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加快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社会输入更多实用型专业人才,本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模块化教学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索,为模块化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机 构】
:
宿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宿城2238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快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社会输入更多实用型专业人才,本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模块化教学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索,为模块化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东曲矿选煤厂浮选精煤灰分过高、产品不稳定的问题,浮选试验采用现场浮选入料、调节浮选参数与现场一致,通过改变抑制剂种类、用量进行浮选试验,并且将浮选尾煤进行接触角、红外光谱表征;表征结果说明抑制剂的添加能够增强浮选尾煤亲水性,浮选试验结果说明最佳药剂制度为:以单宁酸为抑制剂,药剂用量为500 g/t时,浮选精煤灰分降低至9.21%,产率为58%.
本文主要介绍设施农业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对于现代农业种植业的促进作用和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就如何建立多元化的推广机制,促进设施农业技术助力农业发展提出一些策略建议,为设施农业技术的顺利推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进步提供理论帮助.
以企业系统创新能力的评测为目的,分析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组成要素,通过将22个指标分为三个层次来构建针对能源业上市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评价体系,并应用我国沪深股市能源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加权—突变级数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校正,从而综合测度能源业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探讨能源类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其绩效体系的整体系统关联,辅助对能源业上市企业创新能力的科学评判.
目前锑火法冶金主要采用传统鼓风炉和反射炉技术,冶炼过程产生大量冶金固废,如熔炼渣、砷碱渣、除铅渣,其危害性大,难以资源化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制约锑冶炼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文中溯源了锑冶金固废产生途径,分析了固废处理工艺现状:熔炼渣堆存量大,烟化处理能耗高,分离效果不理想;砷碱渣以湿法处理为主,浸出实现锑、砷分离,含砷浸出液固化处理后堆存或填埋;除铅渣火法处理工艺铅、锑元素分离不彻底,未实现对磷酸盐的回收,湿法处理工艺流程长,工业化应用较少.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锑绿色冶金与固废资源化新方法,实现锑清洁高效提
我国农机发展迎来了全新挑战,即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有效引进和供给难以满足当地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真实需求.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当紧抓当前机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推陈出新,将更先进、更切合农业发展需求的设备和技术投入市场,以便更好地引领农机快速发展.
在硫酸铵、镁、锰复盐体系中,当Mn2+、Mg2+、NH4+初始浓度分别为28、20、30 g/L,蒸发瓶转速为30 r/min,结晶温度为298、308、318、328 K时,研究了铵、镁、锰复盐体系的悬浮密度、晶体粒度、晶体粒数密度、晶体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复盐结晶过程中,当结晶时间为4500 s,结晶温度为328 K时,溶液悬浮密度为240.4 kg/m3,晶粒平均尺寸最大为633.982μm,变异系数为42.46,晶粒品质较好;在晶体粒度L高于50μm时,采用ΔL定律模型,拟合得晶体粒数密度n0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小麦种植技术逐步迈向新的阶段,高产、低耗、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如百花齐放,为我国小麦种植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推广小麦种植先进经验与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茶产业作为南京现代农业中集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品牌产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为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南京茶产业要实现从产业单一生产到产业体系化发展的跨越,全面构建现代茶产业链,必须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发挥政府顶层设计职能,坚持链式发展思维,发展茶树种苗产业,建设标准化宜机化生态茶园,普及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提升茶叶机械化生产水平,拓展茶叶精深加工,培育三产融合发展新业态,壮大生产经营新主体,不断延链、补链、強链,实现南京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究酒石酸改性花生壳对湿法炼锌浸出液中镓和锗的吸附过程,考察吸附时间、改性花生壳的用量、溶液初始pH值、吸附温度以及溶液中镓、锗初始浓度对镓、锗吸附率的影响,并探讨了花生壳吸附镓、锗动力学.结果表明:改性花生壳可实现湿法炼锌浸出液中镓和锗的有效分离,且对锗的吸附效果优于镓,在吸附时间为3 h、溶液初始pH=3、吸附温度为30℃的条件下,锗的吸附率大于99%.镓、锗在改性花生壳上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改性花生壳对镓、锗的吸附等温线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模型,镓、锗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国家战略、供给结构改革、产业结构改善等支持条件下不断地得到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园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力提升途径之一,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区域经济和产业的进步、国家粮食储量增加和国家对粮食进口依赖的降低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