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末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具有一定影响的规划理论和思想运动。本文通过对“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思想与生态理念进行梳理,结合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实践中的部分问题,讨论“新城市主义”的生态理念对我国规划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城市规划城市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上许多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发展模式急剧转变,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曾经在20世纪前期大为流行的“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逐渐无法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相适应。为了解决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们对规划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与探索。20世纪80年代,一种被称为“新城市主义”理论(New Urbanism)在美国出现。“新城市主义”力图使现代生活的各个部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构建一种紧凑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新型社区。这种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美当今的城市建设,并引发了当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与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
1“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内涵与理念
20世纪中叶,随着美国小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大量城市人口迁往了城市郊区。然而,如今美国郊区千篇一律的城市发展方式又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场所失落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城市重现传统邻里之交再次成为了新时代的梦想,于是“新城市主义”应运而生。可以说,这种新思想的产生,源于人们对地方地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新经济”时代的新思考和新理念,以及对必要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的尊重,是人们寻找新世纪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一种探索。“新城市主义”代表了人类对于未来城市的新梦想。”、“新城市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批判的产物,同时又是60年代以来各种建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的成果。
“新城市主义”基于区域、城市和社区三个层面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构想,其思想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和地区的成长发展都有一定的天然限制,城市的规模和选址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因素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城市的成长发展不可突破这一限定,否则将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活力的丧失,最终导致整个地区的衰退。“新城市主义”把城市和郊区及其自然环境看作为一个包含经济、社会和生态等要素的整体,城市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城市既要注重内部的更新完善,又要保持与郊区农田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此外,“新城市主义”也主张建立多中心的有机的城镇体系结构,不同的城镇之间可以存在互补关系,中心城市、普通城镇和郊区环境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体系。
1.2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
“新城市主义”高度重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积极倡导具有其自身鲜明特色的“社区”设计理念。邻里、分区和走廊是“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三者所构筑起来的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功能化和艺术化特征的走廊。
1.3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自然界中,个体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原因。“新城市主义”积极强调城市、社区主体与功能的多样性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新城市主义”认为,在城市、邻里和社区内应该具有不同类型和價格的房屋,以满足不同年龄、种族和收入的阶层的需求,以此达到保持居住主体多样性的目的。“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或社区是有机的整体,同一块土地上应该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以丰富的资源混合使用来保持城市特色和活力。同时,“新城市主义”把城市历史遗存看作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城镇的开发和再开发应当注重维持地方传统和特色。新开发的物质环境应该尊重历史、传统与现在,以保持地方特色的延续和维持城市物质环境多样性,实现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
1.4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新城市主义”提出城市要紧凑发展。它反对美国城市以小汽车的大量使用为基础的郊区化发展模式,主张应该有限制的使用小汽车。“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应该拥有多种交通运转系统:不仅要有大运量的、快速的、节约能源消耗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还要有无须消耗能源的、宜人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等,以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各种交通系统之间必须要有便捷的衔接和转换,共同构成有机的、便捷的交通网络,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
1.5重视公众参与,尊重公众意见的充分表达。
“新城市主义”不但要求通过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手法体现对人的亲切关怀,同时也充分尊重公众意见的表达。因为公众的认可是规划理念最终实现的必要条件。在实践中,“新城市主义”特别重视在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中创造公众参与的机会与条件。“新城市主义”这种“自下而上”的规划设计手法,在实现规划理念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参与设计自己美好家园的平台。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和设计原则体现了对生态要素的关注和对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追求。无论是作为城市生态主体的人,还是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基础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都应该得到尊重,同时,通过各种要素的有机联系,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镇有机体。
2 “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规划理念的启迪
中国现在正在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各地不断建设新城、更新旧城。在城市空间大规模扩张的同时,如何有效预防郊区化无序蔓延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如何在旧城更新改造中保持城市的活力,如何通过规划乎段建设宜居的城市家园,都是当前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述“新城市主义”思想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对未来中国城市的规划实践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2.1城市规划应当以自然生态系统容量为基础来确定城市的规模和等级体系。
“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规模必然受到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城市的大小规模、人口数量等容量应以此为限,这比单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更为合理。同时,从区域的角度来说,“新城市主义”将城市及其周围的区域一同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每个区域要素在系统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有机的城乡等级体系。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矛盾往往是由于过于强调城市个体的经济发展要求,而忽视周边区域生态系统的容量限制,以至于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等级混乱。因此,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容量的角度出发来确定城市规模和等级体系对于我国城市规划和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2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与历史传统,营造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规划。
创造具有可识别性的场所是“新城市主义”的重要原则,它也是满足人们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必要因素。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侵占公共空间,割断历史文脉,漠视人文精神,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随处可见,因为这种场所失落感而造成的城市中冷漠的人际关系和居民对社区环境的漠视越来越严重。规划工作者应当充分借鉴“新城市主义”保护与营造公共领域和地方特色的思想,重视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以保持地方特色的延续,同时,还要规划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空间和地标性建筑,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为人们营造一个具有多元人文和自然特征的和谐城市。
2.3混合社区功能,建设多样化风格居住区。
功能混合是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同的一种土地使用形式,“新城市主义”强调社区中应该完善各种功能,为不同背景,不同层次,不同收人的人群提供共生的场所。我国传统的社区中的胡同里弄、临街门面、后院居住等等都是功能混合的实例,但目前很多城市正在进行的旧城改造却是把这些富有韵味的传统街区推倒重来,取而代之的是目前风格单调、结构简单的“方盒子”建筑,原来丰富多变的社区功能都却丧失殆尽。按照“新城市主义”要求,住区设计中应体现反对僵化的、绝对的功能分区,倡导功能多样化和完善化;创造多样化的住宅类型,提供多元选择;商店、公园、小学等服务设施等在步行可及的范围之内以增加住区社交的多样性和邻里关系的发展;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等等。
2.4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生态设计。
“新城市主义”认为,任何一个居住区域都是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不同的自然环境赋予了每个城市一定的特性,当地的气候、植物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都会使居民产生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记忆。因此,每个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原始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特点,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进行自然和技术相结合的生态设计,或发扬、或抑制、或改造,以便将美好的自然环境融入住区,实现人类居住和自然的平衡发展。
3结语
如今我国城市发展和住区建设多以郊区城市化和旧城改造为主,其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研究和借鉴“新城市主义”的有益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快速扩展、郊区蔓延、大规模旧城改造等带来的邻单关系和社区结构的破坏、城市文脉遗失、都市感淡化以及人际关系淡漠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适当吸收“新城市主义”的有益做法,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和住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桂丹、毛其智:“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
鉴”,《世界建筑》,2000年10月。
[2]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论》,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
[3]李陀:《“新住宅”与发展商的双重角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1月。
[4]任彪:“市区还是郊区:规划与建设的两难选择——新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开发》,2002年4月。
[5]陈劲松:《新都市主义·CONDO与小户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城市规划城市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上许多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发展模式急剧转变,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曾经在20世纪前期大为流行的“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逐渐无法与快速发展的时代相适应。为了解决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们对规划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与探索。20世纪80年代,一种被称为“新城市主义”理论(New Urbanism)在美国出现。“新城市主义”力图使现代生活的各个部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构建一种紧凑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新型社区。这种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美当今的城市建设,并引发了当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与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
1“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内涵与理念
20世纪中叶,随着美国小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大量城市人口迁往了城市郊区。然而,如今美国郊区千篇一律的城市发展方式又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场所失落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城市重现传统邻里之交再次成为了新时代的梦想,于是“新城市主义”应运而生。可以说,这种新思想的产生,源于人们对地方地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新经济”时代的新思考和新理念,以及对必要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的尊重,是人们寻找新世纪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一种探索。“新城市主义”代表了人类对于未来城市的新梦想。”、“新城市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批判的产物,同时又是60年代以来各种建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的成果。
“新城市主义”基于区域、城市和社区三个层面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构想,其思想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和地区的成长发展都有一定的天然限制,城市的规模和选址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因素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城市的成长发展不可突破这一限定,否则将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活力的丧失,最终导致整个地区的衰退。“新城市主义”把城市和郊区及其自然环境看作为一个包含经济、社会和生态等要素的整体,城市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城市既要注重内部的更新完善,又要保持与郊区农田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此外,“新城市主义”也主张建立多中心的有机的城镇体系结构,不同的城镇之间可以存在互补关系,中心城市、普通城镇和郊区环境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体系。
1.2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
“新城市主义”高度重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积极倡导具有其自身鲜明特色的“社区”设计理念。邻里、分区和走廊是“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三者所构筑起来的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功能化和艺术化特征的走廊。
1.3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自然界中,个体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原因。“新城市主义”积极强调城市、社区主体与功能的多样性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新城市主义”认为,在城市、邻里和社区内应该具有不同类型和價格的房屋,以满足不同年龄、种族和收入的阶层的需求,以此达到保持居住主体多样性的目的。“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或社区是有机的整体,同一块土地上应该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以丰富的资源混合使用来保持城市特色和活力。同时,“新城市主义”把城市历史遗存看作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城镇的开发和再开发应当注重维持地方传统和特色。新开发的物质环境应该尊重历史、传统与现在,以保持地方特色的延续和维持城市物质环境多样性,实现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
1.4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新城市主义”提出城市要紧凑发展。它反对美国城市以小汽车的大量使用为基础的郊区化发展模式,主张应该有限制的使用小汽车。“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应该拥有多种交通运转系统:不仅要有大运量的、快速的、节约能源消耗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还要有无须消耗能源的、宜人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等,以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各种交通系统之间必须要有便捷的衔接和转换,共同构成有机的、便捷的交通网络,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
1.5重视公众参与,尊重公众意见的充分表达。
“新城市主义”不但要求通过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手法体现对人的亲切关怀,同时也充分尊重公众意见的表达。因为公众的认可是规划理念最终实现的必要条件。在实践中,“新城市主义”特别重视在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中创造公众参与的机会与条件。“新城市主义”这种“自下而上”的规划设计手法,在实现规划理念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参与设计自己美好家园的平台。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和设计原则体现了对生态要素的关注和对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追求。无论是作为城市生态主体的人,还是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基础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都应该得到尊重,同时,通过各种要素的有机联系,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镇有机体。
2 “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规划理念的启迪
中国现在正在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各地不断建设新城、更新旧城。在城市空间大规模扩张的同时,如何有效预防郊区化无序蔓延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如何在旧城更新改造中保持城市的活力,如何通过规划乎段建设宜居的城市家园,都是当前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述“新城市主义”思想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对未来中国城市的规划实践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2.1城市规划应当以自然生态系统容量为基础来确定城市的规模和等级体系。
“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规模必然受到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城市的大小规模、人口数量等容量应以此为限,这比单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更为合理。同时,从区域的角度来说,“新城市主义”将城市及其周围的区域一同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每个区域要素在系统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有机的城乡等级体系。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矛盾往往是由于过于强调城市个体的经济发展要求,而忽视周边区域生态系统的容量限制,以至于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等级混乱。因此,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容量的角度出发来确定城市规模和等级体系对于我国城市规划和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2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与历史传统,营造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规划。
创造具有可识别性的场所是“新城市主义”的重要原则,它也是满足人们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必要因素。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侵占公共空间,割断历史文脉,漠视人文精神,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随处可见,因为这种场所失落感而造成的城市中冷漠的人际关系和居民对社区环境的漠视越来越严重。规划工作者应当充分借鉴“新城市主义”保护与营造公共领域和地方特色的思想,重视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以保持地方特色的延续,同时,还要规划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空间和地标性建筑,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为人们营造一个具有多元人文和自然特征的和谐城市。
2.3混合社区功能,建设多样化风格居住区。
功能混合是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同的一种土地使用形式,“新城市主义”强调社区中应该完善各种功能,为不同背景,不同层次,不同收人的人群提供共生的场所。我国传统的社区中的胡同里弄、临街门面、后院居住等等都是功能混合的实例,但目前很多城市正在进行的旧城改造却是把这些富有韵味的传统街区推倒重来,取而代之的是目前风格单调、结构简单的“方盒子”建筑,原来丰富多变的社区功能都却丧失殆尽。按照“新城市主义”要求,住区设计中应体现反对僵化的、绝对的功能分区,倡导功能多样化和完善化;创造多样化的住宅类型,提供多元选择;商店、公园、小学等服务设施等在步行可及的范围之内以增加住区社交的多样性和邻里关系的发展;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等等。
2.4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生态设计。
“新城市主义”认为,任何一个居住区域都是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不同的自然环境赋予了每个城市一定的特性,当地的气候、植物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都会使居民产生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记忆。因此,每个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原始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特点,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进行自然和技术相结合的生态设计,或发扬、或抑制、或改造,以便将美好的自然环境融入住区,实现人类居住和自然的平衡发展。
3结语
如今我国城市发展和住区建设多以郊区城市化和旧城改造为主,其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研究和借鉴“新城市主义”的有益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快速扩展、郊区蔓延、大规模旧城改造等带来的邻单关系和社区结构的破坏、城市文脉遗失、都市感淡化以及人际关系淡漠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适当吸收“新城市主义”的有益做法,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和住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桂丹、毛其智:“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
鉴”,《世界建筑》,2000年10月。
[2]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论》,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
[3]李陀:《“新住宅”与发展商的双重角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1月。
[4]任彪:“市区还是郊区:规划与建设的两难选择——新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开发》,2002年4月。
[5]陈劲松:《新都市主义·CONDO与小户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