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山东某石膏矿采空区坍塌灾害,从有效阻断采空区大面积连锁式坍塌效应着手,基于系统观点和界壳理论,设计了采空区坍塌的梯级防控技术,加固单元内矿柱形成一级界壁结构,加固单元间隔离矿柱形成二级界壁结构,加固多单元间隔离矿柱形成三级界壁结构.并详细设计了单元内矿柱的锚杆加固技术,单元间隔离矿柱的锚杆-砌墙加固技术;设计锚索切顶技术形成弱面效应,有效阻断顶板破断运动趋势的传递效应.实测采空区上覆地表最大沉降量为5.1 cm,整体应用效果良好.
【机 构】
: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淄博市255000;贵州理工学院,贵州贵阳 55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山东某石膏矿采空区坍塌灾害,从有效阻断采空区大面积连锁式坍塌效应着手,基于系统观点和界壳理论,设计了采空区坍塌的梯级防控技术,加固单元内矿柱形成一级界壁结构,加固单元间隔离矿柱形成二级界壁结构,加固多单元间隔离矿柱形成三级界壁结构.并详细设计了单元内矿柱的锚杆加固技术,单元间隔离矿柱的锚杆-砌墙加固技术;设计锚索切顶技术形成弱面效应,有效阻断顶板破断运动趋势的传递效应.实测采空区上覆地表最大沉降量为5.1 cm,整体应用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为研究露天采坑尾矿干堆场与底部巷道的相互影响,以某露天采坑建设磷石膏干堆库工程为例,调研了磷石膏库区与地下巷道的空间位置分布情况,并采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得到所需的岩土力学参数,依据设计的库区建设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用露天采坑建设磷石膏干堆库对地下已有井巷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采用分期干堆磷石膏的处置方式对露天采坑底部巷道应力、应变场影响较小,底部矿体今后的开采对上覆磷石膏堆场的安全运行影响较小,研究还为今后露天采坑尾矿干堆的安全设施及正常运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针对刘塘坊铁矿现有采矿方法存在人员、设备在采场顶板下作业不安全的问题,推荐了分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并应用Mathews图解法对采场结构参数初选.在初选结果的基础上,按照采场跨度取50 m、40 m、30 m和间柱宽度取6 m、7 m、8 m得到9个组合方案,应用FLAC3D软件对9个采场结构方案进行采场结构稳定性分析;最后,从安全和经济角度对9个组合方案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为:采场长度40 m,采场宽度20 m,间柱厚度7 m.
针对崩落法矿山矿石损失贫化问题,基于正交试验法,以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崩矿步距、进路宽度为因素,矿石损失率、矿石贫化率和采准系数为指标优化采场结构,依据正交试验方案和眼前山铁矿东部矿体-213~-303 m阶段特征,以1∶100比例设计并制作采场放矿模型开展放矿物理试验.结果 表明,矿石损失率影响因素序列为崩矿步距、分段高度、进路间距、进路宽度;矿石贫化率影响因素序列为分段高度、崩矿步距、进路间距、进路宽度;采准系数影响因素序列为崩矿步距、分段高度、进路宽度、进路间距,建议设计和优化采场结构时以崩矿步距和
为了避免高品位矿石浪费,对山东某铁矿的保安矿柱进行了回采方案研究,应用简支梁模型计算矿房顶板应力、应变规律,同时利用概率积分法建立地表下沉盆地剖面方程,对地表下沉位移进行计算求解;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预留矿柱内矿房回采充填前后的采场稳定性进行评价,同时对矿柱回采造成的地袁位移与含水层位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理论计算得到矿柱回采完成后项板最大竖直位移为11.8 mm,地表沉降最大值为16.7 mm,地表最大倾斜为i=0.03 mm/m远小于Ⅱ级建筑允许值i=3 mm/m;②数
为解决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产能衔接问题,以大孤山铁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楔形转接过渡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模式,通过地下开采挂帮矿弥补过渡期露天产能的不足.为此,优化了露天开采的最终境界,研究了挂帮矿的开采时间及诱导冒落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小孤山采区和大孤山采区的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方案,小孤山采区过渡期总产能为620万t/a左右,大孤山采区过渡期总产能为900万t/a左右.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楔形转接过渡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模式能够满足大孤山铁矿过渡期的产能需求,实现矿山的稳产过渡.
基于某金矿-37 μm含量80%以上的充填用分级细尾砂,开展了室内静态絮凝沉降试验、室内动态浓密沉降试验和现场半工业浓密试验,进行了砂浆质量浓度、絮凝剂类型、絮凝剂用量对分级细尾砂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掌握了泥层高度与浓密机底流质量浓度的匹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静态絮凝沉降试验和动态浓密沉降试验确定的最佳砂浆稀释质量浓度、最佳絮凝剂用量、单位面积处理量可用于指导矿山确定充填用浓密机合理直径,而室内试验的底流质量浓度试验数据均低于现场半工业浓密试验,一定时间内浓密机的底流质量浓度随着泥层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
为探究料浆温度影响下细尾砂膏体大流量自流输送特征,构建了细尾砂膏体自流输送水力坡度模型;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了考虑料浆温度影响的不同流量、充填倍线细尾砂膏体自流输送水力坡度特征.所建立的水力坡度模型的测量误差为4.85%、2.21%,迭代计算56次、68次后收敛,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流量增加,细尾砂膏体的水力坡度增大,且充填倍线越小,增加趋势越趋于线性;膏体输送过程粗细颗粒间存在“非均匀干扰沉降”现象,随充填倍线增加,粗颗粒受细颗粒与料浆溶液影响而非均匀沉降,导致颗粒相互作用
金川集团龙首矿西二采区在由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转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时,需要崩落或冒落大面积胶结充填体及上部覆岩为崩落法采场形成覆盖层.通过分析覆盖层形成技术,选择采用诱导冒落技术形成西二采区覆盖层,随后对胶结充填体及上覆岩层的可冒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西二采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诱导冒落实施方案.在该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采用微震监测、现场跟踪观测以及地表沉降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崩落法采场顶板的冒落过程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西二采区利用诱导冒落技术安全顺利地使采场顶板胶结充填体冒落形成了覆盖层,为西二
边坡的稳定性显著影响着矿山的生产安全.以贵州某磷矿采场边坡为背景,采用Midas GTS数值分析软件创建三维数值模型;通过3DMine构建三角网模型(DXF文件),并与Midas GTS数值分析软件结合,分析其空间几何拓扑;再将模型导入FLAC3D计算分析,并对比现场位移的在线监测结果,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反向验证了选取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合理性及分析结果的精准性.
塌落度是反映充填料浆流动性的重要指标,采用ASTM标准塌落度筒测试塌落度时尾砂用量较大,试验操作不够灵活,因此,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膏体充填的微型圆柱塌落度筒,通过塌落度测试对比分析,给出了微型圆柱塌落度筒的高径比,建立了塌落度-屈服应力之间的关系模型,且用微型圆柱塌落度筒测试得到的塌落度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屈服应力与流变仪测量所得屈服应力吻合.通过线性回归精度比较和误差分析,最终选出高100 mm、直径67 mm(高径比1.5∶1)的0.352 L圆柱形塌落度筒替代ASTM标准塌落度筒进行膏体流动性测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