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上皮和基质对角膜上皮基底膜再生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底膜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外基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组织中。自19世纪基底膜被发现以来,人们逐渐认识了其结构和功能。角膜上皮基底膜(EBM)通过限制活化的纤维化因子,参与调控角膜瘢痕形成。角膜损伤后,角膜瘢痕的形成和持续时间由角膜EBM的损伤程度及再生速度决定。角膜上皮及基质共同参与了角膜EBM的再生。角膜上皮的迅速再生有利于初始基底膜的组装。正常的角膜基质细胞为初始基底膜提供其余组装成分。规则的角膜基质表面有利于基底膜连续再生和基质细胞定位提供EBM成分。本文从对基底膜的认识发展、角膜EBM的成分与功能、角膜EBM再生与角膜基质重塑的关系、EBM再生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治疗方法几个方面就角膜上皮和基质对角膜EBM再生的影响进行综述。“,”Basement membranes (BMs) are highly specialized extracellular matrices, which widely exist in various tissues of the human body.Since BM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BMs have been gradually recognized.The corneal epithelial basement membrane (EBM) participates in the regulation of corneal scar formation by limiting the activation of fibrotic factors.After an injury, the formation and duration of corneal stromal fibrosis are determined by the degree of EBM injury and the speed of EBM regeneration.Corneal epithelium and stroma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EBM regeneration.The rapid regeneration of corneal epithelium is beneficial to the assembly of the nascent EBM.Functional corneal stromal cells provide the rest assembly components for the nascent EBM.The regular surface of corneal stroma is beneficial to the continuous regeneration of EBM, which provides positions for stromal cell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understanding of BMs,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EB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neal EBM regeneration and corneal stroma remodel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BM regeneration and related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corneal epithelium and stroma on EBM regeneration.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E3泛素连接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介导的碱基切除修复蛋白8-氧代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发生过程中的泛素化降解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OGG1的泛素化修饰及其与SKP2的结合能力.采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过表达模型细胞中S KP2的蛋白表达.通过转染SKP2质粒,增加SKP2的表达并观察细胞中OGG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OGG1蛋白存在泛素化
视网膜视觉信号处理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中视网膜离子通道活动在近视相关信号通路中扮演着一定角色.近年来发现,视网膜钾离子的转运参与了眼部屈光发育和近视的形成.本文从视网膜钾离子转运与屈光发育和参与近视形成的可能机制、视觉相关视网膜钾离子通道,以及近视相关钾离子通道基因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近视作为屈光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屈光状态,不仅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了患近视性黄斑变性等损害视力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不同光谱组成的光可以通过改变眼的调节、脉络膜厚度以及视锥细胞信号转导等来影响眼的屈光发育,改变近视进展.主流的观点认为增加短波长光含量有利于延缓近视的进展,但也有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本文总结环境光的光谱差异对屈光发育的影响及相应的眼部改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DNA氧化损伤修复基因ERCC6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H2O2处理SRA01/04细胞,构建氧化损伤模型.取氧化损伤的SRA01/04细胞分为H2 O2组、H2 O2+空白质粒转染组和H2 O2+pcDNA3.1-ERCC6质粒转染组进行转染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转染后氧化损伤的SRA01/04细胞中ERCC6 mRNA和科凯恩综合征互补B蛋白(CSB)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和EdU染色实验分别检测转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毕结膜囊应用黏弹剂对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的预防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5例(11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黏弹剂组48例(58眼)和对照组47例(56眼).术毕,黏弹剂组患者结膜囊内滴入黏弹剂,对照组患者结膜囊内滴入平衡盐溶液.术前1周,术后1 d、7 d、30 d依次记录和检测患者主观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眼
角膜新生血管(CNV)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病理改变,与多种眼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CNV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蛋白参与调控.研究表明,Smad蛋白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影响CNV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Smad蛋白调控CNV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基因突变相关.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RNA,能调控基因的表达,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miRNA在RB中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RB的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角膜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68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其分为A组(HbA1c<7%,152例)、B组(7%≤HbA1c<9%,187例)、C组(HbA1c≥9%,129例),另外选择20位自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CM)检查,并完善实验室检查.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受试者临床指标与CCM参数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止血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控制再出血和降低机体炎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再出血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为1.9%,低于对照组的17.3%(P<0.05).治疗后,两组的I
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摒弃阻塞的鼻泪管,在鼻腔内开放新的泪液引流通路。现阶段,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目前观点认为有多种因素参与泪囊炎发病,其中阻塞和感染因素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泪道黏膜内存在泪道相关淋巴组织,在泪囊炎发病过程中发生明显改变,同时检测到泪囊炎患者与正常对照者泪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具有显著差别,以及泪道对置入硅胶管存在类似免疫排斥反应,均提示免疫因素参与泪囊炎的发病。因此,本文就泪道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因子、泪道置管后局部组织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等对泪囊炎发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