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倡导,为人类最终从科学的角度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带来了新希望。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大量死猪投入黄浦江事件;禽流感(H7N9)的蔓延,到目前(4月23号)已确诊108例,死亡22人;值得深思。作为中学科学教师,渗透环境意识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探索了在中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环保理念、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理念。重点从科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雾霾;H7N9
【中图分类号】G630
一、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活。近年来,全国各地雾霾天气频现,特别中东北部地区空气质量不断不断恶化,多地PM2.5频繁爆表,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成长初期就接受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会减少许多破坏环境的事情,而通过中学科学教育培养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最好不过的一个途径。
二、环境意识的内涵与层次
环境意识既包括理论认识,也包括实践技能,是一个从认识环境到养成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的统一体。参照环境教目标的分类,我们提出环境意识的层次:一是知识,即对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各种经验和基本理解。二是态度,有关环境的价值观念,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的动机。三是评价,即对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评价与保护的意向。四是行动,即利用有关技能,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习惯和有效途径。
三、深化环境教育,建设生态家园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绿色化学”理念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有新的理念,具备绿色意识才会产生积极效果。这样才能做到在日常教学中时时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渗透环境教育,在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目的地施以环境教育。
2、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还需要实验绿色化学设计。绿色化学特点就是:①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③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度选择性、极少副产品,甚至实现零排放;④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⑤满足“价廉物美”的传统标准。近几年来,教师在教学中也逐步意识到在实验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实验排放的“三废”进行控制和治理,从而可以使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形成。
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在常规教学和实验改进中,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与化学教育的始终,使化学实验绿色化。下面是对八年级科学二个化学实验的改进;
(1)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①B装置是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实验过程】
步骤一: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步骤二: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拓展应用】
小芳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他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2).如下甲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66克10%的盐酸(密度为1.1克/厘米3)。
(1)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10%的盐酸6毫升,这是微型实验中盐酸用量的多少倍?
(3)“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乙图实验装置中的。(填字母)
3、社会实践中的环境保护教学
科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边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1)家校结合,全民参与开展绿色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让学生增强环保情感的有效手段,如利用3月12日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六一五”世界环境日出一期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等。
(2)做一个生态文明人,把“绿色”播撒到社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学生深深意识到:环境保护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3)指导学生进行环境治理探究
向学生介绍当今环境热点问题并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为什么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雾霾天气形成原因?禽流感(H7N9)的危害等。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环境科学有关知识,发展的环保技能,提高的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初步解决实际环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注重绿色教育,并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环保的主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让全社会都关注环境问题,这是我们持续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晓莉.让绿色化学走进中学化学教学课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班),2006,S1
[2]周仕凭.深化环境教育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教育,2013.0102,
[3]王煜.在中学化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4]王凡.微型化学实验主题论坛的设计与实践,化学教育,2013,2,
关键词: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雾霾;H7N9
【中图分类号】G630
一、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活。近年来,全国各地雾霾天气频现,特别中东北部地区空气质量不断不断恶化,多地PM2.5频繁爆表,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成长初期就接受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会减少许多破坏环境的事情,而通过中学科学教育培养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最好不过的一个途径。
二、环境意识的内涵与层次
环境意识既包括理论认识,也包括实践技能,是一个从认识环境到养成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的统一体。参照环境教目标的分类,我们提出环境意识的层次:一是知识,即对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各种经验和基本理解。二是态度,有关环境的价值观念,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的动机。三是评价,即对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评价与保护的意向。四是行动,即利用有关技能,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习惯和有效途径。
三、深化环境教育,建设生态家园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绿色化学”理念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有新的理念,具备绿色意识才会产生积极效果。这样才能做到在日常教学中时时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渗透环境教育,在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目的地施以环境教育。
2、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还需要实验绿色化学设计。绿色化学特点就是:①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③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度选择性、极少副产品,甚至实现零排放;④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⑤满足“价廉物美”的传统标准。近几年来,教师在教学中也逐步意识到在实验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实验排放的“三废”进行控制和治理,从而可以使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形成。
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在常规教学和实验改进中,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与化学教育的始终,使化学实验绿色化。下面是对八年级科学二个化学实验的改进;
(1)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①B装置是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实验过程】
步骤一: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步骤二: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拓展应用】
小芳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他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2).如下甲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66克10%的盐酸(密度为1.1克/厘米3)。
(1)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10%的盐酸6毫升,这是微型实验中盐酸用量的多少倍?
(3)“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乙图实验装置中的。(填字母)
3、社会实践中的环境保护教学
科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边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1)家校结合,全民参与开展绿色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让学生增强环保情感的有效手段,如利用3月12日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六一五”世界环境日出一期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等。
(2)做一个生态文明人,把“绿色”播撒到社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学生深深意识到:环境保护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3)指导学生进行环境治理探究
向学生介绍当今环境热点问题并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为什么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雾霾天气形成原因?禽流感(H7N9)的危害等。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环境科学有关知识,发展的环保技能,提高的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初步解决实际环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注重绿色教育,并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环保的主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让全社会都关注环境问题,这是我们持续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晓莉.让绿色化学走进中学化学教学课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班),2006,S1
[2]周仕凭.深化环境教育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教育,2013.0102,
[3]王煜.在中学化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4]王凡.微型化学实验主题论坛的设计与实践,化学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