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语文教师的角色把握。
一、 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一)多元开放、自主学习
我们在评价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时,要准确把握:看是否彻底摒弃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是否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观摩课上看到的是:课堂成为老师和个别“尖子生”的舞台,其他学生只是配合参与的角色。而我们倡导的自主合作学习,所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都要被关注,都要在课堂活动中“动”起来。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能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进而达到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与同学相通,与教师相通,即“三者对话,心心相通”。这就要求学生、教师的内心是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师生之间深入地交流,自由地表达,形成畅所欲言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学仅仅局限在课本上是不行的,要建立多元、开放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的小小天地里随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新鲜气息,这是开放的教学,活的教学,是学生喜欢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必须有自主性。教师的一切引导要经过学生的判断、认可,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起作用。教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要强迫、命令学生,不能以“权威者”身份居上。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学习伙伴,自主表达学习感受,教师允许学生课堂上“百花齐放”,交流、思考、表达独到的见解,深度地思考,激烈地辩论,课堂应让每位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彰显。
(二)相互学习,客观评价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传统教学的课堂评价,一般都是教师承担的,但在新课程实施中,这个角色必须让位给学生。其实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学习的主动权、评价权还给学生,他们就能开动脑筋,敢于尝试。利用集体的智慧和互补作用相互促进和发展。语文课上朗读展示、研读课文、习作赏析我都充分让学生参与并“动”起来:“你来评价一下同伴的朗读” “你对这位同学的发言做个评价”“假如你是小老师如何评价这篇习作?”学生对同伴的发言只有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客观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赏识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
学生的学习状态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焦点和出发点。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我们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体参与学习过程,是否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其次,我们要看学生课堂上的思维状态: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探索;是否自由表达;是否善于合作;是否富于想象;是否敢于否定。第三,我们要看学生的情绪状态:是否兴趣浓厚,有轻松和愉悦感。如果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发言;小脸一个个涨得通红通红的急于表达,一双双小眼睛放着光芒……这样的课堂是灵性的、有生命的,是孩子们喜欢的。我们应该把这样的评价作为“杠杆”,促进教师从备课开始就重视“知识”的载体功能,在每一堂课中关注学生,积极创设和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
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三方面考虑。该掌握的知识学得如何?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多少?学习习惯具备了吗?语文素养积累了吗?学生喜欢语文吗?平时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语文情趣的培养,让他们热爱语文,喜欢语文。一次语文课上执教《不用嗓子的歌手》一课,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我又设计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老师和学生一起饰演小黄莺、小蜜蜂、小青蛙等角色,学生兴趣高昂,发言积极,读书投入,课堂气氛情意浓浓。学生在课上表现积极,对文本的理解到位。看到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我惊叹道:“你们真是一个个小天才,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喝彩吧!”这样的全班性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注他的,他们的表现令老师满意,今后自己会更加努力,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更加出色。学生在课堂上能畅谈自己的想法,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一份快乐,一份成长的快乐。学生的快乐就源于教师那一句句激励性的评价,虽简单,但意味深长。在这样宽松愉悦的课堂上,学习效果自然会凸显,学生的个性会张扬,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教师的角色定位
如今课堂倡导“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师生应是平等、互助;课堂应是宽松和谐,而非沉闷、压抑的“灌输”。教师要杜绝“专制”行为,“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沟通、交流,构建民主、温馨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对那些学困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鼓励他们敢读、敢说、敢展示。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你能行的,勇敢一点!读吧!”这样学困生也会有自信心。对那些优等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再想想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会增强他们探索的决心,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委婉地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回答有一点不完美。”这样的评价鼓励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使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起着不容忽视的导向功能,教师的引领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当然,教师赏识评价在运用时要把握好度,要恰到好处,避免夸张、虚浮、不切合教育环境。课堂上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温馨,感到信任,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这样平等的氛围中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地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课堂教学评价涉及的内容还不仅仅是这些,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转变评价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定会构建出一套相对完善、导向更明确、激励作用更大的评价机制,以推进课堂教学的根本变革。
(责任编辑:刘影)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语文教师的角色把握。
一、 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一)多元开放、自主学习
我们在评价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时,要准确把握:看是否彻底摒弃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是否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观摩课上看到的是:课堂成为老师和个别“尖子生”的舞台,其他学生只是配合参与的角色。而我们倡导的自主合作学习,所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都要被关注,都要在课堂活动中“动”起来。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能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进而达到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与同学相通,与教师相通,即“三者对话,心心相通”。这就要求学生、教师的内心是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师生之间深入地交流,自由地表达,形成畅所欲言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学仅仅局限在课本上是不行的,要建立多元、开放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的小小天地里随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新鲜气息,这是开放的教学,活的教学,是学生喜欢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必须有自主性。教师的一切引导要经过学生的判断、认可,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起作用。教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要强迫、命令学生,不能以“权威者”身份居上。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学习伙伴,自主表达学习感受,教师允许学生课堂上“百花齐放”,交流、思考、表达独到的见解,深度地思考,激烈地辩论,课堂应让每位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彰显。
(二)相互学习,客观评价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传统教学的课堂评价,一般都是教师承担的,但在新课程实施中,这个角色必须让位给学生。其实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学习的主动权、评价权还给学生,他们就能开动脑筋,敢于尝试。利用集体的智慧和互补作用相互促进和发展。语文课上朗读展示、研读课文、习作赏析我都充分让学生参与并“动”起来:“你来评价一下同伴的朗读” “你对这位同学的发言做个评价”“假如你是小老师如何评价这篇习作?”学生对同伴的发言只有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客观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赏识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
学生的学习状态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焦点和出发点。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我们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体参与学习过程,是否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其次,我们要看学生课堂上的思维状态: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探索;是否自由表达;是否善于合作;是否富于想象;是否敢于否定。第三,我们要看学生的情绪状态:是否兴趣浓厚,有轻松和愉悦感。如果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发言;小脸一个个涨得通红通红的急于表达,一双双小眼睛放着光芒……这样的课堂是灵性的、有生命的,是孩子们喜欢的。我们应该把这样的评价作为“杠杆”,促进教师从备课开始就重视“知识”的载体功能,在每一堂课中关注学生,积极创设和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
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三方面考虑。该掌握的知识学得如何?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多少?学习习惯具备了吗?语文素养积累了吗?学生喜欢语文吗?平时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语文情趣的培养,让他们热爱语文,喜欢语文。一次语文课上执教《不用嗓子的歌手》一课,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我又设计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老师和学生一起饰演小黄莺、小蜜蜂、小青蛙等角色,学生兴趣高昂,发言积极,读书投入,课堂气氛情意浓浓。学生在课上表现积极,对文本的理解到位。看到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我惊叹道:“你们真是一个个小天才,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喝彩吧!”这样的全班性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注他的,他们的表现令老师满意,今后自己会更加努力,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更加出色。学生在课堂上能畅谈自己的想法,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一份快乐,一份成长的快乐。学生的快乐就源于教师那一句句激励性的评价,虽简单,但意味深长。在这样宽松愉悦的课堂上,学习效果自然会凸显,学生的个性会张扬,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教师的角色定位
如今课堂倡导“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师生应是平等、互助;课堂应是宽松和谐,而非沉闷、压抑的“灌输”。教师要杜绝“专制”行为,“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沟通、交流,构建民主、温馨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对那些学困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鼓励他们敢读、敢说、敢展示。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你能行的,勇敢一点!读吧!”这样学困生也会有自信心。对那些优等生,教师要注意评价重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再想想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会增强他们探索的决心,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委婉地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回答有一点不完美。”这样的评价鼓励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使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起着不容忽视的导向功能,教师的引领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当然,教师赏识评价在运用时要把握好度,要恰到好处,避免夸张、虚浮、不切合教育环境。课堂上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温馨,感到信任,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这样平等的氛围中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地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课堂教学评价涉及的内容还不仅仅是这些,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转变评价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定会构建出一套相对完善、导向更明确、激励作用更大的评价机制,以推进课堂教学的根本变革。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