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基化恢复冷藏血小板的存活率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小板冷藏会使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受体复合物(von Willebrand factor receptor complex)聚集成簇.巨噬细胞αMβ2整合素结合在成簇复合物的GPIbα亚基,导致输注的冷藏血小板被快速清除.因此输注用血小板不能冷藏,但现在的室温保存方式也存在很大缺点.我们已证明αMβ2是一种凝集素,它能识别GPIbα的N-连接葡聚糖上暴露的β-N-乙酰葡萄胺.冷藏血小板的酶促半乳糖苷化阻止了αMβ2的这种识别,延长了有功能的冷藏血小板的循环时间.当加入二磷酸尿苷半乳糖(UDP-半乳糖),血小板相关性半乳糖转移酶能有效地促进半乳糖苷化过程,这提供了一个强大而又简单的冷藏条件下保存血小板的方法。

其他文献
血液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安全、充足和有效的血液供给.为此,致力于对传染性疾病的检测可高度保障血液成分的安全.目前,在发达国家,通过引入新一代抗体、抗原检测技术以及核酸扩增检测(NAT),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已很大程度地被降低了.美国采用NAT技术筛查献血者后,HIV 1和HCV的残余危险已降至约为1:2,000,000.据报道,NAT检测的献血者中HIV-1感染者比例是1:31,000,000,H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微创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家属对微刨手术要求,促使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不断的追求及尝试微创外科手术.高危胆囊良性疾病的患者渴望得到微创外科治疗,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为首选.因此,腹腔镜下治疗高危胆囊良性疾病的病例逐渐增多,经验也在不断积累.如何提高该类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的风险一直是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决定建立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这是对创业创新的重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虽说不是新问题,现实中也在不断地设法加以解决,但多数中小企业早期发展只能靠自有资金支撑,有专家对记者表示,“只有大约10%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融资支持。”  政策扶持“新套路”  尽管国家多次出台鼓励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倾斜性政策,但中小企业天然的低信用等级与银行控制坏账的需求之
本文对流感嗜血杆菌菌苗费用情况及采取减量减次接种方法、结果、效应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恶性肿瘤细胞异常增殖的代谢模式,引起氧供应失衡,形成特异性肿瘤缺氧微环境.缺氧通过活化缺氧诱导因子-1 (hypoxia induced factor-1,HIF-1)发挥功能,肿瘤细胞中过表达的HIF
医源性胆道损伤——"胆道外科永远的痛"[1].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领衔的微创时代,肝门部胆管损伤因发生相对较多而成为关注的焦点,被广大肝胆外科医师所谙熟;而胆胰肠结合部( Choledocho-pancreato-auodenal junction,CPDJ)损伤发生较少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2].近年来,后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朱既明(1917年9月~1998年1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病毒学家,也是我国生物制品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奠基人。他191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9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5留学英国,1948年
20世纪70~80年代应用粒细胞输注治疗患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原因是当时难以从健康献血者体内采集到足够数量的粒细胞.然而,自1995年以来,随着连续采集粒细胞的离心技术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 CSF)的临床应用,粒细胞输注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G-CSF动员采集献血者粒细胞的研究显示G-CSF动员能使粒细胞采集量平均达到4.1×1010,而使用类固醇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