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重要栖息地清节洲水域鱼类群落结构

来源 :生物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清节洲水域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为了解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4月、7月、10月和2018年2月对该水域鱼类群落进行了季节性调查.调查共采集鱼类38种,隶属于5目8科29属,其中鲤科鱼类占优势,占总种类数的68.4%.相对重要性指数结果显示鱼类群落优势种为贝氏(餐)(Hemiculter bleekeri)、似鳊(Pseudobramasimony)、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和刀鲚(Coilia nasus).按生活习性划分,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78.9%;在空间上,中上、中下和底层鱼类分布较为均衡,占总种数的比例依次为36.8%,28.9%和34.2%;从食性上划分,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较多,分别占总种数的44.7%和39.5%.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依次分别为0.820~1.711,0.601?0.981,1.640?3.423和0.249?0.59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除春夏季与秋冬季的Margalef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指数在时间和空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区域鱼类群落呈现物种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小型化的趋势.因此,建议加强该水域鱼类资源的监测和保护,以维护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江豚栖息地的适合度.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对烟气流动的模拟难以实现.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可视化技术,对图纸的平面二维空间设计思维模式进行深化发展,本文以寒冷地区烟气流动为实例,分析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