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达成心理健康的措施和途径有很多,有"挫折教育"、"情感教育"、"情景教育"、"成功教育"和"激励教育"等等。本问简述了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为达成"心理健康"目标的措施之一"挫折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挫折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体质教育思想”、“技能教育思想”的影响,工作中容易忽视或不能更好地完成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为此,建立和谐、安全、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学习目标与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社会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皇帝”或“公主”,都是在父母全方位的呵护下成长,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苦或挫折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或引导学生去体会“挫折”,对他们健康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一、“挫折教育”的界定
“挫折教育”是指通过设置外界挫折情景使学生获得挫折经验和体验,以增强其心里承受挫折及抗挫折的能力而进行的有关教育活动。
二、“挫折教育”与体育教学关联的相关分析
当代社会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在中学时培养遭遇挫折的正确心态和预防心理障碍的良好心理素质,就成了目前中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能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一个全方位、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合作,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更应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1、学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将受到诸如知识、能力、智力水平、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阻碍,这些外部、内部的障碍因素,时而单独出现,时而同时并存,形成多种挫折状态,并通过学生的行为直接影响活动的结果。比如,在学习跨栏内容时,会有些学生不敢跨,怕伤到自己。这时,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就应开动脑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的训斥学生,而要在教学情境上引导他们,并与现实生活中的实景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只要学生成功的跨出一次,他就可以克服胆怯心理。
2、挫折对学生行为和活动结果具有双重影响。在学生中出现的挫折行为和结果既可能有积极意义,又可能有消极影响。对挫折抱有积极的态度,并有较强的忍受力,挫折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它能磨炼人的意志,强化人们百折不饶、知难而进、奋发进取的勇气,提高人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如果对挫折持有消极的态度或挫折忍受力较低的话,挫折会使人受到较大的精神折磨,表现出攻击、固执、倒退、冷漠等行为,并影响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易形成自卑、怯懦的特性。它还会使人变得意志消沉、垂头丧气、失去自信,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因此,如何发挥挫折的积极因素,使其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挫折教育的关键问题。体育教育恰恰具有在困难中不断进步与成功,并进一步挑战新的困难的特点,所以,有效地运用体育教学进行挫折教育,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
三、体育教育过程中如何创设挫折情景
如何在体育课堂上发挥挫折教育的最佳效果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适度批评。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错误,如整队时讲话,着装不符合要求,练习不认真,比赛不遵守比赛规则等等,对这些现象给予适当批评,有利于他们养成正视自己、容忍挫折的品格。而不能一味的表扬,太多的表扬会对中学生起到负面的影响。
2、增加劳累。现在的学生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几乎和劳累无缘,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务活一点都不做,在学校里参加劳动也少,有的学生甚至连走路都很少,始终表现出弱不禁风的样子。这就容易形成好逸恶劳、怕苦怕累、个性脆弱等不良品质。因此,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学生不愿意练、怕练的内容,如耐久跑中的3000米、5000米等,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多组,每组发一根跳绳或者其他辅助器材,当有同学坚持不下来时,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最终全组都能到达终点。通过这种方式要求学生不断克服体力和精神上的困难或障碍,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
3、设置困难。由于溺爱,诸事由父母包办代替,所以学生很少遇到困难,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回避,或请亲朋好友帮忙,结果造成学生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胆小怕事,不善于克服困难。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如田径的跨栏,体操的单、双杠,支撑跳跃中的跳箱等,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让他们懂得如何迎接困难和挫折的挑战,以适应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
4、创造挫折。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学比赛的胜负来教育学生。胜利的体验是教育,而失败的体验则是更宝贵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胜负观的教育尤为重要,正确对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在失败中找教训,不被失败吓倒,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与失败,振奋精神,永远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
四、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案例
1、田径教学。在田径教学中,长跑往往是学生们最害怕和最薄弱的项目,而这个项目恰恰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最佳手段。训练前,最好先上一堂专门的理论课,向学生介绍“极点现象”和“第二次呼吸”等原理,让学生事先知道长跑中的痛苦感觉是正常的,只要咬牙坚持一会儿就可克服。
2、体操教学。在体操教学中,如支撑跳跃项目,很多女生一开始都不敢跳。此时,教师就要注意从思想上循循诱导,做好鼓励工作。用“敢拼就会赢”等口号激励大家,再加上得力的技术教学和保护措施,往往一节课下来,90%以上的学生都能跳过去。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
3、武术教学。在武术中,蹲马步是一个很好的磨难教育手段。很多同学刚学马步时,没蹲到半分钟,就觉得疼痛难忍,纷纷站起。这是教师可以告诉他们,蹲马步时间的长短,其实是与意志和毅力密切相关的。告诉学生,那些他们所崇拜的武林高手都是从蹲马步开始的。
4、队列教学。在队列训练中,我们可以利用立正的定型训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磨难教育。当学生累时,我们可以用邱少云的事迹去教育他们,并且用自己以身作则的示范带动大家。在强调手必须紧贴着两侧时,可以让他们的手指夹住纸条,要求他们纸条不能掉下来。如此训练,虽汗流浃背,许多学生还是能坚持下来。
总之,良好的教育并不在于尽力保护学生免受挫折,而是创设和安排适宜的教育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障碍后才取得成功。因此,在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標准》实施的今天,为实现心理健康领域目标,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所养成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应对所面临的困难,更加出色地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
关键词:体育教学挫折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体质教育思想”、“技能教育思想”的影响,工作中容易忽视或不能更好地完成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为此,建立和谐、安全、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学习目标与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社会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皇帝”或“公主”,都是在父母全方位的呵护下成长,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苦或挫折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或引导学生去体会“挫折”,对他们健康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一、“挫折教育”的界定
“挫折教育”是指通过设置外界挫折情景使学生获得挫折经验和体验,以增强其心里承受挫折及抗挫折的能力而进行的有关教育活动。
二、“挫折教育”与体育教学关联的相关分析
当代社会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在中学时培养遭遇挫折的正确心态和预防心理障碍的良好心理素质,就成了目前中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能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一个全方位、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合作,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更应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1、学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将受到诸如知识、能力、智力水平、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阻碍,这些外部、内部的障碍因素,时而单独出现,时而同时并存,形成多种挫折状态,并通过学生的行为直接影响活动的结果。比如,在学习跨栏内容时,会有些学生不敢跨,怕伤到自己。这时,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就应开动脑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的训斥学生,而要在教学情境上引导他们,并与现实生活中的实景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只要学生成功的跨出一次,他就可以克服胆怯心理。
2、挫折对学生行为和活动结果具有双重影响。在学生中出现的挫折行为和结果既可能有积极意义,又可能有消极影响。对挫折抱有积极的态度,并有较强的忍受力,挫折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它能磨炼人的意志,强化人们百折不饶、知难而进、奋发进取的勇气,提高人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如果对挫折持有消极的态度或挫折忍受力较低的话,挫折会使人受到较大的精神折磨,表现出攻击、固执、倒退、冷漠等行为,并影响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易形成自卑、怯懦的特性。它还会使人变得意志消沉、垂头丧气、失去自信,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因此,如何发挥挫折的积极因素,使其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挫折教育的关键问题。体育教育恰恰具有在困难中不断进步与成功,并进一步挑战新的困难的特点,所以,有效地运用体育教学进行挫折教育,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
三、体育教育过程中如何创设挫折情景
如何在体育课堂上发挥挫折教育的最佳效果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适度批评。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错误,如整队时讲话,着装不符合要求,练习不认真,比赛不遵守比赛规则等等,对这些现象给予适当批评,有利于他们养成正视自己、容忍挫折的品格。而不能一味的表扬,太多的表扬会对中学生起到负面的影响。
2、增加劳累。现在的学生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几乎和劳累无缘,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务活一点都不做,在学校里参加劳动也少,有的学生甚至连走路都很少,始终表现出弱不禁风的样子。这就容易形成好逸恶劳、怕苦怕累、个性脆弱等不良品质。因此,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学生不愿意练、怕练的内容,如耐久跑中的3000米、5000米等,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多组,每组发一根跳绳或者其他辅助器材,当有同学坚持不下来时,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最终全组都能到达终点。通过这种方式要求学生不断克服体力和精神上的困难或障碍,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
3、设置困难。由于溺爱,诸事由父母包办代替,所以学生很少遇到困难,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回避,或请亲朋好友帮忙,结果造成学生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胆小怕事,不善于克服困难。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如田径的跨栏,体操的单、双杠,支撑跳跃中的跳箱等,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让他们懂得如何迎接困难和挫折的挑战,以适应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
4、创造挫折。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学比赛的胜负来教育学生。胜利的体验是教育,而失败的体验则是更宝贵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胜负观的教育尤为重要,正确对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在失败中找教训,不被失败吓倒,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与失败,振奋精神,永远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
四、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案例
1、田径教学。在田径教学中,长跑往往是学生们最害怕和最薄弱的项目,而这个项目恰恰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最佳手段。训练前,最好先上一堂专门的理论课,向学生介绍“极点现象”和“第二次呼吸”等原理,让学生事先知道长跑中的痛苦感觉是正常的,只要咬牙坚持一会儿就可克服。
2、体操教学。在体操教学中,如支撑跳跃项目,很多女生一开始都不敢跳。此时,教师就要注意从思想上循循诱导,做好鼓励工作。用“敢拼就会赢”等口号激励大家,再加上得力的技术教学和保护措施,往往一节课下来,90%以上的学生都能跳过去。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
3、武术教学。在武术中,蹲马步是一个很好的磨难教育手段。很多同学刚学马步时,没蹲到半分钟,就觉得疼痛难忍,纷纷站起。这是教师可以告诉他们,蹲马步时间的长短,其实是与意志和毅力密切相关的。告诉学生,那些他们所崇拜的武林高手都是从蹲马步开始的。
4、队列教学。在队列训练中,我们可以利用立正的定型训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磨难教育。当学生累时,我们可以用邱少云的事迹去教育他们,并且用自己以身作则的示范带动大家。在强调手必须紧贴着两侧时,可以让他们的手指夹住纸条,要求他们纸条不能掉下来。如此训练,虽汗流浃背,许多学生还是能坚持下来。
总之,良好的教育并不在于尽力保护学生免受挫折,而是创设和安排适宜的教育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障碍后才取得成功。因此,在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標准》实施的今天,为实现心理健康领域目标,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所养成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应对所面临的困难,更加出色地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