此,对“你”而言,它已经不是古镇,它就是一个巨大的“古墓”。诗歌至此,一个关于现代人生存状况的寓言化图景已经被构造出来:磐石般的天空,大裂缝的矿区,失去家园的男人和他的奶羊,埋葬文明和家乡的墓场。诗歌的叙述也由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二人称“你”,情感也已经累积到爆发的临界点。多多是一个擅于蓄积力量出重拳的诗人。铺垫、铺垫又铺垫,全为接下来的突然一击。
多好,古墓就这么对着坡上的风光
多好,恶和它的饥饿还很年轻……
真的好吗?当然不是!这正是多多所谓的“冷疯狂”,反话正说,疯而不疯。在平静甚至冷漠的语调中,暗藏着切齿的恨意:
多好,恶和它的饥饿还很年轻……
由“孤独”到“凄凉”,由“清晨的大裂缝”到可测的“纯粹的重量”,由“古镇”到“古墓”,由这一切到造成这一切的“恶”,由“恶”再到“它(恶)的饥饿”,多多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直到最后一句,突然语调急转——多好——以反语砸出他对这个时代的诅咒:就让恶以它年轻的饥饿吞噬一切吧。这情感的烈度绝不低于闻一多的《死水》,和当年激烈的闻一多一样,多多冷峻、孤愤的言辞中,蕴含着改变现实的急切愿望。 早在1994年,去国五年的诗人写了一首《五年》,开头就是自己四十三岁的自画像“五杯烈酒,五支蜡烛,/五年四十三岁,一阵午夜的大汗/五十个巴掌扇向桌面/一群攥紧双拳的鸟从昨天飞来”,读此很容易联想到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正是中国诗人的一种典型形象:壮心不已,而岁月蹉跎,煎迫中,满怀的孤愤。可以说,《痴呆山上》从平静起,到平静止,多多也完成了对“孤愤”的书写。
但是,仅仅把这首诗看成对现代人境遇的感怀抒情,仍然是不足的。从写作时间及诗歌中暗含的时代标记可以看出,这首诗具有特定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批判意识。
《痴呆山上》写于2007年,这正是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据统计年鉴数据,1981—2011年三十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438平方公里猛增至43603.2平方公里,扩大将近5倍,2000年以后的年增速竟达6%以上。从2000年到2009年,城镇化率年递增1.15个百分点。这种令全球震惊的城镇化速度,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活力指数和迅猛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意味着一系列诸如生态环境、资源浪费、文化遗产破坏等外部性问题的激剧累积。以城镇化为目标的拆迁与新建、维修与开发,对安土重迁的乡土文化精神产生重大冲击,人的生存与处境问题格外凸显,引发了普遍的文化忧虑。德国学者劳斯·昆兹曼(Klaus R. Kunzmann)在《乡愁中的中国城镇化和文化保护》一文的开头说到:“中国现在越来越担忧,快速的城镇化正在破坏该国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人们广泛地认识到,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中国的文化。”对此,多多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这个世界的问题我不知道有百分之多少都在中国出现,几乎没有不存在的问题。因为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以这么高的速度行进,当然就是问题积累,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解决。积累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很厉害的东西,新的东西又在不断地到来。人类也在积累,只是中国现在的情况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其猛烈程度也超过我们的想象。(见访谈《多多:诗艺之魅》)
当我们把《痴呆山上》放在这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解讀,多多后期诗歌中另一种品格——忧患意识便凸显出来,我们重新看到了汉学家柯雷所声称的“政治性和中国性”。“那埋着古船古镜的古镇/也埋着你的家乡”,也就不仅是一次寓言化的表达,它还深深地触及了当代中国城镇化历程中的某种现实。虽然多多的批评略显偏激,处理的切身经验也不算广阔,但多多技艺精湛的强力抒情足以引发和代言时代的警觉与痛感,说出我们常人难言之隐衷。从创作上看,这首诗因涵纳了具体的社会、政治的现实经验,而具有了厚重之感和穿透之力,在语言象征和现实批判的双重维度上都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获得了它作为一首优秀的抒情诗而应该具有的生气淋漓的风貌。不少读者喜欢这首诗,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现实感。
然而,这一写作的路径在多多后来的写作中并没有充分展开,甚至逐渐消失了。今天的多多执着于他的“个人化”表达和“语言本体”追求,用心良苦地创造一套晦涩的隐语(还不是隐喻)去表达他玄奥的形上之思,不知道是如他自己所说,“自然地发生,和年龄有关”,还是在顺应百年新诗求新求变的大潮。不论如何,我们始终期待再次读到这位“气力绝大”的诗人更有力量的作品。
这首诗两行一节,一共七节,构造了一个完整的诗歌情境。语言上保持了多多一贯的谨严与精密,结构上仍以张力为核心,风格上呈现了多多早年倡导的“冷疯狂”。不过,这首诗虽然格外平静,格外冷,其抒情力度却不减当年。
首节是一个摇动的变焦镜头。镜头里似乎有一双眼睛“痴对着雨”,呆滞的神情,仿佛可见。紧接着,镜头由雨幕聚焦到雨滴,雨滴的特写画面映衬人的孤独。然后,镜头摇向天空,正在滴雨的、阴郁的、重如磐石的天空,压在头顶。多多仅用一个变焦镜头,就把诗的情绪像风帆一样鼓满了。在诗歌中运用镜头式的语言,把没有逻辑关系的画面拼贴起来,形成合力或造成冲突,从而产生出奇的效果,也是多多早期诗歌的常见手法。经典的例子如《春之舞》中:“巨蟒,在卵石堆上摔打肉体/窗框,像酗酒大兵的嗓子在燃烧/我听到大海在铁皮屋顶上的喧嚣。”又如《九月》中:“母亲低首割草,众裁缝埋头工作/我在傍晚读过的书/再次化为黑沉沉的土地……”
痴对着雨,雨滴
和滴雨的磐石般的天空
一个男人牵着一头奶羊
蹲在石上,一种孤独
第二节仍然是镜头语言。“蹲”是一个特别的动作,在许多老照片里,常常能看到旧中国的民众在墙边街头“蹲”着,那古老的习性里似乎有一种苍凉。而多多的构图别有意味,男人和羊的组合原本具有宗教寓意,搭配上“蹲”这个具有地域性标志的动作(有“亚洲蹲”之说),却产生了一种东方式的“孤独”。把“一种孤独”悬置在行尾,是刻意安排的跨行,精致的小技艺,给读者以足够的时间去感受。“一种孤独/里面”又开启第三节的陈述。
多多诗歌的音乐性多受称道,诗节越是短小,声音的安排越是精妙。第一节中,“雨”“雨滴”“滴雨”,声音低抑、复沓、绵延,造成封闭、哀凉的情调,又与“磐石般”的响音构成对比,压抑之感不言而明。第二节,“一个男人”“一头奶羊”“一种孤独”三次反复;“石上”呼应“磐石”,声音的单调循环对应着内心的困境,达到声情契合的效果。第六节的“古船、古镜、古镇”,到第七节的“古墓”,以及“恶”与“饿”的重复、谐音,也都是匠心安排。同时,这首诗读来是自由诗的感觉,但行尾实际上还是押了较密的韵:“羊”“凉”“量”“乡”“光”,还间有“空”“中”“缝”等。这是现代诗押韵的一个独特特征,即读者如果不去细细玩味,就不会感到押韵;但仔细辨别,就会发现韵字不仅能像扣子一样把诗句连綴成篇,还具有象征、暗示的作用。一旦声与情发生了共振,声音的组织也就是情绪情感的组织。这是多多诗歌尤其擅长的。
里面,有大自然安慰人时
那种独特的凄凉
由前两节的画面呈现,到这一节的陈述,形成节奏的变化。同时,明确点出“凄凉”,刻意强化“一人一羊蹲在山坡一块石头上”的孤独感,诱导读者在想象中体验现代人面对自然的凄凉感受。汉语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总有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常常作为现代性反思的依据和背景。因此,当我们读到“大自然安慰人时/那种独特的凄凉”,便很容易想到它的诸多前文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天人合一的古典喜悦,宛如一幅高悬的幻象,映照着现代人的处境。“独特”二字,埋了一个伏笔,等待后文的接应。从诗题读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一幅较为完整的画面,两行一节,慢慢推进,全是慢镜头。
当矿区隐在一阵很轻的雷声中
一道清晨的大裂缝
也测到了人
沉默影子中纯粹的重量
第四、五节,由前面的中景转为全景,自然中出现了不和谐的“矿区”,这个现代工业化的废墟场景——“大裂缝”的嵌入,不仅破坏了自然山水,也加剧了“男人”内心的凄凉,而“很轻的雷声”犹如隐痛。人,沉默似影子,被测量了重量,生命被物化而变得虚无。“清晨”点明了时间,一日之计在于晨,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清晨的大裂缝”对称于人的沉默,仿佛那孤独男人的内心里也有一道深渊,一片过度开采的废墟。现代的“天人”在破坏和毁灭的层面上实现了“合一”。诗人泉子说,“这是一首孤独但绝非衰败的诗歌”,恰恰相反,这首诗歌并非在写孤独,而正是写某种衰败、废墟:
那埋着古船古镜的古镇
也埋着你的家乡
船和镜都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古船古镜自然是古老文化的象征,但它们已被埋葬,一种哀悼的气息随之而来。但不仅如此,这古镇还埋着“你的家乡”,因此,对“你”而言,它已经不是古镇,它就是一个巨大的“古墓”。诗歌至此,一个关于现代人生存状况的寓言化图景已经被构造出来:磐石般的天空,大裂缝的矿区,失去家园的男人和他的奶羊,埋葬文明和家乡的墓场。诗歌的叙述也由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二人称“你”,情感也已经累积到爆发的临界点。多多是一个擅于蓄积力量出重拳的诗人。铺垫、铺垫又铺垫,全为接下来的突然一击。
多好,古墓就这么对着坡上的风光
多好,恶和它的饥饿还很年轻……
真的好吗?当然不是!这正是多多所谓的“冷疯狂”,反话正说,疯而不疯。在平静甚至冷漠的语调中,暗藏着切齿的恨意:
多好,恶和它的饥饿还很年轻……
由“孤独”到“凄凉”,由“清晨的大裂缝”到可测的“纯粹的重量”,由“古镇”到“古墓”,由这一切到造成这一切的“恶”,由“恶”再到“它(恶)的饥饿”,多多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直到最后一句,突然语调急转——多好——以反语砸出他对这个时代的诅咒:就让恶以它年轻的饥饿吞噬一切吧。这情感的烈度绝不低于闻一多的《死水》,和当年激烈的闻一多一样,多多冷峻、孤愤的言辞中,蕴含着改变现实的急切愿望。 早在1994年,去国五年的诗人写了一首《五年》,开头就是自己四十三岁的自画像“五杯烈酒,五支蜡烛,/五年四十三岁,一阵午夜的大汗/五十个巴掌扇向桌面/一群攥紧双拳的鸟从昨天飞来”,读此很容易联想到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正是中国诗人的一种典型形象:壮心不已,而岁月蹉跎,煎迫中,满怀的孤愤。可以说,《痴呆山上》从平静起,到平静止,多多也完成了对“孤愤”的书写。
但是,仅仅把这首诗看成对现代人境遇的感怀抒情,仍然是不足的。从写作时间及诗歌中暗含的时代标记可以看出,这首诗具有特定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批判意识。
《痴呆山上》写于2007年,这正是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据统计年鉴数据,1981—2011年三十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438平方公里猛增至43603.2平方公里,扩大将近5倍,2000年以后的年增速竟达6%以上。从2000年到2009年,城镇化率年递增1.15个百分点。这种令全球震惊的城镇化速度,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活力指数和迅猛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意味着一系列诸如生态环境、资源浪费、文化遗产破坏等外部性问题的激剧累积。以城镇化为目标的拆迁与新建、维修与开发,对安土重迁的乡土文化精神产生重大冲击,人的生存与处境问题格外凸显,引发了普遍的文化忧虑。德国学者劳斯·昆兹曼(Klaus R. Kunzmann)在《乡愁中的中国城镇化和文化保护》一文的开头说到:“中国现在越来越担忧,快速的城镇化正在破坏该国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人们广泛地认识到,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中国的文化。”对此,多多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这个世界的问题我不知道有百分之多少都在中国出现,几乎没有不存在的问题。因为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以这么高的速度行进,当然就是问题积累,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解决。积累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很厉害的东西,新的东西又在不断地到来。人类也在积累,只是中国现在的情况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其猛烈程度也超过我们的想象。(见访谈《多多:诗艺之魅》)
当我们把《痴呆山上》放在这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解讀,多多后期诗歌中另一种品格——忧患意识便凸显出来,我们重新看到了汉学家柯雷所声称的“政治性和中国性”。“那埋着古船古镜的古镇/也埋着你的家乡”,也就不仅是一次寓言化的表达,它还深深地触及了当代中国城镇化历程中的某种现实。虽然多多的批评略显偏激,处理的切身经验也不算广阔,但多多技艺精湛的强力抒情足以引发和代言时代的警觉与痛感,说出我们常人难言之隐衷。从创作上看,这首诗因涵纳了具体的社会、政治的现实经验,而具有了厚重之感和穿透之力,在语言象征和现实批判的双重维度上都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获得了它作为一首优秀的抒情诗而应该具有的生气淋漓的风貌。不少读者喜欢这首诗,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现实感。
然而,这一写作的路径在多多后来的写作中并没有充分展开,甚至逐渐消失了。今天的多多执着于他的“个人化”表达和“语言本体”追求,用心良苦地创造一套晦涩的隐语(还不是隐喻)去表达他玄奥的形上之思,不知道是如他自己所说,“自然地发生,和年龄有关”,还是在顺应百年新诗求新求变的大潮。不论如何,我们始终期待再次读到这位“气力绝大”的诗人更有力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