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作为初中课程的一个学科,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和意志,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诚实机智、服从组织、积极进取、遵守纪律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来的行为、思想、意志、情感,遵循其规律、掌握其特点,认真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5岁左右,处于少年和青年的临界点。这个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心理上还不成熟,性格还没有固定,是幼稚性、依赖性、独立性、自觉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个性,但是遇到困难,却很难自我解决,容易灰心丧气。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结合德育教育全面发展学生体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和疑虑心理,使他们信任老师,利用教学形式和内容去引导教育,教育的内容应当包含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修养,根据德育内容要适时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体验不同角色的人所要求的不同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二、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结合体育教材的特点,选择好结合点再进行。体育教师在课前必须了解教材特点,吃透教材,分析教材各环节的教学特点,充分考虑思想道德教育与体育的结合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有序地进行德育渗透。例如:中长跑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的品质;接力跑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跳跃项目、各种器械体操培养了学生的勇敢精神;排球、篮球项目培养了学生“败不馁、胜不骄”和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努力去研究教材中的多种教育因素,依据不同项目、不同教材的特点,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体育教学中。例如:可以通过保护器材、布置场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为别人服务的思想;通过跨栏、体操项目培养学生果断、勇敢、机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由以上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应当尽量挖掘教材内的德育因素,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时机,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在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德育渗透做到内容具体化
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进行德育教育。
1、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任务以及各种运动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例如:中国女子排球队、国家乒乓球队等运动员,通过顽强拼搏、艰苦训练、自强不息,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光。针对当前很多初中生缺乏顽强拼搏、刻苦耐劳精神的状况,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培养顽强拼搏、艰苦锻炼的优秀品质,并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争取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2、对初中生进行精神文明和集体主义教育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堂中的接力跑、校运动会、队形队列、各种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及时实施集体主义和文明礼貌教育,从而使德育教育能够很好地得到实施。
3、对初中生进行道德观念、组织纪律以及法制观念教育
体育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多了解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组织纪律,利用一些事例让他们讨论个人行为、道德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使他们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能首先想到集体利益。通过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教学过程是在有组织纪律、有道德的前提下,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扬自由民主。如果没有道德观念和组织纪律,就很难有自由民主,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可能发挥。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从小事做起。例如:①篮球教学。教师要求学生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去训练,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与教进行充分结合;否则,体育课堂就会成为一盘散沙。②上课时要学生要按照要求准时集队。教师针对部分学生总是不愿上课、迟到等一些没有组织纪律的表现,要进行认真的思想教育。
4、对初中生加强自信心的培养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多鼓励他们,以精湛的技艺感染他们,以高尚的人格感化他们,并且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对于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动作,教师可以用“你能行”、“勇敢些”、“放松些”等语言去鼓励他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四、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会存在畏难情绪。例如跳高练习:多数情况下,学生都以失败收场。出现这样的情况,既有技术和身体素质的原因,也有怕苦、胆怯、怕困难的心理原因,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当他们畏难胆怯时,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当他们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当他们失败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失败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
五、德育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
初中体育课运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体育项目的要求和特点,使德育教育内容能够科学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来表达对学生坚强毅力、竞争意识、顽强拼搏精神、合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器材、天气、场地等因素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组织纪律、爱护公物等方面的教育。另外,体育项目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5岁左右,处于少年和青年的临界点。这个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心理上还不成熟,性格还没有固定,是幼稚性、依赖性、独立性、自觉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个性,但是遇到困难,却很难自我解决,容易灰心丧气。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结合德育教育全面发展学生体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和疑虑心理,使他们信任老师,利用教学形式和内容去引导教育,教育的内容应当包含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修养,根据德育内容要适时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体验不同角色的人所要求的不同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二、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结合体育教材的特点,选择好结合点再进行。体育教师在课前必须了解教材特点,吃透教材,分析教材各环节的教学特点,充分考虑思想道德教育与体育的结合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有序地进行德育渗透。例如:中长跑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的品质;接力跑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跳跃项目、各种器械体操培养了学生的勇敢精神;排球、篮球项目培养了学生“败不馁、胜不骄”和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努力去研究教材中的多种教育因素,依据不同项目、不同教材的特点,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体育教学中。例如:可以通过保护器材、布置场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为别人服务的思想;通过跨栏、体操项目培养学生果断、勇敢、机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由以上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应当尽量挖掘教材内的德育因素,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时机,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在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德育渗透做到内容具体化
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进行德育教育。
1、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任务以及各种运动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例如:中国女子排球队、国家乒乓球队等运动员,通过顽强拼搏、艰苦训练、自强不息,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光。针对当前很多初中生缺乏顽强拼搏、刻苦耐劳精神的状况,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培养顽强拼搏、艰苦锻炼的优秀品质,并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争取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2、对初中生进行精神文明和集体主义教育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堂中的接力跑、校运动会、队形队列、各种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及时实施集体主义和文明礼貌教育,从而使德育教育能够很好地得到实施。
3、对初中生进行道德观念、组织纪律以及法制观念教育
体育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多了解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组织纪律,利用一些事例让他们讨论个人行为、道德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使他们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能首先想到集体利益。通过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教学过程是在有组织纪律、有道德的前提下,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扬自由民主。如果没有道德观念和组织纪律,就很难有自由民主,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可能发挥。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从小事做起。例如:①篮球教学。教师要求学生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去训练,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与教进行充分结合;否则,体育课堂就会成为一盘散沙。②上课时要学生要按照要求准时集队。教师针对部分学生总是不愿上课、迟到等一些没有组织纪律的表现,要进行认真的思想教育。
4、对初中生加强自信心的培养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多鼓励他们,以精湛的技艺感染他们,以高尚的人格感化他们,并且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对于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动作,教师可以用“你能行”、“勇敢些”、“放松些”等语言去鼓励他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四、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会存在畏难情绪。例如跳高练习:多数情况下,学生都以失败收场。出现这样的情况,既有技术和身体素质的原因,也有怕苦、胆怯、怕困难的心理原因,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当他们畏难胆怯时,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当他们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当他们失败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失败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
五、德育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
初中体育课运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体育项目的要求和特点,使德育教育内容能够科学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来表达对学生坚强毅力、竞争意识、顽强拼搏精神、合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器材、天气、场地等因素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组织纪律、爱护公物等方面的教育。另外,体育项目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