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与吴晓铃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90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郑振铎先生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散文《燕子》《猫》目前仍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入选课文。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收藏家、翻译家、艺术史家。在文学领域,他更是“俗文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将“凡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学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的戏曲、小说、变文、弹词等“非正统文学”作为自己的重点研究内容,并因此影响了一大批学者,在文学领域掀起了“俗文学”研究的浪潮。吴晓铃就是其中之一。吴晓铃(1914年3月10日—1995年2月7日),我国著名古代小说戏曲研究家、著名印度文学专家、藏书家、目录学家、翻译家、博物学家,曾受教于郑振铎。作为在吴晓铃学术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人物,郑振铎如明灯一般指引他在学术道路上前行,是吴晓铃一生最为尊敬的师长之一,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给予了他莫大的指点,同时吴晓铃亦成为郑振铎最倚重的学生之一、工作的左膀右臂,甚至成为身后藏书、文字资料整理的主要负责人。
  郑振铎于1931年至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任中文系教授,这时恰值吴晓铃在燕京大学读医学预科,尽管医学与文学学科相差甚远,但吴晓铃凭着对文学的热爱,与郑振铎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郑振铎之子郑尔康在《星陨高秋——郑振铎传》中曾这样回忆道:
  郑振铎后来担任了燕京大学系主任,对本系学生所付出的心血就更多了。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吴晓铃、吴世昌等先生,就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成长起来。
  由此看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吴晓铃的确得到了郑振铎的亲炙。如若不是吴晓铃在文学方面的突出表现以及对郑振铎文学观念的认同,吴晓铃也不会在读医学两年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转学至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直接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修读语言文学。如此之大的人生道路转变,想必郑振铎的影响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郑振铎的学术研究,“为我国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20世纪俗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李英《郑振铎和赵景深的俗文学研究》)系学界共识。吴晓铃在《古剧杂考·序》中这样写道:
  我的老师郑西谛(振铎)先生给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他也许不会想到普通的一句闲话会影响了一个孩子的治学方法。他说:“《全唐诗》的历史价值可能比新、旧《唐书》更高,因为那是诗人真正用眼睛看见的社会和时代的纪录。”于是,我从倡优的口里去聆听历史的回声。
  而俗文学领域,正是郑振铎为吴晓铃开启的学术大门。郑振铎是20世纪俗文学研究的发起、倡导者,他“特别重视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在学术著作中给予俗文学以足够重视,并为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作出重要贡献”。(李英《郑振铎和赵景深的俗文学研究》)?
  吴晓铃在《俗文学者的供状》中这样描述:
  研究俗文学史的人却要告诉读者那朵奇卉是怎样的从野草生移到暖室,同时,还采集了更多的野生花蕾,拿来告诉读者,“就是它”。
  严格地来讲,俗文学的范围可以包括民俗学的全部,同时他又和广义的艺术不能分家。并不只是限于文学作品。……也就是说,俗文学者的工作必须研究与创作并重,说明与事例并重,我们却还只是在研究方面兜圈子,而且我们兜圈子的范围又只是限制在过去的俗文学方面。
  吴晓铃不仅继承了郑振铎俗文学理论的要核,更加入自己的理解,他指出俗文学的特点、提出文学演进的观点,主张将俗文学的范围要放宽一些,不仅要研究过去更要把握当下,还着重强调演技与创作并重、说明与事例并重的研究方法以及当下俗文学研究者的局限所在,是對郑振铎俗文学理论传承和发展,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思考,丰富了俗文学的基础理论。
  郑振铎在他的学术研究方法中推崇“归纳的思考”和“进化的观念”,注重以社会实证的方法与历史唯物论的观念为指导。尤其对于俗文学,其内容一定是与社会演进和历史发展相互印证的,所以郑振铎既能熟练运用传统的考据、校注等方法,也进行了比较文学的尝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历史与文学相承发展的观念。而在吴晓铃的学术研究中也充分体现了他对恩师观点的认同。“所谓‘历史的眼光’,也就是郑西谛先生所说的‘进化的观念’……胡先生(胡适)对于‘科学的方法’的解释很简单,只有‘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八个大字,也就是郑西谛先生所说的‘归纳的观察’。”翻开吴晓铃的著述,那些论证充足、对版本问题的精细研究和“随时摘抄笔录,记下读后感,或写成读书笔记”(董乃武《论郑振铎的文学史研究之路》)的大多短小而言之有物的序跋,则再一次将郑、吴二人的师生学术承袭和发展展现得淋漓尽致。
  郑振铎在俗文学研究过程中,十分看重对戏曲领域的探究。他曾用众多篇幅来论述自己对于戏曲起源、元杂剧、南戏、昆曲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戏剧学术史进入到了“剧学”本位确立时期,郑振铎跳出只关注“案头”、专注于研究戏剧文学的圈子,转变观念,“……惟一般的研究者,往往只知着眼于剧本和剧作家的探讨,而完全忽略了舞台史或演剧史的一面。不知舞台上的技术的演变,和剧本的写作是有极密切的关系的。”(郑振铎为张次溪纂辑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的序言)从而对于当时活跃的昆剧、京剧和其他地方戏都给予足够的研究重视。尤其对于昆剧,郑振铎在1956年11月29日昆剧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极大的热情阐述了自己对于昆剧的定位、演出,对于昆剧宣传、改编和组织等的问题的独到见解。而这次讲话,很可能是郑振铎1958年逝世前最后一次公开发表的有关于戏曲的内容。
  处于戏曲研究范式转变时期的吴晓铃,自然受到了大环境和老师的影响。他曾在《我是怎么写起散曲来的》这篇文章里写道:“郑西谛(振铎)师说:‘抱着《元曲选》和《六十种曲》研究戏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此他开始自己创作,开始大量接触演员,开始亲自“粉墨登场”,马连良、郝寿臣、韩世昌、白云生等京剧、昆剧大家都是吴晓铃的好友。在与名家演员的交往、亲自登台表演和走访考察戏曲历史遗迹的过程中,吴晓铃实践了“案头兼场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学术研究,是“剧学本位”确立期以此理论指导治学的代表学者。   郑振铎生前有两桩宏愿,一是重编《全唐诗》,二是收齐“曲藏”。第二个愿望的落实结果就是“古本戏曲丛刊”的伟大工程。从1954开始陆续出版的《古本戏曲丛刊》系列,是郑振铎以“一部中国戏曲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戏曲史”?(郑振铎《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序)的宏愿而主导的项目。吴晓铃作为郑振铎优秀的学生,当然被委以重任,“‘有事弟子服其劳’,尽些奔走之劳”(吴晓铃《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序),成为郑振铎的得力助手。到1958年年底,《古本戏曲丛刊》共出版四集,郑振铎为这四集一一撰写了序言。然而,1958年10月16日,写完《古本戏曲丛刊》四集的序言,郑振铎就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友好访问,途中飞机失事,郑振铎及全体出访人员不幸遇难。这一突发事件,可谓“古本戏曲丛刊”项目的“灭顶之灾”,更是对吴晓铃的巨大打击,“……特别是吴晓铃终身把这位恩师视为父亲。当郑振铎壮烈殉职的噩耗从电台播出后,他是当年学生中第一个赶到郑家去慰问的,他双眼红肿,语调哽咽,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他常说‘没有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郑尔康《星陨高秋——郑振铎传》)。然而,“古本戏曲丛刊”的工作绝不能停,吴晓铃为实现老师生前的遗愿,肩负起了这项重任,按着郑振铎的规划,组织团队继续编订“丛刊”系列。至1995年吴晓铃去世,他共主持项目组完成了第九编(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和第五编(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工作,并为之作序,尽心竭力,鞠躬尽瘁。
  郑振铎逝世后,吴晓铃受郑振铎夫人高蕴华(君箴)女士之托,整理恩师遗篇。他在《西谛题跋·序》中这样写道:
  ……村舍雨窗,展对手泽,如亲砚席,诚不胜山阳邻之痛;因亟付劂,庶其不坠。溯自弱冠立雪,匆匆四十余载,抠衣奉手,获承绪论,顽劣蹉跎,樸樕无成,亦垂垂入老境,负师启诱,弥以腐心矣!”
  可见他对恩师的尊敬和想念。郑振铎不仅引导了吴晓铃的学术之路,更将自己的朋友圈介绍给他,让吴晓铃有机会与赵景深等学者切磋、交流,让他在文学研究领域有了自己的天地。翻开吴晓铃的著述,“西谛师”“我的老师郑西谛(振铎)先生”等对于恩师无数次的提及,都是吴晓铃对于这位如明灯般的引路人的深切怀念。郑振铎与吴晓铃的师生情缘,虽未有长年直接授课的时间积累,可其能量却远远超乎了我们所理解的一位老师带给学生的改变。
  遇到一位指引人生方向的恩师,遇到一个好学交心的学生,有一段如若亲人般感情的师生情,大概是所有身为老师、学生的期盼。郑振铎和吴晓铃,这两位文学界的大家,用他们的亲身经历,鲜活地向后人展现了师生之间最深厚的感情。今年,是郑振铎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6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先生,纪念他与晓铃先生的这段师生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小说《抉择》中有这样一句话:“李高成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何会丢下那么多人独自走到了这所子弟学校里来。”  作为小说语言,“说不清楚”既可以是市长李高成下意识行为的描述,也可以是《抉择》中许多问题复杂性的隐喻式表述。李高成走到的那所子弟学校,就是中阳纺织集团附属子弟学校。学校里的五层教学大楼,还是李高成在中阳纺织集团担任厂长的时候做主建起来的。现在,已经成了市长的李高成独自走到这所子弟学校,眼前的景象让
商汤灭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商汤祷雨于桑林,为民请命,以人为本,以己为牲的牺牲精神,是商汤文化的本质内涵。活跃于太行山、太岳山腹地的晋豫两省的商汤信仰和流传至今的商汤祭祀、崇拜和民俗文化现象,伴随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的潮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跨越了学界、政界和社会各界,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重要话题。  我们知道,在众多商汤文化及其雩祭习俗流传之地域中,位于太行山
影评人、记者、文艺青年、作家、县城青年……绿妖的身份是多重的,但也许接近作家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她的作品。迄今为止,她已经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三本小说(集),还有两本非虚构作品。从这些作品来看,作家有一种朴素的女性意识,不是理论启蒙的结果,而是源于生命体验的直觉。  中篇小說《少女哪吒》是作家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县城少女王晓冰的成长历程。在初中时代,王晓冰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她却和差生李小路玩在一起。
《诗经》时代的“劳动”书写重于写实,真实再现了当时集体劳作和农业祭祀场面,汉代的“劳动”书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一,出现大量个体劳动者形象,在写实的基础上将“劳动”与“审美”结合,劳动不再是单纯的劳作,而是变成了人们可以“审美”的对象,尤其是劳动人民身上勤劳、质朴的品质构成了汉代“劳动”书写的重点。其二,汉代的“劳动”书写以更加细腻的笔触深入到社会底层,为底层民众“代言”发声,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情感
在巨星璀璨的现代作家群落中,老舍可能属于学历背景很不起眼的那一拨,他是北平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的,从私塾和小学读完之后,他最初考入的是京师祖家街公立第三中学,和罗常培先生是同学,但由于家境贫寒,入读半年之后,他考入了免收学费和膳食费,还供给制服和书籍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6月,老舍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师范学校本科第一部第四班毕业,从此开始了作为小学校长的职业生涯。除去1923年9月到1924年夏天,老
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改革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旅行家,所到过的国家之多、旅游路程之远、游记著作之多,无人能比。1898年9月,戊戌變法失败后,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直至1913年11月才得以归国。康有为把国外流亡生活当成了环球考察之旅的绝佳时机。在这16年中,他曾游历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以及日本等国,也到访过印度等曾经有过文明辉煌但近代以来逐步走向衰败的殖民地国家。回国后,他请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茅盾文学奖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它逐渐成为了中国的最高文学奖,并被誉为当代文学的高峰走势与存在真景。但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它长期遭到争议、批评甚至否定,尤其是“遗珠之憾”更使其成为文学风暴的核心所在。不过,尽管“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但它却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环境中愈来愈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精神风格及美学走向。  ·家国情怀的沉潜·  当下的文学创作,无论私人叙
从“西河沿8号”到“前海西街18号”  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是一条并不太长,也并不太宽,但却热闹非凡的街道,如果仅仅说起前海西街甚至北京本地人也并不熟知,但是要提到恭王府、郭沫若纪念馆或者北京胡同人力车游览的起点,定会有很多人知晓。除了胡同人力车夫是前海西街一道独特风景外,在它南段并不宽敞的道路中央竖起一个长约10米的大影壁,也是一个路上都会关注的景物。这段高约3米,长约10米的影壁,将经过的车辆和
百草权舆,万花含艳,四时最好是春天,大自然的春天到了,央视《诗词大赛》第四季刚刚落下帷幕,诗歌的春天也到了。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灿烂奇观,唐代诗人笔下的大唐之春,令人分外怀恋。  然我们对唐诗的审美与享受,不可能仅靠背诵与记忆来实现。  我们组织了这个关于唐诗咏春的栏目——“春从唐诗来”,约请王志清、陈才智与崔淼三学者来解读唐诗中描写春天的诗篇。这三篇文章,分别选评王维、杜甫与白居易的咏春诗,三个
老舍先生的兴趣爱好相当广泛,性情宽厚、为人谦和,一生最重友情,朋友极多。说到老舍交游广泛,几乎成了文艺界的共识。对老舍来说,没有朋友的话,他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或者也可以说,老舍简直就是为朋友而活的。  老舍曾说:  对于朋友,我永远爱交老粗儿。长发的诗人,洋装的女郎。打微高尔夫的男性女性,咬言咂字的学者,满跟我没缘。看不惯。  不过,随着社会往来的增多,老舍的朋友圈逐渐扩大,朋友中三教九流无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