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学生的基础科学之一,而语文教学在新的课改理念之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综合素质。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教学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渐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深入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我们的写作目标也应当是让学生能够用笔表现多彩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我们每天传道解惑,授人以渔。但当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时,冥思苦想、痛苦万分,干净的稿纸白黑分明,若干笔尖却凝涩得滴不出墨来,我们当作何感想?当然,其中也有一个两个奋笔疾书,文章流光溢彩,我们也暗自赞叹学生文笔很好,但细读之后总觉得距离生活似乎有些遥远,少了一些生活的味道、生活的痕迹。
学生作文往往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那就要求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如:假期归来说一说看到的美景、碰到的趣事,学生们一定会言之有物、言之有趣;生活中自己心里的喜怒哀乐用笔写出来;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想想自己的爸爸为自己所做的一些事,尽量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活动;对于社会上看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你有什么建议,说说看……谁说这样的文章难写?这写出来的一定都是好文章,最起码是真实的、有内容的文章,选材真实了,情感也就真实,写出来的文章也感人。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大胆思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了想象,世界才会是丰富多彩的;有了想象,学生才会有创新。
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我认为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大胆想象,激发起对作文的兴趣,相信一定能让学生走出害怕写作、无话可说的困境,体会到写作的乐趣。郭沫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
基于这一点,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彻底抛弃那种大而模糊、无法把握的作文程式。比如:开头怎么写,有几种写法;如何结尾,怎样呼应开头……如此教法,除了让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面目可憎之外,别无他用。也就是我们必须从对文章章法结构的关注上转移到文章内容本身。从初中开始,或者从小学开始,我们应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如何叙述、如何描写、如何说明、如何去说服别人、如何虚构等等。
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活起来。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设置恰当的、有意思的写作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挑起他们的写作冲动。比如说:虚构故事情节“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的写作训练;进行角色想象,进行假设想象等等。这样的写作题材可以刺激学生在讨论或写作时发挥创造力,让学生进行“假如我是……”的写作主题;也可以由老师提供一个假想的情境让学生去想象,如“二十年后我们再相逢”等。网上曾有一所大学的教授给学生安排的作业竟然是策划如何抢劫银行,我读过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市场策划专业的一个很具挑战性的创新作业,姑且不论其他的消极影响,单从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策划作业的情况来看,你不能不说这个作业的创意值得我们在引导学生如何写作时学习。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所写的文章也就有了内容、思想,也就会文质兼美且有创新。
三、写出自我
写文章就要有自己的个性,相信自己是独特而美丽的,一定要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所以,我们写作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即我们训练的不是章法技巧,而是写作内容本身:当我们面对春花烂漫时,我们的感觉是什么;我们面对微雨飘落时,心里想的又是什么;或者在竞选过程中,我要说些什么;在班级的联欢会上,我要说什么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怎样评价……
在实际的训练中,学生总是过度紧张,不仅不会写文章,而且还惧怕写文章。实际上面壁沉思,你会发现,我们错就错在太把写文章当回事了。正襟危坐,饱蘸笔墨,要作文了。于是未写之前,便已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即使勉强写出来,也非心里流出。我们便是这样教导学生的。我们探讨得太多的是形而上学的文章技法,我们试图教给学生的是起承转合的严谨章法。换言之,我们在教学中过多重视了文章的修饰,而忽略了作文本身。
我们要想扭转这一令人尴尬的局面,就要放下心中过高的企盼。很简单的一点就是回归作文本身。我手写我心,表情达意,向别人或向自己传达一种情感、一种思想;别总想着成为思想家,别总想着成为文学家。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持有如下观念:第一,给予学生开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真实、自然地写,鼓励他们写出自己对某事的感觉,即使是浅薄的,也是独特的。其二,切记思路的清晰、思维的深度以及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自己获得的,而非教师传授的。教师的作用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充分资源的提供者,是学生个性作文的鉴赏者。“文以载道”,我们不妨现在只让它载上我们的内心,文章只写出我的本色,就是成功的。我一直认为写作与学生的成长年龄有莫大的关系,到该“载道”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无师自通。关注点的不同决定了我们教学方法的不同。而我们过去缺乏成效,有伤自尊的的作文训练便源于我们过多地关注了作文的技巧。古代诗人写作时,情意勃发,纯朴自然,读来满篇纯真,试问那些人何曾想过作诗的技巧?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强调技巧训练,应该是迷失了方向。现在想来,为何我们的学生不爱作文便可知了,因为作文满篇说的不是自己的话。这样,纵有千般技巧,又怎能感动自己?一篇连自己都恶心的文章又如何打动别人?所以,回归作文本身,我手写我心,心系他人,足矣。纵然粗糙,也是一块璞玉,远胜金玉败絮。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要让学生放眼生活、体悟生活,放飞思维、活跃头脑,放开手脚、自己写真情,就一定能对学生讨厌的作文写作有松绑诊治之疗效,并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成为作文写作的积极实践者。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深入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我们的写作目标也应当是让学生能够用笔表现多彩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我们每天传道解惑,授人以渔。但当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时,冥思苦想、痛苦万分,干净的稿纸白黑分明,若干笔尖却凝涩得滴不出墨来,我们当作何感想?当然,其中也有一个两个奋笔疾书,文章流光溢彩,我们也暗自赞叹学生文笔很好,但细读之后总觉得距离生活似乎有些遥远,少了一些生活的味道、生活的痕迹。
学生作文往往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那就要求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如:假期归来说一说看到的美景、碰到的趣事,学生们一定会言之有物、言之有趣;生活中自己心里的喜怒哀乐用笔写出来;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想想自己的爸爸为自己所做的一些事,尽量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活动;对于社会上看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你有什么建议,说说看……谁说这样的文章难写?这写出来的一定都是好文章,最起码是真实的、有内容的文章,选材真实了,情感也就真实,写出来的文章也感人。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大胆思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了想象,世界才会是丰富多彩的;有了想象,学生才会有创新。
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我认为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大胆想象,激发起对作文的兴趣,相信一定能让学生走出害怕写作、无话可说的困境,体会到写作的乐趣。郭沫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
基于这一点,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彻底抛弃那种大而模糊、无法把握的作文程式。比如:开头怎么写,有几种写法;如何结尾,怎样呼应开头……如此教法,除了让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面目可憎之外,别无他用。也就是我们必须从对文章章法结构的关注上转移到文章内容本身。从初中开始,或者从小学开始,我们应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如何叙述、如何描写、如何说明、如何去说服别人、如何虚构等等。
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活起来。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设置恰当的、有意思的写作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挑起他们的写作冲动。比如说:虚构故事情节“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的写作训练;进行角色想象,进行假设想象等等。这样的写作题材可以刺激学生在讨论或写作时发挥创造力,让学生进行“假如我是……”的写作主题;也可以由老师提供一个假想的情境让学生去想象,如“二十年后我们再相逢”等。网上曾有一所大学的教授给学生安排的作业竟然是策划如何抢劫银行,我读过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市场策划专业的一个很具挑战性的创新作业,姑且不论其他的消极影响,单从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策划作业的情况来看,你不能不说这个作业的创意值得我们在引导学生如何写作时学习。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所写的文章也就有了内容、思想,也就会文质兼美且有创新。
三、写出自我
写文章就要有自己的个性,相信自己是独特而美丽的,一定要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所以,我们写作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即我们训练的不是章法技巧,而是写作内容本身:当我们面对春花烂漫时,我们的感觉是什么;我们面对微雨飘落时,心里想的又是什么;或者在竞选过程中,我要说些什么;在班级的联欢会上,我要说什么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怎样评价……
在实际的训练中,学生总是过度紧张,不仅不会写文章,而且还惧怕写文章。实际上面壁沉思,你会发现,我们错就错在太把写文章当回事了。正襟危坐,饱蘸笔墨,要作文了。于是未写之前,便已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即使勉强写出来,也非心里流出。我们便是这样教导学生的。我们探讨得太多的是形而上学的文章技法,我们试图教给学生的是起承转合的严谨章法。换言之,我们在教学中过多重视了文章的修饰,而忽略了作文本身。
我们要想扭转这一令人尴尬的局面,就要放下心中过高的企盼。很简单的一点就是回归作文本身。我手写我心,表情达意,向别人或向自己传达一种情感、一种思想;别总想着成为思想家,别总想着成为文学家。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持有如下观念:第一,给予学生开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真实、自然地写,鼓励他们写出自己对某事的感觉,即使是浅薄的,也是独特的。其二,切记思路的清晰、思维的深度以及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自己获得的,而非教师传授的。教师的作用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充分资源的提供者,是学生个性作文的鉴赏者。“文以载道”,我们不妨现在只让它载上我们的内心,文章只写出我的本色,就是成功的。我一直认为写作与学生的成长年龄有莫大的关系,到该“载道”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无师自通。关注点的不同决定了我们教学方法的不同。而我们过去缺乏成效,有伤自尊的的作文训练便源于我们过多地关注了作文的技巧。古代诗人写作时,情意勃发,纯朴自然,读来满篇纯真,试问那些人何曾想过作诗的技巧?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强调技巧训练,应该是迷失了方向。现在想来,为何我们的学生不爱作文便可知了,因为作文满篇说的不是自己的话。这样,纵有千般技巧,又怎能感动自己?一篇连自己都恶心的文章又如何打动别人?所以,回归作文本身,我手写我心,心系他人,足矣。纵然粗糙,也是一块璞玉,远胜金玉败絮。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要让学生放眼生活、体悟生活,放飞思维、活跃头脑,放开手脚、自己写真情,就一定能对学生讨厌的作文写作有松绑诊治之疗效,并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成为作文写作的积极实践者。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