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表“全国地震监测系统调整优化方案”研究成果的说明

来源 :地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ru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9年开始,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组织一些专家和研究人员,在认真调研监测系统现状的基础上论证和评价现有的地震监测能力。国家地震局重点科研项目“地震预报实用化方法清理攻关”在1989年基本结束以后,也结合预报工作的实践对地震监测能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以上的工作成果都作为国家地震局组织制订“全国地震监测系统调整优化方案”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1990年12月17日,在为纪念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台建台60周年的活动中,我荣兴地被邀请,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我国地震事业六十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于1931年2月5日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来到鹫峰地震台工作。首先见到李善邦先生,他当时是地震台的主任,也是我国地震事业的创始者。1930年他在北京西郊的北安河村
期刊
本文给出了中国地震图缩微库10年来已拍摄、存储的各类地震图,缩微胶片目录几十万张,可供用户查阅。同时,列举了已往用户对本库缩微胶片质量的评价,使未来用户能放心地使用本库资料。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笔者对本库所属的新缩微系统功能做了简要介绍。地震图是当前地震、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最基础的资料。如何保护好地震图,并使之有效地为科研服务,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国利用现代仪器观测记录地震,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期刊
1991年6月21日至25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地震局科技培训中心召开了全国测震基本台网技术交流会。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地震形势和地震工作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台站以及有关人员迫切需要了解上级精神与要求,特别是在1990年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制定了全国地震监测系统调整优化方案之后、对全国测震基本台站进行了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对台网观测系统的仪器装备也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又下发了新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
期刊
为了使各省局台管部门和各台站及时了解各台的分析质量和得分情况,我们定期公布地震分析质量控制统计表。表中各项内容的说明见本刊1990年第2期“用计算机评分法控制地震台站分析质量”一文。
期刊
1991年2月1日《中原地震科普报》详细报导了汤阴“一场谣传平息的始末”。同年3月17日《北京日报》头版又登载了一条醒目的“传言北京要发生大地震没有根据”的消息。类似的报导与消息,还多次见诸国家地震局的机关报《中国地震报》。可见,舆论对这种“无震自扰”的地震社会现象是极为重视的。并且,在用词上着意分出有关地震的“传言”、“谣言”以及两者兼而有之“谣传”。前不久,吉林省有位台站朋友来信与我探讨:地震
期刊
本文收集了山东省南部地区1982—1990年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应用二次拟合数学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地磁场的变化特征和区域地磁场、局部地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分析研究鲁南地区区域地磁场、局部地磁场的变化与其附近地震的关系是有实际意义的。文中还指出了存在地磁变化灵敏点的可能。
期刊
第12届(1990年度)全国地磁基本台资料质量评比会于1991年6月10日—12日在河北省地震局北戴河技术培训中心举行。出席本届评比会的有15个Ⅰ类地磁基本台和15个Ⅱ类台的代表,部分省局监测部门的代表,另有3个Ⅱ类台和3个区域合的代表列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蒋克训副司长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同全体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代表们对台站工作和职工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就台站建设与综合治理,监测
期刊
国家地震局根据现今地震学的发展情况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了新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从199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规范中删除了原“规范”中已过时和有错误的内容。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为了使台站同志们对新“规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特刊出此测震分析讲座,作为对新“规范”的解释。在此讲座中还加进了一些地震波传播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台站人员不仅知道应该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使本讲座也成为培训台
期刊
为了使各省局台管部门和各台站及时了解各台的分析质量和得分情况,我们将定期公布地震分析质量控制统计表。表中各项的内容说明见本刊1990年第2期“用计算机评分法控制地震台站分析质量”一文。
期刊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