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可谓满目惨楚,而痛中之极痛,对后世遗患至深者,莫过于黑龙江左岸和乌苏里迤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割占。出身宗室的御前大臣兼黑龙江将军奕山,怯惧加上无能,与俄督穆拉维约夫签署了《瑷珲条约》,被指为罪魁祸首。奕山当然是一个历史罪人,可整个失地之责岂其一人所能承担,京师那督催他找俄方谈判又不许谈崩的皇上,下游那平日敞开国门不管、事急袖手旁观的同僚,身边那些苦求缔约的边官将佐,难道就不须追究挞伐了吗?当时面对沙俄一波波侵略扩张的,是黑、吉两个将军衙门,黑龙江首当其冲,而吉林的失地之责不说更大,至少是更早。本文主要谈一个人:与奕山同时在职,比奕山早三年抵任、晚四年离职的吉林将军景淳。
有谁不知道奕山,又有谁还记得景淳?
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俄关系的档案很多,在此先列出与东北失地相关的几个时间节点:
一八四九年五月,亦即道光二十九年四月,沙俄海军大尉涅维尔斯科伊率“贝加尔号”运输舰,绕过大半个地球送给养到堪察加,再由千岛群岛斜向西南,沿库页岛东侧向北贴岸航行,绕过该岛北端,潜入黑龙江的河口湾。经过几天的测量,他们得出该江有通海航道以及库页岛与大陆并不相连的结论,重新引燃沙俄对占领黑龙江的狂热。那时的库页岛、鞑靼海峡和毗邻大陆皆归吉林三姓副都统衙门管辖,相距遥远,于冲要之地全无设置,只有几个附近屯落的费雅喀人,乘登岸俄军疲累昏睡之机,拿走了他们的几件衣物。
一八五0年六月,又是涅维尔斯科伊,得到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力挺,带领一支“考察队”侵入黑龙江下江地区。该队虽仅有区区二三十人,枪械和食物严重匮乏,但很快兴建了彼得冬营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哨所,并派人四处侦察勘测。吉林衙门不可能得不到信息,却毫无反应。
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春,景淳接任吉林将军,俄国人正在其统辖之地大肆扩张,在奇集和阔吞屯设立哨所和货栈,也在鞑靼海峡的迭卡斯特里湾建设兵营和炮台,伐木造房,鸣炮升旗。奇集有三姓衙门的行署木城,每年七月派员到那里颁发乌绫,接收下江与库页岛各屯部民贡缴的貂皮,应能得知俄军的情况,而景淳不要说派兵前往清剿,就连抗议也未见发出一声。
一八五四年夏,穆拉维约夫率大型船队闯入黑龙江,浮江而下,理由是前往海口防御英军和增援堪察加军港,并将多数部队部署在下江。后俄军以庙街和奇集为基地,与英法联合舰队在鞑靼海峡交火,在海岸山林问对抗,炮声隆隆。景淳派出的议界官员亲见阔吞屯等地被占情景,见俄军“伐木垫道,烧砖盖房,打铁练兵,沿江摆设铜炮”,奏报给他。景淳却在密折中对皇上说:“奴才愚昧之见,该夷占据阔吞屯等处,虽与进贡貂皮之费雅喀人等有碍,究因往征他国,在彼设备,似未便责问肇衅。”
一八五五年夏,穆拉维约夫再次率领船队强闯黑龙江,这一次已不用与英法打仗的借口,而是大举运兵和输送移民,主要在吉林地域内密集设点。景淳接到要他拦截俄督、宣示主权与抓紧勘界的谕旨,也是一再推托、夸大困难,一会儿说松花江汇流处距海口八千余里,一会儿又说六七千里,声称“地僻程纡,天寒冻早”“进退既在所难,饥寒必致就毙”,哪里有一点守土有责的样子?
一八五六年,沙俄与英法签订《巴黎和约》,部分俄军奉命从下江撤回,纷纷购买或抢劫赫哲等部的大小船只,溯江而上,吉林當局袖手旁观。而就在这一年,沙俄宣布设立滨海省,以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为首府,以马林斯克(奇集)为重镇,在黑龙江左岸修建驿道,三套车一路奔往外贝加尔……大规模的侵占和设置行政区划都发生在吉林界内,景淳只做选择性奏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一年的春天,奕山始任黑龙江将军。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瑷珲条约》正式签署。
殖民者的胆量与胃口都是逐渐加大的,沙俄亦然。潜入河口湾时难免提心吊胆,修一个彼得冬营,还要选在入海口之北的岸边——应是为了逃跑方便。两年多时间竟全无人过问,便放开手脚干起来,溯黑龙江向上、再向上,沿鞑靼海峡向南、再向南。景淳当政的时期,其不设边防和海防、放弃巡边、放弃管辖和治理等行为,对殖民者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下午,一百多名天理教徒从东西两路攻入紫禁城,折腾了两天一夜才被肃清。嘉庆帝时在由承德返京的路上,闻知极为震惊,下罪己诏,认为“变在一时,祸积有日”,痛斥各级官员“因循怠玩”“悠忽为政”。又是半个世纪过去了,官场之弊愈演愈烈。以吉林为例,顺治朝的宁古塔梅勒章京通常是闻警即动,康熙问将军巴海每年亲自率部巡边,直至黑龙江口。久而久之,继任者便生懈怠,前任将军固庆就是个怠玩之辈,对沙俄考察队的侵入和盘踞浑然不觉,应负失职之责。景淳接任后不仅照常怠玩,还要加上在内务府养成的乖滑。
在皇权专制体系中,各级官员多会染上几分乖滑,然也大有差异,像吉林将军景淳(因避同治帝载淳讳,后改名景纶)这样的官场乖人,并不甚多。他的乖觉,体现在口头上处处紧跟,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不管对稳定边疆有利无利;体现在平日不修边备,不问边防,危急时却又拿出一副慷慨激昂的姿态、一整套应对措施,多数也只是说说而已;体现在善于规避个人风险,推卸应负职责;也体现在勤请示,多汇报,颂圣的同时大念苦经,生动细微地记述所做努力,以消解皇上对其办事不力的不满……整体论之,景淳的罪责并不比奕山小,惬怯怠玩的恶果也不比他少,但有此狡狯乖滑的全挂子武艺,景淳不光蒙骗了咸丰帝,也蒙骗了很多历史学家。
景淳出身汉军正黄旗,早年在内务府跑腿,渐渐混到章京,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擢为察哈尔副都统,咸丰三年擢吉林将军,在此任上待了十二个年头。《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军队和移民船只、木筏顺江而下,多数进入吉林辖区,景淳茫无应对,却因上游有个奕山而未受任何处分。奕山革职回京后,局势更为严峻,俄方公然捣毁乌苏里卡伦,驱逐守卡官军,景淳不敢回击,连在原地复建一个卡伦的勇气都没有,却在密奏中大讲三路用兵和多地设伏。咸丰帝心智不全,喜欢景淳的应变能力,也欣赏其积极而有气魄的姿态。所称设伏的英额岭远在乌苏里口以南两千里,属于今天的延边,最北边的江口出事,偏要派兵到源头之南的山隘打阻击,亏他想得出!景淳还提出在黑河口设伏,那里距乌苏里江口近一些,也有四五百里的距离。更有意思的是,俄军已然明火执仗,操练,演习,直接攻夺卡伦,景淳还要求所属“变装易服”,派一群少年兵(西丹)去打埋伏,也是醉了。 两年前,穆拉维约夫曾有一次中国行,率领“黑龙江舰队”直趋大沽口,布多戈斯基于大彼得湾携带测绘草图登上旗舰,航行中一直在修改和加工,然后装入一个华丽的大木匣,铜钮加封,隆重其事。而到了捣鬼有术的俄国公使伊格纳提耶夫口中,竟说此图为沙皇亲自封交专递。恭亲王将这套测绘图交与成琦,双方的谈判即依照俄方所绘地图展开。争议的焦点,在于实地找不到条约中所说的白棱河,俄图上也没有,清朝地图在兴凯湖西南有一条白珍河,较符合条约及俄图所说方位。此争涉及兴凯湖大量湖面与湖畔土地,俄方硬将奎屯河指为白棱河,清方据理力争,布多戈斯基则说条约的俄文本上括注“白棱河即奎屯河”,因无原件做证,清方不予承认。第二天下午,俄使派人到清方大营,送来一份照会,拟稿者中文水平甚差,但能看出不满和威胁之意;过两天又送来一份,写得仍夹缠不清,主旨是欲以穆楞河为界。该河远在西南方向,又向中国境内推进约二三百里,成琦等大惊,指着俄图上的红线发出抗议。俄方又说不必完全依照和约与地图,若以小河为界,日后容易发生纠纷,不如干脆找一条大河作为界河。
再次会谈设在清方大营,卡扎耶维奇“率领枪兵,挎刀乘马,入营后即将火枪排入营门,情甚汹汹”。当成琦阐述理由时,老卡突然发作,利用清方照会中暴露的误读,提出要以珲春河为界,并在东岸设卡盖房。成琦被击中软肋,慌忙辩解,说了一篓子的好话。老卡对条约的真实文义心知肚明,见好就收,命译员告知:穆楞河划界就算了,珲春河也让了,但奎屯河分支的白棱河必须定下来。成琦等人“诚恐又生枝节”,赶紧答应下来,而在奏报中却说“经奴才设法开导,反复譬喻,该使始觉理屈”,放弃了一系列无理要求。
就这样,双方正式签署《中俄勘分东界约记》,互换签了名的標有分界红线的地图,确定竖立界牌的地点,并商定了界牌上文字。接下来该是实地踏勘和设立界牌了吧?不。成琦与景淳奏报:由于山林丛杂、河水涨阻、泥深数尺,俄使表示各派小官去立牌,我方不便“强约该使前往”,只好一一交代各处官员办理,率领司员章京束装回京。所谓俄使不愿意周履边界云云,出于二人之口,其实颇为可疑。更可疑的是密奏记述换约之后,成琦义正辞严,要求对方知恩感恩:
此次许分疆界,于该国极为有益,允宜感戴皇上恩德,
恪守合约,不可纵容兵民私行越界,方不负我皇上嘉惠远人
之至意。该公使等皆俯首称谢,摘帽为敬,颇知感激。今日读到这些,只能聊付一笑了,而咸丰帝显然很受用,从批谕见出对勘界结果大为满意。成琦等京中官员回去了,景淳也带着将军府的人马返回,但俄方上下均极为认真:组建了一个包含三名地形测量员、二十几名士兵和保障人员的立牌小分队,委派精通测绘的杜尔宾大尉负责,正使老卡和副使小布则亲历各处巡视检查,其结果自可推想。
刚接到已签《瑷珲条约》的奏报时,咸丰帝不仅没有愤怒,反倒像松了口气,急命转告正在天津纠缠不休的俄使普提雅廷。过了一年有余,清廷意识到沙俄殖民扩张的危害,才想起处分当事人,先将瑷珲副都统吉拉明阿革职枷号,后来又革掉奕山的御前大臣和黑龙江将军职。这些主要是做给俄方看的,命边将利用一切机会向俄国人宣布,奕山和吉拉明阿已因签约之事革职受罚,你们赶紧把人马撤回吧。穆督听后一通咆哮(清方官员听不懂,俄方通事也不给翻译),然后就下令捣毁清军在乌鲁苏和乌苏里的卡伦,这笔账也被记到奕山头上。
众恶归之,为不少史家相沿承的叙事模式,也是一些文人的评判积习。远的如商纣王,在先秦史籍中已被写得十恶不赦,《论语·子张篇》则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淮南子·缪称训》也说:“三代之善,千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也。”而不管是“积善”还是“积毁”,都必然会遮蔽真相,产生误导,也无法为后世提供鉴戒。
奕山革职回京,黑吉的失地愈演愈烈,边备毫无振作,景淳等人怠玩依旧。勘界如此重大之事,两个钦差大臣根本不至黑龙江,也未到距离较近的乌苏里江。他们在密奏中说沿江划界很简单,咸丰帝闻说也觉得有理,其实江中汉道纷纭、岛屿众多,必须实地踏勘。至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地形就更为复杂。三姓副都统富尼扬阿办事较精细,见乌苏里江口所立“耶”字界牌在距岸三里许高阜之上,担心日后纠纷,经与俄方协商,又在近岸处“多立界牌一面,以为印证”。此牌不久被大水冲没,呈报补立,景淳则浑不在意,说“既被水冲,无庸补建”。后来大黑瞎子岛的失去,与此处界牌的缺失,应不无关联。
成琦和景淳口称勘界重点在兴凯湖至图们江一段,却又以山林丛杂、荒僻危险,谎称俄国人不愿意去,将立牌之事交给宁古塔佐领吉勒图堪。岂知这是一个鸦片鬼,勘查开始不久烟瘾发作,假称患病去宁古塔求医,转交给骁骑校永安,层层分包,完全听从俄方的操弄,对方要怎么签字就乖乖签上。这样的勘界立牌,只能是由着俄方的性子来,吕一燃《近代边界史》就指出:该段的“土”字和“倭”字界牌,均立于中国界内,侵占数里至二十余里土地。
两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人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愤痛之下,一些当事大员被钉在耻辱柱上,言恶必稽,如琦善、耆英、奕经、奕山,如穆彰阿、伊里布、叶名琛……名单还可以长长地开列下去,尤其应该加上道光帝曼宁、咸丰帝奕詝,他们更应该为国家的灾难负总责。即便如此,也谈不上客观和全面,本文提到的景淳,就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有罪之身。而在他的身后,还有更多漏网的。
有谁不知道奕山,又有谁还记得景淳?
一、失地是从吉林开始的
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俄关系的档案很多,在此先列出与东北失地相关的几个时间节点:
一八四九年五月,亦即道光二十九年四月,沙俄海军大尉涅维尔斯科伊率“贝加尔号”运输舰,绕过大半个地球送给养到堪察加,再由千岛群岛斜向西南,沿库页岛东侧向北贴岸航行,绕过该岛北端,潜入黑龙江的河口湾。经过几天的测量,他们得出该江有通海航道以及库页岛与大陆并不相连的结论,重新引燃沙俄对占领黑龙江的狂热。那时的库页岛、鞑靼海峡和毗邻大陆皆归吉林三姓副都统衙门管辖,相距遥远,于冲要之地全无设置,只有几个附近屯落的费雅喀人,乘登岸俄军疲累昏睡之机,拿走了他们的几件衣物。
一八五0年六月,又是涅维尔斯科伊,得到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力挺,带领一支“考察队”侵入黑龙江下江地区。该队虽仅有区区二三十人,枪械和食物严重匮乏,但很快兴建了彼得冬营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哨所,并派人四处侦察勘测。吉林衙门不可能得不到信息,却毫无反应。
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春,景淳接任吉林将军,俄国人正在其统辖之地大肆扩张,在奇集和阔吞屯设立哨所和货栈,也在鞑靼海峡的迭卡斯特里湾建设兵营和炮台,伐木造房,鸣炮升旗。奇集有三姓衙门的行署木城,每年七月派员到那里颁发乌绫,接收下江与库页岛各屯部民贡缴的貂皮,应能得知俄军的情况,而景淳不要说派兵前往清剿,就连抗议也未见发出一声。
一八五四年夏,穆拉维约夫率大型船队闯入黑龙江,浮江而下,理由是前往海口防御英军和增援堪察加军港,并将多数部队部署在下江。后俄军以庙街和奇集为基地,与英法联合舰队在鞑靼海峡交火,在海岸山林问对抗,炮声隆隆。景淳派出的议界官员亲见阔吞屯等地被占情景,见俄军“伐木垫道,烧砖盖房,打铁练兵,沿江摆设铜炮”,奏报给他。景淳却在密折中对皇上说:“奴才愚昧之见,该夷占据阔吞屯等处,虽与进贡貂皮之费雅喀人等有碍,究因往征他国,在彼设备,似未便责问肇衅。”
一八五五年夏,穆拉维约夫再次率领船队强闯黑龙江,这一次已不用与英法打仗的借口,而是大举运兵和输送移民,主要在吉林地域内密集设点。景淳接到要他拦截俄督、宣示主权与抓紧勘界的谕旨,也是一再推托、夸大困难,一会儿说松花江汇流处距海口八千余里,一会儿又说六七千里,声称“地僻程纡,天寒冻早”“进退既在所难,饥寒必致就毙”,哪里有一点守土有责的样子?
一八五六年,沙俄与英法签订《巴黎和约》,部分俄军奉命从下江撤回,纷纷购买或抢劫赫哲等部的大小船只,溯江而上,吉林當局袖手旁观。而就在这一年,沙俄宣布设立滨海省,以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为首府,以马林斯克(奇集)为重镇,在黑龙江左岸修建驿道,三套车一路奔往外贝加尔……大规模的侵占和设置行政区划都发生在吉林界内,景淳只做选择性奏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一年的春天,奕山始任黑龙江将军。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瑷珲条约》正式签署。
殖民者的胆量与胃口都是逐渐加大的,沙俄亦然。潜入河口湾时难免提心吊胆,修一个彼得冬营,还要选在入海口之北的岸边——应是为了逃跑方便。两年多时间竟全无人过问,便放开手脚干起来,溯黑龙江向上、再向上,沿鞑靼海峡向南、再向南。景淳当政的时期,其不设边防和海防、放弃巡边、放弃管辖和治理等行为,对殖民者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二、怠玩与乖滑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下午,一百多名天理教徒从东西两路攻入紫禁城,折腾了两天一夜才被肃清。嘉庆帝时在由承德返京的路上,闻知极为震惊,下罪己诏,认为“变在一时,祸积有日”,痛斥各级官员“因循怠玩”“悠忽为政”。又是半个世纪过去了,官场之弊愈演愈烈。以吉林为例,顺治朝的宁古塔梅勒章京通常是闻警即动,康熙问将军巴海每年亲自率部巡边,直至黑龙江口。久而久之,继任者便生懈怠,前任将军固庆就是个怠玩之辈,对沙俄考察队的侵入和盘踞浑然不觉,应负失职之责。景淳接任后不仅照常怠玩,还要加上在内务府养成的乖滑。
在皇权专制体系中,各级官员多会染上几分乖滑,然也大有差异,像吉林将军景淳(因避同治帝载淳讳,后改名景纶)这样的官场乖人,并不甚多。他的乖觉,体现在口头上处处紧跟,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不管对稳定边疆有利无利;体现在平日不修边备,不问边防,危急时却又拿出一副慷慨激昂的姿态、一整套应对措施,多数也只是说说而已;体现在善于规避个人风险,推卸应负职责;也体现在勤请示,多汇报,颂圣的同时大念苦经,生动细微地记述所做努力,以消解皇上对其办事不力的不满……整体论之,景淳的罪责并不比奕山小,惬怯怠玩的恶果也不比他少,但有此狡狯乖滑的全挂子武艺,景淳不光蒙骗了咸丰帝,也蒙骗了很多历史学家。
景淳出身汉军正黄旗,早年在内务府跑腿,渐渐混到章京,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擢为察哈尔副都统,咸丰三年擢吉林将军,在此任上待了十二个年头。《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军队和移民船只、木筏顺江而下,多数进入吉林辖区,景淳茫无应对,却因上游有个奕山而未受任何处分。奕山革职回京后,局势更为严峻,俄方公然捣毁乌苏里卡伦,驱逐守卡官军,景淳不敢回击,连在原地复建一个卡伦的勇气都没有,却在密奏中大讲三路用兵和多地设伏。咸丰帝心智不全,喜欢景淳的应变能力,也欣赏其积极而有气魄的姿态。所称设伏的英额岭远在乌苏里口以南两千里,属于今天的延边,最北边的江口出事,偏要派兵到源头之南的山隘打阻击,亏他想得出!景淳还提出在黑河口设伏,那里距乌苏里江口近一些,也有四五百里的距离。更有意思的是,俄军已然明火执仗,操练,演习,直接攻夺卡伦,景淳还要求所属“变装易服”,派一群少年兵(西丹)去打埋伏,也是醉了。 两年前,穆拉维约夫曾有一次中国行,率领“黑龙江舰队”直趋大沽口,布多戈斯基于大彼得湾携带测绘草图登上旗舰,航行中一直在修改和加工,然后装入一个华丽的大木匣,铜钮加封,隆重其事。而到了捣鬼有术的俄国公使伊格纳提耶夫口中,竟说此图为沙皇亲自封交专递。恭亲王将这套测绘图交与成琦,双方的谈判即依照俄方所绘地图展开。争议的焦点,在于实地找不到条约中所说的白棱河,俄图上也没有,清朝地图在兴凯湖西南有一条白珍河,较符合条约及俄图所说方位。此争涉及兴凯湖大量湖面与湖畔土地,俄方硬将奎屯河指为白棱河,清方据理力争,布多戈斯基则说条约的俄文本上括注“白棱河即奎屯河”,因无原件做证,清方不予承认。第二天下午,俄使派人到清方大营,送来一份照会,拟稿者中文水平甚差,但能看出不满和威胁之意;过两天又送来一份,写得仍夹缠不清,主旨是欲以穆楞河为界。该河远在西南方向,又向中国境内推进约二三百里,成琦等大惊,指着俄图上的红线发出抗议。俄方又说不必完全依照和约与地图,若以小河为界,日后容易发生纠纷,不如干脆找一条大河作为界河。
再次会谈设在清方大营,卡扎耶维奇“率领枪兵,挎刀乘马,入营后即将火枪排入营门,情甚汹汹”。当成琦阐述理由时,老卡突然发作,利用清方照会中暴露的误读,提出要以珲春河为界,并在东岸设卡盖房。成琦被击中软肋,慌忙辩解,说了一篓子的好话。老卡对条约的真实文义心知肚明,见好就收,命译员告知:穆楞河划界就算了,珲春河也让了,但奎屯河分支的白棱河必须定下来。成琦等人“诚恐又生枝节”,赶紧答应下来,而在奏报中却说“经奴才设法开导,反复譬喻,该使始觉理屈”,放弃了一系列无理要求。
就这样,双方正式签署《中俄勘分东界约记》,互换签了名的標有分界红线的地图,确定竖立界牌的地点,并商定了界牌上文字。接下来该是实地踏勘和设立界牌了吧?不。成琦与景淳奏报:由于山林丛杂、河水涨阻、泥深数尺,俄使表示各派小官去立牌,我方不便“强约该使前往”,只好一一交代各处官员办理,率领司员章京束装回京。所谓俄使不愿意周履边界云云,出于二人之口,其实颇为可疑。更可疑的是密奏记述换约之后,成琦义正辞严,要求对方知恩感恩:
此次许分疆界,于该国极为有益,允宜感戴皇上恩德,
恪守合约,不可纵容兵民私行越界,方不负我皇上嘉惠远人
之至意。该公使等皆俯首称谢,摘帽为敬,颇知感激。今日读到这些,只能聊付一笑了,而咸丰帝显然很受用,从批谕见出对勘界结果大为满意。成琦等京中官员回去了,景淳也带着将军府的人马返回,但俄方上下均极为认真:组建了一个包含三名地形测量员、二十几名士兵和保障人员的立牌小分队,委派精通测绘的杜尔宾大尉负责,正使老卡和副使小布则亲历各处巡视检查,其结果自可推想。
四、罪孽远没有结束
刚接到已签《瑷珲条约》的奏报时,咸丰帝不仅没有愤怒,反倒像松了口气,急命转告正在天津纠缠不休的俄使普提雅廷。过了一年有余,清廷意识到沙俄殖民扩张的危害,才想起处分当事人,先将瑷珲副都统吉拉明阿革职枷号,后来又革掉奕山的御前大臣和黑龙江将军职。这些主要是做给俄方看的,命边将利用一切机会向俄国人宣布,奕山和吉拉明阿已因签约之事革职受罚,你们赶紧把人马撤回吧。穆督听后一通咆哮(清方官员听不懂,俄方通事也不给翻译),然后就下令捣毁清军在乌鲁苏和乌苏里的卡伦,这笔账也被记到奕山头上。
众恶归之,为不少史家相沿承的叙事模式,也是一些文人的评判积习。远的如商纣王,在先秦史籍中已被写得十恶不赦,《论语·子张篇》则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淮南子·缪称训》也说:“三代之善,千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千岁之积毁也。”而不管是“积善”还是“积毁”,都必然会遮蔽真相,产生误导,也无法为后世提供鉴戒。
奕山革职回京,黑吉的失地愈演愈烈,边备毫无振作,景淳等人怠玩依旧。勘界如此重大之事,两个钦差大臣根本不至黑龙江,也未到距离较近的乌苏里江。他们在密奏中说沿江划界很简单,咸丰帝闻说也觉得有理,其实江中汉道纷纭、岛屿众多,必须实地踏勘。至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地形就更为复杂。三姓副都统富尼扬阿办事较精细,见乌苏里江口所立“耶”字界牌在距岸三里许高阜之上,担心日后纠纷,经与俄方协商,又在近岸处“多立界牌一面,以为印证”。此牌不久被大水冲没,呈报补立,景淳则浑不在意,说“既被水冲,无庸补建”。后来大黑瞎子岛的失去,与此处界牌的缺失,应不无关联。
成琦和景淳口称勘界重点在兴凯湖至图们江一段,却又以山林丛杂、荒僻危险,谎称俄国人不愿意去,将立牌之事交给宁古塔佐领吉勒图堪。岂知这是一个鸦片鬼,勘查开始不久烟瘾发作,假称患病去宁古塔求医,转交给骁骑校永安,层层分包,完全听从俄方的操弄,对方要怎么签字就乖乖签上。这样的勘界立牌,只能是由着俄方的性子来,吕一燃《近代边界史》就指出:该段的“土”字和“倭”字界牌,均立于中国界内,侵占数里至二十余里土地。
两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人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愤痛之下,一些当事大员被钉在耻辱柱上,言恶必稽,如琦善、耆英、奕经、奕山,如穆彰阿、伊里布、叶名琛……名单还可以长长地开列下去,尤其应该加上道光帝曼宁、咸丰帝奕詝,他们更应该为国家的灾难负总责。即便如此,也谈不上客观和全面,本文提到的景淳,就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有罪之身。而在他的身后,还有更多漏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