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基因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时期,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相互激荡,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集中创制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文化基因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长期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百家争鸣,海纳百川


  西周时期,人们突破原始的天道观,提出敬天、保民、明德的思想。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明确提出“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的主张,后来又出现了以“仁”为本、和而不同、“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的孔子,主张“道法自然”的老子和倡导“兼爱”“非攻”的墨子等,同时还出现了编年体史书《春秋》和《诗经》的十五“国风”等文化成果。所有这些文化创制,无不反映出当时人们思想的极度活跃与开放。与此相应,私人聚徒讲学骤然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制度。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墨子有弟子“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淮南子·泰族训》)。墨家的另一个巨子孟胜,为楚国阳成君守城,“弟子死之者百八十”(《吕氏春秋·上德》)。孔子、老子和墨家学说的创制与私人聚徒讲学之风的盛行,打破了贵族的学术垄断,一改沉闷的文化氛围,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大幕。
  战国时期,人们积极行动,认真思考,自然现象和社会运动等都成为他们认识和思考的对象,不同社会阶层与各家学派纷纷提出别具一格的学术与思想。司马谈把战国百家之学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刘歆把战国百家概括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等十家。诸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提出诸多治国安民、富国强兵的奇谋良策。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孟子的王道与仁政,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无不如此。诸家之说未必尽善尽美,但都能开放包容,奋力创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展现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筑垒出百家争鸣的文化气象。

革故鼎新,开拓进取


  春秋中期,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逐步瓦解,地方行政组织由采邑制转变为县、郡制,郑国、晋国先后颁布成文法,包括军队编制、兵种、武器装备、军赋征收等军事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些变化的基础上,改革改良之风逐渐兴起。齐国“三其国而伍其鄙”“相地衰征”;晋国“作爰田”“作州兵”;鲁国“初税亩”“作丘甲”;楚国“书土田”“量入修赋”。这些改革虽还不能与战国变法相提并论,但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却成为战国变法的文化先导。
  面对残酷、激烈、复杂的兼并和反兼并斗争,变法图强成为战国历史的主旋律。魏国李悝变法、赵国公仲连改革、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改革、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虽然具体内容、深度、广度以及推行的力度不尽相同,社会效应与历史价值也各有千秋,但所折射出的改革精神却是相近的。战国变法触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涉所有社会成员,改变了社会形态与战国七雄的力量格局,也使整个社会充满了进取改革的激情。敢于开拓进取、勇于改革创新,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多次重大改革的思想动力,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和基本精神。

忧国忧民,居安思危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起伏,在有识之士的思想深处,普遍孕育出一种“忧国忧民忧社稷”的忧患意识,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共识。春秋时期,晋国的魏绛把居安思危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则,教导晋悼公:“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左传·襄公十一年》)孔子对当时不修道德、不讲学问带来的社会问题深感忧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君子忧道不忧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战国时期,人们把忧患意识统称为“忧社稷”,“忧社稷”被概括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第二种是“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第三种是“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第四种是“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第五种是“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战国策·楚策一》)。
  忧患意识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主流社会心理和意识,体现了这个阶层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李悝、吴起、商鞅、黄歇、孙膑、苏秦、张仪等都是在忧患意识的驱动下,为社会发展与稳定,或推行自己的学说,或实现自己的主张,不怕艰难困苦,不论成败得失,四方奔走,努力拼搏,而忧患意识也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处。

英勇无畏,舍生取义


  在春秋战国的语境下,任何一种思想学说的推行和实践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刚强的意志与不怕牺牲的精神。孔子强调“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并将“仁勇”分为两个层面。在精神层面,志士仁人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气概,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在行动层面,要见义勇为,临危不惧。孔子夹谷之会怒斥齐景公,从容面对“畏于匡”、桓魋追杀和“在陈绝粮”等困境,堪称顶天立地之大勇。墨子亦是英勇过人,“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其弟子中不乏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的勇士。
  孔子的“仁勇”思想被孟子演绎发展为舍生取义。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仁勇”与舍生取义在行为层面体现为不怕牺牲、敢于献身。魏国唐雎与秦王政交涉安陵之事,针对秦王政所说的天子之怒而盛言布衣之怒:“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戰国策·魏策四》)秦王政被其无畏精神所震慑,最后不得不放弃以五百里地换安陵的打算。战国时期英勇无畏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荆轲刺秦王。他“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与视死如归的豪侠之气撼人肝胆,千古流传。
  春秋战国在继承总结夏、商和西周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次新的文化集结,涌现出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典籍,这些文化典籍和历史活动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长盛不衰,早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和语言之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子的顺其自然、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孟子的浩然之气、舍生取义,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等,都以鲜活的语言述说着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基因的历史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3月22日。作者张剑伟、张彦修,分别系岭南师范学院国学院院长、教授)
其他文献
文章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的定位及发展SWOT进行了分析探讨。
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the measure determined by a fractional OrnsteinUhlenbeck process.For such a measure,we establish an explicit form of the martingale representation theorem and consequently obtain an explicit form of the Logarithmic-Sobolev inequa
企业战略计划在企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战略计划是否准确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在综合考虑到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存在威胁和机会后,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做出最正确的战略决定,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文章研究对象为广东深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深汕投控集团),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优化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从2014年上海选取部分高校进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试点开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所有学科日常教学工作,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当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必要要求,这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种观点,文章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其融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建设和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等方式,把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专业课授课过程当中,以期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富川瑶族自治县检察院以“检爱同行,共护未来”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检察开放曰活动。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曰起实施。这部法律首次定义了“学生欺凌”,并要求学校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近日,《工人日报》关注了校园欺凌问题并指出,闹着玩还是欺凌“如何认定还存在举证难”。学生欺凌绝非“同学之间的玩笑”,这一点毋庸置疑。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实中,要分清楚闹着玩和欺凌并非易事部分家长、老师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仍然停留在重大的身体伤害与事故上,而将一些已经构成欺凌的打闹归于“闹*玩”。
“现代戏曲”作为一个词汇、术语被使用,往上可追溯到20世纪早期,宋春舫在1925年使用过“现代戏曲”一词。[1]往下可延续到当前,比如最近陆续刊发的围绕2019年“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的多篇文章。如果把\"现代戏曲\"视为一种新的戏剧形态或文体形式,尤其是作为对新时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戏曲新现象的理论表述,主要始于孟繁树教授的倡导和研究.
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基因的中国美利奴细毛羊(Ovis aries)(以下简称转基因细毛羊),羊毛产量得到显著提高。为探明与羊毛产量相关的细毛羊皮肤蛋白的表达变化,本研究利用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蛋白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转基因细毛羊和野生型细毛羊的皮肤总蛋白进行分析,以期筛选获得与羊毛生长特性相关的特异性蛋白。首先应用DIA蛋白质组学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
由于日本人地矛盾突出,对于城市空间立体化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日本地下街的发展也与城市立体化的发展相适应。本文从日本地下街的现状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的方法,回顾地下街在立体城市线索下的发展,总结其经历了起步、发展、停滞和重塑四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动因与阶段特征。最后,本文总结了日本地下街的发展机制,并提出了对我国地下街发展的启示。
青春若有一张不老的脸,我想,那该是韩国男演员林周焕的脸。第一次注意到林周焕,是2020年岁末播放的韩剧《爱我的间谍》中,他扮演的商业间谍德立克,又帅又精明干练,还是一个护妻狂魔。每天早上,德立克给妻子打开车门,护着妻子的头,再递上自己亲自煮的咖啡;每天下班,他会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坐飞机,他会为妻子盖好小毯子,一脸宠溺看着妻子……为了保护妻子,德立克飞身挡车,以致自己的双眼短暂失明;最后,为了保护妻子,德立克选择了离开,远远地关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