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浅析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对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可靠性从数学模型的角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矿井易燃区 防灭火监控系统 可靠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025-01
1、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我们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可知,人机系统则是由人、机、环境等子系统所组成的。在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中,“人”则是指参与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管理者、决策者和维护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正常运转的操作人员,以及由他们所引起的行为结果(如组织管理和各种规章制度等);而“机”则为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各种硬件设施(包括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动力、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网络、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设施、局部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监测系统等);对于“环境”来说,则是指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存在于矿井生产系统这个大环境中,是矿井生产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2、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存在的问题
2.1作业方式。矿井生产为多中段同时作业,中段之间缺少回风巷道,各中段之间采场排列位置不规范,加上爆破后二次破碎作业频繁,因此,采场间风流串联,烟尘污染严重。
2.2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网路。由于中段和采取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网路不健全,或由于风量调节设施不健全,对作业工作面不能实现按需分风,影响作业面的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效果,并造成风流浪费。
2.3开采方法。不少矿山开采方法多用空场采矿法,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没有充填或封闭,井下破碎硐室和集中放矿溜井等局部污染缺乏控制措施,容易造成入风系统风流污染。
2.4主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主扇总风压作用较薄弱的地带,在没有辅助扇对风流进行控制,容易受自然风压影响,造成风流混乱。如抽出式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中各通达地表的入风口和采空区、塌陷区之间,有可能风流反向,使入风道变为排风道。压入式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中各通达地表的排风井、塌陷区和中立的提升井之间也可使排风井变为入风井,烟尘倒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不严密,漏风风路太多,主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主扇过于集中,不能对全风路进行有效控制。
2.5矿井漏风严重,有效风量率低。抽出式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的矿井,通过地表塌陷区和采空区,直接漏入回风道的短路风流,有时可达主扇风量的40%~50%。造成这种漏风的原因,一是由于开采上缺乏统一规划,过早地形成了地表塌陷区;二是在回风道上没有保留必要的隔离矿柱;三是对塌陷区和采空区未及时进行充填或隔离。压入式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的矿井,通过井底车场的短路漏风量也很高。产生这种漏风的原因,主要是风门失效,无其他控制措施。有些矿山井下作业面分散,废旧坑道不能及时封闭。四是井口密闭、反风装置、井下风门、枫桥、挡风墙等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构筑物不严密,也造成了较大的漏风。
2.6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阻力大。主扇风硐、扩散塔以及井下枫桥等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构筑物的空气动力性能差,局部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阻力大,增大了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能耗。
2.7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管理水平差。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管理水平不高,没有配备专门的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技术人员和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工,或虽配备了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技术人员和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工,但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低下,没有持证上岗,满足不了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需要和要求。
3、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少矿井目前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还存在很多问题。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若想增加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可靠度,则需从人的因素、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设施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综合来考虑,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1完善生产系统。完善矿井开拓等主要系统,解决风流串联污染的问题。矿井开拓运输、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排水及避灾逃生等系统的建立,可直接为矿山开采及安全生产服务,并贯穿于矿山开采的全过程。对于每个矿山,都应该为实现自己的开采目的、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合适的开拓及相关系统,并应在系统形成后方可投入生产,同时生产中也应随时保持其正常的运转。建立和完善矿井的安全生产系统应是矿山深入整治的工作重点,是矿山实现本质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3.2矿房布置合理。重视矿房布置、开采顺序及相关结构要素的确定,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率。地下开采矿山大量人员集中的主要作业场所及事故高发地点均在于各开采矿房,其矿房布置、开采顺序及相关结构要素确定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矿山作业的安全。
3.3研究风流变化规律。研究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中风流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各种动力因素、热力因素所引起的风流变化及其危害性;研究保持井下风流稳定可靠的有效控制方法。
3.4研究粉尘扩散规律。研究井下破碎硐室、放矿溜井等局部污染源粉尘扩散规律,合理设计局部净化系统,采取防止风流污染的措施。
3.5加强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检测。加强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检测工作,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运用正确的检测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6加强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管理。加强对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管理工作,配备相应的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技术人员和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工,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持证上岗。
3.7积极推广新技术。正确使用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动力,平衡风压;利用新材料、新工艺研制新型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构筑物。
3.8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系统
矿井按照《矿井防灭火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目前国内防灭火发展状况,针 对 ZF1406 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本设计确定本矿井建立以黄泥灌浆防灭火为主,阻 化剂及凝胶防灭火技术为辅的防灭火系统,同时在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停采线内设置防火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 落空洞等孔隙采取预防性灌浆等防灭火措施。 预防性灌浆就是将水、浆材按适当比例混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液,借助输浆管 路输送到可能发生自燃的区域,用以防止煤炭自燃,是使用最为广泛、效果最好的一种技术。
对于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来说,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而作为专业人员和各个相关部门,都应当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对它予以高度的重视;对由人、机与环境组成的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可靠性,除了积极研究机的可靠性外,还应该对人和环境的可靠性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多途径、多渠道采取措施提高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系统的可靠性获得全面的了解,积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整改,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因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原因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秩序的顺利、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国框.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安全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汪顺达.提高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1
[3]刘永刚.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04)
[关键词]矿井易燃区 防灭火监控系统 可靠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025-01
1、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我们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可知,人机系统则是由人、机、环境等子系统所组成的。在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中,“人”则是指参与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管理者、决策者和维护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正常运转的操作人员,以及由他们所引起的行为结果(如组织管理和各种规章制度等);而“机”则为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各种硬件设施(包括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动力、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网络、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设施、局部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监测系统等);对于“环境”来说,则是指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存在于矿井生产系统这个大环境中,是矿井生产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2、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存在的问题
2.1作业方式。矿井生产为多中段同时作业,中段之间缺少回风巷道,各中段之间采场排列位置不规范,加上爆破后二次破碎作业频繁,因此,采场间风流串联,烟尘污染严重。
2.2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网路。由于中段和采取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网路不健全,或由于风量调节设施不健全,对作业工作面不能实现按需分风,影响作业面的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效果,并造成风流浪费。
2.3开采方法。不少矿山开采方法多用空场采矿法,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没有充填或封闭,井下破碎硐室和集中放矿溜井等局部污染缺乏控制措施,容易造成入风系统风流污染。
2.4主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主扇总风压作用较薄弱的地带,在没有辅助扇对风流进行控制,容易受自然风压影响,造成风流混乱。如抽出式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中各通达地表的入风口和采空区、塌陷区之间,有可能风流反向,使入风道变为排风道。压入式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中各通达地表的排风井、塌陷区和中立的提升井之间也可使排风井变为入风井,烟尘倒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不严密,漏风风路太多,主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主扇过于集中,不能对全风路进行有效控制。
2.5矿井漏风严重,有效风量率低。抽出式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的矿井,通过地表塌陷区和采空区,直接漏入回风道的短路风流,有时可达主扇风量的40%~50%。造成这种漏风的原因,一是由于开采上缺乏统一规划,过早地形成了地表塌陷区;二是在回风道上没有保留必要的隔离矿柱;三是对塌陷区和采空区未及时进行充填或隔离。压入式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的矿井,通过井底车场的短路漏风量也很高。产生这种漏风的原因,主要是风门失效,无其他控制措施。有些矿山井下作业面分散,废旧坑道不能及时封闭。四是井口密闭、反风装置、井下风门、枫桥、挡风墙等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构筑物不严密,也造成了较大的漏风。
2.6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阻力大。主扇风硐、扩散塔以及井下枫桥等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构筑物的空气动力性能差,局部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阻力大,增大了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能耗。
2.7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管理水平差。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管理水平不高,没有配备专门的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技术人员和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工,或虽配备了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技术人员和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工,但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低下,没有持证上岗,满足不了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需要和要求。
3、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少矿井目前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还存在很多问题。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若想增加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可靠度,则需从人的因素、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设施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综合来考虑,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1完善生产系统。完善矿井开拓等主要系统,解决风流串联污染的问题。矿井开拓运输、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排水及避灾逃生等系统的建立,可直接为矿山开采及安全生产服务,并贯穿于矿山开采的全过程。对于每个矿山,都应该为实现自己的开采目的、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合适的开拓及相关系统,并应在系统形成后方可投入生产,同时生产中也应随时保持其正常的运转。建立和完善矿井的安全生产系统应是矿山深入整治的工作重点,是矿山实现本质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3.2矿房布置合理。重视矿房布置、开采顺序及相关结构要素的确定,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率。地下开采矿山大量人员集中的主要作业场所及事故高发地点均在于各开采矿房,其矿房布置、开采顺序及相关结构要素确定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矿山作业的安全。
3.3研究风流变化规律。研究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中风流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各种动力因素、热力因素所引起的风流变化及其危害性;研究保持井下风流稳定可靠的有效控制方法。
3.4研究粉尘扩散规律。研究井下破碎硐室、放矿溜井等局部污染源粉尘扩散规律,合理设计局部净化系统,采取防止风流污染的措施。
3.5加强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检测。加强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检测工作,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运用正确的检测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6加强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管理。加强对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管理工作,配备相应的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技术人员和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工,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持证上岗。
3.7积极推广新技术。正确使用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动力,平衡风压;利用新材料、新工艺研制新型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构筑物。
3.8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系统
矿井按照《矿井防灭火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目前国内防灭火发展状况,针 对 ZF1406 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本设计确定本矿井建立以黄泥灌浆防灭火为主,阻 化剂及凝胶防灭火技术为辅的防灭火系统,同时在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停采线内设置防火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 落空洞等孔隙采取预防性灌浆等防灭火措施。 预防性灌浆就是将水、浆材按适当比例混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液,借助输浆管 路输送到可能发生自燃的区域,用以防止煤炭自燃,是使用最为广泛、效果最好的一种技术。
对于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来说,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而作为专业人员和各个相关部门,都应当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对它予以高度的重视;对由人、机与环境组成的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可靠性,除了积极研究机的可靠性外,还应该对人和环境的可靠性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多途径、多渠道采取措施提高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系统的可靠性获得全面的了解,积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整改,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因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原因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秩序的顺利、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国框.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安全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汪顺达.提高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1
[3]刘永刚.矿井易燃区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