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检查面临的重点问题及反窃电措施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han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能的失窃,首先给供电企业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给用电对象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本文以下对用电检查面临的重点问题以及反窃电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对目前电能供应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加强;用电检查;避免损失;窃电问题;反窃电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5-0061-02
  电力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供应之一,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用电对象的检查工作是确保持续稳定供电的重要措施,成为当前电力部门的工作重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用电检测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窃电技术也是有“长足的进步”,并呈现出窃电主体多元化、切点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在社会中发生的窃电案件数量愈发增多。电能的失窃,首先给供电企业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给用电对象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本文以下对用电检查面临的重点问题以及反窃电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对目前电能供应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用電检查现状剖析
  1.1 窃电事件数量增多、情节复杂
  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窃电事件中也有体现,近期出现的窃电事件中,当事人所使用的手段和技术与传统的违约用电相比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与提高”,造成犯案的情节越来越复杂,其发展势头呈现上升趋势。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窃电的人员有原来相对独立的个体、高耗电企业转变成为团体作案的形式,所带来的危害和涉及到的面积也是越来越大。
  1.2 窃电技术愈发先进
  在传统的窃电事件中,当事人窃电的主要手段有私拉电线、破换电表使其丧失记录效用或者在电表箱内直接接电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窃电主体对于窃电的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多样,并更加具有科技含量,比如:利用遥控窃电器和升流器,能够轻松完成对电能的窃取,在插卡式的电表中使用非法写卡处理的IC卡片,逃避缴费,通过对高科技的引进,对电能的窃取行为更加的隐秘、高科技,这些给窃电案件的侦破增加了难度,从侧方面会助长窃电事件的发生。
  1.3 窃电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从理论上,电力部门不断地加大用电检查的力度、努力提升用电检查技术,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电力企业仅仅给自身技术的提高以足够的重视,对于窃电行为的惩治力度远远不够。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利用、惩处制度的缺陷以及执行力度的不足,都会助长窃电者的嚣张气焰,有一小部分电力设施产权人,更是出现了暴力阻止用电检查的行为,严重影响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促使窃电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2 用电检查面临的重点问题
  2.1 窃电时效性强,证据收集困难
  电能的供应流程与其他物质能源的供应有所区别,在其生产、运输以及销售和使用过程是同时进行的,造成窃电行为与其他偷窃行为的差异表现:首先,窃电行为在很难在现场找到物证,只要窃电行为停止,物证就消失;第二,窃电行为的辅助工具一般小巧、轻便,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第三,电能的窃取和使用消耗是同时进行的,并不能对其进行储存;第四,物证难以收集,造成明知道存在窃电行为但却不能处罚。
  2.2 用电检查人员不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电力部门属于事业单位,也就是俗话说的“铁饭碗”,其中人员是比较固定的,并因其待遇优厚、发展稳定等优势,导致其内部多为凭借社会关系进入的,通过正常途径、具有较高业务素质水平的人员难以进入其中,发展下来,首先是人员配备上出现紧缺,尤其是相对“吃苦受累”的部门,还有就是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相对低下,这给用电检查工作增加了在人员配备方面的难度。
  2.3 反窃电工作的成本不断加大
  如今,电力企业经过改革后有些企业已由原来的公有制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私有制性质。政府制定的一些反窃电措施已逐渐不能保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自身经济利益和权益。这就使得电力企业反窃电成本增高,同窃电损失相比,有些企业选择对窃电行为放任不管,窃电行为不但得不到抑制,反而越来越多。
  3 电力企业加强反窃电能力的措施
  3.1 同步开展窃电预防和用电检查工作
  实现窃电预防和用电检查工作的同步开展,用电企业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坚持两者同步开展,相互辅助,促进打击窃电行为、维护供电服务目标的实现。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供电企业要制定科学完善的防窃电制度措施,对自身的硬件设施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升级,提高设备本身的反窃电性能。通过对供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窃电的难度,减少窃电事件的发生,进行硬件建设工作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大反窃电技术设备的资金投入,完成对反窃电队伍硬件的建设工作。在加强反窃电技术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个就是增大监控录像的覆盖面积,最终实现全面积、无死角覆盖,另一个就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供电、用电数据信息有效采集,利用线损分析与均价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电网运行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现象,进行进一步的调查,锁定窃电位置。
  其次就是加大对对窃电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情节严重的窃电事件,要严加惩处,对广大用电群众中,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促进窃电事件的发生率的有效下降。
  3.2 加强用电检查队伍建设工作
  无论是利用先进的技术理论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查处,还是利用硬件检查设备进行实地检查工作,都需要一定量的工作人员,并且受到窃电事件发生持续走高现象的影响,对于用电检查方面的人力投入必将不断的增大,故而要进行用电检查队伍建设工作,主要从俩个方面开展:
  首先,对窃电事件分地区、分级别进行查处,设置不同区域和层级的查处人员队伍,明确责任制度,使用电检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其次就是加强对从事用电检查工作的人员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其业务技能和认识觉悟,保证在开展用电检查过程中,公正执法、不徇私,对于检查的流程科学、处理手段正确。
  3.3 进行窃电事件法律惩处方面的建设工作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行为都要做到有法可依,对于窃电事件的处理方面,要完善其法律建设工作。对于窃电行为的法律惩处措施进行大力的宣传工作,鼓励人们对窃电行为进行举报,实现全面监控窃电行为,营造出一种全民打击窃电行为的社会风气。
  4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的供应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供电服务质量的保证是重点工作,而窃电事件的发生,严重地破坏了良好供电环境的形成,对供电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对其加以控制,以减少其对供电服务事业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供电系统的软件建设(积极开发研究新技术,加强对供电系统的监测)、硬件建设(加大对用电检查设备的投入,促进用电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队伍建设(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3个大方面的建设,能够有效地降低窃电事件发生的数量,提高电网供电服务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文兵.新时期用电检查面临的困境及反窃电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21):55-56.
  [2]傅杨青,康诗尧.对当代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和反窃电措施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25):196-197.
  [3]蔡月蓉.用电检查和反窃电工作中问题和对策剖析[J].科技资讯,2015(30):88-89.
  [4]王中亮,张永志,李珊,等.用电检查与反窃电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5):30-31.
其他文献
通过对伺服阀及其测试的简单介绍,引出了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对数字滤波技术的几种常用方法分析,了解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最后再通过实例来展示数字滤波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达到的高精度,高可靠性以及低成本的效果。
胎儿能否顺利分娩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三要素.当三要素正常并相互适应时,才能保证胎儿顺利娩出.为了改善产妇的产力、产道因素,1999年11月至2000年5月我科应用TD-200型电
摘 要 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大战略议题,倡导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当前我国低碳生活理念还处于启蒙阶段,从企业到个人的低碳环保意识都亟待加强。本文以校园为研究主体,探讨构建一种有效的低碳校园发展模式,通过开发校园碳资产,科学量化师生低碳行为并予以激励,旨在普及低碳知识,推行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致力于建立一种易于推广、富有成效且
0引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大约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这项技术在分离、检测和数据采集方面的整体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且完善的定性、定量工具。目前
对某些严重的复杂性断指(肢),急诊或一期手术往往无法再植,需行寄生再植,即将离断肢体的血管与身体其他部位血管吻合而寄生成活后,再行二期回植的方法[1].它的优点是最大限度
多弹头自动导航射频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及治疗后能实时用影像学手段进行观察,疗效确切等优点。我科1999年6月至2000年11月应用此项技术治疗肝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