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审美素质培养途径初探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不是音乐、美术课的专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渗透美育,将极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审美素质呢?本文分别从备课、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三个方面谈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美育的途徑。
  一、在备课时挖掘美
  备课通常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教师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充分找出数学美之所在,展现给学生。
  1.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
  由于现行的教材编写新颖且贴近生活,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加强教材中对称美、简洁美、形象美等与日常生活易见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易陶冶学生情操。在数学中,形比数更具体,更易为学生接受,所以低年级图文并茂的教材及其他年级几何知识教学都为学生进行美育提供了基础。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可让学生联系常见的屋架、车架(自行车)及停车用的三角木截面,进而引导归纳出三角形的稳固性。这样三角形就会给学生留下稳固的美感;在教学圆时,可让学生联系盆、瓶底面、公园门洞等,及时让学生产生圆形给人以对称、圆满的美感;在教学直线、线段时,教师可渗透直线的坚硬、斜线的有力、曲线的流畅等相关的美感知识。这既可帮助学生概括和抽象各种图形的特点,也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现有的审美现状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所教对象的知识基础,制定难度适中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渗透美育,才会让美和数学知识协调并存,而不生硬。当教师采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美的时候,它便是适合学生的能力、需要和兴趣的,他们在感到愉悦的同时也会学得很好。例如,在给低年级学生上数学课时,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用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活动和欣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如果学生觉得他们学习的知识是美的,是多姿多彩的,那么他们自然不会觉得枯燥,接受起来也容易得多,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3.教师要重视自身审美的发展
  教师应一专多能,即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储备,过硬的学科教学能力,也要重视其他素质的全面提高,审美的素质即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教师的情感、毅力、想象、语言、能力和技巧会对学生起到感染作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渗透美育的因素,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师要做到服饰端庄雅丽而富有现代气息,举止文雅稳重而又潇洒自如,教态自然而又不失风采,从而显出美的风范,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审美对象,使学生愿意亲近之。②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流利、生动、精炼和逻辑性强,具有启发性和幽默感;板书清楚美观、安排有序,字体的大小、颜色根据内容需要有所变化,让学生不仅感到主次分明、一目了然,而且感到悦目,从而产生一种审美愉悦。③课堂中的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态度、信任的目光、友爱的微笑等无声语言,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深切的爱和真挚的期待。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教师更要善用激励性评价,给予充分肯定;对回答出错的学生,也应肯定其大胆回答的勇气或答案中合理的地方,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愉快、和谐、合作互动的关系。
  二、在课堂中渗透美
  1.创设意境,引导学生感知美
  认识一件事物,首先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一个人的审美,同样也是从感知美开始的,没有感知,就不可能形成美的表象,更谈不上去识别美及创造美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创造美的意境,让学生去感知各种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插入一些比较直观、具有一定美感的素材,让学生从中去感受美。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先放映一段有关建筑物的录像,让建筑物别具一格的设计,有机搭配的色彩,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之形成美的表象,也使学生对组合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2.语言引导,激发学生挖掘美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美,是课堂上有效的美育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新知的导入讲解,还是习题的分析,方法都很重要,数学有其独特的一面,往往复杂的题型或定理,用上得当的方法,不仅简单易懂,同时能让我们看到方法的美之所在。简洁的推导或形象的说明,让我们对原本深奥的数学知识茅塞顿开。
  例如,引导学生观察下列这组式子: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
  从形式上看,这很像一个优美的金字塔;从实质上看,其又充满了对称美与规律美。同时,学生通过计算从而发现结果的规律,还可以获得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愉悦。教师从旁引导解题过程,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题目本身的形态美,又可以使其体验到解题的方法美。
  3.板书的设计,让学生欣赏美
  教师在课堂板书的设计上应该有创造美的意识,整齐、大方、对称以及美观的板书会让学生在视觉上有种美感,使其意识到美是无处不在的,那么学生就会模仿教师的板书,在作业的书写上自觉做到整洁美观。教师视情况适时提醒学生的书写要规范美观,既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了学生追求美的意识。
  4.多媒体的利用,让学生感受美
  直观教学,是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因此,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让学生享受到喜悦,产生美感,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数学中的美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触动学生的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在课外辅导中关注美
  除了课前的备课寻美、课堂的美育渗透,我们在课外辅导中也不能忘记要求学生感知美。
  1.课外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布置作业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能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让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美,教师的创造性设计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审美视角。例如,在教学做统计图表时,针对学生的图表问题提出作图的美观性要求,鼓励多样性的作图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会开出美丽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智慧之花,所以千万别低估学生的创作能力,抹杀他们的爱美天性。
  2.教师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创造数学美
  对于学生的课外作业或活动结果,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发现美、创造美的学生以肯定,而不是一味地就题论题,以标准答案作为唯一的评价参照。例如,在讲解一些数学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一些美育的因素,而不是就题论题,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样的熏陶和渗透是无声胜有声的滋润,而不是滥用和矫情地彰显,所以教师的引导和把握尤其重要。
  当然,对美和审美在科学中的存在和作用,我们也不可反客为主,人为地估价过高。毕竟,美不是科学追求的最终目的,而是这种追求的伴随物。实现数学教学审美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要指望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效果,而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坚持日积月累、“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渗透。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和提炼数学教材及相关资料中的审美因素,并调动包括电教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展示数学美,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愉悦、自由的课堂审美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活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从而获得自主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皮肤科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相同,分别为50例
目的探究对大便失禁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失禁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在2018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大便失禁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
本文在所开发的3YC系列高强度奥氏体弹簧不锈钢材料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材料在固溶处理、冷加工变形和时效强化等3个工艺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建立了材料强度与化
高校教材是大学教育系统的主要构成体系,承载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教材中所承载的理论知识、精神文化以及社会思潮都可能反映一个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而教材呈现出的内容在选择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此我结合教学体会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谈谈我的看法:1、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2、创设情境,深挖题目内涵;3、合理命题,激发兴趣;4、把握写作要求,训练审题能力;5、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 作文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我
本文从H5的发展过程说起,总结历年来人民日报两会中的H5作品,与其他媒体对比,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研究,探索重大选题H5报道的特点、优势及其传播效果,探讨技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上消化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急诊护理,比较
对于支持多种调制方式的通信系统来说,接收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论文研究了六种常见的数字调制信号,提取出五种特征参数,并针对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可以这样说,提高语文课堂的智慧性和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自主
介绍了梯度功能材料新概念,着重论述了热应力缓和梯度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评价技术及现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