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在时光深处的陈旧手稿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cy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整理标有“永久”存期档案的时候,我发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县级领导的手稿,令我倍感一个时代的真实。
  翻开发黄的书页,一股几乎是发霉的味道从档案袋中透过来。最上面的卡片上赫然标明年代、卷宗、内容、标题、作者等文字,用黑色钢笔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就。后面就是相对应的一些打印文件。上个世纪50年代的打印稿,還是繁体字,我看了几眼,有些都不认识。我们今天使用最广泛的简体字就是从这些繁体字中简化而来,而这些繁体字,对于我们相当陌生,它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曾经的过往。纸张薄而脆,一面有字,另一面由于太过于薄透就不能打字,轻轻一翻,几乎就要碎掉。带有时代感的“人民公社”“鼓足干劲”等字眼进入眼帘,那都是上个世纪很久远的事情了。
  再往后翻阅,竟然是当时一些县级领导的文件手稿,稿纸依然很薄很脆弱,是当时的稿纸,经过几十年保存,已经薄如蝉翼、脆弱若冰,似乎用手使劲翻动,就会化掉。上面有的是用蓝色圆珠笔,有的用黑色墨水钢笔写成的。稿纸虽然经不起折腾,但是字迹却如当时一般原真,不曾化掉,也不模糊。字迹有的潦草,有的工整,更多地方还用铅笔或者钢笔修改过,画着很多修改符号。文件内容多是当时有关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地方发展的总结和实施措施,真切反映了那个时代特点。
  我感兴趣的不是打印文字,而是这些原真手稿。打印文字,虽然字迹工整能够广泛传播,可也是千篇一律不带个性化的机器文字,而真正感到有价值的是手稿。无论字写得是否艺术,即使有些潦草,可那带有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来自最真实的思想记录,而那些圈圈点点的修改,更是表现了他们的思路痕迹。透过斑驳的纸张,带有棱角的字迹,我似乎能够想象到他们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伏案疾书,在为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发展熬白黑发。他们有时候在思维停滞的情况下,会站起身拿一根小棍拨一拨暗淡下来的灯芯,在屋内走几步,而后继续坐在桌边继续写下去。
  手稿的内容,大部分是一些会议内容,真实地记录了作为一个县级干部对当时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实施。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他们殚精竭虑的谋划和实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方工业初步兴起扩大,比如建立第一个拖拉机站;农业发展精细到当年对气温、降水的记录总结,甚至到小麦的选种和如何施肥;其他诸如公共事业的发展,比如植树造林、修建公路、抗旱防涝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总结。今天的每一条公路,建成的每一座楼房,成立的每一个国营、私营企业,无不是从那个时候领导干部的细心工作中来。
  后来我还翻到了存放很久的信件,是来往于不同县市之间党史部门的信件,虽不是县级领导干部的,但却具有情感性。比起那些革命时期的工作讲话,增加了个人情感,似乎通过那些亲切的问候,能够再现当时的感人场面,即使过去了六七十年,那些纸面上的文字依然鲜活。
  此外,还找到了一些七八十年代编纂地方史的初稿、一些对革命人物的访谈记录。清一色的稿纸,上面是老一辈工作人员对革命时期历史资料的整合,一本又一本,页面发黄,字迹还是当初圆珠笔、钢笔、铅笔写成的,依然有修改的痕迹,红色钢笔圈出来修改的地方,看上去很凌乱,甚至有的地方还粘贴上一小块字条。这些陈旧的书稿,无不再现了当时他们对工作的认真。正是因为他们对待工作的认真细致,才有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让我们透过历史烟云,了解一座小城。
  他们来过,而且一直都在,以另一种方式被时光封存在久远,链接过去和现在,只待有缘人开启。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房奴”,顾名思义,就是被房子“奴役”,而成为房子“奴隶”的人。我的父亲,一个让子女感恩敬畏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十足的房奴,他千辛万苦被房子奴役的那些艰辛往事,一幕幕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的老家在农村,一个有山有水的小山村,门前,一块稻床,一池绿水,屋后,大片的青山松树。那还是上世纪60年代,父亲回原籍在村小代课,月工资十几块,钱不多,却要千方百计养活我们兄弟五人。那些年,农村特别难的事就是娶亲
期刊
喧嚣到头是安静。有些极其热闹的地方,有些异常火热的场面,有些时势红火的人,似乎会有清静的一天。谁会料到,这昨天的奢华饭局,却成了今天冷清的楼堂。我为这豪华“变脸”的奢华远去,生活回归了理性与平静而欢喜。  当我来到这曾经吃喝的豪楼不是吃喝而是做健康体检时,就叹这不久前灯红酒绿的饭局,怎会变成悄声细语的体检中心。我曾在这里大吃豪饮出一身毛病,却要在这里为曾吃出的毛病做体检和为病症开药,这多么滑稽和具
期刊
第一次见到你是中午,你还吊在你妈奶头上,走近你们母子,你划拉着小短腿,想跑,歪歪扭扭跑了几步,随看我的脚步靠近,你把头埋在草丛中,鸵鸟一样,我停下来,想转身走开,你却抬起头来,两枚黑眼珠儿泛着光泽。  我想我有点走不动了。  我揪着你后颈把你拎起来,你四条小腿自然下垂,不挣扎,可能还嗅了嗅我的鼻子。而你妈妈却远远地站着,不理不睬,不吠不凶,似乎是打酱油围观的,这一切与它无涉。毕竟你是有妈的孩子,轻
期刊
我家的柿子树,栽种在老屋猪圈的北墙脚下,已经有42年的树龄。  大侄儿出生那年,父亲喜滋滋地栽下了这棵柿子树,他选了一棵一年多的软枣做砧木,割出个倒“T”字形的切口,接芽切成倒“盾型”,把接芽严丝合缝于切口处,叶柄朝上,这种嫁接法为“倒接”。最后,父亲从口袋掏出捆绑切口的布条,谨慎地从上往下缠起,叶柄和叶芽留在布条的外边。阳光慢慢躲过沟边的椿树,越过南墙头,正好落在软枣树上,新接的芽片儿便闪着细小
期刊
年轻的时候,我曾怀疑母亲和父亲之间是否真有爱情。  母亲和父亲的婚姻,是他们的父辈在抗日的腥风血雨中“许下”的。当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到胶东这片土地,我的姥爷和爷爷双双投身到抗倭的斗争中。他们一起制土雷炸敌寇,一起夜袭日伪炮楼,也相约,革命胜利后让彼此的儿女结亲。  淮海战役后,再度负伤的父亲拖着一条残腿转业到地方,他第一次见到了小他五岁的母亲。第二次见面,他俩是结为夫妻。母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
期刊
随着命运的波动,我换了工作。跟在一个中年男人后面学写材料。  他中等身材,黑黑的脸庞不苟言笑、稀疏的已经快要盖不住头顶的灰发,更让我印象深的是他有一双犀利的眼神,在那眼神里,我能读出威严,不,更确切点说是让人不寒而栗。我是在极热的三伏天的上午报到的,可是,自见他以后,我心里就生生跳出个“冷”字来。他让我想起了包公。  介绍我来的领导,临走时不断地叮嘱我说:“你要勤快些,比他早一个小时到办公室,打扫
期刊
春蚕为什么吐丝?春风为什么溫柔?春燕为什么呢喃?春水为什么奔流?啊,心中有锦绣。  丹青为什么挥洒?歌声为什么温柔?山花为什么盛开?大地为什么丰收?啊,心中有锦绣。  责任编辑:蒋建伟
期刊
祖母生于民国初年,裹着一对三寸金莲,举手投足间尽显民国范儿。祖母十八岁嫁给祖父后,为我们家族诞下了四儿二女,可谓劳苦功高。祖父英年早逝后,便跟随我叔父生活,我们与叔父虽不在同一屋檐下吃喝拉撒,却共同生活在一个镇上,所以,我幼时隔三岔五由父母带着去看望祖母。我自幼长得头大脸圆,白净勤快,加之嘴甜,甚得祖母宠爱。每次去看祖母,祖母总会柔柔地拉着我的手,关切地嘘寒问暖。而后,挪动着碎步,蹒跚进房间,从古
期刊
大地安睡,她的身体里藏满风暴。  百香果在里面蕩秋千,一种声音进入她的血液,甜蜜而又强烈。我听到自己的灵魂被敲响——那些笨拙的诗句,就像脆弱的骨头,穿过小花园,裹挟着琐碎和积存已久的温暖。  它们在语言之外,帮我呈现出诗的体温。  责任编辑:青芒果
期刊
双休得空回老家,便带儿子去了一趟他父亲的母校——春晖中学。  他带我们去他原先上课的教室,告诉我们放学后怎样溜到后面的小山坡上摘杨梅,怎样在春晖桥上大声背书。但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感兴趣的是这儿曾经出现过的那些如星星般在文学夜空闪烁的名字:夏丏尊、朱自清、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蔡元培、李叔同、柳亚子、张闻天……我好奇,这样一个小小的远离都市的学校是怎样如一个巨大的磁场,把这么多的名人吸引到这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