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老爸用看似不经意的口吻问我:“女儿啊,你QQ签名里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知道,我大概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在那个小框里更新一些无厘头的内容了。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在开口问我之前,是如何把我的话复制到搜索引擎上,然后逐一对照、排查。
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困扰着我一个人。比如邻居家跟我同龄的一个女孩子,在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她兴高采烈地更新了一条动态:“又吃撑了。”隔天一早,她那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妈妈就打电话来批评她:“你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还吃那么多,会胖的。”而对于男生,可能上传一张与同学在校外相聚的照片,就会让家里人念叨很久。
十三四岁的我们,大多希望能在同龄人面前表现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我们而言,在社交网络上的抱怨,甚至发泄,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只不过是一种证明自我存在感的方式。因為我们想被需要、被重视,所以我们很“忙”——因为“忙”,才有抱怨的资本。而我们的父母,因为过于敏感,往往会因我们在网上随手更新的一句抱怨而“小题大做”,误以为自己的孩子遭遇了困境,正在社交网络上公开求助。
除了这类默默旁观孩子生活的爸妈,一些更加主动的爸妈则充分发挥了社交网络平台的优势,把教育孩子的事业进行到底。他们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里,孜孜不倦地分享着励志长文和心灵鸡汤。而当这些爸妈得不到他们所期待的回应之后,他们会选择更直接的方式——把文章的网址链接直接发给孩子,然后告诉孩子要记得阅读。事实上,那些转发的文章,他们基本没怎么看过,最多是阅读了标题,随意扫了几眼内容,然后便奉为圭臬,转发至子女让其深读并学习。可是,我们想不明白,您自己都不肯用心一看、毫无耐心细读、直接选择一拉到底、不经思辨便认可结论的内容,凭什么就认为您的孩子会将其当成真理呢?
瞧!哪怕是如此自由的社交网络上,我们还是没能摆脱爸妈追着孩子跑的套路。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存在着这么一种刻板印象:在父母的眼里,我们始终是那些个没怎么长大的孩子。于是他们会试图抓住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教育我们。
这些对社交网络的认识差异,使得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选择逃避父母的“追踪”。因为我们虽然渴望被人关注,却并不希望自己成为父母时时刻刻“围观”的对象。
事实上,我的许多小伙伴已经开始对爸妈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入侵”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们或是弃置微博,或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直接把爸妈拉黑,或是利用“消息分组可见”功能设置阅读障碍,或是索性另外注册个“小号”,专门用来和爸妈沟通……真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在理解父母的关心之后,表达体谅的方式:“我不想让我的父母太担心,所以我宁愿什么都不让他们知道。”
成长,是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的。没有哪一株小树苗,可以一直笼罩在保护膜里而生长成参天大树。它需要阳光的照耀,需要雨露的浇灌,需要呼吸自由的空气……爸爸妈妈,其实我们很懂事,我们虽然有点“叛逆”,但也会注意分寸。你们实在没必要那么担心。
下一次,如果爸妈开口问我:“女儿,说一下你那条微信吧!”我想,我大概会认真地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深爱着我,我也深爱着你们。如果你们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直接跟我说,我有自己的辨知能力,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在这些行为之外,请给我一点点自由成长的空间,停止这样的‘入侵’吧。”
点评
文章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入手,书写父母对子女社交网络平台的“入侵”,有议论,有反思,有所悟,生动再现了父母过于敏感的关心,给子女带来的成长烦恼。文章最末段,作者以真诚之爱回应过度之爱,温和而有力,理智却也有态度,非常有见地。
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困扰着我一个人。比如邻居家跟我同龄的一个女孩子,在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她兴高采烈地更新了一条动态:“又吃撑了。”隔天一早,她那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妈妈就打电话来批评她:“你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还吃那么多,会胖的。”而对于男生,可能上传一张与同学在校外相聚的照片,就会让家里人念叨很久。
十三四岁的我们,大多希望能在同龄人面前表现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我们而言,在社交网络上的抱怨,甚至发泄,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只不过是一种证明自我存在感的方式。因為我们想被需要、被重视,所以我们很“忙”——因为“忙”,才有抱怨的资本。而我们的父母,因为过于敏感,往往会因我们在网上随手更新的一句抱怨而“小题大做”,误以为自己的孩子遭遇了困境,正在社交网络上公开求助。
除了这类默默旁观孩子生活的爸妈,一些更加主动的爸妈则充分发挥了社交网络平台的优势,把教育孩子的事业进行到底。他们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里,孜孜不倦地分享着励志长文和心灵鸡汤。而当这些爸妈得不到他们所期待的回应之后,他们会选择更直接的方式——把文章的网址链接直接发给孩子,然后告诉孩子要记得阅读。事实上,那些转发的文章,他们基本没怎么看过,最多是阅读了标题,随意扫了几眼内容,然后便奉为圭臬,转发至子女让其深读并学习。可是,我们想不明白,您自己都不肯用心一看、毫无耐心细读、直接选择一拉到底、不经思辨便认可结论的内容,凭什么就认为您的孩子会将其当成真理呢?
瞧!哪怕是如此自由的社交网络上,我们还是没能摆脱爸妈追着孩子跑的套路。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存在着这么一种刻板印象:在父母的眼里,我们始终是那些个没怎么长大的孩子。于是他们会试图抓住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教育我们。
这些对社交网络的认识差异,使得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选择逃避父母的“追踪”。因为我们虽然渴望被人关注,却并不希望自己成为父母时时刻刻“围观”的对象。
事实上,我的许多小伙伴已经开始对爸妈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入侵”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们或是弃置微博,或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直接把爸妈拉黑,或是利用“消息分组可见”功能设置阅读障碍,或是索性另外注册个“小号”,专门用来和爸妈沟通……真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在理解父母的关心之后,表达体谅的方式:“我不想让我的父母太担心,所以我宁愿什么都不让他们知道。”
成长,是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的。没有哪一株小树苗,可以一直笼罩在保护膜里而生长成参天大树。它需要阳光的照耀,需要雨露的浇灌,需要呼吸自由的空气……爸爸妈妈,其实我们很懂事,我们虽然有点“叛逆”,但也会注意分寸。你们实在没必要那么担心。
下一次,如果爸妈开口问我:“女儿,说一下你那条微信吧!”我想,我大概会认真地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深爱着我,我也深爱着你们。如果你们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直接跟我说,我有自己的辨知能力,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在这些行为之外,请给我一点点自由成长的空间,停止这样的‘入侵’吧。”
点评
文章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入手,书写父母对子女社交网络平台的“入侵”,有议论,有反思,有所悟,生动再现了父母过于敏感的关心,给子女带来的成长烦恼。文章最末段,作者以真诚之爱回应过度之爱,温和而有力,理智却也有态度,非常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