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泛在学习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新一代的学习模式,他将带来全新的教学改革;21世纪网络以无时无处不在,在网络环境下构建课程的泛在学习模式是一种强强联合,将会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会给教学带来更优化、更实时性、更针对性的效果。
【关键词】泛在学习 网络 课程构建
一、概述
泛在,顾名思义就是指广泛存在,无时不在无刻不在的意思。美国著名科学家Mark Weiser在1988年率先提出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把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融入到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后出现U(Ubiquitous)化社会、U-Japan、U-Korea、JAMIOLAS、Mobile ELDIT等泛在技术的应用,最后产生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的概念,即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知识的方式。
二、基于网络的课程泛在学习理论
按照泛在学习的基本要求,需要实现的是5A(anyone, anytime, anywhere, anydevice, anything),要想实现一个方便、快捷、经济的5A,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网络。在现代的网络环境下,可以借助于宽带网、无线网、校园网、WIFI等实现随时随地、按要求、按兴趣、按内容的获取信息,只要把课程的内容以各种形式加载在信息中,便可以完成基于网络的泛在学习。
三、基于网络的课程泛在学习模式构建
课程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课程的功能以及泛在学习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设计;
(一)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一般都是知识获取的网站,目前比较普遍,学生也大多都能接受此教学方法。因此要设计一个泛在的網络课程,既要考虑到随时随地,又要考虑到按需所学,更要考虑到网站的形式、内容,如何让大家喜欢学习。知识要做到多媒体化,通过各种手段和教学辅助软件、教学设计软件使网站上的内容能够更好更全更方便的呈现在学者面前。
(二)在线课堂:在线课堂就是实现课程的网络在线实时学习,通过在线课堂享受到真实课堂的氛围和教师的讲解,并不受时间的限制,可随时学习。课堂应该按几个不同的方向组织:首先要保障知识的体系结构和知识点的完整性,其次要体现不同角度的知识讲解以适合不同特点的学生,再次需要按层析按能力组织不同深度不同难度的内容,最后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继续学习的要求来展开后继内容的学习。
(三)交互讨论:交互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教与学在网络中很容易实现,但缺乏互动性、交流性,这样很多问题无法发现,很多环节也很难实施。在课程中引入交互讨论,就类似上课时的教师与学生讨论、学生间讨论,这样更有身在课堂的感受,而且会使学生完全融入到学习当中,并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使知识学习起来更牢固、扎实。
(四)留言板:留言板是一种目前网络中普遍使用的互相交流、沟通的方式。可以在线实时交流,当然也可以延时等待最好的回答。通过留言板,可收集来自学生的问题、需求或者要求,由教师或者其他学生作出回答,最终完成问题的处理。这比较适合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而暂时没有适合的用户给予解决。等待一段时间各种解决都会集合到一起,共同组织梳理,达到最优解决的目的。对于一些非实时的、需要讨论解决、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十分适合。
(五)自我测试:自我测试可以检测此课程的学习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通过自我测试来测评一下目前的学习效果。系统应该有自动提交、自动评分、答案解析的功能,最好还要添加错误分析功能,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自己的泛在学习效果。
四、应用效果
通过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13YJ-15048、12-XJ14019)和牡丹江市社会科学项目的支持,《数字逻辑》、《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实用应用软件》、《语言学》等几门课程采用了基于网络的泛在学习方式改革。此教学改革使学生通过网络实现课程的泛在学习。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掌握的知识量较以前有很大提升,综合素质得到改善,特别是课程结束后还可以继续关注此方面的内容,为自身不断扩充,真正的实现了课程的泛在学习。
五、结语
基于网络的模式解决了课程不能随时随地按需学习的问题,是泛在学习成为可能,而由此运用的多功能、多媒体网络课程将成为新的教与学的模式。此方法的推广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及终身学习的未来。
参考文献:
[1]M.weiser, R.Gold, J. S.Brown.The origins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researchat PAPC in the late 1980s[J]. IBM Systems Journal,1999,Vol.38,No.4.
[2]Xue Wang,Wei Zhang. Construction of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Network[J].Info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12(18),2013
[3]付道明,徐福荫. Ubiquitous CSCL 的概念模型与关键技术要素[J].远程教育杂志.2009(1).
[4]张伟,王雪. 具体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探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
【关键词】泛在学习 网络 课程构建
一、概述
泛在,顾名思义就是指广泛存在,无时不在无刻不在的意思。美国著名科学家Mark Weiser在1988年率先提出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把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融入到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后出现U(Ubiquitous)化社会、U-Japan、U-Korea、JAMIOLAS、Mobile ELDIT等泛在技术的应用,最后产生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的概念,即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知识的方式。
二、基于网络的课程泛在学习理论
按照泛在学习的基本要求,需要实现的是5A(anyone, anytime, anywhere, anydevice, anything),要想实现一个方便、快捷、经济的5A,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网络。在现代的网络环境下,可以借助于宽带网、无线网、校园网、WIFI等实现随时随地、按要求、按兴趣、按内容的获取信息,只要把课程的内容以各种形式加载在信息中,便可以完成基于网络的泛在学习。
三、基于网络的课程泛在学习模式构建
课程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课程的功能以及泛在学习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设计;
(一)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一般都是知识获取的网站,目前比较普遍,学生也大多都能接受此教学方法。因此要设计一个泛在的網络课程,既要考虑到随时随地,又要考虑到按需所学,更要考虑到网站的形式、内容,如何让大家喜欢学习。知识要做到多媒体化,通过各种手段和教学辅助软件、教学设计软件使网站上的内容能够更好更全更方便的呈现在学者面前。
(二)在线课堂:在线课堂就是实现课程的网络在线实时学习,通过在线课堂享受到真实课堂的氛围和教师的讲解,并不受时间的限制,可随时学习。课堂应该按几个不同的方向组织:首先要保障知识的体系结构和知识点的完整性,其次要体现不同角度的知识讲解以适合不同特点的学生,再次需要按层析按能力组织不同深度不同难度的内容,最后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继续学习的要求来展开后继内容的学习。
(三)交互讨论:交互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教与学在网络中很容易实现,但缺乏互动性、交流性,这样很多问题无法发现,很多环节也很难实施。在课程中引入交互讨论,就类似上课时的教师与学生讨论、学生间讨论,这样更有身在课堂的感受,而且会使学生完全融入到学习当中,并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使知识学习起来更牢固、扎实。
(四)留言板:留言板是一种目前网络中普遍使用的互相交流、沟通的方式。可以在线实时交流,当然也可以延时等待最好的回答。通过留言板,可收集来自学生的问题、需求或者要求,由教师或者其他学生作出回答,最终完成问题的处理。这比较适合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而暂时没有适合的用户给予解决。等待一段时间各种解决都会集合到一起,共同组织梳理,达到最优解决的目的。对于一些非实时的、需要讨论解决、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十分适合。
(五)自我测试:自我测试可以检测此课程的学习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通过自我测试来测评一下目前的学习效果。系统应该有自动提交、自动评分、答案解析的功能,最好还要添加错误分析功能,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自己的泛在学习效果。
四、应用效果
通过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13YJ-15048、12-XJ14019)和牡丹江市社会科学项目的支持,《数字逻辑》、《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实用应用软件》、《语言学》等几门课程采用了基于网络的泛在学习方式改革。此教学改革使学生通过网络实现课程的泛在学习。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掌握的知识量较以前有很大提升,综合素质得到改善,特别是课程结束后还可以继续关注此方面的内容,为自身不断扩充,真正的实现了课程的泛在学习。
五、结语
基于网络的模式解决了课程不能随时随地按需学习的问题,是泛在学习成为可能,而由此运用的多功能、多媒体网络课程将成为新的教与学的模式。此方法的推广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及终身学习的未来。
参考文献:
[1]M.weiser, R.Gold, J. S.Brown.The origins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researchat PAPC in the late 1980s[J]. IBM Systems Journal,1999,Vol.38,No.4.
[2]Xue Wang,Wei Zhang. Construction of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Network[J].Info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12(18),2013
[3]付道明,徐福荫. Ubiquitous CSCL 的概念模型与关键技术要素[J].远程教育杂志.2009(1).
[4]张伟,王雪. 具体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探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