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要介绍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的流程和施工机械的选择原则,并结合沥青路面施工对施工机械配置的要求,提出沥青路面施工机械配置中应当考虑的问题,并对这一思路进行探讨,使项目部对施工机械的选择与配置更加合理,避免了机械设备的闲置,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关键词]沥青 高速 路面 施工机械 合理配置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093-02
在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中,施工机械是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安全生产等的重要装备条件,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大多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其施工的主要内容有: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和摊铺以及沥青混凝土摊铺层的压实。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系统,是指以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运输车辆、沥青混合料摊铺设备以及轻型、中型和重型压路机等多种机械组成的一种作业施工系统,它的施工机械合理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整个沥青高速路面施工过程的理想工况是:当拌和机刚拌制好一车料时,就有一辆汽车刚好到达拌和机处,当摊铺机刚需要上料时,就有一汽车到达摊铺机前立即卸料,混合料经摊铺机摊铺后,轻重型压路机立即分别进行压实。
在机械配置过程中,要以理想工况为目标,同时考虑气象环境、运距、运输道路条件、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进行实时配置、动态管理。
公路路面工程机械化施工是由多种机械协同作业,成为一个施工机群。如何发挥施工机群中各施工机械应有的性能,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即对机群进行优化配置,需要认真研究。在对机群进行优化配置时首先应选好主导机械,其他机械必须与主导机械合理配套;其次应尽量减少配套机械的数量,数量越多,机群的效率越低;另外还要考虑配套机械的工作能力要协调匹配;为了方便管理和维修,尽可能考虑同一工作使用同一型号的机械。
路面的施工工序:集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其对应的机械分别为沥青混凝土拌和机、运输车辆、摊铺机和压路机,其中主导机械为沥青混凝土拌和机,其生产能力决定后续工作所选用的机械设备的类型、数量和生产能力。
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的几个原则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中机械设备配置应达到的目标:①参与施工的机械本身生产能力要跟实际施工需要配套,能够形成真正高效的机械化施工流程,充分发挥各种机械的效能;②便于施工组织调度,使配套组织合理、科学,工序间衔接有序,达到机械运行协调一致。
2.施工机械设备应该适合施工作业的性质和施工对象的特点、规模、场地大小、运距远近等施工条件,能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高效率。所选施工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性能应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3.施工机械设备应该技术先进、安全环保、耐用,且有较好的经济性能指标。在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和强度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通用性的施工机械设备。
4.要重视同类施工机械规格、型号大小的选择。当工程量很大、施工强度高、施工条件又适合大型机械时,宜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可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但大型机械若出现停机事故对施工全局的影响也大;小型设备生产率低,但容易获得,适用性强,能很快投入生产。
5.处理好施工机械设备内部调拨与租用的关系,只要生产安全系数高和使用可靠,能保证施工质量及性能要求,我们应该优先选用内部施工机械设备,对工程量小且工程不连续的情况可可以考虑外租设备。
6.应正确处理好进口施工机械与国产施工机械的关系。对能满足工程需要,且性能稳定的国产施工机械,应优先选用,对工程质量要求高、国产机械性能难以达到的项目,可以考虑选择使用进口的施工机械。
二、沥青高速路面施工机械合理选型
(一)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1.设备的选择。通常依据工程量和施工工期的需要,选择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安装方式(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而且使其生产能力要和摊铺设备的摊铺能力相匹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由于工程量大、工期长,所以应选择拌和能力较大的设备,安装方式大多为固定式。生产能力大,其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人工费、燃料费和易损配件等费用较低,但如果生产能力超过原材料的供应能力和摊铺机的摊铺能力,搅拌设备不能满负荷工作,势必造成浪费。所以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根据工程量和工期选型的同时,还要考虑原材料供应和摊铺能力等其他多方面因素,以达到合理化。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
QB=SHD/TKt
式中:QB-拌和机的生产能力,t/h;S-铺筑面积,m2;H-设计摊铺层的厚度,m;D-混合料压实密度,t/m3;T-计划铺筑天数,d;K-开工日系数,K=实际工作天数/计划日工作天数;T-每日作业小时,h/d。
2.拌和设备的位置布置。沥青拌和设备场地一般包括原材料堆放场地、沥青存储加热和搅拌设备场地、停车及运输场地、试验场地等。临时性沥青拌和设备的场地布置较永久性场地条件要求低,但不应选在居民聚居区,且要求离施工现场不超过2h运距。此外,还应保拌和设备场地的交通状况良好,原材料和成品料输不相互干扰。
场地布局以矩形为佳,拌和设备布置在中央,其他辅助设施布置在四周。堆料场地应进行硬质铺面,以减少原材料损失和提高设备的工效;各规格料之间应砌挡墙分隔,较难组织的原材料应尽量多留备料场地;原材料进场路线上还应布置地磅。
(二)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的配置
一般为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少,要求采用较大吨位的运输车辆。主要配置原则是保证沥青拌和设备能连续生产以减少能耗,提高拌和设备出料稳定性,运输能力应比摊铺能力略富余。
运输是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关键环节,车辆的组织直接影响摊铺能否连续。对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应根据施工现场具体位置、施工条件、摊铺能力、运输路线、运距和时间,以及混合料的种类和数量,合理配置运输车辆的型号和数量。配置时在保证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及摊铺设备连续作业的同时又不使车辆因装料、卸料和等待时间过长而造成浪费。一般为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少,要求采用较大吨位的运输车辆。主要配置原则是保证沥青拌和设备能连续生产以减少能耗,提高拌和设备出料稳定性,运输能力应比摊铺能力略富余。
运输车辆的数量n由下式计算:
n =α(t1+ t2+ t3)/T
T =60G0/QB
式中:α-储备系数,一般取α=1·1~1·2,视交通情况而定;t1-载重运程时间,min;t2-空载运程时间,min;t3-在工地卸料和等待的总时间,min;T-拌制一车混合料所需的时间,min;G0-车辆的载重能力,t;QB-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t/h。
运输作业中另一个问题是车辆在施工现场的组织,现场卸料时停滞地点的确定,卸料时的定位以及与摊铺机的配合都直接影响摊铺速度和质量。
(三)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的选择
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的理论摊铺能力比拌和能力大得多,但其实际摊铺量取决于摊铺速度、宽度、厚度等三个方面。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生产率是以每小时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重量来计算的,如下式所示:
Q = pbvh
式中:B-摊铺带的宽度,m;h-摊铺层的厚度,m;v-摊铺机的行驶速度,m/h;p-每单位体积沥青混凝土的重量,kg/m3。
1.摊铺设备的型式。摊铺机的型式涉及结构、性能、应用、维护等方面,应根据各个施工条件的不同选用合适的结构型式。轮式摊铺机具有机动性和摊铺作业的高效性,对于摊铺的基层和配套摊铺设备有较高要求适用于城市道路和已有道路的罩面。履带式摊铺机具有摊铺质量稳定、适合工地各种恶劣环境的突出优点,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上有着广泛的运用。
2.摊铺机的速度和宽度。摊铺机这两项指标的选择与实际工况以及技术指导原则有密切关系。我国现有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单幅路面宽度一般在10~14m,加宽段可达到17~20m,且路面结构设计中常用超高返坡宽度在2.75~3m之间,对于有固定式熨平板的摊铺机来说,双机并行作业是解决问题的较好办法。
摊铺机的宽度选择一般认为单机作业宽度太大,容易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骨料的离析其实有很多原因如混合料配比、运输方式、摊铺机具体结构、操作手技术水平等等,但控制摊铺机的摊铺宽度确实可减少骨料的离析。一般建议摊铺机选型时的熨平板宽度不大于9m,这样也能满足一般路段双机并行作业的要求。由于我国通常采用高密实度熨平板,故宜使用较低的摊铺速度。国内高速公路的每个结构层厚度一般为4~6cm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4~8m/min的作业速度可使结构层有较好的平整度和较高的作业效率。摊铺质量和摊铺效率不仅与摊铺速度有关,还与摊铺机是否连续作业、压路机的碾压情况、路面机械配套协调有关
(四)压实设备的选择
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疲劳特性。压实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压实设备的选型和组合、压实温度、速度、遍数、压实方式的确定及特殊路段的压实。
目前,沥青路面施工中最常用的压实设备有静作用光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选择何种类型压路机及其大小和数量,应结合实际施工工程,还要考虑摊铺机的生产率、混合料的特性、摊铺厚度、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等因素。
摊铺机的生产率决定了需要压实的能力,从而影响压路机的选用;混合料的特性为选择压路机的吨位、最佳频率与振幅提供了依据。选择压路机重量和振幅,应与摊铺层厚度相适应,摊铺层厚度小于6cm,最好使用振幅为0.35~0.6mm的中小型振动压路机(2~6t),压实较厚的摊铺层(厚度大于10cm)时,使用高振幅(可高达1.0mm)的大中型振动压路机(6~10t)。
(五)其他辅助设备的配合使用
沥青路面施工还需要发电设备、照明设备、加油车、加水车、小型压实设备等其他辅助设备。标准的现代化沥青路面施工队伍应按照企业设备的规模配套来配置其他有关辅助设备,而不应随随便便就地取材来解决配套辅助设备问题。现在很多国内厂家都根据高速公路的发展生产一些较实用的配套机械,如可升降式照明车、手扶式振动钢轮压路机、自行式小型压路机等等,都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三、控制施工质量
(一)沥青混合料拌和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选用合适的振动筛,保证原料合格率。拌和楼人员分工明确,严格操作程,勤抓保养,做好日常记录,确保成品料符合质量要求,同时达到较高的生产量。设专人负责检查成品料有无花白或沥青用量是否过多的情况,控制成品料温度大于185℃,发现问题及时向拌和楼负责人汇报。
(二)运输
接料车辆驾驶员在开工前集中培训,重点强调如何接料才能减少离析。在倒入转运机料斗时有专人负责指挥,以防碰撞转运机,影响转运机操作人员与摊铺机操作人员的配合。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成品料上苫盖一层覆盖物以减少成品料温度损失。
(三)转运和摊铺
转运机操作人员和摊铺机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保证摊铺机连续不断匀速摊铺是转运机操作人员和摊铺机操作人员的目标核心。这里转运机操作人员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执行人员。
(四)碾压
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要静压2遍,速度为2 km/h~3 km/h,温度160℃。复压为振动压1遍~2遍,速度为4 km/h~5 km/h,温度140℃以上。终压是以消除上次作业的轮迹为止,速度为2 km/h,温度120℃以上。
碾压时路线为阶梯型碾压,在起步和制动时要缓慢,减少对平整度的影响。
四、结束语
总之,在交通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要铺筑出高质量的沥青路面,就必须在拌和、摊铺、压实等工序上选择好的施工机械,对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进行计算,按作业能力选配组合、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作用,保证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也只有搞好了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的优化配置,才可避免机械的不合理使用,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工程质量,从而间接地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廖正环,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与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郭小宏,高等级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王彬,路面施工机械随机服务系统的数量配置分析[Z].连云港公路信息网,2003.
[4]何挺继,公路机械化施工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赵贺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硅谷,2008,(06):53.
[6]陈仁忠,云南新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结构探讨[J].公路, 2008,(02):119-121.
[7]王井友、曲志鹏,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 2008,(01):91,9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沥青 高速 路面 施工机械 合理配置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093-02
在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中,施工机械是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安全生产等的重要装备条件,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大多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其施工的主要内容有: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和摊铺以及沥青混凝土摊铺层的压实。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系统,是指以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运输车辆、沥青混合料摊铺设备以及轻型、中型和重型压路机等多种机械组成的一种作业施工系统,它的施工机械合理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整个沥青高速路面施工过程的理想工况是:当拌和机刚拌制好一车料时,就有一辆汽车刚好到达拌和机处,当摊铺机刚需要上料时,就有一汽车到达摊铺机前立即卸料,混合料经摊铺机摊铺后,轻重型压路机立即分别进行压实。
在机械配置过程中,要以理想工况为目标,同时考虑气象环境、运距、运输道路条件、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进行实时配置、动态管理。
公路路面工程机械化施工是由多种机械协同作业,成为一个施工机群。如何发挥施工机群中各施工机械应有的性能,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即对机群进行优化配置,需要认真研究。在对机群进行优化配置时首先应选好主导机械,其他机械必须与主导机械合理配套;其次应尽量减少配套机械的数量,数量越多,机群的效率越低;另外还要考虑配套机械的工作能力要协调匹配;为了方便管理和维修,尽可能考虑同一工作使用同一型号的机械。
路面的施工工序:集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其对应的机械分别为沥青混凝土拌和机、运输车辆、摊铺机和压路机,其中主导机械为沥青混凝土拌和机,其生产能力决定后续工作所选用的机械设备的类型、数量和生产能力。
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的几个原则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中机械设备配置应达到的目标:①参与施工的机械本身生产能力要跟实际施工需要配套,能够形成真正高效的机械化施工流程,充分发挥各种机械的效能;②便于施工组织调度,使配套组织合理、科学,工序间衔接有序,达到机械运行协调一致。
2.施工机械设备应该适合施工作业的性质和施工对象的特点、规模、场地大小、运距远近等施工条件,能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高效率。所选施工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性能应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3.施工机械设备应该技术先进、安全环保、耐用,且有较好的经济性能指标。在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和强度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通用性的施工机械设备。
4.要重视同类施工机械规格、型号大小的选择。当工程量很大、施工强度高、施工条件又适合大型机械时,宜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可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但大型机械若出现停机事故对施工全局的影响也大;小型设备生产率低,但容易获得,适用性强,能很快投入生产。
5.处理好施工机械设备内部调拨与租用的关系,只要生产安全系数高和使用可靠,能保证施工质量及性能要求,我们应该优先选用内部施工机械设备,对工程量小且工程不连续的情况可可以考虑外租设备。
6.应正确处理好进口施工机械与国产施工机械的关系。对能满足工程需要,且性能稳定的国产施工机械,应优先选用,对工程质量要求高、国产机械性能难以达到的项目,可以考虑选择使用进口的施工机械。
二、沥青高速路面施工机械合理选型
(一)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1.设备的选择。通常依据工程量和施工工期的需要,选择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安装方式(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而且使其生产能力要和摊铺设备的摊铺能力相匹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由于工程量大、工期长,所以应选择拌和能力较大的设备,安装方式大多为固定式。生产能力大,其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人工费、燃料费和易损配件等费用较低,但如果生产能力超过原材料的供应能力和摊铺机的摊铺能力,搅拌设备不能满负荷工作,势必造成浪费。所以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根据工程量和工期选型的同时,还要考虑原材料供应和摊铺能力等其他多方面因素,以达到合理化。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
QB=SHD/TKt
式中:QB-拌和机的生产能力,t/h;S-铺筑面积,m2;H-设计摊铺层的厚度,m;D-混合料压实密度,t/m3;T-计划铺筑天数,d;K-开工日系数,K=实际工作天数/计划日工作天数;T-每日作业小时,h/d。
2.拌和设备的位置布置。沥青拌和设备场地一般包括原材料堆放场地、沥青存储加热和搅拌设备场地、停车及运输场地、试验场地等。临时性沥青拌和设备的场地布置较永久性场地条件要求低,但不应选在居民聚居区,且要求离施工现场不超过2h运距。此外,还应保拌和设备场地的交通状况良好,原材料和成品料输不相互干扰。
场地布局以矩形为佳,拌和设备布置在中央,其他辅助设施布置在四周。堆料场地应进行硬质铺面,以减少原材料损失和提高设备的工效;各规格料之间应砌挡墙分隔,较难组织的原材料应尽量多留备料场地;原材料进场路线上还应布置地磅。
(二)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的配置
一般为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少,要求采用较大吨位的运输车辆。主要配置原则是保证沥青拌和设备能连续生产以减少能耗,提高拌和设备出料稳定性,运输能力应比摊铺能力略富余。
运输是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关键环节,车辆的组织直接影响摊铺能否连续。对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应根据施工现场具体位置、施工条件、摊铺能力、运输路线、运距和时间,以及混合料的种类和数量,合理配置运输车辆的型号和数量。配置时在保证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及摊铺设备连续作业的同时又不使车辆因装料、卸料和等待时间过长而造成浪费。一般为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少,要求采用较大吨位的运输车辆。主要配置原则是保证沥青拌和设备能连续生产以减少能耗,提高拌和设备出料稳定性,运输能力应比摊铺能力略富余。
运输车辆的数量n由下式计算:
n =α(t1+ t2+ t3)/T
T =60G0/QB
式中:α-储备系数,一般取α=1·1~1·2,视交通情况而定;t1-载重运程时间,min;t2-空载运程时间,min;t3-在工地卸料和等待的总时间,min;T-拌制一车混合料所需的时间,min;G0-车辆的载重能力,t;QB-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t/h。
运输作业中另一个问题是车辆在施工现场的组织,现场卸料时停滞地点的确定,卸料时的定位以及与摊铺机的配合都直接影响摊铺速度和质量。
(三)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的选择
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的理论摊铺能力比拌和能力大得多,但其实际摊铺量取决于摊铺速度、宽度、厚度等三个方面。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生产率是以每小时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重量来计算的,如下式所示:
Q = pbvh
式中:B-摊铺带的宽度,m;h-摊铺层的厚度,m;v-摊铺机的行驶速度,m/h;p-每单位体积沥青混凝土的重量,kg/m3。
1.摊铺设备的型式。摊铺机的型式涉及结构、性能、应用、维护等方面,应根据各个施工条件的不同选用合适的结构型式。轮式摊铺机具有机动性和摊铺作业的高效性,对于摊铺的基层和配套摊铺设备有较高要求适用于城市道路和已有道路的罩面。履带式摊铺机具有摊铺质量稳定、适合工地各种恶劣环境的突出优点,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上有着广泛的运用。
2.摊铺机的速度和宽度。摊铺机这两项指标的选择与实际工况以及技术指导原则有密切关系。我国现有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单幅路面宽度一般在10~14m,加宽段可达到17~20m,且路面结构设计中常用超高返坡宽度在2.75~3m之间,对于有固定式熨平板的摊铺机来说,双机并行作业是解决问题的较好办法。
摊铺机的宽度选择一般认为单机作业宽度太大,容易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骨料的离析其实有很多原因如混合料配比、运输方式、摊铺机具体结构、操作手技术水平等等,但控制摊铺机的摊铺宽度确实可减少骨料的离析。一般建议摊铺机选型时的熨平板宽度不大于9m,这样也能满足一般路段双机并行作业的要求。由于我国通常采用高密实度熨平板,故宜使用较低的摊铺速度。国内高速公路的每个结构层厚度一般为4~6cm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4~8m/min的作业速度可使结构层有较好的平整度和较高的作业效率。摊铺质量和摊铺效率不仅与摊铺速度有关,还与摊铺机是否连续作业、压路机的碾压情况、路面机械配套协调有关
(四)压实设备的选择
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疲劳特性。压实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压实设备的选型和组合、压实温度、速度、遍数、压实方式的确定及特殊路段的压实。
目前,沥青路面施工中最常用的压实设备有静作用光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选择何种类型压路机及其大小和数量,应结合实际施工工程,还要考虑摊铺机的生产率、混合料的特性、摊铺厚度、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等因素。
摊铺机的生产率决定了需要压实的能力,从而影响压路机的选用;混合料的特性为选择压路机的吨位、最佳频率与振幅提供了依据。选择压路机重量和振幅,应与摊铺层厚度相适应,摊铺层厚度小于6cm,最好使用振幅为0.35~0.6mm的中小型振动压路机(2~6t),压实较厚的摊铺层(厚度大于10cm)时,使用高振幅(可高达1.0mm)的大中型振动压路机(6~10t)。
(五)其他辅助设备的配合使用
沥青路面施工还需要发电设备、照明设备、加油车、加水车、小型压实设备等其他辅助设备。标准的现代化沥青路面施工队伍应按照企业设备的规模配套来配置其他有关辅助设备,而不应随随便便就地取材来解决配套辅助设备问题。现在很多国内厂家都根据高速公路的发展生产一些较实用的配套机械,如可升降式照明车、手扶式振动钢轮压路机、自行式小型压路机等等,都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三、控制施工质量
(一)沥青混合料拌和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选用合适的振动筛,保证原料合格率。拌和楼人员分工明确,严格操作程,勤抓保养,做好日常记录,确保成品料符合质量要求,同时达到较高的生产量。设专人负责检查成品料有无花白或沥青用量是否过多的情况,控制成品料温度大于185℃,发现问题及时向拌和楼负责人汇报。
(二)运输
接料车辆驾驶员在开工前集中培训,重点强调如何接料才能减少离析。在倒入转运机料斗时有专人负责指挥,以防碰撞转运机,影响转运机操作人员与摊铺机操作人员的配合。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成品料上苫盖一层覆盖物以减少成品料温度损失。
(三)转运和摊铺
转运机操作人员和摊铺机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保证摊铺机连续不断匀速摊铺是转运机操作人员和摊铺机操作人员的目标核心。这里转运机操作人员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执行人员。
(四)碾压
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要静压2遍,速度为2 km/h~3 km/h,温度160℃。复压为振动压1遍~2遍,速度为4 km/h~5 km/h,温度140℃以上。终压是以消除上次作业的轮迹为止,速度为2 km/h,温度120℃以上。
碾压时路线为阶梯型碾压,在起步和制动时要缓慢,减少对平整度的影响。
四、结束语
总之,在交通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要铺筑出高质量的沥青路面,就必须在拌和、摊铺、压实等工序上选择好的施工机械,对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进行计算,按作业能力选配组合、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作用,保证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也只有搞好了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的优化配置,才可避免机械的不合理使用,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工程质量,从而间接地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廖正环,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与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郭小宏,高等级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王彬,路面施工机械随机服务系统的数量配置分析[Z].连云港公路信息网,2003.
[4]何挺继,公路机械化施工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赵贺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硅谷,2008,(06):53.
[6]陈仁忠,云南新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结构探讨[J].公路, 2008,(02):119-121.
[7]王井友、曲志鹏,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 2008,(01):91,9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