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红头巾”粤剧的新形象

来源 :中国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ffffffffffffff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世纪以前,广东三水地区的农村女性漂洋过海,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务工,她们用红头巾作为工装,以区别于在此地谋生的广东其他族群,因此被称为“红头巾”.作为华人下南洋的一个弱小群体,她们同心协力,正直守信,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地从事建筑粗活,沉潜于社会底层而能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并融入新加坡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因此,她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故事,被写进了新加坡的小学课本;她们兢兢业业的劳动形象,被永久铸成城市和博物馆的塑像;她们独立自重的人格品质和生命丰采,被视为华人融入海外世界的“红头巾精神”.“红头巾”用自己的草根力量,深深地展示着中华女性开拓进取的民族风骨,她们辗转于中国与海外的阔大空间,扎根在异国他乡的文化环境,用自己奉持的中国文化的言行操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崇敬,也让自己成了被世界所尊重、认可的中国形象典型.
其他文献
数百年以来,从中国的李渔到王国维,从百老汇的科恩、小哈姆斯坦到罗杰斯、罗宾斯,关于何以为歌舞剧的考问就一直没停止过.不被审视的音乐剧职业根本不值得从事.如果说音乐剧美学有什么作用的话,恰恰就在于它帮助我们“审视”正在为之献身的中国音乐剧行业,因为这才是音乐剧最大的认知问题.这种对歌舞叙事美学自身镜像的不间断的反躬自省,以及对歌舞叙事的本质及其意义不停息的挖掘探求,正是中国音乐剧哲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期刊
《牛顿手稿》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伊利切夫斯基的最新长篇力作,荣膺2020年度大书奖头奖.小说反映了当代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失根危机,以一场以父之名(生理之父、精神之父、信仰之父)的精神寻根之旅,生动诠释了科学与神学理性融合、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精神寻觅永不止步等贯穿作家文学创作始终的核心价值观,堪称作家的集大成之作.作家以此呼吁人类摒弃自我膨胀与狂妄,克服对异质存在的恐惧与拒斥,重返相信神话、崇拜父亲的童年时代,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探索世界奥秘.
进入21世纪以来,内战主题小说在西班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它们促进了西班牙社会重新审视和反思内战.哈维尔·塞尔卡斯是新世纪内战小说热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在2001至2017年间出版的五部小说可被看作“西班牙内战系列小说”.本文通过对这一系列小说的分析认为,塞尔卡斯在恢复内战记忆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塑造众多“背叛式英雄”,呼吁同胞坚定同为西班牙人的身份认同,只有以这种身份认同为前提,西班牙才能宽恕过去、迎接未来.
孔子被尊称为我国古代的圣人,早在2500多年前就率先开创了私学,号称有弟子三千、孔门七十二贤.在办学的实践基础上,他总结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等有效的教学方法.rn垂范的先贤rn孔子出身于破落的士大夫家庭,没有机会进入官府的学校.他自幼聪颖好学,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基本靠自学逐渐成为至圣先师.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概括完整地反映了他一生自学、立志、办学、周游列国和思考学问的经历.
期刊
筷子,毫无疑问是中国餐饮乃至中国文化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之一.rn学会使用筷子,往往隐含着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接受”.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因为无法使用筷子而出了一点小小的状况,之后他为了增进两国关系,特地让助手给他准备了一套专门练习拿筷子的道具.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采访了一位传奇老红军刘德金.刘德金当时年过九旬,耳不聋,眼不花,先给我们唱了一首红军歌谣:“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会做工的有工做,会种田的有田耕.”他说,这首歌谣已经几十年不唱了,但总是忘不了它,一哼起它,就像回到跟贺龙元帅长征的岁月里,回想起那一段难忘的往事.本文即其对亲身经历的回忆.
期刊
年初到郑州参加艺术活动,红艳说想让我为她即将出版的新书《历史进程中的河南剧作家群研究》作序,我欣然应允.rn我和红艳相识有20年了.我是河南籍人,与河南戏剧界多有来往.红艳身边的亲友如孟华、姚金成、王明山、贾璐等都是我的挚友.早先我去河南,与戏友们聚会,红艳偶尔也会在座,但她大都是聆听者或记录者,冷不丁插一两句话,让人感觉到她的清醒和睿智.后来经常看到她为那几位师长整理撰写的文字,我都不禁要夸赞她,夸赞她的才情,夸赞她的率直,夸赞她的冷静.记得有一年连续看了她实际负责组稿的《东方艺术》杂志,我竟打电话给我
期刊
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曲”——《毛毛雨》,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诞生于战时上海的《何日君再来》和《玫瑰玫瑰我爱你》,一直在国家语境下为爱国者所耻,但这些曲子与左翼爱国歌曲并存,尤其在沦陷期间成为人们疏解苦闷情绪的调节剂,曲中的意象也被赋予了抗日和民族独立的政治隐喻.战后,曾繁荣于沦陷区的“时代曲”被政府冠以“黄色歌曲”之名而遭禁,却屡禁不止,各种缘由值得思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原本贫困落后的国家遭受到严重摧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引起了诸多外国友好团体的关注.为增进对战火下的苏皖边区的了解与救助,联合国官员严斐德克服重重困难,只身前往苏皖边区进行考察.rn联总来到中国rn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为救济曾为轴心国占领国家和地区,于1943年成立的国际性战争灾害救济组织.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该组织并入联合国,成为其下属机构之一,持续存在两年左右.按计划,联总的短期使命结束后,未尽的项目由联合国新成立的
我的父亲边任耕(1914-1983),原名边银根,1914年3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前州镇边家巷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他9岁才开始读书,念至小学五年级时,因我爷爷年迈多病,无力从事农业劳动,他不得不辍学种地,以谋生计.1930年,他得到在上海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工作的哥哥边福耕帮助,在上海考取中华职业学校,学习机械专业.但他仅仅学习两个多月,又因家庭生活困难,只好停学就业,同年10月到上海天星印刷厂当学徒.1931年,在“中航”任飞行副驾驶的边福耕因飞行事故遇难.在“中航”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