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改下的导学案模式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知识、获得的感悟体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结构,并使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最终得以顺利地生成和发展。可是,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十年,我感觉自己的课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老师布置预习学生无法完成,预习不成课堂互动无法完成,课堂互动不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高。周而复始,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很多学生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也使语文成为了“鸡肋”。有时候我面对无效的学习状况只能硬着头皮往里灌,于是传统课堂中的“一言堂”也就随之出现了。
  关于如何扭转此种局面,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更加科学的实施教学,这一直是学校,是我本人很关注的问题。在近两三年里,在学校的带领下,我们学科也进行了多多少少的课改尝试。
  预习案的使用,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在预习案中,对于基础达标的设计,是要求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的,这样一来,学生课余会主动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去解决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知识源储备过程,课堂上师生对话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预习案的设问导读环节,也让学生对该课的重点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预习做好了,语文课堂自然不会死气沉沉,导学案从而就激活了整个语文课堂。老师讲得少了,学生发言、交流、展示的机会多了,以前的“满堂灌”式也得到了一定改观。课堂逐渐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甚至学生乐于交流让他们敢于对老师质疑。这也是我最为欣喜的一点。因为我现在教的是初三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储备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前上课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死记。可是自从导学以来,他们探讨交流多了,课上他们有时会通过一个问题出其不意的延伸,深层次地探究,让老师和学生碰撞出火花,甚至有时与我争的面红耳赤。即使这样,我们却越来越享受这种过程,我觉得他们的思维活了,更有思想了,当然语文课也越来越有生气了。
  “121导学案”模式让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得到了强化。要完成一套完整的导学案(预习案、学案、检测案)学生得从课文入手,感知课文内容,自觉扫清文字障碍,读顺课文;相关问题的设计,不知不觉中学生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的阅读,强化了其读的能力,小组交流,发表自己意见,进行平等对话,不但拓宽了听说渠道,也让听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特别是课堂最后10分钟的小检测,与其说是写,不如说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力保证。一堂课下来,有没有收获,在检测中可以立马反应出来,这样也便于老师,学生及时的查漏补缺。总得说来,新型模式下的课改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
  根据上面的一些收获,我也对自己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总结,我们在上课使用导学案时,教师语言一定得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既然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比如可以在导学案上增加 “温馨提示”“知识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这样实效性更强。以前我们的导学案上问题很多,实际操作下来很机械,问题一长串摆出来。不但没勾起学生兴趣,反倒让学生望而生畏,经过摸索,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让学生像侦探一样去发现其中的蹊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语文作为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学生积累了语文知识,就得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这需要进行有效的“输出”训练。利用导学案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训练这些能力,还可以照顾到每个同学的能力,设计比较有梯度的题目,这样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完成相应的题目,如程度不高的同学可以只完成每个部分的“基础题”,中等程度的同学可以完成“达标题”,程度好一些的同学则要完成“拔高题”。当然,我们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我想,这才是实施导学案真正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学生在期中考试试题中,文言虚词题错得相当多,讲评试卷时这是必讲的一个题。学生在这个题中,集中表现为对“而”的用法中“修饰”和“承接”用法的混淆。很清楚学生的问题所在,其实这也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经过教研组的教研讨论,姜校长提了很好的建议。他说,要给学生解决问题,首先得弄明白学生为什么分不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不能理解意思,为什么学生不能理解意思?是因为学生对句子内容理解得很抽象。
期刊
形象,原意是指人的面容长相或镜子中映出的形体状貌,引申出来,泛指生活中能直接诉诸人的直观的感性形态,可称作生活形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称为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富于情感色彩和审美感染力的具体情景。  语言不像美术作品,它是没有形象感的,但它却能够启发表象,也就是能够唤起形象。又由于词的概括程度不同,有些词较具体,有些词较抽象,而比较具体的词就容易让人联想到鲜明生动的表象——形象。这
期刊
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已成为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何谓高效课堂,就是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是高效。那么,又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必须紧紧依靠教师深入教材开展教学研究,真正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以语文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教学为例,必修三第二单元选取了中国唐代四位大诗人的诗作。李白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很早就提出了“学作文就是学做人”的口号,一语中的地揭示出了作文教学的真谛。即作文教学需以学生为中心,以树人为根本,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写作的技巧,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努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懂得为人的道理。  一直以来,中学生的作文都备受关注,中考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它的成败更是关乎考生的前途与命运,牵动着亿万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所以,对作文教学的讨论也逐渐升温。可喜的
期刊
肖川教授在书中说:美育,从教师的仪容开始;德育,从教师的言行开始。美学中有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审美对象决定审美主体。作为教师,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角色,因而教师的语言、着装、眼神等方面的修炼,是很有价值的。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注意自己语言的艺术。教师语言的艺术技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话语负载丰富情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性话语
期刊
一、 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自然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教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我们平常读书一般是喜欢就去读,读了才有所感悟和思考,有所启发和教育,从而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遵循这一规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比如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效果来吸引学生,为枯燥的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轻松与愉
期刊
将作文教学与训练学生写日记相结合的“日记作文”之路,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很多教师都尝试过通过写日记来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中年级时为了增加学生的练笔次数,教师一般要求学生每周写两至三篇日记。愿望虽好,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把写日记当作一种负担,写作时愁眉苦脸,即使写下来,也大都是记录学习生活的一篇篇流水账而已;而教师批阅日记也是一种负担,看到后来,大致打个等第,写个日期,算
期刊
一、善于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读得多了就会明白句子的意思了。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实践证明,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现在文言文教学是讲得多.读得少,显然不是效果最好的办法。那么要怎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呢?只有诵读,才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因为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诵读可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
期刊
首先,要有敬业精神,这是教语文的前提。  一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极其光荣的事业。现在说科教兴国,实际古代圣明之君,也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礼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教师能塑造高尚的灵魂。要教育学生,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要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尊重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秀学生一般学生还是暂时落后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这正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他们下笔有神,乐于写作,善于写作呢?  一、激励法  激励法就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鼓励评价的写作方法。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