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政收入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支柱项目。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历经多次改革,已逐渐形成一个税收项目合理、税收流程规范、税收管理严格、税收监管到位的财政税收体系。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预算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细化和完善。财政税收制度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创新思维下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用新的税收理念、新的征税办法、新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财政税收体制。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必要性;解决对策
前言
相比于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对财政的依赖度更高,所以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教文卫事业的全面发展,都要求财政税收体系再次进行改革,通过财政手段集中配置社会优势资源,实现居民收入的合理分配,构建自动稳定的市场调节机制。引进国际先进的财政税收管理经验,结合我国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适用于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现在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最根本的是转变观念,将创新思维引入体制改革工作中。期待创新思维下经过革新的财政税收体制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发展上,深化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强化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推动我国财政体系科学化、合理化的建设进程;从社会进步角度上说,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能够集中社会资源改善民生工程,通过对税率的调整缩小公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加快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是实现了财政支出体制的完善。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管理制度,开展财政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了财政管理的成效,优化了支出的结构,逐步实现了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尤其是大力增加在公共基础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加快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二是实现了预算体制的优化。通过改革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提升了预算监督体制的实效。通过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单一账户制度以及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等,提升了预算体制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规范性运作。三是实现了税制的转型。全面完成了增值税与所得税改革,形成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新型流转税体系,从具有鲜明计划经济特色的产品税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流转税制转变,保障了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提升了各级政府的执行力。
三、当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财税管理的性质要求财政税收管理工作者具有相对稳定性,然而当前一些地方的财税管理工作者事实上主要是上级领导指派的或者兼职的。一遇到更换领导,财税管理工作者必然也会跟着被更换,使财政管理工作缺少稳定性。
2.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由于分税制体制尚不够健全,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尚在建立之中,财政对于地区以及城乡差距所具有的调节能力相当有限。
3.预算体制覆盖面过窄。相对于税收体制以及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而言,随着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一些实质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造成目前的税收体制改革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实际发展。
4.资金效益亟待提升。当前一些地方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措施带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比如,尽管已经实施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但只是把收入资金与支出资金简单地进行分开拨付,但实际上依然是收入与支出在一条线上运行,再加上一部分专项资金一定要经过层层申报与拨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资金使用的效益。四、创新思维下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对策
1.全面改革现有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财税工作要达成既定之目标,主要还需依赖于财税管理体制。鉴于一直以来财税管理部门存在着重收入和轻管理的思想,这就需要在财政税收管理过程中提升法律的权威性,减少人为的影响。要形成规范化的财税管理秩序,建设一种人心思齐、和谐统一的财政税收管理体系。所以一定要切实改革以往传统意义上的财税管理体系,形成能够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财税管理新型体制。
2.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要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从而规范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充分界定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责任,健全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要依据财权和事权相适应之原则,更好地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对于全国性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具备调节收入分配性质支出上的责任,主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而地区性的公共服务支出上的责任,则由地方政府承担;对于具备跨地区性质的公共服务上的支出则应分清主要和次要的责任,这就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来共同承担。要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之规模,提高对于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程度,这样一来就能减少财政税收管理的层次,提升行政效率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益,从而切实规范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3.科学确定财税收支的范围。应当依据优化、高效与服务之原则,充分明确财税管理的范围。要明确财税管理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各级财税管理部门能够行使职责之权利,扩大财税管理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应当结合财税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之实际,逐步将财税管理的收入纳入到预算管理之中,全力调整易导致财政税收税源转移以及跨区域之间分配不公之状况。要兼顾中央宏观调控需求与地方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上的积极作用,降低市场等因素对于区域间财税收入转移之影响,实现我国财税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改革预算体制。要形成专门化的预算编制管理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等,把国家的中长期预算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健全两者相互协调的新型国家预算管理体系。要不断扩大包含经常性预算、资本性预算等在内的复式预算的范围,形成复式预算体系。要强化国家复式预算体系建设、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本的经营等,把全部财政性收入都纳入预算的框架当中,形成更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
5.提升财税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财税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前提是改革、完善与创新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不断强化财政税收所具有的管理职能,全力加快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依据全面、科学、规范、精细之原则,充分整合财税资源,把全部财税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之中,从而提升财税管理的公开性、完整性以及透明度。
结语
改革与发展是国家进步永恒的主旋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其特殊性:这不单是经济领域的税收体制改革,同样是政治领域政府职能转变的配套工作。财政税收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首先要十分重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原来的财政税收征收制度和征收方法进行改进。创新思维下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要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证券市场的改革等多方面举措,同时注意吸收国际上最先进的财政税收管理经验,切实转变财政税收征管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娥.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0)
[2]汤启亮.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必要性;解决对策
前言
相比于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对财政的依赖度更高,所以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教文卫事业的全面发展,都要求财政税收体系再次进行改革,通过财政手段集中配置社会优势资源,实现居民收入的合理分配,构建自动稳定的市场调节机制。引进国际先进的财政税收管理经验,结合我国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适用于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现在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最根本的是转变观念,将创新思维引入体制改革工作中。期待创新思维下经过革新的财政税收体制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发展上,深化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强化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推动我国财政体系科学化、合理化的建设进程;从社会进步角度上说,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能够集中社会资源改善民生工程,通过对税率的调整缩小公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加快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是实现了财政支出体制的完善。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管理制度,开展财政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了财政管理的成效,优化了支出的结构,逐步实现了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尤其是大力增加在公共基础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加快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二是实现了预算体制的优化。通过改革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提升了预算监督体制的实效。通过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单一账户制度以及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等,提升了预算体制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规范性运作。三是实现了税制的转型。全面完成了增值税与所得税改革,形成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新型流转税体系,从具有鲜明计划经济特色的产品税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流转税制转变,保障了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提升了各级政府的执行力。
三、当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财税管理的性质要求财政税收管理工作者具有相对稳定性,然而当前一些地方的财税管理工作者事实上主要是上级领导指派的或者兼职的。一遇到更换领导,财税管理工作者必然也会跟着被更换,使财政管理工作缺少稳定性。
2.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由于分税制体制尚不够健全,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尚在建立之中,财政对于地区以及城乡差距所具有的调节能力相当有限。
3.预算体制覆盖面过窄。相对于税收体制以及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而言,随着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一些实质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造成目前的税收体制改革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实际发展。
4.资金效益亟待提升。当前一些地方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措施带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比如,尽管已经实施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但只是把收入资金与支出资金简单地进行分开拨付,但实际上依然是收入与支出在一条线上运行,再加上一部分专项资金一定要经过层层申报与拨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资金使用的效益。四、创新思维下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对策
1.全面改革现有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财税工作要达成既定之目标,主要还需依赖于财税管理体制。鉴于一直以来财税管理部门存在着重收入和轻管理的思想,这就需要在财政税收管理过程中提升法律的权威性,减少人为的影响。要形成规范化的财税管理秩序,建设一种人心思齐、和谐统一的财政税收管理体系。所以一定要切实改革以往传统意义上的财税管理体系,形成能够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财税管理新型体制。
2.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要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从而规范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充分界定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责任,健全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要依据财权和事权相适应之原则,更好地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对于全国性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具备调节收入分配性质支出上的责任,主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而地区性的公共服务支出上的责任,则由地方政府承担;对于具备跨地区性质的公共服务上的支出则应分清主要和次要的责任,这就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来共同承担。要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之规模,提高对于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程度,这样一来就能减少财政税收管理的层次,提升行政效率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益,从而切实规范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3.科学确定财税收支的范围。应当依据优化、高效与服务之原则,充分明确财税管理的范围。要明确财税管理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各级财税管理部门能够行使职责之权利,扩大财税管理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应当结合财税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之实际,逐步将财税管理的收入纳入到预算管理之中,全力调整易导致财政税收税源转移以及跨区域之间分配不公之状况。要兼顾中央宏观调控需求与地方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上的积极作用,降低市场等因素对于区域间财税收入转移之影响,实现我国财税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改革预算体制。要形成专门化的预算编制管理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等,把国家的中长期预算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健全两者相互协调的新型国家预算管理体系。要不断扩大包含经常性预算、资本性预算等在内的复式预算的范围,形成复式预算体系。要强化国家复式预算体系建设、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本的经营等,把全部财政性收入都纳入预算的框架当中,形成更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
5.提升财税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财税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前提是改革、完善与创新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不断强化财政税收所具有的管理职能,全力加快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依据全面、科学、规范、精细之原则,充分整合财税资源,把全部财税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之中,从而提升财税管理的公开性、完整性以及透明度。
结语
改革与发展是国家进步永恒的主旋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其特殊性:这不单是经济领域的税收体制改革,同样是政治领域政府职能转变的配套工作。财政税收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首先要十分重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原来的财政税收征收制度和征收方法进行改进。创新思维下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要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证券市场的改革等多方面举措,同时注意吸收国际上最先进的财政税收管理经验,切实转变财政税收征管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娥.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0)
[2]汤启亮.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