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状及其培育的探讨,一方面在于它是提升东莞地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在需要,为大学生公益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于它也是唱响公益文化主旋律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东莞的必然要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以及文献归纳等方法,对现有东莞地区大学生总体的公益素养进行走访与调查,了解其自身的公益素养现状,并且基于调查结果,在对其公益素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公益素养培育策略,以求更好的提升当下东莞地区大学生整体的公益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关键词:东莞;大学生;公益素养;调查研究;培育
公益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从国外到国内,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即使这样,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参与的相关社团活动中,存在着断断续续类似公益性质的活动,他们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践行着公益的理念与意志。截至2014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有44万个 ,其中就包括了众多的大学生公益社团,这些公益社团涵盖了大学生义工、义务法律咨询、义务道路劝导等诸多方面,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大中小城市及部分县区的校外活动的公益社团。这些公益社团的存在为在校大中专学生开展各类义工活动、社会调研活动、社会体验活动,以及对大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发展兴趣爱好、提高公益素养、养成行为习惯、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东莞地区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为建构和谐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东莞的大学生虽然由于自身资源有限,参与公益行动,贡献的力量也有限,但是他们却以在公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极大热情与创造力,成为公益力量当中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他们活跃于各种志愿团队、慈善团队,他们在大学里成立各类慈善协会,他们联同各大企业在高校内举办如公益行动派、免费午餐等的活动,他们以自己兼职的工资支撑起偏远山区儿童的求学梦想。由此可见,当下东莞地区大学生他们自身拥有一定的公益素养,同时大学生也乐于积极组建公益社团,参与到事务性的公益互动中。鉴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以及文献归纳等等方法,对现有东莞地区大学生总体的公益素养进行走访与调查,了解他们自身的公益素养现状,并且基于调查结果,在对其公益素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公益素养培育策略,以求更好地提升当下东莞地区大学生整体的公益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一、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分析
(一)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简介
本课题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以随机访谈和集体座谈为辅助方式,通过定性以及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了解当下东莞市大学生公益素养实际情况,从而保证后续对策建议的针对性以及合理性。
本次调查选取广东省东莞市部分高校学生,包括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等五所高校学生。其中,发出问卷393份,收回问卷388份,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98.7%。如图1所示,男生184人,占总人数的47.4%、女生204人,占总人数的52.6%。涵盖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其中(图2),其中大一学生173人,占44.6%;大二学生106人,占 27.3 %;大三学生69人,占17.8%;大四学生40人,占10.3%。
调查内容围绕现有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认知、公益活动参与情况、公益活动的开展限制因素以及他们参与的目的等内容展开,力求能够较为全面的去展现当代大学生整体的公益素养以及参与状况,从而反映出大学生在公益活动的中的参与制约因素以及具体自身的公益情感与公益意志。
(二)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1. 东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分析
从表1的调查结果看到,376人表示有必要参与公益活动,占总人数的96.69%,仅仅只有12人表示没有必要,占总人数的3.1%。由此说明,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的参与性以及必要性持有肯定的态度。
表1 参加公益活动必要性
选项 小计 比例
有 376 96.9%
没有 12 3.1%
但是,从实际的参与情况而言,表2的数据显示,共有351人参与过公益活动,占总人数的90.5%。具体而言,177人参与过1-2次,占总人数的45.6%;3-5次的有106人,占总人数的27.3%;48人参与过6次以上,占总人数的12.4%。由此可以看到,当下东莞市大部分大学生都参与过公益活动。
表2 公益活动参与次数
选项 小计 比例
还没参加过 57 14.7%
1-2次 177 45.6%
3-5次 106 27.3%
6次以上 48 12.4%
2. 东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类型及目的分析
从现有的东莞市大学生公益活动参与类型而言,极其多元化,其中,最多的是爱心捐助类,共有223人参与过,占总人数的38.1%;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为123人,占总人数的21%,慰问福利院等参与人数为118人,占总比例的20.1%。
表3 公益活动参与类型
选项 小计 比例
爱心捐助类 223 38.1%
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 123 21%
慰问福利院等 118 20.1%
交通协管员 15 2.6%
支教类 39 6.7%
其他 15 2.6%
从具体参与目的来看,也是非常多样化的。其中296人表示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占总人数的76.3%;200人表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占总人数的51.5%;181人表示是一直想去尝试,从活动中得到不一样的生活情感和宝贵的经验,占总人数的46.6%; 141人表示通过这类有益的活动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占总人数的36.3%。72人表示不排除带有多获取实践证明,为以后评选奖学金和找工作赢得机会,占总人数的18.6%;33人表示受他人引导、劝说、跟风、没有什么很明確的目标,占总人数的8.5%。 表4 公益活动参与目的
选项 小计 比例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96 76.3%
受他人引导、劝说,跟风,没有什么很明确的目标 33 8.5%
一直想去尝试,从活动中得到不一样的生活情感和宝贵的经验 181 46.6%
不排除带有获取实践证明,为评选奖学金和找工作赢得机会 72 18.6%
通过这类有益的活动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141 36.3%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00 51.5%
3. 东莞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制约因素及不足分析
当下东莞市各个高校都在开展公益活动,而从调查中发现(表5), 仅仅只有62人表示没有制约因素,占总人数的16.2%。从具体的制约因素而言,主要是没有合适的公益活动以及相关信息不了解所造成的,分别占到了41.8%与25%。由此也可以看到现有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开展中的内容不足,不够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表5 高校公益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选项 小计 比例
没有 63 16.2%
不了解相关信息 97 25%
朋友因素,朋友们不理解 86 22.2%
家庭因素,家人不支持 39 10.0%
社会因素,多数人对志愿者有偏见 52 13.4%
没有我认为合适的公益活动 162 41.8%
时间因素,与个人生活或工作学习相冲突 72 18.6%
经济因素,参加志愿服务还要花钱 68 17.5%
对于现有高校公益社团以及具体公益活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在调查中发现,其主要与公众参与热情低以及公益效果不明显,分别占65.5%和40.5%。此外,也有34.8%和38.7%的学生表示现有公益事业本身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持续长效机制,这些都是未来需要在公益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以及优化的方向。
表6 高校公益活动存在不足
选项 小计 比例
A.公众参与热情低 254 65.5%
B.组织机构不透明 112 28.9%
C.公益效果不明显 157 40.5%
D.没有持续长效机制 135 34.8%
E.宣传力度不够 150 38.7%
(三)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 参与度较高,但缺乏实践精神。当下东莞市大学生整体的公益活动参与性较高,共有351人参与过公益活动,占总人数的90.5%。大部分的学生都曾经参与过相应的公益活动,但是尽管如此,从其具体的参与情况而言以及参与积极性却不容乐观。他们整体的参与深度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实践精神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访谈中发现,许多的学生仅仅是一种浅尝辄止,没有真正长期性、持续性地参与其中。
2. 初步具备公益精神,但价值观过于现实化。公益行为是公益素养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公益实践行为上。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够形成做公益活动的自觉主动性,养成做公益的习惯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和良好的公益意识,说明大多数学生都心怀仁慈,愿意帮助他人,特别是帮助遭遇不幸的人。调查结果显示,296人表示做公益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占总人数的76.3%。但是,他们在具体的价值观方面过于现实化,更多是基于自身的兴趣以及自己的认知而进行公益活动。访谈中他们认为:人是现实的,远大的理想固然好,可是总觉得遥不可及,解决现实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先顾小家再顾大家是很多人的想法。而未来公益素养的培养本身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并不会提升自身的持续性的发展以及坚持的内容。
二、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成因分析
从上述的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下面将对其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一)传统文化因素
从公益精神的建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公益精神的缺失和压抑,专制的文化是抑制公益精神生长的根源。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除少数学派以外,大都是轻视公益,鄙视技术的。在这种排斥公益技术的文化氛围之中,公益精神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土壤。这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为学习愿望和学习动力的矛盾,大学生普遍认识到公益素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身公益素养的不足,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此外,对公益概念和知识的掌握,往往停于表面,不做深入地了解。
(二)社会环境因素
公益活动近年来被人们赋予了一种别样的思想,其带有了某种工具性价值,帮助人们完成某项社会活动,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可以说在当下功利性的社会因素影响以及包括红十字会以及郭美美事件在内的一系列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整体的公益活动本身的开展以及相关公益机构自身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而这也就造成了现有的大学生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身的积极性的下降。在整个社会不良的氛围营造之下,造成了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认知以及认同感的下降。
可以说现有的功利主义思想也严重阻碍了公益精神的提升。这种公益功利性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明显,直接导致大学生公益素养的不足,造成了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中的一种片面的追求个人利益或是某些权益的,而忽略了解公益活动背后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以及效果,忽略了公益活动本应该具备的相应的公益元素。并且因为功利性的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对于许多需要花费精力参与、需要进行自我深入融入进去的公益活动了解不够,没有办法真正融入到现代公益活动的实施以及参与当中。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群体,却对许多的伪公益具有一定热情,其更多是一种作秀成分,与最初的公益活動以及其内涵背道而驰。 (三)家庭氛围的影响
民间有句俗语:环境造就人。这句话简单地说明了个人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外因影响内因。对于当代的高校大学生而言,无疑公益活动本身的参与性除了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之外,同样也受到了家庭氛围的影响。虽然高校大学生他们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认知能力以及社会阅历,但是他们自身依然是更多的生活在象牙塔内,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依然受到了家庭因素以及氛围的影响。可以说现代家庭氛围本身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己的选择,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以及自身的公益素养的培养。而当下某些决定,家长已经做好、道路已经铺好,自然而然地就会造成大学生公益活动参与的不足,没有办法实现自身公益活动参与自主性的选择。
(四)学生自身规划缺失的影响
如前所述,有部分学生公益素养不足是因为家庭、社会、学校的综合因素导致的。但是,访谈中也发现有他们自身的家庭是非常重视公益素养的培养的,其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亲具有很高的素养。在孩子成长中非常注重公益素养培养,但是这一群体中仍然出现了公益素养方面的不足,分析原因发现:这批90后的独生子女有是非观、乐于质疑,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生活的舒适、成长的顺利让他们变得依赖心重、自我感觉良好,常常认为自己已经不错了,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一些问题沒有重视,一直以来的这种状况也造成了他们公益素养的缺失。
三、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策略
(一)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生活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想真正让提升每一位大学生自身的公益素养,就必须要让他们更好地参与现有的公益活动中,要提升他们自身的参与积极性,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及鼓励。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尽管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或者不公的现象,但是整个社会的正导向依然是主旋律,现在的90后很多的宅男、宅女,过多地依赖网络,他们时常将网络上传递来的新闻和各种评价照单全收,有时不难辨真假,虚拟世界的交流让他们的社交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感知社会的能力有所减弱。由此,可以积极促进以及鼓励东莞地区的大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单纯公益社会的参与,而是要从思想以及主观能动性上提升他们的参与性,从而更好地提升其公益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二)建立稳定的参与机制
稳定的参与机制有利于解决公益活动缺乏连续性、持久性的问题。比如说学校可以和社区根据双方情况协调制定稳定的参与机制以保证社区志愿服务的连续持久性。对于高校自身来说,为了保证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有序开展,要积极创建有效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进行规范,做到有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安排公益活动,努力把社区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生会组织也应就社区志愿服务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加强资源整合,实现相互联合。
(三)加快推进课程改革
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养应当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现实性和灵活性,保持课程的研究性和实践性之间的合理搭配,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符合大学生公益素养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
此外,通过设置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是培养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时代要求。21世纪教学改革和课程要求在多学科的渗透方面进行探索,特别是培养大学生预测、评价、批判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公益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 朱翠贞,艾卫平,张卫平.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 戴崇标,姜志群.公益组织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0(11).
关键词:东莞;大学生;公益素养;调查研究;培育
公益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从国外到国内,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即使这样,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参与的相关社团活动中,存在着断断续续类似公益性质的活动,他们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践行着公益的理念与意志。截至2014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有44万个 ,其中就包括了众多的大学生公益社团,这些公益社团涵盖了大学生义工、义务法律咨询、义务道路劝导等诸多方面,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大中小城市及部分县区的校外活动的公益社团。这些公益社团的存在为在校大中专学生开展各类义工活动、社会调研活动、社会体验活动,以及对大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发展兴趣爱好、提高公益素养、养成行为习惯、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东莞地区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为建构和谐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东莞的大学生虽然由于自身资源有限,参与公益行动,贡献的力量也有限,但是他们却以在公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极大热情与创造力,成为公益力量当中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他们活跃于各种志愿团队、慈善团队,他们在大学里成立各类慈善协会,他们联同各大企业在高校内举办如公益行动派、免费午餐等的活动,他们以自己兼职的工资支撑起偏远山区儿童的求学梦想。由此可见,当下东莞地区大学生他们自身拥有一定的公益素养,同时大学生也乐于积极组建公益社团,参与到事务性的公益互动中。鉴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以及文献归纳等等方法,对现有东莞地区大学生总体的公益素养进行走访与调查,了解他们自身的公益素养现状,并且基于调查结果,在对其公益素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公益素养培育策略,以求更好地提升当下东莞地区大学生整体的公益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一、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分析
(一)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简介
本课题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以随机访谈和集体座谈为辅助方式,通过定性以及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了解当下东莞市大学生公益素养实际情况,从而保证后续对策建议的针对性以及合理性。
本次调查选取广东省东莞市部分高校学生,包括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等五所高校学生。其中,发出问卷393份,收回问卷388份,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98.7%。如图1所示,男生184人,占总人数的47.4%、女生204人,占总人数的52.6%。涵盖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其中(图2),其中大一学生173人,占44.6%;大二学生106人,占 27.3 %;大三学生69人,占17.8%;大四学生40人,占10.3%。
调查内容围绕现有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认知、公益活动参与情况、公益活动的开展限制因素以及他们参与的目的等内容展开,力求能够较为全面的去展现当代大学生整体的公益素养以及参与状况,从而反映出大学生在公益活动的中的参与制约因素以及具体自身的公益情感与公益意志。
(二)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1. 东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分析
从表1的调查结果看到,376人表示有必要参与公益活动,占总人数的96.69%,仅仅只有12人表示没有必要,占总人数的3.1%。由此说明,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的参与性以及必要性持有肯定的态度。
表1 参加公益活动必要性
选项 小计 比例
有 376 96.9%
没有 12 3.1%
但是,从实际的参与情况而言,表2的数据显示,共有351人参与过公益活动,占总人数的90.5%。具体而言,177人参与过1-2次,占总人数的45.6%;3-5次的有106人,占总人数的27.3%;48人参与过6次以上,占总人数的12.4%。由此可以看到,当下东莞市大部分大学生都参与过公益活动。
表2 公益活动参与次数
选项 小计 比例
还没参加过 57 14.7%
1-2次 177 45.6%
3-5次 106 27.3%
6次以上 48 12.4%
2. 东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类型及目的分析
从现有的东莞市大学生公益活动参与类型而言,极其多元化,其中,最多的是爱心捐助类,共有223人参与过,占总人数的38.1%;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为123人,占总人数的21%,慰问福利院等参与人数为118人,占总比例的20.1%。
表3 公益活动参与类型
选项 小计 比例
爱心捐助类 223 38.1%
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 123 21%
慰问福利院等 118 20.1%
交通协管员 15 2.6%
支教类 39 6.7%
其他 15 2.6%
从具体参与目的来看,也是非常多样化的。其中296人表示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占总人数的76.3%;200人表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占总人数的51.5%;181人表示是一直想去尝试,从活动中得到不一样的生活情感和宝贵的经验,占总人数的46.6%; 141人表示通过这类有益的活动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占总人数的36.3%。72人表示不排除带有多获取实践证明,为以后评选奖学金和找工作赢得机会,占总人数的18.6%;33人表示受他人引导、劝说、跟风、没有什么很明確的目标,占总人数的8.5%。 表4 公益活动参与目的
选项 小计 比例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96 76.3%
受他人引导、劝说,跟风,没有什么很明确的目标 33 8.5%
一直想去尝试,从活动中得到不一样的生活情感和宝贵的经验 181 46.6%
不排除带有获取实践证明,为评选奖学金和找工作赢得机会 72 18.6%
通过这类有益的活动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141 36.3%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00 51.5%
3. 东莞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制约因素及不足分析
当下东莞市各个高校都在开展公益活动,而从调查中发现(表5), 仅仅只有62人表示没有制约因素,占总人数的16.2%。从具体的制约因素而言,主要是没有合适的公益活动以及相关信息不了解所造成的,分别占到了41.8%与25%。由此也可以看到现有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开展中的内容不足,不够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表5 高校公益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选项 小计 比例
没有 63 16.2%
不了解相关信息 97 25%
朋友因素,朋友们不理解 86 22.2%
家庭因素,家人不支持 39 10.0%
社会因素,多数人对志愿者有偏见 52 13.4%
没有我认为合适的公益活动 162 41.8%
时间因素,与个人生活或工作学习相冲突 72 18.6%
经济因素,参加志愿服务还要花钱 68 17.5%
对于现有高校公益社团以及具体公益活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在调查中发现,其主要与公众参与热情低以及公益效果不明显,分别占65.5%和40.5%。此外,也有34.8%和38.7%的学生表示现有公益事业本身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持续长效机制,这些都是未来需要在公益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以及优化的方向。
表6 高校公益活动存在不足
选项 小计 比例
A.公众参与热情低 254 65.5%
B.组织机构不透明 112 28.9%
C.公益效果不明显 157 40.5%
D.没有持续长效机制 135 34.8%
E.宣传力度不够 150 38.7%
(三)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 参与度较高,但缺乏实践精神。当下东莞市大学生整体的公益活动参与性较高,共有351人参与过公益活动,占总人数的90.5%。大部分的学生都曾经参与过相应的公益活动,但是尽管如此,从其具体的参与情况而言以及参与积极性却不容乐观。他们整体的参与深度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实践精神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访谈中发现,许多的学生仅仅是一种浅尝辄止,没有真正长期性、持续性地参与其中。
2. 初步具备公益精神,但价值观过于现实化。公益行为是公益素养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公益实践行为上。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够形成做公益活动的自觉主动性,养成做公益的习惯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和良好的公益意识,说明大多数学生都心怀仁慈,愿意帮助他人,特别是帮助遭遇不幸的人。调查结果显示,296人表示做公益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占总人数的76.3%。但是,他们在具体的价值观方面过于现实化,更多是基于自身的兴趣以及自己的认知而进行公益活动。访谈中他们认为:人是现实的,远大的理想固然好,可是总觉得遥不可及,解决现实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先顾小家再顾大家是很多人的想法。而未来公益素养的培养本身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并不会提升自身的持续性的发展以及坚持的内容。
二、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成因分析
从上述的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下面将对其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一)传统文化因素
从公益精神的建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公益精神的缺失和压抑,专制的文化是抑制公益精神生长的根源。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除少数学派以外,大都是轻视公益,鄙视技术的。在这种排斥公益技术的文化氛围之中,公益精神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土壤。这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为学习愿望和学习动力的矛盾,大学生普遍认识到公益素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身公益素养的不足,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此外,对公益概念和知识的掌握,往往停于表面,不做深入地了解。
(二)社会环境因素
公益活动近年来被人们赋予了一种别样的思想,其带有了某种工具性价值,帮助人们完成某项社会活动,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可以说在当下功利性的社会因素影响以及包括红十字会以及郭美美事件在内的一系列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整体的公益活动本身的开展以及相关公益机构自身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而这也就造成了现有的大学生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身的积极性的下降。在整个社会不良的氛围营造之下,造成了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认知以及认同感的下降。
可以说现有的功利主义思想也严重阻碍了公益精神的提升。这种公益功利性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明显,直接导致大学生公益素养的不足,造成了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中的一种片面的追求个人利益或是某些权益的,而忽略了解公益活动背后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以及效果,忽略了公益活动本应该具备的相应的公益元素。并且因为功利性的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对于许多需要花费精力参与、需要进行自我深入融入进去的公益活动了解不够,没有办法真正融入到现代公益活动的实施以及参与当中。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群体,却对许多的伪公益具有一定热情,其更多是一种作秀成分,与最初的公益活動以及其内涵背道而驰。 (三)家庭氛围的影响
民间有句俗语:环境造就人。这句话简单地说明了个人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外因影响内因。对于当代的高校大学生而言,无疑公益活动本身的参与性除了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之外,同样也受到了家庭氛围的影响。虽然高校大学生他们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认知能力以及社会阅历,但是他们自身依然是更多的生活在象牙塔内,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依然受到了家庭因素以及氛围的影响。可以说现代家庭氛围本身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己的选择,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以及自身的公益素养的培养。而当下某些决定,家长已经做好、道路已经铺好,自然而然地就会造成大学生公益活动参与的不足,没有办法实现自身公益活动参与自主性的选择。
(四)学生自身规划缺失的影响
如前所述,有部分学生公益素养不足是因为家庭、社会、学校的综合因素导致的。但是,访谈中也发现有他们自身的家庭是非常重视公益素养的培养的,其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亲具有很高的素养。在孩子成长中非常注重公益素养培养,但是这一群体中仍然出现了公益素养方面的不足,分析原因发现:这批90后的独生子女有是非观、乐于质疑,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生活的舒适、成长的顺利让他们变得依赖心重、自我感觉良好,常常认为自己已经不错了,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一些问题沒有重视,一直以来的这种状况也造成了他们公益素养的缺失。
三、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策略
(一)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生活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想真正让提升每一位大学生自身的公益素养,就必须要让他们更好地参与现有的公益活动中,要提升他们自身的参与积极性,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及鼓励。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尽管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或者不公的现象,但是整个社会的正导向依然是主旋律,现在的90后很多的宅男、宅女,过多地依赖网络,他们时常将网络上传递来的新闻和各种评价照单全收,有时不难辨真假,虚拟世界的交流让他们的社交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感知社会的能力有所减弱。由此,可以积极促进以及鼓励东莞地区的大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单纯公益社会的参与,而是要从思想以及主观能动性上提升他们的参与性,从而更好地提升其公益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二)建立稳定的参与机制
稳定的参与机制有利于解决公益活动缺乏连续性、持久性的问题。比如说学校可以和社区根据双方情况协调制定稳定的参与机制以保证社区志愿服务的连续持久性。对于高校自身来说,为了保证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有序开展,要积极创建有效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进行规范,做到有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安排公益活动,努力把社区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生会组织也应就社区志愿服务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加强资源整合,实现相互联合。
(三)加快推进课程改革
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养应当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现实性和灵活性,保持课程的研究性和实践性之间的合理搭配,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符合大学生公益素养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
此外,通过设置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是培养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时代要求。21世纪教学改革和课程要求在多学科的渗透方面进行探索,特别是培养大学生预测、评价、批判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公益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 朱翠贞,艾卫平,张卫平.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 戴崇标,姜志群.公益组织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