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个儿子,一个最恼人的缺点是不肯吃苦药,得了大病也不肯吃苦药,有时因治病的需要,不得不用棍子逼着吃下苦药,甚至还给他灌过苦药,可是,用这些方法吃下的苦药不是吐出来就是呕出来。总之,不知是心理原因还是生理原因,我儿子反正不吃苦药。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可对我儿子而言,只要药苦,即使再“良”也毫无价值。好在也还有一些良药不苦,甚至“甜”,否则就真是无药可吃了。
其实,教育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少教师总是不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总是认为我的动机是好的,我都是为了学生好,而在教育学生时不注意方法,结果你费了好大的劲儿,学生却并不买你的账、领你的情,不但没有把问题解决好,反而在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对抗,甚至怨恨,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便一味地埋怨学生不知趣,不知好歹。进而觉得当教师没有味道,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师在工作中没得到乐趣,学生在学习中也没得到快乐和进步。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本身没有错。但这话成立却有一个前提:人们具有较高水平、较高觉悟、较高理智,能站在较高层次思考和对待良药和忠言。通常的事实是,人们达到这一境界不容易,而问题学生要达到这一境界更不容易——达到了这一境界,还是问题学生吗?因此,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最好多些“顺耳忠言”“甜口良药”。
制药厂可以把苦药变成甜药——在苦药外加一层糖衣,为什么教师就不可以把“苦药”变成“甜药”呢?要知道,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民主意识、法制意识、逆反心理较强,你想压服他?谁怕谁呀?你动机好,如果方法不当,他知道你动机好吗?他理解你的动机吗?就算他知道你的动机是好的,可你的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伤其自尊、辱其人格,他能乐意接受吗?要知道,心悦才能诚服啊!更何况任何问题只有学生自己在思想上认识深刻了,在心灵深处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对的,哪些地方是不对的,不对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同时,认识是一个过程,思想认识更是一个需要更多时间和更多反复的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进步往往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许,人们常说的“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就是源于此吧!在学生思想认识工作方面,也许直线并不是最短的距离,往往还需要转些弯儿。
其实,我们教师也应常常做些换位思考:如果我偶尔犯了一个错,甚至是在无意中犯了一个错,我希望他人如何对待我呢?如果我是一个学生,也犯了一个这样的错误,我希望教师如何对待我呢?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以后再去处理学生的问题,也许会更好些。
并且,学生犯错各有各的背景和情境,这些背景和情境往往是我们不能准确设定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教师在没有弄清这些背景和情境之前,在没有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彻底弄清楚之前,就大发雷霆,甚至错误决断,试想,学生能服吗?
人心都是肉长的,学生也有通情达理的一面,只要教师注重调查研究,注重事实真相,注重事情的背景和情境,心平气和地与学生沟通,学生也不是铁板一块。
事实上,学生犯错以后,其本人已在不同程度上知道了自己的错误,甚至对自己的行为已有不同程度的悔意、恨意,只是面对即将来自教师的暴风雨般的批评和指责,会本能地构筑起自己的“防御工事”。而那些心更虚的,平时常受教师批评、常被教师们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同学,其“防御工事”会筑得更为牢固。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生气和过火的批评只能使他们将身体各部位都凝集成一个等待批评、甚至是抵触和对抗批评的整体,这样的整体是不易攻破、不易改变的。同时,教师发脾气,不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师生感情,还会使教师自己也陷入情绪低谷。人在生气、发脾气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会导致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所以,生气和发脾气,不仅于事无补,还于事有害。遇到学生犯错,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甚至粗暴地处理问题,如果不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不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是很难奏效的,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对立,从而把事情搞得更糟。
教师在处理某一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摒弃教师权威意识,不要以上压下,靠压服是不行的,而要站在学生角度,切实为他着想,要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也许他的行为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一定的生活根源,教师要充分肯定其合理的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一起去探讨其不合理的部分,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
对犯错的学生,切不可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任何人都会优缺点并存。对于问题学生,要充分挖掘、肯定其优点,在此基础上,就事论事,既不要上纲上线,也不要罗列他的其他缺点和错误。切不可为了打击其“嚣张气焰”,为了证明其后进的程度,而把他以前犯的事全部罗列出来。恰恰相反,教师要尽量列举他的优点,强调只是此次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千万不要汇总他的错误,即使面对一个问题确实较多的学生,也要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一次只讨论其一个缺点。这样,学生才会把抵触情绪降至最低,乐于接受教师的帮助。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教师怀着一颗诚挚爱生之心,对症下药,尽量下甜药,学生一定能够理解教师的苦心,欣然接受教师提供的甜药,不断地“康复”,茁壮成长。
(湖南怀化学院)
其实,教育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少教师总是不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总是认为我的动机是好的,我都是为了学生好,而在教育学生时不注意方法,结果你费了好大的劲儿,学生却并不买你的账、领你的情,不但没有把问题解决好,反而在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对抗,甚至怨恨,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便一味地埋怨学生不知趣,不知好歹。进而觉得当教师没有味道,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师在工作中没得到乐趣,学生在学习中也没得到快乐和进步。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本身没有错。但这话成立却有一个前提:人们具有较高水平、较高觉悟、较高理智,能站在较高层次思考和对待良药和忠言。通常的事实是,人们达到这一境界不容易,而问题学生要达到这一境界更不容易——达到了这一境界,还是问题学生吗?因此,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最好多些“顺耳忠言”“甜口良药”。
制药厂可以把苦药变成甜药——在苦药外加一层糖衣,为什么教师就不可以把“苦药”变成“甜药”呢?要知道,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民主意识、法制意识、逆反心理较强,你想压服他?谁怕谁呀?你动机好,如果方法不当,他知道你动机好吗?他理解你的动机吗?就算他知道你的动机是好的,可你的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伤其自尊、辱其人格,他能乐意接受吗?要知道,心悦才能诚服啊!更何况任何问题只有学生自己在思想上认识深刻了,在心灵深处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对的,哪些地方是不对的,不对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同时,认识是一个过程,思想认识更是一个需要更多时间和更多反复的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进步往往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许,人们常说的“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就是源于此吧!在学生思想认识工作方面,也许直线并不是最短的距离,往往还需要转些弯儿。
其实,我们教师也应常常做些换位思考:如果我偶尔犯了一个错,甚至是在无意中犯了一个错,我希望他人如何对待我呢?如果我是一个学生,也犯了一个这样的错误,我希望教师如何对待我呢?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以后再去处理学生的问题,也许会更好些。
并且,学生犯错各有各的背景和情境,这些背景和情境往往是我们不能准确设定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教师在没有弄清这些背景和情境之前,在没有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彻底弄清楚之前,就大发雷霆,甚至错误决断,试想,学生能服吗?
人心都是肉长的,学生也有通情达理的一面,只要教师注重调查研究,注重事实真相,注重事情的背景和情境,心平气和地与学生沟通,学生也不是铁板一块。
事实上,学生犯错以后,其本人已在不同程度上知道了自己的错误,甚至对自己的行为已有不同程度的悔意、恨意,只是面对即将来自教师的暴风雨般的批评和指责,会本能地构筑起自己的“防御工事”。而那些心更虚的,平时常受教师批评、常被教师们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同学,其“防御工事”会筑得更为牢固。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生气和过火的批评只能使他们将身体各部位都凝集成一个等待批评、甚至是抵触和对抗批评的整体,这样的整体是不易攻破、不易改变的。同时,教师发脾气,不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师生感情,还会使教师自己也陷入情绪低谷。人在生气、发脾气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会导致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所以,生气和发脾气,不仅于事无补,还于事有害。遇到学生犯错,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甚至粗暴地处理问题,如果不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不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是很难奏效的,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对立,从而把事情搞得更糟。
教师在处理某一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摒弃教师权威意识,不要以上压下,靠压服是不行的,而要站在学生角度,切实为他着想,要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也许他的行为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一定的生活根源,教师要充分肯定其合理的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一起去探讨其不合理的部分,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
对犯错的学生,切不可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任何人都会优缺点并存。对于问题学生,要充分挖掘、肯定其优点,在此基础上,就事论事,既不要上纲上线,也不要罗列他的其他缺点和错误。切不可为了打击其“嚣张气焰”,为了证明其后进的程度,而把他以前犯的事全部罗列出来。恰恰相反,教师要尽量列举他的优点,强调只是此次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千万不要汇总他的错误,即使面对一个问题确实较多的学生,也要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一次只讨论其一个缺点。这样,学生才会把抵触情绪降至最低,乐于接受教师的帮助。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教师怀着一颗诚挚爱生之心,对症下药,尽量下甜药,学生一定能够理解教师的苦心,欣然接受教师提供的甜药,不断地“康复”,茁壮成长。
(湖南怀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