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著名的广东省孙中山家族并不是翠亨村的原有居民,而是从外地迁来的。那么,翠亨孙氏上源及其源头在哪里?孙中山远祖略历如何?这些问题在孙中山去世后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实,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人对这些问题进行过调查研究,他们根据孙中山家族族谱记载、口碑传说、孙氏祖墓、孙中山先祖契据,确定孙中山家族的上源居地依次是香山县迳仔村、涌口村、东莞县上沙乡、员头山、南雄珠玑巷、杭州、南京、郑州管城,但因40年代有人著书提出孙中山家族的上源居地依次是香山县涌口门、增城、紫金县忠坝孙屋排、福建、江西宁都、河南陈留(今开封境内),致使“两说”维护者在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发生激烈争论,孙中山家族内部也出现不同意见,但经孙中山研究界和孙家内部的长期研究,最后认为“东莞说”真实可靠、“紫金说”穿凿附会。争论并未停息。笔者撰写此文,在廓清孙中山家族来源路线、揭示孙中山家族源于炎黄、华夏的同时,也希望能为有兴趣者指明基本的研究路向与路径。
关于翠亨孙氏的来源
关于翠亨孙中山家族的来源,《翠亨孙氏家谱》有较为详细的记述,该谱载:“始祖、二世、三世、四世祖俱在东莞县长(上)沙乡居住。五世祖礼赞公,在(由)东莞县迁居来涌口村居住,妣莫氏太安人,生下长子乐千、次子乐南。乐千居住左步()头,乐南居住涌口……兹于乾隆甲午年,十一世祖瑞英公即迁来迳仔村居住。”
除《翠亨孙氏家谱》对其来源有所记述外,孙中山本人及其亲人也对人谈过其家族的来源,孙家保存的清代地契对认识和了解孙中山家族来源也有帮助。
早在1919年夏,当美国人林百克在上海用英语问询孙中山是否出生于火奴鲁鲁时,孙中山用英语回答说:“其实我和我的几代近祖,的确是生在翠亨村里的。不过我家住在那里只有数代。我们的家庙,却在东江上的一个龚公村(译音)里。”(此为译文)通过这段英文答问,我们可以确定的只有两点:一是孙家在翠亨村只生活了数代,二是孙家祖祠所在的村庄,在Kung Kun(地区),属东江流域。由于这段答问中有一个尚需研究的地名Kung Kun,且徐植仁又将“村庄在Kung Kun(地区)”译成“Kung Kun村”,翻译不正确,故需先看其他资料,然后再予以解释。
1930年8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简称“国民党党史会”)为编辑《总理年谱长编初稿》,委派成员邓慕韩到广东收集资料。邓慕韩在孙中山侄孙孙满陪同下,约请党史会另一成员王斧一同前往翠亨村。他们访问了孙中山的胞姐孙妙茜,翻阅了《翠亨孙氏家谱》,不久,邓慕韩发表《总理故乡调查纪要》一文,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孙氏之先,居粤东莞县属长沙乡。至明代,其五世祖礼赞公与妣莫氏迁于香山现改中山县东镇涌口村;生二子,长乐千,次乐南(乐千分居左头)……爰及十一世祖瑞英公,于清代乾隆时,再迁镇内翠亨村边之迳仔。”并根据孙妙茜的口述提到:“总理之谱系,可得而考者,自十世祖始,至总理已十八世”,随后列出十世至二十世。王斧稍后又两次到翠亨村访问。1931年4月26日,国民党党史会成员钟公任又前往翠亨村调查孙中山的早年轶事,他也访问了孙妙茜。当时,他向孙妙茜提出翠亨“孙氏始祖自何处迁来中山县”的问题,孙妙茜的回答是:翠亨“孙氏始祖在东莞县。至五世始迁中山县。其后于此县中曾迁徙过一二处。至十四世始住翠亨村。”十四世即孙殿朝。1965年10月10日,翠亨孙氏族人孙锦言(谱名孙锦源,孙中山房亲)在接受访问时转述说:“妙茜姑太口述过,从前孙家是居住于迳仔朗()的,到翠亨建屋也极艰难。”孙锦言的转述虽与《翠亨孙氏家谱》关于孙氏迁居迳仔记载相合,但却给人一种感觉:十四世孙殿朝是由迳仔直接迁入翠亨村的。实际上,孙家是在十三世孙千时搬回涌口村,到孙千之子孙殿朝时又由涌口村迁居翠亨村的。关于这一点,可从乾隆八年(1744年)订立的《孙梅景等人卖田契》看出来,该契是孙千与堂叔孙廷尊合买其七世叔祖孙容窝在涌口村的遗田而与孙梅景等出卖者签订的。因涌口距迳仔或翠亨约11公里,如果孙千买田之前或之后不住在涌口村,他就无法管理和耕种所购买的涌口村祖尝田。孙妙茜之孙杨连合在1962年和1965年两次接受调查者访问时,也明确指出孙中山的十四世祖孙殿朝是由涌口村迁入翠亨村的,他说:“常听祖母(指孙妙茜)说:高祖殿朝公,最初由涌口村搬到翠亨村居住。”
另外,直接或间接证明孙中山家族来自东莞上沙乡、香山涌口村和迳仔村,与左头村孙族为宗亲关系的重要依据还有多件,如:1912年5月28日,孙中山、孙眉兄弟偕眷到迳仔祖坟祭祖,下午,又联袂到左头村孙氏祠堂拜伯祖会宗亲,并与宗亲合影3张作为纪念。再如上世纪30年代初,因孙科主持在迳仔一带修建中山纪念中学,孙氏族人乃于1931年夏秋之交,将原葬此地的属于翠亨孙氏五个房系的17座祖坟,一同迁葬到翠亨村东北约3里远的谭家山,集中安葬(孙中山之父孙达成墓因风水较佳,未作动迁,现仍在中山纪念中学校区内),形成谭家山孙族坟场等。
综观上述直接和间接证据可以看出,孙中山家族确实来自东莞上沙乡和香山涌口村,与分支左头村的孙族互为宗亲。其先祖在广东境内先后经历过四次搬迁活动,第一次是在明朝成化晚期,五世孙礼赞由东莞上沙乡迁居香山县涌口村;第二次是在清朝康熙前期,十一世孙瑞英由涌口村迁居迳仔村;第三次是乾隆八年(1743年)前后,十三世孙千搬回涌口村生活;第四次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四世孙殿朝由涌口村迁居翠亨村。
弄清孙中山家族在粤迁徙经历之后,我们就可以回过头来推断孙中山答林百克问的内容了。
由上述考证可以看出,孙中山答问中的Kung Kun应系Tung Kun之误,而地名Tung Kun即指东莞(县)而言。如此,则孙中山答问中的“村庄在Kung Kun(地区)”,应译为“村庄在东莞(县)”。在将Kung Kun校正为Tung Kun之后,就可以明显看出,孙中山本人也对人说过其家庭来自东莞。
关于上沙孙氏入粤始祖
上沙孙谱在《孙氏世系原序》中记载:“(孙固之)嫡孙常德公讳八郎,号员沙,仕元为杭州刺史,诰授奉议大夫。当元祚将衰,顺宗昏暗,刘福通、陈友亮(谅)、张士诚辈蜂起,生民涂炭,靡有宁居。公即洁身去乱,流寓于南雄之珠玑巷。建明,太祖定鼎金陵,世泰时和,河清海晏。公之长子贵荣公、次子贵华公、三子贵绍公、四子贵武公复迁宝安。贵荣公字子敬,居员头山,与我乡同邑,惟是;贵绍公字子厚,居三株竹,又名三多竹(祝);贵武公字子伦,居南海各府而各邑;贵华公字子贤,居上沙,遂为我乡之始祖,而实则本族之二世祖也。”又《孙氏世系辨(依前辈抄来)》等亦有类似记载。民国元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参加“自南雄珠玑巷迁来广东后,散居各处”的“广东孙族恳亲会”,及上沙乡孙族会后收到合影照片和会议传单之事,亦表明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与会者均承认其先祖系由南雄珠玑巷而来,其中,孙中山的先祖迁居东莞县的员头山和上沙乡。关于孙常德由南雄珠玑巷迁居东莞员头山和上沙乡之因,在1932年6月上沙乡代表孙绳武等《请修正总理始迁祖事迹》致国民党党史会驻广州办事处主任邓慕韩函中写道:“来粤始祖讳常德,号员沙……迁居珠玑巷,与东莞伯何真相公(公相)友善,〈何〉真公并慕其品学,聘为西席,旋相偕来粤,至东莞员头山乡,即何真公乡之右邻……常德公偕长子贵荣居员头山乡,未几,即雅爱敝上沙乡风景清幽,故一届暮年,即常颐养于上沙乡贵华公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