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频给大人制造麻烦仿佛是孩子成长的主要课题。其实,孩子有“问题”并非坏事,任何事件都是孩子成长、学习的机缘。随着孩子的成长,总有无限的可能出现,谁也不确定,现在的“问题”能否转化成将来的优秀特质。父母要学习的,就是促成这样的转化。
作为父母或师长。总是免不了接受来自孩子的各种挑战。调皮、多动的孩子总是让大人们照顾不暇;胆小、爱哭的孩子最容易让父母无奈;乖顺、温和的孩子又常常拖拉,令人焦躁。遇到这些情况,大人常常很焦急地要“纠正”孩子的行为。其实,换一种思路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性格要强的妈妈
改变父母的看法可以改变孩子吗?是的,一位妈妈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这位妈妈找我咨询,缘于一堂关于情绪的课程。课程里现场示范的案例和她的情况相像,她说:“课上那个人和他妈妈的纠缠很像我和女儿的状态。我女儿还小,我很担心这样的状态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我想咨询一下怎样才能让女儿性格好起来。”
这是一位干练,爽快的年轻妈妈,衣着整洁。亮丽,神态略带焦虑而不失清雅的气质。她在工作上顺风顺水,家里三世同堂,也算和顺美满。唯一让她烦恼的,就是5岁的小女儿:“带孩子不是轻松的事情,特别累和烦。现在吃的东西不安全,教育孩子也很麻烦……”提到孩子,这位妈妈像倒豆子一样,噼哩啪啦地说出了一肚子的苦水。
女儿叫小米,上幼儿园大班,很聪明,也很乖巧,但是比较粘人,有些依赖,经常退缩在妈妈的衣角下。最让妈妈烦恼的是:“小米做事没有毅力,经常改变主意,怎么鼓励都不成,比如,小朋友们都在小区的儿童乐园玩耍,她最喜欢玩滑梯了,可是小朋友一多她就不再玩儿了。其他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玩得不亦乐乎,小米却躲在一旁不高兴,怎么哄劝也不成。”好强的妈妈不理解小米怎么这样没有勇气和毅力,自己向来是什么事情都要争先的,爸爸也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为什么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相反呢?
想解决孩子的“问题”
先改变大人的看法
说起小米的问题,妈妈是滔滔不绝,语速快得让我的思维有些跟不上了。我深切地感受到她的焦躁不安,也为这位年轻妈妈感慨:带孩子真辛苦!一个纠结、退缩的孩子对这位干练的妈妈是多么大的挑战啊!
待到小米妈妈稍稍停歇的时候,我平和地告诉她:“听得出你为孩子的事很焦虑,任何一位妈妈都会遭遇孩子的挑战,很多父母会像你一样为孩子暂时的小毛病焦躁不安。作为父母,都是一样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你这么细心地关注孩子,发现孩子这么多需要学习改变的地方。说明你是一位爱孩子,细心体贴的好妈妈。”小米妈妈听我这样讲,平静了许多。
我这样说,并非仅是为了安慰小米妈妈,而是我联想到,小米在退缩无助的情况下,有可能和我一样,看到的是焦虑不安、快速讲话的妈妈。这会令困境中的她更加无助和不安,没有办法从妈妈的话语里得到安慰和支持。如果是这样,妈妈的焦虑才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米改变主意的时候,我猜想是她感受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发现是什么情况会让小米不再有勇气继续玩喜欢的滑梯、做事先安排好的事情?“我细心地询问小米妈妈,希望了解小米在困境中的样子。
“她每次都是这样子,一到关键的时候就掉链子,什么事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出问题。都是事先说好的,一到关头她就改变主意。每次去儿童乐园,我就提前和她商量好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每次小朋友多的时候,她就溜边、逃避……你说怎么办?”妈妈一番答非所问的回答,流露出无力改变孩子的无奈。
我猜想,困扰住小米妈妈的并非小米的退缩、依赖等,而是她无法感受孩子的体验,无法了解小米需要妈妈的帮忙。于是,我再继续询问:“我也不知道在那‘关键时刻’小米感受到了什么使她突然改变主意。据你的观察,你认为小米那时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听到我这样询问,小米妈妈忽然愣住了,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又似乎闪烁着愧疚……
我想,小米妈妈一定是意识到了她太焦急地想改变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当时的感受有多难。停了一下。我注视着她说:“做妈妈的都太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了,当发现孩子一些不完美时,会很着急地改变孩子而忽略他/她的感受。”
小米妈妈听到我这样说,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从孩子的行为里
看到积极,正向的一面
小米妈妈歉疚地说自己太好强了,总是要求小米这样那样,很少关心她心里什么感受。她伤心地说起了一件事:小米特别喜欢跳舞、唱歌,虽然唱得不是很好,但是很喜欢。有一次在一个辅导班看到有老师在教小朋友跳舞,她非常兴奋,主动说要上这个班。“她从来没有主动要上哪个辅导班,都是我们给她报名。这次这么主动,我非常高兴地给她报了名。晚上回到家。她还非常兴奋地说要和小朋友一起表演……”说到女儿这么积极,小米妈妈也流露出一丝兴奋的神态。
“可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她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一声不吭地躲在后面。老师教动作,她也不跟着做。我一直鼓励她,后来老师也来邀请她和小朋友一起到舞台上表演,她却哭了,非要回家。我当时非常着急,想尽办法鼓励她……”小米妈妈说到这里更伤心了,“现在想来,那时候她应该是有些害怕那个老师,可是我一点儿也没有想到她的感受,一味地勉强她,想想好可怜……”
小米妈妈能够放下自己的担心,细心地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积极、正向地看待孩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真高兴你能发现自己要多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照顾她的想法。此时此刻,你是否发现,孩子其实也想像你希望的那样优秀?”我试探着询问。
“其实小米很聪明,观察力很敏锐,很会了解别人的想法。她不是没有勇气、不够勇敢,也不是没有毅力,是太需要我理解她了……”小米妈妈点了点头。
改变自己一小步
促成孩子一大步
看到小米妈妈有了新体会,更清晰地看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的信心提升了,我松了一口气,询问她准备怎么帮助小米。实际上,孩子具有大人不易觉察的成长力量,有时候不需要大人做太多努力,孩子也会积极改变。我需要做的,是帮助小米妈妈确定一个具体的、细致可行的小行动,促进孩子变化。
“我觉得我要多体会小米的感受,多问问她担心什么,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还要多照顾她的感受,不会再勉强她去做什么了。我知道她其实对别人的看法特别敏感,她知道别人想要她怎么做……”
当小米妈妈坚定地说出这些话时,她已经清楚地知道了答案。两周以后的回访,我从小米妈妈那里听到了好消息。她高兴地说:“现在我和小米特别默契,不用再说什么,小米就知道我的鼓励,我也经常能说出小米的想法……现在她很有自信,更活泼了。”
是的,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会学习到很多。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的“问题”就是成长的契机。而每个细心的父母都能从孩子那里学习到一些东西,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孩子出现状况,作为父母,首先要审视自己,改变视角,善于发现“问题”中的积极之处。把批判孩子的眼光,换成发现孩子积极、正向的眼光,把纠正孩子的毛病,变成促进孩子的优势。这是父母转化孩子困扰最好的解决之道。
作为父母或师长。总是免不了接受来自孩子的各种挑战。调皮、多动的孩子总是让大人们照顾不暇;胆小、爱哭的孩子最容易让父母无奈;乖顺、温和的孩子又常常拖拉,令人焦躁。遇到这些情况,大人常常很焦急地要“纠正”孩子的行为。其实,换一种思路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性格要强的妈妈
改变父母的看法可以改变孩子吗?是的,一位妈妈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这位妈妈找我咨询,缘于一堂关于情绪的课程。课程里现场示范的案例和她的情况相像,她说:“课上那个人和他妈妈的纠缠很像我和女儿的状态。我女儿还小,我很担心这样的状态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我想咨询一下怎样才能让女儿性格好起来。”
这是一位干练,爽快的年轻妈妈,衣着整洁。亮丽,神态略带焦虑而不失清雅的气质。她在工作上顺风顺水,家里三世同堂,也算和顺美满。唯一让她烦恼的,就是5岁的小女儿:“带孩子不是轻松的事情,特别累和烦。现在吃的东西不安全,教育孩子也很麻烦……”提到孩子,这位妈妈像倒豆子一样,噼哩啪啦地说出了一肚子的苦水。
女儿叫小米,上幼儿园大班,很聪明,也很乖巧,但是比较粘人,有些依赖,经常退缩在妈妈的衣角下。最让妈妈烦恼的是:“小米做事没有毅力,经常改变主意,怎么鼓励都不成,比如,小朋友们都在小区的儿童乐园玩耍,她最喜欢玩滑梯了,可是小朋友一多她就不再玩儿了。其他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玩得不亦乐乎,小米却躲在一旁不高兴,怎么哄劝也不成。”好强的妈妈不理解小米怎么这样没有勇气和毅力,自己向来是什么事情都要争先的,爸爸也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为什么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相反呢?
想解决孩子的“问题”
先改变大人的看法
说起小米的问题,妈妈是滔滔不绝,语速快得让我的思维有些跟不上了。我深切地感受到她的焦躁不安,也为这位年轻妈妈感慨:带孩子真辛苦!一个纠结、退缩的孩子对这位干练的妈妈是多么大的挑战啊!
待到小米妈妈稍稍停歇的时候,我平和地告诉她:“听得出你为孩子的事很焦虑,任何一位妈妈都会遭遇孩子的挑战,很多父母会像你一样为孩子暂时的小毛病焦躁不安。作为父母,都是一样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你这么细心地关注孩子,发现孩子这么多需要学习改变的地方。说明你是一位爱孩子,细心体贴的好妈妈。”小米妈妈听我这样讲,平静了许多。
我这样说,并非仅是为了安慰小米妈妈,而是我联想到,小米在退缩无助的情况下,有可能和我一样,看到的是焦虑不安、快速讲话的妈妈。这会令困境中的她更加无助和不安,没有办法从妈妈的话语里得到安慰和支持。如果是这样,妈妈的焦虑才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米改变主意的时候,我猜想是她感受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发现是什么情况会让小米不再有勇气继续玩喜欢的滑梯、做事先安排好的事情?“我细心地询问小米妈妈,希望了解小米在困境中的样子。
“她每次都是这样子,一到关键的时候就掉链子,什么事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出问题。都是事先说好的,一到关头她就改变主意。每次去儿童乐园,我就提前和她商量好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每次小朋友多的时候,她就溜边、逃避……你说怎么办?”妈妈一番答非所问的回答,流露出无力改变孩子的无奈。
我猜想,困扰住小米妈妈的并非小米的退缩、依赖等,而是她无法感受孩子的体验,无法了解小米需要妈妈的帮忙。于是,我再继续询问:“我也不知道在那‘关键时刻’小米感受到了什么使她突然改变主意。据你的观察,你认为小米那时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听到我这样询问,小米妈妈忽然愣住了,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又似乎闪烁着愧疚……
我想,小米妈妈一定是意识到了她太焦急地想改变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当时的感受有多难。停了一下。我注视着她说:“做妈妈的都太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了,当发现孩子一些不完美时,会很着急地改变孩子而忽略他/她的感受。”
小米妈妈听到我这样说,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从孩子的行为里
看到积极,正向的一面
小米妈妈歉疚地说自己太好强了,总是要求小米这样那样,很少关心她心里什么感受。她伤心地说起了一件事:小米特别喜欢跳舞、唱歌,虽然唱得不是很好,但是很喜欢。有一次在一个辅导班看到有老师在教小朋友跳舞,她非常兴奋,主动说要上这个班。“她从来没有主动要上哪个辅导班,都是我们给她报名。这次这么主动,我非常高兴地给她报了名。晚上回到家。她还非常兴奋地说要和小朋友一起表演……”说到女儿这么积极,小米妈妈也流露出一丝兴奋的神态。
“可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她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一声不吭地躲在后面。老师教动作,她也不跟着做。我一直鼓励她,后来老师也来邀请她和小朋友一起到舞台上表演,她却哭了,非要回家。我当时非常着急,想尽办法鼓励她……”小米妈妈说到这里更伤心了,“现在想来,那时候她应该是有些害怕那个老师,可是我一点儿也没有想到她的感受,一味地勉强她,想想好可怜……”
小米妈妈能够放下自己的担心,细心地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积极、正向地看待孩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真高兴你能发现自己要多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照顾她的想法。此时此刻,你是否发现,孩子其实也想像你希望的那样优秀?”我试探着询问。
“其实小米很聪明,观察力很敏锐,很会了解别人的想法。她不是没有勇气、不够勇敢,也不是没有毅力,是太需要我理解她了……”小米妈妈点了点头。
改变自己一小步
促成孩子一大步
看到小米妈妈有了新体会,更清晰地看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的信心提升了,我松了一口气,询问她准备怎么帮助小米。实际上,孩子具有大人不易觉察的成长力量,有时候不需要大人做太多努力,孩子也会积极改变。我需要做的,是帮助小米妈妈确定一个具体的、细致可行的小行动,促进孩子变化。
“我觉得我要多体会小米的感受,多问问她担心什么,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还要多照顾她的感受,不会再勉强她去做什么了。我知道她其实对别人的看法特别敏感,她知道别人想要她怎么做……”
当小米妈妈坚定地说出这些话时,她已经清楚地知道了答案。两周以后的回访,我从小米妈妈那里听到了好消息。她高兴地说:“现在我和小米特别默契,不用再说什么,小米就知道我的鼓励,我也经常能说出小米的想法……现在她很有自信,更活泼了。”
是的,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会学习到很多。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的“问题”就是成长的契机。而每个细心的父母都能从孩子那里学习到一些东西,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孩子出现状况,作为父母,首先要审视自己,改变视角,善于发现“问题”中的积极之处。把批判孩子的眼光,换成发现孩子积极、正向的眼光,把纠正孩子的毛病,变成促进孩子的优势。这是父母转化孩子困扰最好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