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作文何时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的作文训练当中,学生的“无我”现象非常严重,写的是空话、假话、套话,叙述的是别人的故事,描述的是别人的生活,抒发的是别人的感情,流淌的是别人的眼泪。这已经成了一种显见的弊端,必须予以纠正,否则作文的真情实感、作者的心灵倾诉、生活的真实反映等等,永远无法落实。
  一、“无我”的观察——虚
  学生要做好写作的准备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观察习惯、观察能力、观察素材,这样他的作文积累才可能是合格的。没有观察,也许就没有作文,没有观察时的色香味,也就没有作文时的味情状。观察是作文的首要功夫,谁都不能否认观察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但关键是学生如何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自觉、有效地执行。大量的学生习作和案例证明:学生的观察往往是“无我”的,学生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去,没有调动自己的感官,没有动笔记录观察所得,没有动心体会观察所感,所写的观察内容,还是“无我”,所以显得虚空、虛诞,没有生活的真实感,缺乏那种活生生的生活情味。学生小源的一则作文或许能证明这一点:
  那是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上午,外婆正在厨房里炒菜,发现盐没有了,顿时手足无措——如果外婆自己出去,丢我一个在家,总缺点安全感。这时我看穿了外婆的难处,并自告奋勇地对外婆说:“我帮您去把盐买回来。”“你?”外婆疑惑地看着我,“对!我去过好几次了呢!”——事实上我并没去过。外婆见此只好无奈点头。
  很快,我就从镇上的小卖部买回了盐,正高兴着自己能为大人做事了,就不知一不留神踢到了一个什么东西。顿时,我把握不了平行,摔了一跤,盐便很不均匀地撤满了一地,我顿时慌了手脚,因不懂事,心想盐掉地上弄脏了,得赶快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给外婆听。
  来到院子门。看见隔壁的王奶奶正在洗米。我顿时灵机一动,既然米可以用水洗干净,那么盐一定也可以洗干净。想到这里,我向王奶奶借了一水盘,来到大街上把盐装进水盘里,往大院的水龙头跑去,水很快就把盘子装满了,我使劲地摇了摇盘子,然后把手伸进去搅动一下。孰知盘子里空空如也,我十分惊慌,也顾不得盘子里空空如也,我十分惊慌,也顾不得盘子,立刻向家里跑去。
  回到家里,我把事情的经过讲给外婆听。还未说完,外婆已经捧腹大笑起来,她摸了摸我的头,笑盈盈地说:“傻孩子,盐并不像米那样洗得干净的,它是遇水就溶的。”说完又大笑起来。
  这篇学生习作,初初看来,全文叙述清楚具体,某些细节写出了童趣。但仔细推敲,却发现文章充斥着“无我”的观察和描述:且不管文章写的是真是假,盐撒在地上,五岁的孩子会马上用水来冲洗吗?奶奶不是正在煮菜急着用盐吗?借水龙头给“我”的奶奶会不问我干什么吗?这些细节,这些叙述,明显就站不住脚。
  叶圣陶说过:“是依据平时的观察和认识来写呢,还是现买现卖,临时去观察和认识来写呢?回答大概是这样:多半依据平时的观察和认识,现买现卖的情形有时也有,但是光靠临时的观察和认识总不够。因为临时的观察认识不会怎么周到和真切。”[1]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并且是“有我”地观察,养成习惯,注意积累,有意识地加强观察力中的感知力、透视力、发现力、捕捉力,敏锐地捕捉事物的形状、色泽、音响、节奏、质地、温湿、气味等等。
  二、“无我”的感受——假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感情流露的表现,要反映广阔的生活,必须得对生活有真切的感受。有了丰富的感受,就能从生活中摄取写作的材料,强化写作动机,从而促使学生作文的顺利完成。作文中的感受,既包含丰富具体的感知,又包括真切强烈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感官的感知活动,才能获得事物的感性印象,产生具体的感受。也只有全情投入,才可能对外界事物有真切的感受。学生作文需要有感受,有体验,才能激发写作动机,丰富写作材料,把作文写好。
  但关键又在于学生的作文当中,充斥了太多“无我”的感受,他的感受是假的,不是发自内心的,是借用了别人的。从文章前后来说,这种“无我”的感受站不住脚,显得别扭或生硬。这种感受不是发自内心的,没有经历自己情感的同化,没有经过自己思想的过滤,显得虚假、漠然。这种简单的“复制”他人的感受,是不可能打动读者的。如学生小昕的习作片段:
  ……有一次,我们每人要买一本统一的练习,晚上,他打电话给我,问我买到没,我说没,他就帮我去买,结果他跑了几家店都没买到,最后上课怕我被老师骂,竟把自己的那本给我,自己挨骂。我本以为他是自己也没买到,顺便才帮我买,后来才知道他是专程为我去买的……
  在这种材料中,小作者显然缺乏自我的感受:他怎么知道同学马上愿意为我跑书店?而且跑了四、五家?他又怎么知道对方是那样的了解自己?这些感受似乎是缺乏生活基础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要进行“有我”的感受,还得从现实生活入手,只有深切地关注现实生活,积极投入,才可能提高自己的感受力。此外,还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感受格局,增加感受的深度、广度、厚度,努力在生活中捕捉属于自己的独到感受。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有了深切的正确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很好的材料了。”[2]
  三、“无我”的联想——空
  联想和想像其实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有观察,有记忆,并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是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也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比如说相应的意识训练、广度训练、敏捷性训练、努力储存丰富的事物表象等。我们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联想、想象力,否则其语文学习将大打折扣,但反映到学生作文上面,我们却往往发现,学生作文中,有太多的不是联想、想像,而是假想,即虚假的堆砌。其最大的特质,是失却了生活的真实记录、观察、积累,是凭空捏造的,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还是看看学生小源的一篇习作:
  我想,他为什么要拿着一份文件去酒楼里面呢?于是,我和同学说:“各位帅哥美女们,不如去吃东西吧,我很饿。”经过大家的允许后,我带大家去了酒楼对面的小吃馆里吃东西。我坐在窗户旁边看着爸爸在干嘛。同学们看到我有点奇怪之后,就问我:“你干嘛那么疑神疑鬼啊?”我说:“没事,我只是想闻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各种小吃都来了后,都抢着吃,好像几天没吃饭那样。我不管他们狼吞虎咽了,继续望着窗户,仔细观察着爸爸的一举一动。后来,谈好生意后,他们开了一瓶红酒在喝,我看见爸爸的杯子里装满了酒,客人好像在说,如果我爸爸可以在一分钟内喝光这杯酒,那么以后他只和这一间公司合作,爸爸二话不说就喝了。客人继续给爸爸倒酒,到了最后,爸爸醉了。我终于理解爸爸为什么每天都醉醺醺。   这样的事情,也许在小源的生活里有发生,但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既然隔着窗,隔着街,怎么知道客人是在要求父亲一分钟内喝完酒呢?学生调动了所谓的联想和想像:父亲醉,联想到他谈生意;想像父亲喝酒的情形。但是,这只是假想,不太符合生活的实际。这又是学生编造的假场面、假场景。
  联想是积极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它遵循的是生活基础和观察积累。比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人家,是一系列符合生活真实和情味的心理活动。假想则不然,它完全丢掉了生活的真实,丢掉了观察的基础,凭空捏造,天马行空。这样浮躁的文风,是不应鼓励的。所以说,要求学生联想,并非引导学生假想,而是要紧抓生活的源头,去掉浮华虚诞。教育前辈们曾说过:“就是有时是根据作者的想象,而所记述的是假设的情形,但想象也不是凭空妄造,须有相当的经验做根据。”[3]
  四、“无我”的表达——矫
  作文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的认识过程,这当中强调的是“有我”、“自我”、而非“无我”。但在实际作文训练中,学生作文恰恰充斥了“无我”的表达,主要表现在借别人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悟感受,或借别人的故事抒发他人的感情,就是缺乏自我,没有自己的故事,没有自己的感情,没有自己的体会。这样的表达,始终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借别人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悟感受,简称为“借他事抒我情”,主要形式为一个故事一段感悟,但这个故事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开头语就是“我看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紧接着把那个故事搬出来,然后就是假装抒发自己的情感,“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真的觉得……”,通篇写下来,属于自己的话没几句,纯粹就是抄一则课外故事,或杂志上的,或网上的,这种偷懒方式害人不浅,因为学生并没有自己开动脑筋,没有琢磨整篇作文的整体构思过程,什么取材、组材、立意等,统统顾不上,也懒得去琢磨,久而久之,始终是不会写作文。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借他事抒他情”,基本模式是借他人的故事抒发他的情感,或者在他人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这种模式更加可以偷懒,它既不是读后感,也不是杂文,纯粹就是简单意义上的复制粘贴,躺在别人的故事里,喜怒哀乐始终是他人的,抒发的是他人的情感,表达的是“无我”的文字堆砌。
  语文教育前辈们曾说过:“文章是傳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给别人的东西。倘然自己本来并无这样的意思和情感,当然不应该作表示这样的意思和情感的文章,不然便说诳了。”[4]学生作文中“无我”的表达,纯粹就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并非诚实的、自己的话,这样练来是无益且无聊的。这种矫情做作、空话假话连篇的写法,会害了学生,所以必须杜绝。
  参考文献:
  [1][2]叶圣陶著《怎样写作》中华书局2007年版,P50,P119,P50,P12。
  [3][4]夏丐尊、刘薰宇著《文章作法》中华书局2007年版,P1,P123。
其他文献
空间数据安全是GIS系统安全的核心,本文以烟草GIS系统为例,对空间数据安全的体系和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数据安全体系框架的研究   传
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经济的增长更加倾向于知识的增长,知识要素的重要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愈发明显,这和传统的经济增长明显不同。知识溢出是一种知识扩散的方式,区域之
世人常感叹:活得累、忙得累。人L累的感受看.有的是体累。有的是心累;从累的内容看,有无私奉献的累,有理想追求的累。也有无为的累,贪婪的累等等。因止匕,累不累,为谁累,必须有一个界定
近30年来,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空间的无序开发、生态和环境的恶化、资源压力的加大等问题,影响着我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合理配置人类活动
工业化革命以来,CO2等温室气体大量的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受到了全球的重点关注,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成了国际社会和学界研究的对象,也成了各国发展的方
拓扑分析是GIS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地理要素之间拓扑关系的处理、检查、构建和分析等过程。广义的拓扑分析具有较为广泛的内涵与外延,涉及空间数据操作、空间数据质量、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数学学习的效率。本文主要从数学授课、数学习题以及数学复习三个方面论述了问题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问题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授课过程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授课过程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才能起到较好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以实施7年的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免耕长期定位试验场为对象,研究免耕条件下土壤总碳、有机碳、无机碳储量以及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变化,为进一步评价免耕
区域竞争力成为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设中原经济区,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事关中原地区人民的福祉,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