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直流伺服系统均采用三闭环控制结构,即电流环、速度环与位置环。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如舵机伺服系统,为了实现系统小型化,采用电流环与位置环双闭环控制,省去了速度环的测速电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一套新型直流伺服系统的仿真模型,根据模型,研制实物样机。依据仿真模型与实物,通过对比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证实该伺服系统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伺服系统;直流电机;电动舵机
中图分类号:TM33;TP273
现代战场环境日益复杂,对导弹、智能弹等制导武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需要制导武器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机动性以及稳定性。而舵机作为制导与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执行机构[1],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飞行过程的动态品质。
传统的直流伺服系统由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三部分组成。但在舵机伺服系统中,由于系统本身体积的限制,再加上系统对控制性能要求高,因此采用电流环与位置环双闭环控制结构,节省了直流电机内部的测速电机,并且,两环的控制结构在带宽上大大高于三环结构。
在新型直流伺服系统研制中,建立准确,简洁的仿真模型对研制实物样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仿真模型检查设计参数,调整控制方案,提高研制效率。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一套直流伺服系统仿真模型,最后通过试验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1 总体设计
舵机控制采用全电动舵方案,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舵机舵偏角。四个舵机控制共用一个CPU,该CPU用于接收舵偏角指令信息和实际舵偏角信息,并按照设计要求对舵偏角进行指令跟踪。
舵机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和驱动机构组成,系统正常工作时,舵机控制器接受制导计算机给定的舵面偏角信号,并驱动舵面偏转,保证舵面在规定的响应时间内以一定的精度趋近给定偏角,同时将当前舵面的实际偏转角反馈给制导计算机。控制器则采用PWM控制方式,通过调整PWM脉冲宽度,实现舵面的控制。
图中,G1(S)和G2(S)分别为控制器传递函数和矫正环节的传递函数,J为折算到电动机转轴的总转动惯量,Ra为电动机内阻,KE和KT分别为电动势常数和转矩系数,TL为负载转矩。
2 系统设计实现
2.1 系统硬件设计。本文是以TI公司的32位浮点DSP芯片28335为核心,设计的舵机直流伺服系统。系统对4个舵机进行闭环控制,在接收飞控指令的同时发送实验数据到测试系统[3]。
系统主要由DSP控制单元和舵机单元构成,舵机单元还包括了驱动电路,采样电路,减速机构等。
DSP完成控制运算,数据通讯,A/D采样和PWM输出等功能。驱动功率电路实现对舵机的驱动控制。采样电路选用电位器作为位置传感器,对检测的电机电流信号,经滤波处理后,由A/D采样电路送到DSP中参与运算。伺服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2所示。
2.1.1 位置反馈电路设计。位置反馈电路采用精密电位器反馈实际舵面位置,将舵面位置信号以直流电压信号形式输出,在电位器两端通过串联电阻进行电压限位,输出的信号通过无源RC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再将反馈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跟随,对经过上述程序处理后的舵面位置信号经过A/D采样电路送到DSP中参与运算[4]。反馈采样电路如图3所示。
2.1.2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电流采样通过电阻检测实现,利用采样电阻,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送给DSP的A/D采样单元,转换后的电流信号用以产生控制舵机的PWM信号。
2.1.3 减速器设计。由于电动舵机系统空间小,电机自身又具有较高的转速,为了实现更好的减速效果,舵机控制系统采用二级减速机构,第一级采用电机内置减速器,第二级采用蜗轮蜗杆结构减速器。减速器的总速比为两级减速器个速比的乘积。
2.2 系统软件设计。控制器软件主要完成位置反馈信号读取、CAN协议控制、位置控制器解算等功能。
2.2.1 主程序设计。主程序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循环处理舵面位置和电流数据,进行电流环与位置环的调节。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2.2.2 CAN协议控制。CAN协议控制软件主要包括CAN控制器的初始化、总线信息的接受、信息的打包发送等内容。
CAN控制器在完成初始化工作后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在正常模式中,伺服控制器采用中断方式接收总线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断,如需应答,控制器软件对应答信息打包并发送至CAN总线。
3 系统仿真建模
伺服系统主要由电机、采样率波电路、伺服控制器和传动机构组成,其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3.1 电机仿真模型。直流电机仿真模型依据电机方程[5]经拉普拉斯变换后可得,仿真模型如图6所示。
其中,U为电枢电压,La为电枢绕电感,Ra为电枢电阻,ia为电枢绕组电流,E为电机反电动势,Ke为反电动势系数,ω为电机转速,Te为电机电磁转矩,Kt为电机转矩系数,TL为负载转矩,J为电机与负载折合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B为总粘性摩擦系数。
3.2 采样滤波电路仿真模型。采样率波电路选择无源RC低通滤波器,若时间常数为2ms和1ms,其仿真模型如图7所示。
3.3 控制算法仿真模型。本文采用电流、位置双闭环结构,位置环采用PID控制方式,电流环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控制算法仿真模型如图8所示。
其中,EP为控制指令与舵偏角之差,I_lim为电流限位值,If为反馈电流。
3.4 传动机构仿真模型。传动机构仿真模型是根据实测空回数据,在仿真模型上建立的非线性环节。
4 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在同一界面中对飞控指令、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用来验证系统的动态性能和仿真模型的准确度[6]。
若分别给定一个频率1Hz,幅值2°的正弦信号和一个幅值1°的阶跃信号,其响应曲线分别如图9,10所示。
图中,CH1为飞控指令,CH2为仿真曲线,CH3为实测曲线。由图可知,仿真曲线与实测曲线中存在约60ms的平顶区域,这是由于在仿真模型中考虑到实测空回,加入了非线性环节所致。
由上图可以看出,系统的跟踪性能良好,运行可靠,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可知,仿真模型准确。
5 结束语
本文考虑到实际舵机的设计需求,在没有降低舵机性能的基础上省略了速度环,采用电流环与位置环双闭环结构,并通过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并通过仿真模型设计实物样机。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满足了指标要求,并且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元.基于DSP的小型电动舵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2]景涛.基于DSP的电动舵机伺服控制[J].信息技术,2013(5):12-15.
[3]杨永亮,吴小役,赵志勤.一种电动舵机伺服系统仿真与设计[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2,3(9):48-50.
[4]林忠万.基于DSP的导弹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5]林辉,王辉.电力电子技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黎海青,郭百巍,徐红.基于ADAMS与SIMULINK的舵机虚拟样机建模和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21(21):6556-6888.
作者简介:陈方(1987-),女,陕西咸阳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伺服系统及控制算法的研究。
作者单位: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陕西咸阳 712099
关键词:伺服系统;直流电机;电动舵机
中图分类号:TM33;TP273
现代战场环境日益复杂,对导弹、智能弹等制导武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需要制导武器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机动性以及稳定性。而舵机作为制导与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执行机构[1],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飞行过程的动态品质。
传统的直流伺服系统由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三部分组成。但在舵机伺服系统中,由于系统本身体积的限制,再加上系统对控制性能要求高,因此采用电流环与位置环双闭环控制结构,节省了直流电机内部的测速电机,并且,两环的控制结构在带宽上大大高于三环结构。
在新型直流伺服系统研制中,建立准确,简洁的仿真模型对研制实物样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仿真模型检查设计参数,调整控制方案,提高研制效率。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一套直流伺服系统仿真模型,最后通过试验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1 总体设计
舵机控制采用全电动舵方案,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舵机舵偏角。四个舵机控制共用一个CPU,该CPU用于接收舵偏角指令信息和实际舵偏角信息,并按照设计要求对舵偏角进行指令跟踪。
舵机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和驱动机构组成,系统正常工作时,舵机控制器接受制导计算机给定的舵面偏角信号,并驱动舵面偏转,保证舵面在规定的响应时间内以一定的精度趋近给定偏角,同时将当前舵面的实际偏转角反馈给制导计算机。控制器则采用PWM控制方式,通过调整PWM脉冲宽度,实现舵面的控制。
图中,G1(S)和G2(S)分别为控制器传递函数和矫正环节的传递函数,J为折算到电动机转轴的总转动惯量,Ra为电动机内阻,KE和KT分别为电动势常数和转矩系数,TL为负载转矩。
2 系统设计实现
2.1 系统硬件设计。本文是以TI公司的32位浮点DSP芯片28335为核心,设计的舵机直流伺服系统。系统对4个舵机进行闭环控制,在接收飞控指令的同时发送实验数据到测试系统[3]。
系统主要由DSP控制单元和舵机单元构成,舵机单元还包括了驱动电路,采样电路,减速机构等。
DSP完成控制运算,数据通讯,A/D采样和PWM输出等功能。驱动功率电路实现对舵机的驱动控制。采样电路选用电位器作为位置传感器,对检测的电机电流信号,经滤波处理后,由A/D采样电路送到DSP中参与运算。伺服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2所示。
2.1.1 位置反馈电路设计。位置反馈电路采用精密电位器反馈实际舵面位置,将舵面位置信号以直流电压信号形式输出,在电位器两端通过串联电阻进行电压限位,输出的信号通过无源RC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再将反馈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跟随,对经过上述程序处理后的舵面位置信号经过A/D采样电路送到DSP中参与运算[4]。反馈采样电路如图3所示。
2.1.2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电流采样通过电阻检测实现,利用采样电阻,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送给DSP的A/D采样单元,转换后的电流信号用以产生控制舵机的PWM信号。
2.1.3 减速器设计。由于电动舵机系统空间小,电机自身又具有较高的转速,为了实现更好的减速效果,舵机控制系统采用二级减速机构,第一级采用电机内置减速器,第二级采用蜗轮蜗杆结构减速器。减速器的总速比为两级减速器个速比的乘积。
2.2 系统软件设计。控制器软件主要完成位置反馈信号读取、CAN协议控制、位置控制器解算等功能。
2.2.1 主程序设计。主程序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循环处理舵面位置和电流数据,进行电流环与位置环的调节。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2.2.2 CAN协议控制。CAN协议控制软件主要包括CAN控制器的初始化、总线信息的接受、信息的打包发送等内容。
CAN控制器在完成初始化工作后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在正常模式中,伺服控制器采用中断方式接收总线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断,如需应答,控制器软件对应答信息打包并发送至CAN总线。
3 系统仿真建模
伺服系统主要由电机、采样率波电路、伺服控制器和传动机构组成,其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3.1 电机仿真模型。直流电机仿真模型依据电机方程[5]经拉普拉斯变换后可得,仿真模型如图6所示。
其中,U为电枢电压,La为电枢绕电感,Ra为电枢电阻,ia为电枢绕组电流,E为电机反电动势,Ke为反电动势系数,ω为电机转速,Te为电机电磁转矩,Kt为电机转矩系数,TL为负载转矩,J为电机与负载折合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B为总粘性摩擦系数。
3.2 采样滤波电路仿真模型。采样率波电路选择无源RC低通滤波器,若时间常数为2ms和1ms,其仿真模型如图7所示。
3.3 控制算法仿真模型。本文采用电流、位置双闭环结构,位置环采用PID控制方式,电流环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控制算法仿真模型如图8所示。
其中,EP为控制指令与舵偏角之差,I_lim为电流限位值,If为反馈电流。
3.4 传动机构仿真模型。传动机构仿真模型是根据实测空回数据,在仿真模型上建立的非线性环节。
4 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在同一界面中对飞控指令、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用来验证系统的动态性能和仿真模型的准确度[6]。
若分别给定一个频率1Hz,幅值2°的正弦信号和一个幅值1°的阶跃信号,其响应曲线分别如图9,10所示。
图中,CH1为飞控指令,CH2为仿真曲线,CH3为实测曲线。由图可知,仿真曲线与实测曲线中存在约60ms的平顶区域,这是由于在仿真模型中考虑到实测空回,加入了非线性环节所致。
由上图可以看出,系统的跟踪性能良好,运行可靠,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可知,仿真模型准确。
5 结束语
本文考虑到实际舵机的设计需求,在没有降低舵机性能的基础上省略了速度环,采用电流环与位置环双闭环结构,并通过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并通过仿真模型设计实物样机。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满足了指标要求,并且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元.基于DSP的小型电动舵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2]景涛.基于DSP的电动舵机伺服控制[J].信息技术,2013(5):12-15.
[3]杨永亮,吴小役,赵志勤.一种电动舵机伺服系统仿真与设计[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2,3(9):48-50.
[4]林忠万.基于DSP的导弹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5]林辉,王辉.电力电子技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黎海青,郭百巍,徐红.基于ADAMS与SIMULINK的舵机虚拟样机建模和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21(21):6556-6888.
作者简介:陈方(1987-),女,陕西咸阳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伺服系统及控制算法的研究。
作者单位: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陕西咸阳 71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