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栓塞范围选择对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评价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脾功能亢进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7~64岁,均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引起的继发性脾亢。依据脾脏肿大分级方法,轻度脾大者4例,中度脾大者26例,重度脾大者6例,对36例患者均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并于术后定期随访1年。
  技术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后,插管至脾动脉主干行脾动脉造影,根据栓前1mm左右的脾动脉分支数目(PA)及预计栓塞程度(Ee)初步估计所需明胶海绵颗粒数目。超选择插管至脾动脉主干远端,避开胰背动脉和胃短动脉,将高温灭菌消毒后的明胶海绵颗粒加入混有抗生素(庆大霉素8万U)的造影剂中,分次缓慢注入,以期达到栓塞直径约1mm的外周脾段动脉分支。间断造影观察,根据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外周脾段动脉分支的栓塞情况来控制栓塞范围,栓塞后行脾动脉造影,根据栓塞前直径约1mm的脾动脉分支数(PA)及栓塞后残留的直径约1mm脾段动脉分支数目(CA)估算栓塞程度。亦可将栓塞后脾段塑形的小动脉分支所支配的脾脏供血区域与初次造影所见动脉分支供血区域相比,来粗略估算栓塞范围。如栓塞范围不足,可适量追加明胶海绵颗粒或进一步将少许明胶海绵条缓慢注入以栓塞脾段动脉分支,力求达到预定的栓塞范围。
  观察分析及处理:①36例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年定期随访中检测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变化规律及行彩超、CT检查了解肝脏、门静脉、脾静脉血流情况和脾脏栓塞术后体积的改变。②将36例患者依术中栓塞程度分为两组:A组20例,栓塞范围为30%~60%;B组16例,栓塞范围为60%~80%以上,比较术前及术后两组间外周血WBC、PLT变化及术后出现相应并发症情况。
  
  结 果
  
  造影表现:插管至脾动脉主干造影,可见脾动脉主干明显增粗迂曲,其2~3级动脉分支显示粗大,显影显示脾脏轮廓明显增大,间接显影可见粗大的回流脾静脉影,经行脾段外周小动脉栓塞后,可见3~4级脾动脉血流减缓、部分呈塑形改变。
  外周血象WBC、PLT计数变化规律见表。
  PSE术前两组WBC,PLT计数无明显差异,术后3天~2周内外周血中WBC及PLT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于术后1周时可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于1个月时趋向稳定,术后半年、1年外周WBC,PLT计数无明显变化,PSE术后外周血WBC,PLT计数升高,均可反映出脾动脉部分栓塞术的疗效,有纠正脾亢作用。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36例患者均于术后出现左上腹疼痛、发热及食欲不振症状,发热一般在38.5~39.2℃,持续约1周至2周,均于术后给予抗炎、止痛及退热对症治疗,症状均可缓解、消失。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1周出现腹水、左胸腔积液,36例患者术后随访中经行彩超、CT检查后出现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1例,未发现全并有脾破裂、脾脓肿、异位栓塞等并发症。
  
  讨 论
  
  脾功能亢进造成外周血象减少是因脾脏外周小动脉分支进入脾脏红髓部分时,过多受脾血窦及脾索内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及增加血小板在脾索内粘附力、流通受阻所致。部分脾栓塞术通过栓塞部分脾动脉分支,使之缺血坏死、机化萎缩、削弱了脾脏对血细胞的破坏及其分泌作用,从而达到纠正外周血象的目的。
  行PSE术准确地选择靶动脉是极其必要的。脾动脉近端栓塞后,通过胃短动脉、胃左动脉、胃网膜动脉形成侧支循环,脾实质仍可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不产生梗死,难以纠正脾亢。而直径约1mm的外周脾动脉,经级脾段动脉分支之间吻全动脉较少。侧支供血不易建立,且栓塞剂均匀分布在外周脾组织,致梗死机化的脾组织所形的纤维外壳紧密地绕在残留脾组织外周,能有效地限制了脾脏进一步增大。因此把脾段外周小动脉支作为栓塞靶动脉,均匀栓塞脾脏外周是改善外周血象前提因素。
  


  通过36例患者PSE术前、术后外周血象观察所见,PSE术后3d外周血中WBC,PLT计数明显升高,持续于术后1~2周后逐渐下降,于1个月后趋向稳定。PSE术后1个月可较好地反映出PSE术的疗效,术后3天~2周内WBC急剧升高,主要是由于术后部分脾组织栓塞后梗死的炎症反应,以及后来随存在脾窦中的白细胞释放至外周血中所致。随着炎症的反应减轻、消除,有效脾脏组织的减少,脾脏对白细胞的破坏能力下降以及脾脏本身粒细胞抑制因子的减少,致术后1个月WBC计数逐渐趋向平衡。PLT于1周左右急剧上升,主要为滞留于脾窦及粘附于脾索的血小板释放外周血中及血小板在脾臟破坏减少所致。此外尚与脾脏本身分泌PA.IgG减少,通过免疫机制破坏PLT的作用消弱有关,于1个月后可逐渐趋向平衡。
  行部分性脾栓塞术把脾段外周细小动脉支作为栓塞靶动脉,均匀栓塞脾脏外周可有效地纠正脾功能亢进,其中对于轻中度肿大者把脾外周栓塞范围控制在60%~80%,能够达到临床理想效果。对于重度脾脏肿大者,不适宜单次栓塞范围过大,术后栓塞痛、左胸腔积液并发症易产生,同时亦可因脾脏灌注血流急剧减少,从而引起脾静脉血栓形成,针过重度脾大者栓塞时可分次进行栓塞,累计总栓塞范围不适宜超过80%,这样才能有效的纠正脾亢,减轻术后不良反应,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2004年5月~2006年9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52~76岁,平均61岁。其中骨关节病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3例,严重创伤性关节炎2例,膝关节周围肿瘤1例;膝关节内翻畸形21例,外翻畸形5例。全部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双侧同时膝关节置换6例,单侧膝关节置换20例,其中左膝关节9例,右膝关节11例;左下肢出现深静脉血
期刊
小儿烧伤惊厥是烧伤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发生率较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发热、低血容量性休克、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烧伤脑病以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等是小儿烧伤惊厥的常见病因。    临床资料  我院2001~2006年收治小儿烧伤患儿612例,其中发生惊厥者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6.3岁,烧伤面积为15%~80%,平均35%,均为浅Ⅱ~Ⅲ度。惊厥发生时间
期刊
關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健康护理    临床资料  甘泉地处陕西北部,气候干燥,深秋至初春是呼吸系统发病的高峰期,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好发季节。2000~2006年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8例,男64例,女34例;年龄49岁,50岁以上占95%,60岁以上占86%,最大者86岁,平均67岁;有吸烟史者73例。    护理调查  2000年起我院积极开展业务技术比赛,护理日志的书写及人性化服务宗旨,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门诊肿瘤病人化疗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5月门诊肿瘤病人100例化疗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策略。结果:在门诊化疗工作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护理质量,规范技术操作和门诊工作程序,没有发生一起严重的化疗差错。结论:肿瘤病人门诊化疗只要管理到位,医疗安全落实,仍是一种方便病人,经济实惠的快捷治疗方法,尤其对贫困地区病人有着实用价值。  
期刊
笔者于1995~2005年对88例小面积深度烧烫伤应用无创脱闸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98例患者,男53例,女35例,其中成人60例,獐28例,多为各种不同原因烧烫伤,损伤时间为1周以上不等,面积在1%~5%之间,深Ⅱ°以上,表面都存在着较厚的坏死闸皮,不易剥离,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对症治疗。  物配剂:胰蛋白酶75g、胰凝乳蛋白酶0.3g,庆大霉素80萬U,凡士
期刊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资料与方法    本院从2004年1~12月收治老年心房颤动(房颤)住院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齡68~80(65.4±6.28)岁,房颤病程6个月~15年,阵发性房颤37例,持续性房颤21例。其中冠心病28例,高血压心脏病19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11例。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少于2年。心功能分级 (NYHA)标准[1],心功能II级47例,III级7例,I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在急诊大出血中应用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的效果。方法:统计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院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抢救的急诊大出血病人44例,根据病情分别进行Ⅰ法即回收血液过滤后直接回输给病人,Ⅱ法即经离心、洗涤后再回输,Ⅲ法两者结合处理,观察其对纠正休克的效果。结果:应用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抢救的44例大出血病人全部存活。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能及时回收失血,维持有
期刊
关键词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    资料与方法    对象:全部观察对象选自我科老年病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内科学(第5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观察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60~83岁。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9例,高血压病Ⅰ级4例,Ⅱ级11例,Ⅲ级2例;对照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60~86岁。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0例,高血压病1级
期刊
在心血管疾病中,肺栓塞的发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因其临床临床症状、体征的非特异性,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月1月共收治12例肺栓塞病人,其特点如下。    资料与方法    12例住院诊为肺栓塞的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3~69岁不等,其中6例有下肢静脉血栓及血栓性静脉炎,1例有手术史,2例有慢性心衰长期卧床史,另外3例有糖尿病史。  其临床表现:咳嗽、胸闷、气短、
期刊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外伤史多不明确,出现临床表现时,头CT检查血肿已较大。我院自2000年起至今,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  下血肿32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48-84岁,平均65岁。有4例为双侧血肿,其中1例患者双侧血肿对称,且均较大,余3例患者双侧血肿不对称,一侧较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