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的孤愤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loonMan_Ag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痴呆山上》写于2007年,多多回国的第三年。细读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多多的“忧虑、痛心、愤怒”。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多多的写作越来越倾向于抽象化,不仅摒弃了日常的经验,连诗歌的情境也不再完整,虽然不像某位“荷兰教授”说的那样,“通篇都是形而上学”(见多多访谈《诗、人和内潜》),至少是超越时间的普遍之思在主导着他的创造。以至于大量阐释多多作品的文章,凡涉及中后期作品,很少能把一首诗顺畅读通的,反而因它们大量挪用哲学或美学术语,在晦涩之外又增了一层壁垒。这首《痴呆山上》据说有不少人喜欢(见多多访谈《被动者得其词》),可能正是因为它又回到了多多早期诗歌的清晰性。
  这首诗两行一节,一共七节,构造了一个完整的诗歌情境。语言上保持了多多一贯的谨严与精密,结构上仍以张力为核心,风格上呈现了多多早年倡导的“冷疯狂”。不过,这首诗虽然格外平静,格外冷,其抒情力度却不减当年。
  首节是一个摇动的变焦镜头。镜头里似乎有一双眼睛“痴对着雨”,呆滞的神情,仿佛可见。紧接着,镜头由雨幕聚焦到雨滴,雨滴的特写画面映衬人的孤独。然后,镜头摇向天空,正在滴雨的、阴郁的、重如磐石的天空,压在头顶。多多仅用一个变焦镜头,就把诗的情绪像风帆一样鼓满了。在诗歌中运用镜头式的语言,把没有逻辑关系的画面拼贴起来,形成合力或造成冲突,从而产生出奇的效果,也是多多早期诗歌的常见手法。经典的例子如《春之舞》中:“巨蟒,在卵石堆上摔打肉体/窗框,像酗酒大兵的嗓子在燃烧/我听到大海在铁皮屋顶上的喧嚣。”又如《九月》中:“母亲低首割草,众裁缝埋头工作/我在傍晚读过的书/再次化为黑沉沉的土地……”
  痴对着雨,雨滴
  和滴雨的磐石般的天空
  一个男人牵着一头奶羊
  蹲在石上,一种孤独
  第二节仍然是镜头语言。“蹲”是一个特别的动作,在许多老照片里,常常能看到旧中国的民众在墙边街头“蹲”着,那古老的习性里似乎有一种苍凉。而多多的构图别有意味,男人和羊的组合原本具有宗教寓意,搭配上“蹲”这个具有地域性标志的动作(有“亚洲蹲”之说),却产生了一种东方式的“孤独”。把“一种孤独”悬置在行尾,是刻意安排的跨行,精致的小技艺,给读者以足够的时间去感受。“一种孤独/里面”又开启第三节的陈述。
  多多诗歌的音乐性多受称道,诗节越是短小,声音的安排越是精妙。第一节中,“雨”“雨滴”“滴雨”,声音低抑、复沓、绵延,造成封闭、哀凉的情调,又与“磐石般”的响音构成对比,压抑之感不言而明。第二节,“一个男人”“一头奶羊”“一种孤独”三次反复;“石上”呼应“磐石”,声音的单调循环对应着内心的困境,达到声情契合的效果。第六节的“古船、古镜、古镇”,到第七节的“古墓”,以及“恶”与“饿”的重复、谐音,也都是匠心安排。同时,这首诗读来是自由诗的感觉,但行尾实际上还是押了较密的韵:“羊”“凉”“量”“乡”“光”,还间有“空”“中”“缝”等。这是现代诗押韵的一个独特特征,即读者如果不去细细玩味,就不会感到押韵;但仔细辨别,就会发现韵字不仅能像扣子一样把诗句连綴成篇,还具有象征、暗示的作用。一旦声与情发生了共振,声音的组织也就是情绪情感的组织。这是多多诗歌尤其擅长的。
  里面,有大自然安慰人时
  那种独特的凄凉
  由前两节的画面呈现,到这一节的陈述,形成节奏的变化。同时,明确点出“凄凉”,刻意强化“一人一羊蹲在山坡一块石头上”的孤独感,诱导读者在想象中体验现代人面对自然的凄凉感受。汉语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总有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常常作为现代性反思的依据和背景。因此,当我们读到“大自然安慰人时/那种独特的凄凉”,便很容易想到它的诸多前文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天人合一的古典喜悦,宛如一幅高悬的幻象,映照着现代人的处境。“独特”二字,埋了一个伏笔,等待后文的接应。从诗题读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一幅较为完整的画面,两行一节,慢慢推进,全是慢镜头。
  当矿区隐在一阵很轻的雷声中
  一道清晨的大裂缝
  也测到了人
  沉默影子中纯粹的重量
  第四、五节,由前面的中景转为全景,自然中出现了不和谐的“矿区”,这个现代工业化的废墟场景——“大裂缝”的嵌入,不仅破坏了自然山水,也加剧了“男人”内心的凄凉,而“很轻的雷声”犹如隐痛。人,沉默似影子,被测量了重量,生命被物化而变得虚无。“清晨”点明了时间,一日之计在于晨,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清晨的大裂缝”对称于人的沉默,仿佛那孤独男人的内心里也有一道深渊,一片过度开采的废墟。现代的“天人”在破坏和毁灭的层面上实现了“合一”。诗人泉子说,“这是一首孤独但绝非衰败的诗歌”,恰恰相反,这首诗歌并非在写孤独,而正是写某种衰败、废墟:
  那埋着古船古镜的古镇
  也埋着你的家乡
  船和镜都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古船古镜自然是古老文化的象征,但它们已被埋葬,一种哀悼的气息随之而来。但不仅如此,这古镇还埋着“你的家乡”,因此,对“你”而言,它已经不是古镇,它就是一个巨大的“古墓”。诗歌至此,一个关于现代人生存状况的寓言化图景已经被构造出来:磐石般的天空,大裂缝的矿区,失去家园的男人和他的奶羊,埋葬文明和家乡的墓场。诗歌的叙述也由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二人称“你”,情感也已经累积到爆发的临界点。多多是一个擅于蓄积力量出重拳的诗人。铺垫、铺垫又铺垫,全为接下来的突然一击。
  多好,古墓就这么对着坡上的风光
  多好,恶和它的饥饿还很年轻……
  真的好吗?当然不是!这正是多多所谓的“冷疯狂”,反话正说,疯而不疯。在平静甚至冷漠的语调中,暗藏着切齿的恨意:
  多好,恶和它的饥饿还很年轻……
  由“孤独”到“凄凉”,由“清晨的大裂缝”到可测的“纯粹的重量”,由“古镇”到“古墓”,由这一切到造成这一切的“恶”,由“恶”再到“它(恶)的饥饿”,多多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直到最后一句,突然语调急转——多好——以反语砸出他对这个时代的诅咒:就让恶以它年轻的饥饿吞噬一切吧。这情感的烈度绝不低于闻一多的《死水》,和当年激烈的闻一多一样,多多冷峻、孤愤的言辞中,蕴含着改变现实的急切愿望。   早在1994年,去国五年的诗人写了一首《五年》,开头就是自己四十三岁的自画像“五杯烈酒,五支蜡烛,/五年四十三岁,一阵午夜的大汗/五十个巴掌扇向桌面/一群攥紧双拳的鸟从昨天飞来”,读此很容易联想到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正是中国诗人的一种典型形象:壮心不已,而岁月蹉跎,煎迫中,满怀的孤愤。可以说,《痴呆山上》从平静起,到平静止,多多也完成了对“孤愤”的书写。
  但是,仅仅把这首诗看成对现代人境遇的感怀抒情,仍然是不足的。从写作时间及诗歌中暗含的时代标记可以看出,这首诗具有特定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批判意识。
  《痴呆山上》写于2007年,这正是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据统计年鉴数据,1981—2011年三十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438平方公里猛增至43603.2平方公里,扩大将近5倍,2000年以后的年增速竟达6%以上。从2000年到2009年,城镇化率年递增1.15个百分点。这种令全球震惊的城镇化速度,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活力指数和迅猛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意味着一系列诸如生态环境、资源浪费、文化遗产破坏等外部性问题的激剧累积。以城镇化为目标的拆迁与新建、维修与开发,对安土重迁的乡土文化精神产生重大冲击,人的生存与处境问题格外凸显,引发了普遍的文化忧虑。德国学者劳斯·昆兹曼(Klaus R. Kunzmann)在《乡愁中的中国城镇化和文化保护》一文的开头说到:“中国现在越来越担忧,快速的城镇化正在破坏该国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人们广泛地认识到,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中国的文化。”对此,多多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这个世界的问题我不知道有百分之多少都在中国出现,几乎没有不存在的问题。因为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以这么高的速度行进,当然就是问题积累,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解决。积累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很厉害的东西,新的东西又在不断地到来。人类也在积累,只是中国现在的情况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其猛烈程度也超过我们的想象。(见访谈《多多:诗艺之魅》)
  当我们把《痴呆山上》放在这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解讀,多多后期诗歌中另一种品格——忧患意识便凸显出来,我们重新看到了汉学家柯雷所声称的“政治性和中国性”。“那埋着古船古镜的古镇/也埋着你的家乡”,也就不仅是一次寓言化的表达,它还深深地触及了当代中国城镇化历程中的某种现实。虽然多多的批评略显偏激,处理的切身经验也不算广阔,但多多技艺精湛的强力抒情足以引发和代言时代的警觉与痛感,说出我们常人难言之隐衷。从创作上看,这首诗因涵纳了具体的社会、政治的现实经验,而具有了厚重之感和穿透之力,在语言象征和现实批判的双重维度上都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获得了它作为一首优秀的抒情诗而应该具有的生气淋漓的风貌。不少读者喜欢这首诗,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现实感。
  然而,这一写作的路径在多多后来的写作中并没有充分展开,甚至逐渐消失了。今天的多多执着于他的“个人化”表达和“语言本体”追求,用心良苦地创造一套晦涩的隐语(还不是隐喻)去表达他玄奥的形上之思,不知道是如他自己所说,“自然地发生,和年龄有关”,还是在顺应百年新诗求新求变的大潮。不论如何,我们始终期待再次读到这位“气力绝大”的诗人更有力量的作品。
其他文献
《祝福》起于“祝福”,终于“祝福”。小说主人公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中。鲁迅先生用“祝福”做标题,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在读者面前,形成强烈对比,在表达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参从情节、主题两方面阐释了以“祝福”为题的含义,这种解释问题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可是从深入的程度看,又觉得有
雨中,杜鹃也冷  气温下调了,我们也冷  她是否滴血,无法通过花瓣辨认  也许故事带有欺骗性  纵然出自圣贤之口  他的梦,不是我们的  他怎么知道我们的日子  他怎么看到真相  他的所有就是我们的所有?  我们正变得沉默  对着滴雨的花,努力想想昨天  死去的人让人尊敬  尊敬也无法让其复活  我们正在进行的背叛  是一种客观,认识其所在  远离其所在  之后,杜鹃将碾落  沉默将是一类现象  
妥协的过程是肉体  不断衰老的过程  哪怕终日无所事事  看朝阳东升,残阳西落  看钱塘江上一只又一只船  从这边,移到那边  直至无声消失  几公里一段江的长度  却恍若  我在房间的两道墙之间  来来回回那么几步  船赶赴的前方是大海  但它與我同时行走的那几步  让我活在远与近  不断否定,又妥协的平衡感里  震颤、不安  穿透窗玻璃的鸟鸣我不知它  离我多远  从房屋之井看到的江水  究竟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所有智能的核心。”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及广大学生从偏重言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的惯性里走出来。再也不能满足于“中心突出、详略得当、条理清楚、语言准确”等传统的作文评语,而应把评价的关键放在是否体现了创新精神!  观点上敢闯禁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欧洲14-16实际的文艺复兴都是伟大的思想解放,其典型特点都是挑战传统,质疑权威,其进
高原的牦牛全是老虎的替身  疾驰的车上,掠过一团团黑乎乎的影子  高原缓慢、安静的黑  天地间可有可无的老虎  在鲜艳的格桑花之间,终其一生  从临夏,到海东,到海西  数千里,数千年,他们世居于此  苍茫的风雪亦不能撼其分毫  飞机大炮,亦无法更改  其吃草的姿势  当微信吞没人类,他们化身  残败的古堡,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在冷清荒原,他们是  一只只火热的老虎,速度不值钱  百万追兵,俱
总有一种预感  你开的越白  我的心越悲凉  这开合之间  谁能预料这伤口  这一滴露珠  总是不愿滴落在世俗里  黄昏过后许多怀念  悲喜,疼痛  在季节里汩汩流淌着乡愁  如同一阕旧曲新词,离离合合  让这场脆弱不堪的爱  如此不合时宜  却又那么得恰如其分  素雅的山野明亮而清新  容下了清风也容下了红尘  在离别的暮色深处  一些死去的事物在复活  一些鲜亮的事物在死去  而我在这生死之间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意识、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就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要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源泉    思维是以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断推理,从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的过程。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所以在教学中
秋日   一一给蜜斯森碟   看过巴黎植物园的豹,你问我   玫瑰色的斗篷   佛罗伦萨的斗篷   是不是胜过一首   具有神学倾向的赞美静?   夜幕下,我们的手指   滑过一颗又一颗孤寂的星星   就像怎么也无法握住   一个遥远的爱人   孱弱的爱人!而我们倾听过   他没有过的倾听——   所有文字的背后   唯有死亡,在卡皮托丘的星空下   与马克奥雷尔骑马式的石像   静静地对峙,正如
一  在我的印象中,昌耀是一个“大诗人”,虽有零碎的阅读、接触,但不敢轻易叩问。一般的文学史叙述,每提到昌耀,都冠以“圣徒”“殉道”“西部精神”“理想主义者”之类大词。那些流传度最高的文本,比如《鹰·雪.牧人》《高车》《慈航》《巨灵》,也一再加深这一印象。这位耸立于青藏高原腹地,拥抱大地、雪山,背负着时代和个人的双重苦难,不断地向梦想的写作/灵魂高地挺进的诗人,确实是“高地上的奴隶与圣者”(燎原语
她说她腰疼,  我说肯定是这该死的天气,  湿气往她身体里钻。  她说她腰疼,  我說肯定是这大山太重,  她驮着树回家时像一只蚂蚁。  她说她腰疼,  我说肯定是这土地太宽阔,  她想全部都种上蔬菜和粮食。  她说她腰疼,  我说要不去医院看看,  别心疼那几个钱。  她说她腰疼  只因  今天是我的生日。  她说了两遍  她说梦到我,梦到我坐在门口,  穿着背心和短裤,  而她,刚从灶台下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