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西北大漠戈壁的空军D基地,是一支具有科研,试验、训练、作战功能的现代化部队,是中国唯一的航空、防空武器大型综合试验训练基地,是空军航空兵、防空兵部队基地化训练专设机构和空军战斗精神强训基地。50年来,基地先后完成了空军和陆、海军2200余项航空、防空导弹试验任务和470余项新机新装备试验、作战平台改研鉴定试验任务,参与了我国所有航空和国防尖端武器的试验,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96项,创造了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和军队基地化训练史上的126个第一,完成40余次全军和空军的重大演习演练任务。
基地司令员陈贵春,从当兵起就在基地工作,曾多次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项。在一次空空导弹打靶试验中,陈贵春看到,一些还处于研制阶段的导弹试射后对靶机损伤并不大,他考虑为什么不用一架靶机试验两枚导弹呢?科技人员进行论证,结论可行。半年后,“一靶两弹”试验成功。基地政委余爱水是《解放军生活》的老朋友,2007年第3期《解放军生活》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余爱水:角色之间的完美平衡》的人物专稿,这位经济学博士的专著《军事与经济互动论》,揭示了军事与经济的特殊矛盾,获得了首届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以他俩为“班长”的基地党委班子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战略性工程,一个智能型的人才方阵在大漠深处崛起。D基地形成丁五支特色鲜明的人才队伍:一支以院士和空军首席专家为龙头的领军人才队伍,一支以空军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特色专家队伍,一支指技合一的指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以地方大学生和国防生为代表的后备人才队伍,一支以士官为主体的保障人才队伍。下述的8名智能型军人,就是这五支人才队伍的代表。
赵煦:无人机之父的蓝天梦
[人物简历]
赵煦,湖南浏阳人,1938年9月出生,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同年入伍,大学本科学历,1970年5月入党,现任空军D基地一区二站总工程师,空军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专业技术1级,技术少将军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伍44年来,先后主持研制了“长空”等系列靶机和以某型无人机为代表的多型多用途无人机,为我国无人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我国“无人机之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會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0多项,获第四届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先后荣立一苧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入选理由]
他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是空军仅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之一,扎根荒漠44载,激情依旧,忠诚依旧,先后成功研制了系列无人靶机和无人机,为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精彩回放]
“其实,我的梦想是翱翔蓝天”,赵煦说。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紧张后,原本从苏联进口的某型靶机停止了供应,我国的各种试验一度陷入了困境。1965年3月,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研制开始了。那时,基地的无人靶机事业刚刚起步,满打满算整个站与无人靶机有关的人总共才有8个,而且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在这种情况下,他被调到了“长空一号”靶机研制课题小组。
从此,他就和无人靶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开始了实现“蓝天之梦”的征程。
“长空一号”作为我国无人靶机技术的基础,其研制过程是一个拓荒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赵煦一到“长空一号”无人靶机课题小组,领导就给这个能干又机灵的小伙子的肩上加上了重担,让他负责“长空一号”总体设计任务,并要求他在3个月时间内拿出设计方案。
他终于有了建立自己独特靶机理论系统的机会。当时,他唯一参考的就是一架原苏联产的某型空投式无人靶机。研制一个飞行器,而且是一个无人驾驶飞行器,其空气动力参数,飞行技术参数、推力参数等是必不可少的,事关重大。
为了摸熟弄清飞机的各种参数,白天,他带着一个本,一支笔,一把卷尺,一个万用表趴在靶机上一点一点地测量,有时,他还把靶机的机件拆开,一件一件地熟悉,一件一件地登记,晚上,他把白天测量到的数据,一个一个分类,然后进行计算,那时,没有任何计算器,只有通过手工的办法计算,那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但正是这个过程,使他对飞行器的各个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和了解,为他以后研制无人靶机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还让他形成了一套无人靶机的研制理论。
3个月总体设计时间,他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做参数的统计计算工作,并建立起了靶机的空气动力参数。3个月后,他终于完成,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总体方案设计。这个充满了灵气,充满了想象力的设计,很快被评审通过了。
在其后的研制过程中,赵煦在一张澳大利亚“金迪维克”小车图片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地面起飞车的办法,将靶机原先的空中放飞改变为由地面直接放飞,解决了无人靶机的起飞问题。同时,他还提出了用某型歼击机发动机代替原有无人机发动机的改造方案,使得靶机动力增加了近7倍。
1966年12月6日,一个红色的身影直飞云天,“长空一号”无人靶机首飞一举成功。从此,我国有了自己的无人靶机。从此我国的无人靶机技术有了基础,无人靶机事业从此走向了一片新的天地。
之后,赵煦又相继研制出性能更加先进的无人靶机,为我国的无人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
李鸿:导弹女考官
[人物简历]
李鸿,女,广东顺德人,1967年10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导弹制导本科专业,同年入伍,1992年5月入党,2005年取得清华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空军D基地一区副总工程师,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曾获首届“空军青年学习成才奖”,第五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十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入选理由]
她把知识报国、科技强军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扎根戈壁二十栽,在我国导弹武器试验事业上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被誉为“导弹女考官”。
[精彩回放]
2002年底,国产某型新机进入了最后的试验阶段,飞机、导弹在地面单个试验中都合格,装挂某型导弹发射试验后就可装备部队,但升空联试却无法匹配,一直无法构成试验条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参试单位的人员摸不着头脑,有些人开始怀疑飞机或导弹系统有问题。于是,各参试单位分头检查飞机系统、导弹系统,问题迟迟一直没有找到,试验也中断了将近半年时间, 后来,参试单位找到了李鸿,和她一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凭着对国内外导弹技术丰富的知识结构,李鸿认真分析了飞机火控系统和导弹的各性能参数,与自己曾组织过的一次同类试验进行了对比,发现该型飞机火控系统的准备程序中缺少了导弹预先加电程序的致命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提出了对飞机火控系统进行改造,加装导弹预先加电程序的建议。几个月后,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型导弹总设计师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一句话就让我们摆脱了困境,这就是专家。”
张苇:与“长空霹雳”同飞
[人物简历]
张苇,江西进贤人,1968年10月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直升机设计本科专业,同年入伍,1992年9月入党。2004年7月取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导导航与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空军D基地一区二站三室主任。空军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4年获“空军青年学习成才奖”,2007年被评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同年被四总部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入选理由]
他是“新时期科技强军的典范”,学理论精益求精,干工作一丝不苟,弄新军事变革潮头19载,紧盯世界尖端科技前沿,攻坚克难,勇于挑战,敢为人先,为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精彩回放]
2006年,在某型无人机研制攻坚阶段,需要解决自主飞行决策与人工干预任意交接转换的难题。张苇一连好几个晚上没有休息好,加上长期以来患有偏头疼,身体实在抗不住了,连续高烧不退,由于病情严重,只能到驻地附近大医院住院治疗。出发前,一个怪异的想法让在场的人惊叹不已,他反复叮嘱司机,一定要把办公室的笔记本电脑和相关的资料带上。
为了能尽快攻克难题,他躺在病床上依然进行研究。医生和同室的病友多次问他,“你是来住院治疗的,还是来办公的啊?”面对大家的不解和疑问,张苇只是淡淡一笑。就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了研制领域的多项难题,成功实现了无人机自主导航、飞行和多项技术创新,形成了一套較为完善的控制技术方案,取得了划时代的开创性成果。
杨选春:在生命读秒中攻克难题
[人物简历]
杨选春,男,湖北京山人,1963年8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并入伍,1990年10月入党,硕士研究生。现任空军D空军。基地二区武器系统总体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被空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1次。
[入选理由]
他始终保持着战斗姿态,战胜了自身的癌症,也使濒临下马的某型导弹起死回生。
[精彩回放]
2000年6月,杨选春被确诊为胰腺胰岛细胞瘤,生命的音符随时都会终止,医院冒着巨大的风险给他用了一种正在试验还未正式批准生产的新药,不久,杨选春又能吃一点流食了。
住院期间,他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研究某型导弹在试验中遇到的几个关键性难题,为完成某型武器系统定型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1年年初,死神再一次逼近了杨选春,医院再一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病人万分危急,医生建议输血试试。两位AB血型的年轻战友挽起了袖子,殷红的血液缓缓流进杨选春体内,奇迹又一次产生了!三个月后,他回到久违的办公室。
此时,某型导弹因多种因素迟迟不能定型,濒临下马的境地,部队希望他参与攻关,他果断立下了“军令状”。
他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与研究院专家探讨交流、仿真计算,最终提出了改进意见。在某研究院邀请权威专家召开的研讨会上,他的意见通过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并被工业部门采纳。
不久,该型导弹在经历无数的坎坷后终于成功定型,不仅大大缩短了武器系统研制周期。而且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时任军委副主席曹刚川高度赞扬:“杨选春的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很值得我们学习。”
朱传涛:把使命扛在肩上
[人物简历]
朱传涛,安徽颍上人,1979年11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2003年7月入党,现任空军D基地二区二站三队使携式导弹发射班班长,三期士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发射导弹120余发,排除两起重大险情。Z002年空军评为优秀共青团员,2004年被评为空军优秀士官,2006年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2007年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2008年被表彰为区行业标兵。荣立三等功1次,所带发射班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
[入选理由]
他用钢铁般的意志,铸就了一名战士无比的勇敢,他用战士的赤诚,表达了献身事业如磐石般坚定的信念。
[精彩回放]
朱传涛一入伍便成为了一名试弹兵,就是在便携式导弹试验时,要肩扛导弹射击目标,检验导弹的作战性能。因为是试验阶段,导弹各种参数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紧贴试弹兵头部的导弹主发动机潜藏着巨大危险,万一试射失败,将危及射手的生命。因此,试弹兵被称为“把生命扛在肩上的人”。
一次试验时,当朱传涛扣动发射扳机后,导弹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挟带着烈焰飞向目标,只听见贴着头部的导弹筒内咝咝作响。“快撒!”阵地指挥员发现情况异常,急忙向他下达了撤离阵地的命令。官兵们都为朱传涛捏了一把汗。而他却临危不乱,按照应急方案的处置要求,紧紧锁定发射架后,才闪电般地撤离了危险区。
事后有人问他,当时怕不怕,为什么不立即撤离阵地?他说,说不怕是假话,当时为了防止射手离开后发射架导弹随机发射出筒,可能危及人员和阵地上其他装备的安全,因此要锁牢发射架,不管情况有多么危急,这是一名合格的试弹兵必须要做到的。
在对该型导弹进行改进后,朱传涛又一次走上了发射阵地。他说,试出导弹的参数性能,是试弹兵的使命和职责。至今,他已成功发射导弹120余发,成为发射班发射导弹最多的人。
范新国:靶场上的“麻烦制造者”
[人物简历]
范新国,湖南街阳人,1967年9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1901年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制导雷达系,现任空军D基地三区司令部制导雷达教研室主任。荣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获“空军突出科技人才三等奖”。
[入选理由]
22年从军路,始终走在训练改革最前沿,作为雷达、电磁环境设置双料专家,他设置的复杂电磁环境被部队称为“实战 走廊”。
[精彩回放]
范新国和同事们不断利用丰富的靶场电磁环境设置手段和方法,精心模拟真实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屡屡给部队出难题,让部队在破解难题中研究针对复杂电磁环境的新战法,消极干扰、积极干扰、综合干扰……范新国带领教员们的每次出手,都足以扼住参训参演部队的喉咙,必须经过一番厮杀才能突出重围。
2007年8月,导弹某团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弹战术演习正在紧张进行,突然,连续两个导弹营打出的导弹均未截获。导演部命令停止射击,查找问题。一营营长肯定地说:“是干扰太强了,超出武器性能。”范新国断定“干扰在限定范围内,是武器参数设置问题”,孰对孰错,一时难以判断,此时已是深夜12点,范新国带领教员到部队一线,询问几个重要参数后,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立即逐个营救怎样在这种干扰中发现目标、跟踪目标,调整参数,一直教到早上六点。这次较量让一营长心服口服,一有空闲时间就缠着范新国“取经学艺”,短短一个月时间,迅速成为团里的技术权威。该团领导说,范主任本来可以只管考核评估我们,没义务挨个教我们,没想到他这么热心,一点不嫌麻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训练!
魏培智:靶场科研事业的执著“追求者”
[人物简历]
魏培智,男,1967年9月出生,山东寿光人,1990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同年入伍,1993年4月入党,现任空军D基地训练中心总工程师。先后主持完成了15项军事技术研究课题,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荥立个人三等功2次。2003年被评为空军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空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2005年至2007年被评为空军高层次人才。
[入选理由]
他具有深厚的计算机功底和科研开发能力,在电磁环境建设方面可谓创始人种沙漠“电磁之狐”,在靶场信息化建设上贡献卓著。
[精彩回放]
2006年6月初,训练中心决定由魏培智同志负责牵头,建设某地面站和某型武器吊舱,在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他带领技术人员,每天加班到深夜一两点钟,经过几天连续奋战,制订了相关技术方案,编写了有关技术协议。然而在吊舱研制完成,挂到飞机上后,飞行员的耳机中却产生了啸叫,机舱内的下显和左显出现了剧烈抖动和黑屏现象。该师机械部门认为原因是吊舱发射信号产生的电磁环境对飞机造成了影响。而魏培智则认为这是飞机向吊舱提供的电压不够造成的。为了验证该师的说法,他们在吊舱内增加了电感,然而问题仍然存在。后来,他们还是同意按魏培智的想法进行试验。但是某型飞机挂梁无提供电压的针角,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得到验证,让吊舱与飞机匹配。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他先后组织十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多次外场试验和故障讨论,对飞机挂梁电路图进行反复分析研究,组织评审会6次,终于得出结论:只要飞机向吊舱提供合适的电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问题解决后,该师和厂家高度评价魏培智知识渊博,业务精通。焦科:战争试验场的规划师
[人物简历]
焦科,陕西省泾阳县人,1974年11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现任D基地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空军军事理论研究专家库成员,空军优秀参谋,荣立三等功2次。
[入选理由]
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基地化训练,10余年坚持不懈地思索实践,探路先行,为打造“信息化的战争试验场”不遗余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精彩回放]
在基地化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训练综合质量和效益,焦科针对多个单位、多种机型、多项任务飞行的特点,积极探索合场次飞行计划协同和组织指挥的方式方法,制定了《合场次飞行组织指挥协同规定》、《基地合同战术训练组织保障管理规定》等,有效规范了参试参训单位科学合理调整阶段和飞行日计划,规范了合场次飞行秩序,有效缓解了试训矛盾,保证了各项任务互不耽误,建立起了一套顺畅高效的协调机制。为解决训练和考核中“练为演、练为考、练为看”的问题,他在研究国内外军兵种电子战训练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基地建设电子战试验训练场的实际,提出了航空兵部队电子战训练绩效评估思路和评估方法,并对时间相关分析法和模型模拟法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基地组织开展电子战训练评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进一步拓展基地化训练功能,他从完善基地化训练机制、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拓展电子战训练场功能、建设专职“蓝军”部队、完善训练评估体系、建立远程导调指挥系统、启动模拟训练系统建设等11个方面,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办法,得到上级的认可,目前他提出的许多措施已进入基地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一个“信息化的战争试验场”已见雏形。
(史青澤 整理)
责任编辑 罗尔文
基地司令员陈贵春,从当兵起就在基地工作,曾多次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项。在一次空空导弹打靶试验中,陈贵春看到,一些还处于研制阶段的导弹试射后对靶机损伤并不大,他考虑为什么不用一架靶机试验两枚导弹呢?科技人员进行论证,结论可行。半年后,“一靶两弹”试验成功。基地政委余爱水是《解放军生活》的老朋友,2007年第3期《解放军生活》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余爱水:角色之间的完美平衡》的人物专稿,这位经济学博士的专著《军事与经济互动论》,揭示了军事与经济的特殊矛盾,获得了首届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以他俩为“班长”的基地党委班子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战略性工程,一个智能型的人才方阵在大漠深处崛起。D基地形成丁五支特色鲜明的人才队伍:一支以院士和空军首席专家为龙头的领军人才队伍,一支以空军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特色专家队伍,一支指技合一的指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以地方大学生和国防生为代表的后备人才队伍,一支以士官为主体的保障人才队伍。下述的8名智能型军人,就是这五支人才队伍的代表。
赵煦:无人机之父的蓝天梦
[人物简历]
赵煦,湖南浏阳人,1938年9月出生,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同年入伍,大学本科学历,1970年5月入党,现任空军D基地一区二站总工程师,空军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专业技术1级,技术少将军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伍44年来,先后主持研制了“长空”等系列靶机和以某型无人机为代表的多型多用途无人机,为我国无人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我国“无人机之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會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0多项,获第四届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先后荣立一苧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入选理由]
他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是空军仅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之一,扎根荒漠44载,激情依旧,忠诚依旧,先后成功研制了系列无人靶机和无人机,为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精彩回放]
“其实,我的梦想是翱翔蓝天”,赵煦说。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紧张后,原本从苏联进口的某型靶机停止了供应,我国的各种试验一度陷入了困境。1965年3月,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研制开始了。那时,基地的无人靶机事业刚刚起步,满打满算整个站与无人靶机有关的人总共才有8个,而且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在这种情况下,他被调到了“长空一号”靶机研制课题小组。
从此,他就和无人靶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开始了实现“蓝天之梦”的征程。
“长空一号”作为我国无人靶机技术的基础,其研制过程是一个拓荒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赵煦一到“长空一号”无人靶机课题小组,领导就给这个能干又机灵的小伙子的肩上加上了重担,让他负责“长空一号”总体设计任务,并要求他在3个月时间内拿出设计方案。
他终于有了建立自己独特靶机理论系统的机会。当时,他唯一参考的就是一架原苏联产的某型空投式无人靶机。研制一个飞行器,而且是一个无人驾驶飞行器,其空气动力参数,飞行技术参数、推力参数等是必不可少的,事关重大。
为了摸熟弄清飞机的各种参数,白天,他带着一个本,一支笔,一把卷尺,一个万用表趴在靶机上一点一点地测量,有时,他还把靶机的机件拆开,一件一件地熟悉,一件一件地登记,晚上,他把白天测量到的数据,一个一个分类,然后进行计算,那时,没有任何计算器,只有通过手工的办法计算,那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但正是这个过程,使他对飞行器的各个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和了解,为他以后研制无人靶机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还让他形成了一套无人靶机的研制理论。
3个月总体设计时间,他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做参数的统计计算工作,并建立起了靶机的空气动力参数。3个月后,他终于完成,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总体方案设计。这个充满了灵气,充满了想象力的设计,很快被评审通过了。
在其后的研制过程中,赵煦在一张澳大利亚“金迪维克”小车图片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地面起飞车的办法,将靶机原先的空中放飞改变为由地面直接放飞,解决了无人靶机的起飞问题。同时,他还提出了用某型歼击机发动机代替原有无人机发动机的改造方案,使得靶机动力增加了近7倍。
1966年12月6日,一个红色的身影直飞云天,“长空一号”无人靶机首飞一举成功。从此,我国有了自己的无人靶机。从此我国的无人靶机技术有了基础,无人靶机事业从此走向了一片新的天地。
之后,赵煦又相继研制出性能更加先进的无人靶机,为我国的无人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
李鸿:导弹女考官
[人物简历]
李鸿,女,广东顺德人,1967年10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导弹制导本科专业,同年入伍,1992年5月入党,2005年取得清华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空军D基地一区副总工程师,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曾获首届“空军青年学习成才奖”,第五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十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入选理由]
她把知识报国、科技强军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扎根戈壁二十栽,在我国导弹武器试验事业上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被誉为“导弹女考官”。
[精彩回放]
2002年底,国产某型新机进入了最后的试验阶段,飞机、导弹在地面单个试验中都合格,装挂某型导弹发射试验后就可装备部队,但升空联试却无法匹配,一直无法构成试验条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参试单位的人员摸不着头脑,有些人开始怀疑飞机或导弹系统有问题。于是,各参试单位分头检查飞机系统、导弹系统,问题迟迟一直没有找到,试验也中断了将近半年时间, 后来,参试单位找到了李鸿,和她一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凭着对国内外导弹技术丰富的知识结构,李鸿认真分析了飞机火控系统和导弹的各性能参数,与自己曾组织过的一次同类试验进行了对比,发现该型飞机火控系统的准备程序中缺少了导弹预先加电程序的致命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提出了对飞机火控系统进行改造,加装导弹预先加电程序的建议。几个月后,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型导弹总设计师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一句话就让我们摆脱了困境,这就是专家。”
张苇:与“长空霹雳”同飞
[人物简历]
张苇,江西进贤人,1968年10月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直升机设计本科专业,同年入伍,1992年9月入党。2004年7月取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导导航与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空军D基地一区二站三室主任。空军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4年获“空军青年学习成才奖”,2007年被评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同年被四总部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入选理由]
他是“新时期科技强军的典范”,学理论精益求精,干工作一丝不苟,弄新军事变革潮头19载,紧盯世界尖端科技前沿,攻坚克难,勇于挑战,敢为人先,为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精彩回放]
2006年,在某型无人机研制攻坚阶段,需要解决自主飞行决策与人工干预任意交接转换的难题。张苇一连好几个晚上没有休息好,加上长期以来患有偏头疼,身体实在抗不住了,连续高烧不退,由于病情严重,只能到驻地附近大医院住院治疗。出发前,一个怪异的想法让在场的人惊叹不已,他反复叮嘱司机,一定要把办公室的笔记本电脑和相关的资料带上。
为了能尽快攻克难题,他躺在病床上依然进行研究。医生和同室的病友多次问他,“你是来住院治疗的,还是来办公的啊?”面对大家的不解和疑问,张苇只是淡淡一笑。就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了研制领域的多项难题,成功实现了无人机自主导航、飞行和多项技术创新,形成了一套較为完善的控制技术方案,取得了划时代的开创性成果。
杨选春:在生命读秒中攻克难题
[人物简历]
杨选春,男,湖北京山人,1963年8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并入伍,1990年10月入党,硕士研究生。现任空军D空军。基地二区武器系统总体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被空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1次。
[入选理由]
他始终保持着战斗姿态,战胜了自身的癌症,也使濒临下马的某型导弹起死回生。
[精彩回放]
2000年6月,杨选春被确诊为胰腺胰岛细胞瘤,生命的音符随时都会终止,医院冒着巨大的风险给他用了一种正在试验还未正式批准生产的新药,不久,杨选春又能吃一点流食了。
住院期间,他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研究某型导弹在试验中遇到的几个关键性难题,为完成某型武器系统定型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1年年初,死神再一次逼近了杨选春,医院再一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病人万分危急,医生建议输血试试。两位AB血型的年轻战友挽起了袖子,殷红的血液缓缓流进杨选春体内,奇迹又一次产生了!三个月后,他回到久违的办公室。
此时,某型导弹因多种因素迟迟不能定型,濒临下马的境地,部队希望他参与攻关,他果断立下了“军令状”。
他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与研究院专家探讨交流、仿真计算,最终提出了改进意见。在某研究院邀请权威专家召开的研讨会上,他的意见通过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并被工业部门采纳。
不久,该型导弹在经历无数的坎坷后终于成功定型,不仅大大缩短了武器系统研制周期。而且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时任军委副主席曹刚川高度赞扬:“杨选春的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很值得我们学习。”
朱传涛:把使命扛在肩上
[人物简历]
朱传涛,安徽颍上人,1979年11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2003年7月入党,现任空军D基地二区二站三队使携式导弹发射班班长,三期士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发射导弹120余发,排除两起重大险情。Z002年空军评为优秀共青团员,2004年被评为空军优秀士官,2006年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2007年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2008年被表彰为区行业标兵。荣立三等功1次,所带发射班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
[入选理由]
他用钢铁般的意志,铸就了一名战士无比的勇敢,他用战士的赤诚,表达了献身事业如磐石般坚定的信念。
[精彩回放]
朱传涛一入伍便成为了一名试弹兵,就是在便携式导弹试验时,要肩扛导弹射击目标,检验导弹的作战性能。因为是试验阶段,导弹各种参数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紧贴试弹兵头部的导弹主发动机潜藏着巨大危险,万一试射失败,将危及射手的生命。因此,试弹兵被称为“把生命扛在肩上的人”。
一次试验时,当朱传涛扣动发射扳机后,导弹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挟带着烈焰飞向目标,只听见贴着头部的导弹筒内咝咝作响。“快撒!”阵地指挥员发现情况异常,急忙向他下达了撤离阵地的命令。官兵们都为朱传涛捏了一把汗。而他却临危不乱,按照应急方案的处置要求,紧紧锁定发射架后,才闪电般地撤离了危险区。
事后有人问他,当时怕不怕,为什么不立即撤离阵地?他说,说不怕是假话,当时为了防止射手离开后发射架导弹随机发射出筒,可能危及人员和阵地上其他装备的安全,因此要锁牢发射架,不管情况有多么危急,这是一名合格的试弹兵必须要做到的。
在对该型导弹进行改进后,朱传涛又一次走上了发射阵地。他说,试出导弹的参数性能,是试弹兵的使命和职责。至今,他已成功发射导弹120余发,成为发射班发射导弹最多的人。
范新国:靶场上的“麻烦制造者”
[人物简历]
范新国,湖南街阳人,1967年9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1901年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制导雷达系,现任空军D基地三区司令部制导雷达教研室主任。荣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获“空军突出科技人才三等奖”。
[入选理由]
22年从军路,始终走在训练改革最前沿,作为雷达、电磁环境设置双料专家,他设置的复杂电磁环境被部队称为“实战 走廊”。
[精彩回放]
范新国和同事们不断利用丰富的靶场电磁环境设置手段和方法,精心模拟真实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屡屡给部队出难题,让部队在破解难题中研究针对复杂电磁环境的新战法,消极干扰、积极干扰、综合干扰……范新国带领教员们的每次出手,都足以扼住参训参演部队的喉咙,必须经过一番厮杀才能突出重围。
2007年8月,导弹某团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弹战术演习正在紧张进行,突然,连续两个导弹营打出的导弹均未截获。导演部命令停止射击,查找问题。一营营长肯定地说:“是干扰太强了,超出武器性能。”范新国断定“干扰在限定范围内,是武器参数设置问题”,孰对孰错,一时难以判断,此时已是深夜12点,范新国带领教员到部队一线,询问几个重要参数后,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立即逐个营救怎样在这种干扰中发现目标、跟踪目标,调整参数,一直教到早上六点。这次较量让一营长心服口服,一有空闲时间就缠着范新国“取经学艺”,短短一个月时间,迅速成为团里的技术权威。该团领导说,范主任本来可以只管考核评估我们,没义务挨个教我们,没想到他这么热心,一点不嫌麻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训练!
魏培智:靶场科研事业的执著“追求者”
[人物简历]
魏培智,男,1967年9月出生,山东寿光人,1990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同年入伍,1993年4月入党,现任空军D基地训练中心总工程师。先后主持完成了15项军事技术研究课题,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荥立个人三等功2次。2003年被评为空军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空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2005年至2007年被评为空军高层次人才。
[入选理由]
他具有深厚的计算机功底和科研开发能力,在电磁环境建设方面可谓创始人种沙漠“电磁之狐”,在靶场信息化建设上贡献卓著。
[精彩回放]
2006年6月初,训练中心决定由魏培智同志负责牵头,建设某地面站和某型武器吊舱,在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他带领技术人员,每天加班到深夜一两点钟,经过几天连续奋战,制订了相关技术方案,编写了有关技术协议。然而在吊舱研制完成,挂到飞机上后,飞行员的耳机中却产生了啸叫,机舱内的下显和左显出现了剧烈抖动和黑屏现象。该师机械部门认为原因是吊舱发射信号产生的电磁环境对飞机造成了影响。而魏培智则认为这是飞机向吊舱提供的电压不够造成的。为了验证该师的说法,他们在吊舱内增加了电感,然而问题仍然存在。后来,他们还是同意按魏培智的想法进行试验。但是某型飞机挂梁无提供电压的针角,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得到验证,让吊舱与飞机匹配。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他先后组织十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多次外场试验和故障讨论,对飞机挂梁电路图进行反复分析研究,组织评审会6次,终于得出结论:只要飞机向吊舱提供合适的电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问题解决后,该师和厂家高度评价魏培智知识渊博,业务精通。焦科:战争试验场的规划师
[人物简历]
焦科,陕西省泾阳县人,1974年11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现任D基地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空军军事理论研究专家库成员,空军优秀参谋,荣立三等功2次。
[入选理由]
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基地化训练,10余年坚持不懈地思索实践,探路先行,为打造“信息化的战争试验场”不遗余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精彩回放]
在基地化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训练综合质量和效益,焦科针对多个单位、多种机型、多项任务飞行的特点,积极探索合场次飞行计划协同和组织指挥的方式方法,制定了《合场次飞行组织指挥协同规定》、《基地合同战术训练组织保障管理规定》等,有效规范了参试参训单位科学合理调整阶段和飞行日计划,规范了合场次飞行秩序,有效缓解了试训矛盾,保证了各项任务互不耽误,建立起了一套顺畅高效的协调机制。为解决训练和考核中“练为演、练为考、练为看”的问题,他在研究国内外军兵种电子战训练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基地建设电子战试验训练场的实际,提出了航空兵部队电子战训练绩效评估思路和评估方法,并对时间相关分析法和模型模拟法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基地组织开展电子战训练评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进一步拓展基地化训练功能,他从完善基地化训练机制、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拓展电子战训练场功能、建设专职“蓝军”部队、完善训练评估体系、建立远程导调指挥系统、启动模拟训练系统建设等11个方面,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办法,得到上级的认可,目前他提出的许多措施已进入基地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一个“信息化的战争试验场”已见雏形。
(史青澤 整理)
责任编辑 罗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