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入“童年嬉乐课程”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经过10年的改革,已经实现了知识教学向活动体验的转型。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依旧缺乏亲和力,在改善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依旧显得有些乏力。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进一步改革路在何方?最近网络热传的“爬树”课程,或许能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大学开爬树课程折射出“生存力退化现象”
  最近,“爬树”一词很热。据今年7月24日《 大河报 》的报道,“厦门大学微博协会”发布微博称,由于校长的倡导,厦门大学将开设“爬树课”。在这门课上,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安全爬上任何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这则报道向我们透露了两个讯息。
  1.户外活动能力严重退化
  现在的大学生户外活动被套装知识的学习所挤压,活动能力自然也大为降低,远不及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孩子。稍加关注,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又何止是不会爬树呢?不会游泳的也大有人在。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公民,要很好地立足于社会,不仅需要专业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安全救护能力。水灾、火灾和地震等各种自然灾难频频降临。就拿这次北京突发的大雨来说吧,你不多学几样诸如爬树、游泳等本领,不去了解危险状态下的各种逃生常识,就很难安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显然,在这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拥有全面的户外活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对学生负责,学校有义务开设各种情趣指数高的微型课程,以强化当代学生的户外活动能力。
  2.童年化课程严重滞后
  上大学了,还不会爬树,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中年人都知道,爬树本是“小儿科”,本该是小学生常见的嬉乐项目。40岁以上的人,小时候绝大多数是爬树的高手。一两层楼高的大树,三下两下,就蹿到树顶了。甚至坐在树顶上摘果子、掏鸟蛋,玩得不亦乐乎。当年,不需要精选什么树、什么标准的场所,也不需要什么器材,都是徒手爬树的,都是自学成才的。我们完全可以说,现在的中年人,在童年就已经享受到爬树等童年化课程,而且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免费接受了童年嬉乐课程,非常适时,根本就没有错过学习的敏感期。可是现在像爬树这样的微型课程竟然到上大学的时候都没学习,实在是太迟了,至少推迟了8年以上。再不补上这一课,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二、童年嬉游活动需要作出“价值重估”
  玩乐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人类要健康地成长,不仅童年期需要尽情地玩耍,而且在青年、中年乃至晚年都需要玩乐。玩乐的价值需要重估。
  1.玩乐有助于身体健康
  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玩乐现象的研究,发现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玩乐的本能和能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际上,玩乐和动物的生存能力密切相关。长期观察表明,那些玩得更多、玩得更成功的动物往往身体更健康。这一现象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在童年期适时的玩乐,有助于身心的健康,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2.玩乐有助于锻炼大脑
  现代行为学研究专家斯图沃特·布朗曾著书详述玩乐如何促进大脑发育、开发想象力和鼓舞精神的。他说:“玩耍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之一。”他表示,包括良性的争斗在内,玩耍往往带有探测性和冒险性,可以开发大脑的新思维,给人探索新事物的经验和勇气。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发现更多的证据,证明所有物种玩乐的本能和能力在进化过程中都处于有利的地位,它似乎能让它们活得更久,因此爱玩的基因更容易被遗传给后代。
  3.玩乐有助于减少暴力
  有研究报告称,缺乏玩乐或者玩乐的本能长期受到父母、组织或者领导者的压抑,很可能会增加个人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布朗曾研究过一个案例,一位名叫查尔斯·惠特曼的男子突然发狂,枪杀了很多人,包括自己的亲人。惠特曼就是因为玩乐的欲望受到严重压抑后才出现暴力行为的。看来,除了锻炼头脑的灵活性和鼓励寻找更多选择的能力,玩乐还能让人有社群动物的自觉和归属感,还能让人变得更有同情心,更加乐观,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暴力犯罪的风险。
  童年的嬉游活动对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来说,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价值,需要我们作出新的澄清——童年适时的玩乐,是一个人终生发展的健康营养素。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亟待引入“童年嬉乐课程”
  童年的玩乐,能让人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康德所言,一切感觉的、变化的、自由的游戏使人快乐,因它促进着健康的感觉。因此,我们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亟需引入“童年嬉乐课程”。
  1.展开儿童成长研究,形成童年嬉乐课程的新认识
  对于童年的玩乐应该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实际上,人,就是游戏者。游戏,就是人正常的生存状态。如果在童年时期,缺少了必须经历的这一环,错过了敏感期,在以后的岁月中,永远也无法加以弥补。没有了游戏,儿童的生长就缺少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这就注定他的童年将是残缺不全的。人生发展的不可重复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带领儿童适时地开展嬉游活动。对于儿童来说,玩乐,不仅仅是玩乐,不仅仅是休息,它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学习,不可或缺的营养。无论你把它上升到什么高度都不为过。有游戏,童年才有家园。远离了游戏,儿童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童年,就该接受童年的教育。应该按照童年的规律来运行。童年自有童年的轨道。我们的教师作为成人来说,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规划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合脚的鞋才是最好的鞋,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就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真正能够对儿童产生感染力量的就是与儿童的心律合拍的教育活动。
  2.展开国际比较研究,寻找中国生存教育的着陆点
  生存教育不能再回到以前的单纯化的知识传授。特别是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单纯说教的年代应该终结。体验性活动,应该占据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大半比例。嬉游活动,是与儿童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最具相似匹配性的形式。要改善儿童的思想品德,靠什么?或许,我们现在还缺少一个十分周全的答案。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要靠最人性化的手段,用儿童喜欢的嬉乐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类似于“爬树逃生”这样的户外活动技能在小学就应当学会,因为无论是谁都必须面对灾难。我们可以效仿欧美发达国家,将学习各种逃生技能和一些应付灾难的常识作为小学的必修课程。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实在、有效、适时、有趣地开展好公民教育、常识教育,将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从幼儿抓起。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小学阶段,户外生存技能培训要经常有、天天有。我们应该顺应儿童的心理需求,采取轻松活泼的方式,寓教于乐地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引导他们玩什么。让快乐的生存训练成为每个学生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我们的生存技能教育,不仅要传授生存技能、逃生技能、急救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有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
  3.展开适时教育研究,做好窗外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题
  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实现生态化转型,就必须让学生在田园中学会拥抱自然并融入自然。让他们在10岁前做完应做的事——让孩子终身受益的事,如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让他们感觉自然科学奥秘,谱写生命的探索篇,谱写生命的欢乐篇。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再封闭在教室里。有希望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窗外,在绿色的大自然里。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226300)
其他文献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为落实《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与时俱进,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虽然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已经落到实处,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何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让“大课间活动”更为广泛、有效、持久地“经营”下去,主要应着手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机制驱动,制度保证分工明确  一是监督保证。学校成立了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湖北省H市三所教学管理风格上有明显差异的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家校联系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家校联系次数偏少、时间难以协调,方式和内容单一,家校双方消极参与、实际效能低,联系现状与家长期望值差距较大四个方面。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揭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 家校联系 现状 对策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家庭是教育子女的重要基地。家校双方只
期刊
目前,初中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承担,而任课教师通常不参与班级管理,只承担教学任务,这容易造成管理与教学“两张皮”现象。如何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导学”关系,形成“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局面,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山东省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积极探索和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力争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学生的导师,让每一位
期刊
山东省临沂市沂州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3100名,在职教职工217人。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学校领导以远见的卓识、开放的视野、先进的理念,构建了“一二三四”办学策略,走上了“科技先行、特色强校”发展之路,形成了“四马并进、一马当先”的工作格局,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的广泛认可和热情支持
期刊
【摘 要】在解读“为美国而教”计划主要实施措施的基础上,从严把好质量关,确保支教教师队伍质量,提供制度、经费等多方保障,因地制宜,在培养过程中从加强本土元素等角度出发,探究解决我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为美国而教 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 师资  198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四年级学生温迪·卡普在毕业论文中构思创建一个名为“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以
期刊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通过对重庆市部分中小学的校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三级课程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多数教育人员对其认识不足;课程结构比例与各区、县学校适应性不强;没有配套的三级课程评价制度;专项经费、管理机构、人员与保障制度等存在空缺。尝试从管理机构、保障机制、人员培训、课程设置、经费、评价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重庆市三级课程体系的完善
期刊
小课题《 绿豆、赤豆、黄豆制作豆芽菜的比较 》简述:本课题是三种豆子制成豆芽菜的全程实验,其实验目的是比较出三种豆芽菜在制作时间上的长短、豆芽菜外形(及卖相)的区别、豆芽菜制成菜肴的口感差异等。实验过程中,经历了资料查询、计划制订、数据采集、变量控制、结论比较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得出“黄豆最适合做豆芽菜”这个实验结论。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明确科学目的,激发科学兴趣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指出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  1.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缓解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以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平等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正功能。[1] 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度性约束,在经济理性的考虑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呈现出经济行为脱嵌于社会系统的特征,与早发国家农村人口流动以家庭为单位显现出较大的差异
期刊
【摘 要】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既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剖析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然之境,揭示出幼儿教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时代难题,即教师数量不足,工作压力过大;培养目标单一,从业资格较低;专业素养欠缺,科研能力薄弱。对学前教育系列政策变革进行逐一解读,预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迎来新的曙光,应从法律规章制度、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师资格认证及专业综合素质等方面,探
期刊
1.散文教学需要帮助学生破解散文的“秘密”  散文是“说话”的艺术。它不靠情节引人入胜,亦不假韵调扣人心弦。它的全部技巧就在于“说话”。或娓娓倾诉,或侃侃而谈,动人、感人、迷人、醉人,可谓语言艺术之尖端。经典的散文中往往藏着许多“秘密”。这些“秘密”,首先是语言的“秘密”。也就是说,作者在写作时有意无意所使用的独特方法。这些语言的“秘密”,一般的小学生受阅读量、生活经验和鉴赏力的影响,不能体察或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