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国际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了解国外最新科技信息中,学习科技英语尤为重要。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科技文本致力于信息的传达。本中将尤金.A.奈达(Eugene Nida)功能对等理论与科技翻译特点结合起来,力求使科技英语翻译更加精准、客观。
【关键词】:科技英语;特点;功能对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文体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应用文体。由于科技文体学科跨度比较大,既有正式程度很高的文献手册,也有科学普及类的写作文章,这给译者寻求译文的“适合性”带来更高要求。
近年来,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有着引领作用。 “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65)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强调译文要从语义到语体实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作者相同的感受。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加深,中国与国外交流愈发频繁。加强对科技英语的研究,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
功能对等原则关注的不再只是原文、译文,而更加关注译文读者,即读者对译文信息的领悟和反应,也就是说,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力求使译文读者和译文的关系与原文读者和原文的关系相一致。奈达同时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1)传达信息;(2)传达原作的精神与风格;(3)语言顺畅自然,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4)读者反映类似。(Nida,2003)
二、功能理论框架下的科技翻译特点研究
在科技英语的翻译中,为了更加精准客观地表达出科技英语传达的意义,译者必须做到翻译中的动态对等。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动态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而科技英语中的特点也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词汇,句子,形态和文体,除了形态,其他和动态对等分类重合,下面我们将从词汇、句子和文体三个方面看功能对等理论与科技英语特点的关联,力求找出二者深层进关系,以更好的用此理论指导科技英语的翻译,以利于科技文化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1.词汇方面
科技英语的词汇以专业词汇为主,还包括复合词,缩略词等新颖构词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词汇意义并解释翻译出来。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词汇翻译一般采用直译,但是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在处理词汇翻译时需要形式让位于意义,重点将其意义准确表达出来。
在科技英语中有许多合成词,两个完全独立的词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科技术语。两个词语简单结合并不完全符合英文形式和规范,但考虑到其意义的表达,将二者词汇结合起来是最好的选择。例如,月面行走的英文表达是“moonwalk”,这个新的专业词汇就是将“moon”和“walk”两个词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新词汇的意义表达。另一个例子是将两个词语结合后再进行简化,也是更改了词汇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其意义表达很精确且简练。比如,近几年出现的新词“网络经济”,其英文表达是“webnomics”,这样的新词肯定是在字典中不易找到的,其实这个词汇全称是“webeconomics”,将其简化使其更加简洁有力地表达这项新科技的意义。
2.句子方面
在科技英语文本中,句法特征主要是长句多且结构复杂,被动语态、一般时态和名词化结构使用较多。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句子的翻译需要实现句子层面的功能对等,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实现句子层面的功能对等,使其表达更符合译入语习惯,表达内容更加精准专业。
(1)Carbon-rich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a meteorite that fell in Australia in 1969 spontaneously formed vesicles when the compounds were dissolved in water.
1969年,一颗陨石坠落在澳大利亚境内,从该陨石中提取的富碳化合物在水中分解时,会自动释放出小气泡来。
在这个句子中,很明显的看出,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不同,语序方面也是不一样的,在中文翻译中,我们考虑到这一因素,根据功能对等理论下的变序法翻译策略,将整体句子语序做出调整,先交代时间背景,然后是事件结构,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这就是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考虑不同表达习惯的问题,做出更精准的翻译。
(2)The conservation of parity is usually accepted without questions concerning its possible limit of validity being asked.
人们通常相信宇称守恒,从不置疑其正确性的可能限度。
科技英语中含多个从句的长句,汉语中相对较少。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进行拆分。在这个句子中,英文形式是带有从句的一个长句,在翻译成中文时,我们需要将其拆分,这样的处理逻辑通顺且符合中文表達习惯。这也是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拆分法翻译策略。
3.文体方面
科技英语文体中,注重行文连贯、清晰,流畅,避免表露个人感情,避免过多使用修辞手法,表达客观性较强。在这一特点下,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要求,我们在翻译时也要做到文体对等,力求实现科技文体的客观性和简明性。
A.C. can also be changed into D.C. by a device called rectifier, which lets current flow only one way.
交流电也能够借助于一种叫做整流器的装置变为直流电,整流器只允许电流单向流动。
这个句子所表达的内容是物理设置中的变流电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科技文本。我们在翻译中就需要多注意其内容表达的客观性、简洁性和准确性。在这个句子翻译中,不但正确运用了专业词汇,整体表达客观简洁,且做到了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文体对等。
三、总结
在科技英语中,其专业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特点显著。翻译过程中,一方面要使译文准确传达原文意义,另一方面要保留科技英语的特点。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做到词汇、句子和文体对等,忠实于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表达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习俗。这样不仅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学习,更有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傅勇,唐跃勤.科技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 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6]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 朱铮铮.对科技翻译特点、标准及要求的探讨[J].科技通报2009,25(3):380-383.
【关键词】:科技英语;特点;功能对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文体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应用文体。由于科技文体学科跨度比较大,既有正式程度很高的文献手册,也有科学普及类的写作文章,这给译者寻求译文的“适合性”带来更高要求。
近年来,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有着引领作用。 “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65)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强调译文要从语义到语体实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作者相同的感受。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加深,中国与国外交流愈发频繁。加强对科技英语的研究,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
功能对等原则关注的不再只是原文、译文,而更加关注译文读者,即读者对译文信息的领悟和反应,也就是说,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力求使译文读者和译文的关系与原文读者和原文的关系相一致。奈达同时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1)传达信息;(2)传达原作的精神与风格;(3)语言顺畅自然,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4)读者反映类似。(Nida,2003)
二、功能理论框架下的科技翻译特点研究
在科技英语的翻译中,为了更加精准客观地表达出科技英语传达的意义,译者必须做到翻译中的动态对等。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动态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而科技英语中的特点也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词汇,句子,形态和文体,除了形态,其他和动态对等分类重合,下面我们将从词汇、句子和文体三个方面看功能对等理论与科技英语特点的关联,力求找出二者深层进关系,以更好的用此理论指导科技英语的翻译,以利于科技文化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1.词汇方面
科技英语的词汇以专业词汇为主,还包括复合词,缩略词等新颖构词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词汇意义并解释翻译出来。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词汇翻译一般采用直译,但是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在处理词汇翻译时需要形式让位于意义,重点将其意义准确表达出来。
在科技英语中有许多合成词,两个完全独立的词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科技术语。两个词语简单结合并不完全符合英文形式和规范,但考虑到其意义的表达,将二者词汇结合起来是最好的选择。例如,月面行走的英文表达是“moonwalk”,这个新的专业词汇就是将“moon”和“walk”两个词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新词汇的意义表达。另一个例子是将两个词语结合后再进行简化,也是更改了词汇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其意义表达很精确且简练。比如,近几年出现的新词“网络经济”,其英文表达是“webnomics”,这样的新词肯定是在字典中不易找到的,其实这个词汇全称是“webeconomics”,将其简化使其更加简洁有力地表达这项新科技的意义。
2.句子方面
在科技英语文本中,句法特征主要是长句多且结构复杂,被动语态、一般时态和名词化结构使用较多。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句子的翻译需要实现句子层面的功能对等,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实现句子层面的功能对等,使其表达更符合译入语习惯,表达内容更加精准专业。
(1)Carbon-rich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a meteorite that fell in Australia in 1969 spontaneously formed vesicles when the compounds were dissolved in water.
1969年,一颗陨石坠落在澳大利亚境内,从该陨石中提取的富碳化合物在水中分解时,会自动释放出小气泡来。
在这个句子中,很明显的看出,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不同,语序方面也是不一样的,在中文翻译中,我们考虑到这一因素,根据功能对等理论下的变序法翻译策略,将整体句子语序做出调整,先交代时间背景,然后是事件结构,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这就是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考虑不同表达习惯的问题,做出更精准的翻译。
(2)The conservation of parity is usually accepted without questions concerning its possible limit of validity being asked.
人们通常相信宇称守恒,从不置疑其正确性的可能限度。
科技英语中含多个从句的长句,汉语中相对较少。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进行拆分。在这个句子中,英文形式是带有从句的一个长句,在翻译成中文时,我们需要将其拆分,这样的处理逻辑通顺且符合中文表達习惯。这也是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拆分法翻译策略。
3.文体方面
科技英语文体中,注重行文连贯、清晰,流畅,避免表露个人感情,避免过多使用修辞手法,表达客观性较强。在这一特点下,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要求,我们在翻译时也要做到文体对等,力求实现科技文体的客观性和简明性。
A.C. can also be changed into D.C. by a device called rectifier, which lets current flow only one way.
交流电也能够借助于一种叫做整流器的装置变为直流电,整流器只允许电流单向流动。
这个句子所表达的内容是物理设置中的变流电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科技文本。我们在翻译中就需要多注意其内容表达的客观性、简洁性和准确性。在这个句子翻译中,不但正确运用了专业词汇,整体表达客观简洁,且做到了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文体对等。
三、总结
在科技英语中,其专业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特点显著。翻译过程中,一方面要使译文准确传达原文意义,另一方面要保留科技英语的特点。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做到词汇、句子和文体对等,忠实于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表达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习俗。这样不仅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学习,更有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傅勇,唐跃勤.科技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 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6]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 朱铮铮.对科技翻译特点、标准及要求的探讨[J].科技通报2009,25(3):38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